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缘

脱渣易

<p style="text-align: center;">&nbsp;&nbsp;书画缘</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这是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先生画兰、竹、石题画的诗句。上初中时我在城郊结合部路边的书摊上买了一本写“郑板桥”的书,在赞叹他的诗、书、画、印的同时,也被他伟大的人格魅力所感染,也许正是在那时就在我内心深处埋下了与书画结缘的种子。</h3><h3>&nbsp;&nbsp;&nbsp;&nbsp;&nbsp;上学的时候我有些偏科,文科成绩优于理科,尤其是对古文、诗词充满喜好,常常因为满怀激情的吟诵诗词而招来同学的嘲笑。学校美术课堂开设了素描,但我对画光影和静物表现得很迟钝,喜欢画一些传统人物和速写,常以能在课本上画一个“孙悟空”或“变形金刚”的形象而沾沾自喜、引以为豪!所以经常有同学来讨好我“请赐墨宝”,这也更增加了我对绘画的喜爱和自信。虽然我也认为自己对绘画有一定天赋,但是终究是没有受过专业的学习和训练,在学习过程中还是以正常学业为主没有坚持下来。</h3><h3>&nbsp;&nbsp;&nbsp;&nbsp;&nbsp;一直到参加工作后,认识了几个专业画画的朋友才再次勾起了我对绘画的兴趣,看着朋友每天写写生、画画画有专业的画廊为他们代理作品,生活悠闲、收入不菲,还透着一股“名士”的生活气息,不由得羡慕不已!当然,我也是有自知之明的。我没有专业基础不可能立刻就能成为“知名画家”,但是陶冶情操、提高自己的生活品位和文化修养还是能做到的吧!如果通过自己努力,能把自己画的画用于家庭装饰,那也将是“独一无二”的风格。于是在我30岁那年,买回了笔、墨、纸、砚开始了我的“中国画”绘画之旅。</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那时我在工厂车间干维修工,工作之余就拿起毛笔练一练,一开始为了省钱和方便就用毛笔蘸水在地上写,慢慢的用毛笔熟练了就开始用报纸和毛边纸写,在车间里没有书桌就把钳工操作台收拾一下,下面铺垫上报纸在钳工桌上练习。我后来很多作品都是在钳工桌上完成的,所以当时的同事们都戏称我为“钳桌画家”。那时车间里的同事中午休息时间大都是睡和打扑克,我刚好可以利用大家休息的这段时间静静地在钳工桌上画画,正常情况下周一至周五每天大概可以练习一个小时左右,就这样,不论春夏秋冬我每天就在这张冷冰冰的钳工桌上描绘着我的人生。</h3><h3>&nbsp;&nbsp;&nbsp;&nbsp;&nbsp;当然、首先还是临摹我最崇拜的郑板桥画的兰、竹、石,然后,芥子园,青藤、八大、老缶、白石、天寿.....整个中国画坛大师的作品几乎都被我选择性的临摹过。有一段时间,对国画图片的记忆功能超强,有的画只要看过一眼就能凭着记忆临摹下来。有一次朋友在微信朋友圈发表了一幅画,过了一会我就临摹了一张发给他,朋友大呼“小偷”。有时看到自己喜欢的画常常会盯着“读”上半天,仿佛进入了画中隔空与作者对话,能感到画家的巧夺天工和无穷意境。</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有一次进城办事,正好遇上有个画展,看着看着就把时间耽搁了,事也没办成,回家还被家里人责怪了一顿。那时候,没有什么能比画一幅让自己满意的作品更惬意的事了!我把作品当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常常看着自己觉得满意的作品激动得睡不着觉。把买衣服,买鞋子的钱省下来,用于裱画和购买画材,把装裱好的作品挂满了家里的墙壁或送给自己最尊敬的人。在炎热的夏天,倘若能为知己画上一把折扇,为他送去丝丝清凉,那将是多么高雅和自豪的事呀!随着时间的推移作品越来越多,闲暇时翻翻以前的作品,一幕幕往事又浮现在眼前,仿佛又回到了从前。</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不管生活怎么变迁,始终改变不了我对中国画的痴迷。画着画着还真就停不下来了,画画也成了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有时周末在家陪家人或处理家事没有时间画画,反而还觉得浑身不舒服了!在工作的这几年里我不但学到了专业技术还学会了画画,最主要的是在这几年间我的意志得到了磨练,知识得到了沉淀,情操得到了陶冶,意境得到了提高,人生也变得更绚丽多彩了!</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如今、家里挂满了我自己的画,有的朋友也收藏我的画作为家庭装饰。虽然我还没有成为真正的画家,但是我觉得我的经历里充满了“励志故事”,绘画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帮助。我对中国画也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和阐释。首先、我觉得这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当今世界已是高科技时代,传统的东西更能彰显一个民族文化的厚重和博大精深,继承传统我们义不容辞。其次我觉得国画是我们语言和文字表达局限性的另一种补充,一幅画,不需过多的解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特别是中国传统的写意画,更能表达中国人特有的情感,中国传统写意画贵在似与不似之间,既能表现具象又能表现抽象。可以说是中国人“天人合一”、“天人相通”思想的最高表现形式之一。这也是中国画在摄影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还有生存空间的原因。</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当然,我也只是中国画海洋里的一叶小舟,在中国画的海洋里自由的遨游,静静地用笔墨讲述着我的故事,讲述着我的人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