她从未走远

阿敏

她曾说:用一转身离开,用一辈子去忘记……&nbsp; &nbsp;<div>于是,二十九年前的冬天,1991年1月4日凌晨,一个曾经用一支笔和一个行囊找到了自己刻骨铭心的爱情的洒脱女人,在医院病床上用丝袜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新年之初一转身就离开了尘世,留下身后的我们,却是一辈子无法忘怀她。</div> 尽管我一直在避免煽情,可是敲击键盘,情又难以控制,我爱三毛!很多人都爱!只是因为我们做不到那样的自己。&nbsp; &nbsp; &nbsp;<div>从书架上拿下三毛的书,有些发黄的相片里,那个或蹙眉冷目,或笑靥如花,或裙裾飘飘,或干练洒脱的女人是那么鲜活,仿佛生命在那一刻绽放成了永恒。</div> 在20世纪初期的新文化运动中出现了很多出类拔萃的女作家,她们思想锋利、特立独行,用文学描绘社会、人生、爱情和生活。在以张爱玲等人为代表的群星之中,三毛可以说是最具有个人浪漫主义情怀的女性作家,她与中国传统女性低眉顺眼、谨小慎微的形象截然不同,塑造了一种放荡不羁、自由奔放的女性形象,她的一生就像夜空中的一颗耀眼的流星,眩丽、灿烂,一闪而过,当她消失以后,那划过的痕迹便深深地铭刻在无尽的苍穹之上。 和大多数喜欢三毛的人一样,我最先读的第一本书是她的《倾城》,而第一篇是〈胆小鬼〉。当时的我又惊奇又兴奋,惊奇的是原来世界上还有人和我一样,曾经在内心深处怀疑自己是个坏孩子而怀有不可救药的忧伤自责的心情,兴奋是居然有这么新鲜有趣的文章!&nbsp; 再之后就一发而不可收了:《撒哈拉的故事》、《沙漠里的饭店》、《白手起家》、《沙漠观浴记》、《哭泣的骆驼》、《梦里花落知多少》、《万水千山走遍》、《稻草人手记》、《我的快乐天堂》……那些新奇的异域的东西就那么扑面而来。 在那个年代,许多年轻的生命正被一拨拨的西方思潮唤醒和激荡,而三毛特立独行的思维和生活方式,如同一股清新的风吹醒了我们的灵魂,她长发长裙的流浪气质,胜过所有造作抢镜的女明星而成为我们的偶像,让我们那颗不甘平淡的心找到了效仿和模拟的对象,我们被一阵无比清新而有力的风裹挟,也想随之追逐自己的梦想。 我们喜欢她,是因为从她笔尖流溢出来浪漫、敏感的文字,饱含了对人性、自我、放逐的歌颂,那决不是小女人的呢喃私语、感时伤怀,而是抒发着“万水千山走遍”的大美与感悟。 与其说我们热爱她的故事,不如说我们被她笔下的传奇人生所打动:遥不可及的撒哈拉沙漠、英俊多情的异国潜水青年、灼热艳阳下的奇异之旅、率真女作家的大悲大喜…… 如果生命是一朵云,它的绚丽和光灿,它的变幻和飘流,都是很自然的,因为它是一朵云。三毛就是这样,用她云一般的生命,舒展成随心所欲的形象,无论生命的感受是甜蜜或是悲凄,她都无意矫饰,行间字里,处处是无声的歌吟,我们用心灵可以听见那种歌声,美如天籁。 在她的笔下,我们懂得了:“真正的快乐,不是狂喜,亦不是苦痛,它是细水长流,碧海无波,在芸芸众生里做一个普通的人,享受生命一刹间的喜悦……”;&nbsp; &nbsp;&nbsp; <div>在情窦初开时,我们也会有那样的感觉:“我颠倒了整个世界,只为摆正你的倒影……”;&nbsp; &nbsp;&nbsp; </div><div>在经历世事后,我们终于明白:“女人是因为可爱而美丽,而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爱情,如果不落实到穿衣、吃饭、数钱、睡觉这些实实在在的生活里去,是不容易天才地久的……”&nbsp; &nbsp;&nbsp; </div><div>在追名逐利后,我们终于认清:“不管这件事有没有结局,过程就是结局,让我尽情的去,一切后果,都是成长的经历……”</div> 被文明捆绑着的人,多惯于世俗的繁琐,迷失而不自知,而三毛却把生命高高举在尘俗之上,这是需要灵明的智慧和极大的勇气的。&nbsp; 卢梭在《忏海录》展示了一个平民的世界,充满了个人的自信、尊严和骄傲。而三毛的作品,真实地坦露了自己的一切:家庭、性格、嗜好、信仰、思想、心态以及私秘的爱情。 真正的文学是人性的反映,个性自由是人性的本能要求,三毛的文字具有《忏海录》的气质,她向我们展示了个性自由的价值和光辉。&nbsp;&nbsp;<div>三毛从来没有想去刻意追求作品的社会效果,她自由地写作,只为自己写作,为自己所爱的人写作,为自己的生命体验写作。正如她自己所说:“我个人觉得自己并没有什么使命感,我在主观上往往认为,写作品只要背上一种使命感,那我就完了,就写不出来了。写作这回事,一定要自由自在地写。” 相比之下,那些要求文学应该为某种功利目的服务的人是多么无知啊,他们不懂文学,不懂三毛,也不懂文学的历史,更看不清楚未来。</div> 在那个年代,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我一样希望像三毛那样浪漫,希望像她一样的背起行囊流浪天涯寻找只属于自己的爱情,三毛和荷西的爱情,是许许多多女人的美梦。她那超凡脱俗的爱和洒脱,世上再也难找,和那苍凉无边的沙漠融合在一起,永远的凝固在无数人的记忆中......... 回忆总是一个一个的片段回旋,就像此刻,我突然又想起三毛心爱的大胡子荷西,想起在那个大雪纷飞的马德里公园,荷西象个高兴的孩子似的,边退边喊:“呜呼,Echo答应我了,呜呼,Echo答应我了……”&nbsp;&nbsp;<div>想起他从背后抱着三毛,大大的裙摆转成了美丽的圆……&nbsp;&nbsp;</div><div>想起他偷吃猪肉干的种种调皮,警告逃妻的种种可爱……</div><div>而三毛和他之间,渐渐的远离,弥漫朦胧……</div> 这个潇洒而执着的女人离开人间29年了,29年在时光的长河里只是短短的一瞬,然而摆在我们生命中的任何一段时间,都是不可或缺的。三毛影响了很多文学青年的创作之路,而且还在继续影响。在三毛离开的二十九年或者下一个、下下一个二十九年里,还会有许多热爱她的读者不会忘记她。&nbsp; &nbsp; &nbsp;<div>在她离世二十九年的日子,我借用英国诗人彭斯的一首诗怀念她吧:&nbsp; &nbsp;</div><div>她去了,你尽管流泪;&nbsp; &nbsp;</div><div>她活过;你可以微笑。&nbsp; &nbsp; &nbsp;</div><div>你闭起眼睛,祈祷她回来;&nbsp; &nbsp;</div><div>你张开双眼,观看她留下的一切!</div> (三毛,原名陈懋平,浙江舟山人,1943年3月26日出生于重庆黄角桠。3岁时,由于无论如何都学不会写那个“懋”字,就自作主张把中间那个字跳掉,叫自己陈平。英文名叫ECHO,三毛是笔名。曾就读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肄业留学欧洲,婚后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加纳利岛,并以当地的生活为背景,写出一连串脍炙人口的作品,在全球华人社会广为流传。主要文集有《倾城》《温柔的夜》《哭泣的骆驼》《梦里花落知多少》《雨季不再来》《撒哈拉的故事》《送你一匹马》《背影》《我的宝贝》《闹学记》《万水千山走遍》《稻草人手记》《我的快乐天堂》等,还有她最重要的剧本:《滚滚红尘》等。)<div>&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div><div>&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博文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