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元旦当天火车到成都,百草路附近酒店住了一晚。这地方紧邻地铁2号线,出行方便。晚上出来吃饭,才九点多钟,外面就已经冷冷清清,酒店门口一个大型年货展销会,以及各种美食烧烤。灯光明亮却鲜有顾客。那首火遍全国的民谣《成都》旋律不自觉地冒出来。也只是一首歌曲吧。就算来过多次,成都与我仍不相干。</h3> <h3> 2号早晨组织者派车来接,同行的还有两个上海小美女,一位沈阳小帅哥,都属于九零后的小孩子,一位杭州小伙子也不过三十多岁,都是年轻的一代。十点离开市区,当天成都阴天雾霾。过映秀,卧龙,进入巴朗山,仿佛换了时空,忽然间天空碧蓝如洗,冬日阳光撒遍山岭,最高处苍黑林木上冰冻的雾凇枝条,银光闪闪。公路边的沙棘树仍然果实累累黄的灿然。豁然开朗的令人兴奋。</h3> <h3> 巴朗山是卧龙自然保护区至四姑娘山之间横卧着一座大山(最高海拨5040米),也是天然的交通屏障。巨大的海拔落差让巴朗山雄浑壮美,想见夏秋之际,幽深茂密的原始森林和绵延开阔的高山草甸一定像仙境一样美好。</h3><h3> 穿过巴朗山的长隧道(8.8公里),开始看见四姑娘山四座山峰峰顶完整地呈现在眼前。巴朗山垭口,四姑娘山雪峰巍然矗立,幺妹峰像一把利剑直指蓝天,神圣庄严(四姑娘山藏语斯古拉柔达,是护卫山神的意思。拥有利剑的四姑娘,圣洁凛然不可侵犯。)</h3> <h3>从右往左,依次是四姑娘山大峰(5025m),二峰(5276m),三峰(5355m)和幺妹峰(6250m)。</h3> <h3> 四姑娘山景区三条沟,长坪沟、双桥沟、海子沟,每条沟各具特点,景色壮美。从不同方向,都可以看到四姑娘山的四座山峰。四姑娘山镇原来叫日隆镇,想必是整个镇子都划归到四姑娘山风景旅游区里面,改名也就自然而然。</h3> <h3> 当天下午入住米兰客栈,老板是湖南人,因为酷爱登山,在此搞起了户外登山协作队。阳光从巨大的玻璃窗照射进来,地处3200米海拔的房间温暖如春。</h3> <h3>因为是冬季,整个镇子空荡荡的,以旅游为业的大部分店铺都关门歇业。当地人也很少见到。镇子很窄,西北面的寒冷和东南面的温暖就像两个世界,似乎风也有了不同的温度,阴影处的风更冷,阳光下的风更暖。不管哪里,不经意间却总能望见四姑娘山那利剑般的峰顶,在蓝天里熠熠生辉。</h3> <h3>晚上,美味松茸鸡火锅。</h3><h3>同行八位,两个上海小美女参加的是大峰登顶,其余我们六位登顶二峰。有三位是成都自驾过来的小夫妻和他们的一个朋友。这群年轻人里就显得我更老一些。哎,难为情了。</h3> <h3>晚餐后,对登山装备进行要求和检查,根据个人情况配备。填写登山备案,签订安全协议。很有点生死状的感觉,必须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了。</h3> <h3>3日早晨,系上了象征吉祥祝福的哈达,客栈老板帮我们在四姑娘山景区海子沟门口办完手续,登山行程正式开始。</h3> <h3>从景区大门沿着木栈道或土路走到朝山坪,开始有当地马帮帮忙驮运物品或载人进山。沿途因为干旱少雪,土路被马匹行人踩踏而尘土飞扬,又被风迅速吹散。</h3> <h3>海子沟因为拥有众多海子而名,四姑娘山核心景区,是攀登大峰二峰必经之地。至锅庄坪一路,景区已经建起许多木栈道,看样子还在扩建亭台一类设施,增加旅游项目。前些年秋季来过这里,当时遇到下雪,山峦白雪轻覆,苍茫壮阔。在苍黄大草甸上等待、仰望云雾缭绕中的四姑娘峰的圣洁与美丽。坚硬带刺的高山栎茂密成林,大团大团的冰雪棉花盛开,凌冽动人。树下的人,笑靥如花。时光流转,四季景致不同,惟愿人长久。</h3> <h3> 在朝山坪,可以拍摄四姑娘山的四座山峰,也是幺妹峰的理想拍摄位置。之后一路缓慢拔高至打尖包。打尖包海拔3750米,正好是全部徒步线路的一半,马帮和游人都可以在此休整补给,中国电信在这里建了太阳能转播,信号不错,可以跟外界联系,晒朋友圈。</h3> <h3>海子沟口至二峰大本营,全程徒步的路程19公里,海拔3200-4300,海拔提升1100米。大概需要六七个小时。</h3> <h3>一路蜿蜒攀升,看不够蓝天白云下的雪峰林立,雄峻壮美。原始森林里苍劲的树木枝条,残留的果实以及披垂的松萝都令人激动。越往高处,冰雪融水的小河沟也就越多。沟里冰封的大小海子在冬季都沉睡了吧。海子沟的夏天一定更鲜活更灵动。</h3> <h3> </h3> <h3>下午五点,到达二峰营地。群山环绕中的一处低洼地带。有石块砌的平房和一顶圆形大帐篷。</h3> <h3> 四姑娘山大峰海拔5025米,二峰5276米,难度都不高,不需要专业的登山设备。在体能较好,气候情况合适的情况下,登顶并不难。</h3> <h3>二峰营地海拔4300米,气喘,寒冷,天气正常。沈阳小帅哥出现高反症状,头痛怕冷恶心,直接躺倒。成都那三位在屋后还飞了一会无人机。营地无电无信号。提供简单饭菜和热水。一起晚餐后,天还未黑就钻进睡袋,六人大通铺,海绵床垫,房间个人收费100,感觉比大爷海干燥舒服。羽绒睡袋内套抓绒睡袋,暖和到燥热。但是无法入睡,在睡袋内翻来覆去数羊,又不能刷手机。隔壁房间几个人在肆无忌惮的聊天,一铺同伴都毫无声息,除了睡袋翻动的嘶嘶声,偶尔短暂几声呼噜。所有的人都半睡半醒迷迷糊糊。半个漫长的夜晚像过了一年。</h3><h3>按照安排,凌晨两点起来,屋外黑暗静谧,天空星河灿烂,微风深寒。看起来天气稳定。吃了最早的一顿早点或者是夜宵,三点整装出发。这个登山活动一般都选择在凌晨三点出发,是考虑到凌晨天气稳定风力较小,以及营地到二峰冲顶距离和徒步时间、日出时间等多种因素。一般冲顶时间正是日出天亮的时间,正好可以看到四姑娘山最壮美的日出。</h3> <h3>周围漆黑一片,异常寒冷。跟着向导,头灯只能看到脚下一点点的路面,沿途分布的白塔是唯一能看到的路标。钢板的冰爪很沉重,适合雪地走路。但是在攀爬巨大陡峭的碎石岩体时,因为碎石间大部分冰面已经消融,冰齿踩在坚硬石头上,踩不好很容易踩空或者被绊倒,需要时刻小心翼翼。高海拔登山,冬天空气更为稀薄凛冽。走一步就喘几下。我的冰爪系的不够紧,一路上老出状况。几次停下来穿脱,异常吃力。不停走路可以抵御寒冷,稍一停顿就感觉要被冻僵。高原正常风力,仍然强劲刺骨。这才体会到协作一再提醒棉帽棉手套的重要性。对伸手可摘的满天繁星已经无暇浪漫,只有跟着向导拼命往前,不断攀爬。半道上,高反的小戒和另一小姑娘因为体力不支,终于遗憾下撤返回。</h3> <h3>二峰从碎石坡开始更陡更难,期间有段被称为绝望坡,全是乱石块堆叠,嶙峋狰狞,冰雪暗藏。坡度极陡,一不小心就会撞到上面的石块。让人想起鳌太路上的九重石海。此处海拔已近五千。同行的三位小伙子都濒临崩溃,准备放弃。在向导鼓励下,也终于慢慢跟了上来。翻过最上面的垭口,终于仰望到二峰的峰顶,在渐渐亮起的天光里巍然矗立。此处一线天,坡度几乎垂直,山体是厚重的积雪,山脊线上装了钢丝绳保护,钢丝绳外侧是被积雪深覆的绝壁,必须抓紧绳索小心攀升。回头,东边的太阳正慢慢升出地平线,从一条橙红的细线渐渐扩展,周围山峦清晰起来,林立的山峰竞相脱颖而出,在完全通透的晨光中,星辰隐匿,群山回唱。这是大自然永恒的壮美史诗。</h3> <h3>同伴中成都的小伙子用极大毅力终于冲顶,在靠近二峰标志石碑那一刻,一下坐到雪地上掩面而泣,百感交集。随后他站起来,在5276米海拔的二峰山顶和迎面赶上来他的亲密伙伴相互击掌庆祝,系在身上的橘红色哈达飞扬在风中,鲜艳明亮,两张年轻的面孔瞬间光彩灵动。这时一群大鸟正翱翔于蓝天与雪山之间,大自然呈现出如此震撼的景象,穷其一生又能见到几次?这是生命中最灿烂最感动的一刻,足以铭心刻骨的记忆。</h3> <h3>站在二峰顶上,举目四望,无限的高远壮阔天地洪荒,竟理屈词穷无法表达。只有敬畏与感动。相邻的幺妹峰近在咫尺,那积雪的巨大山顶金光闪闪熠熠生辉,山的纵横与褶皱清晰可见,仿佛伸手可及。然而她又是多么的神圣高冷啊,海拔6350米的幺妹峰,与二峰海拔落差1000米。据说全世界至今登顶的不过二十多人。她是登山界永恒的经典,技术攀登的象征。除了仰望,就是敬畏。</h3> <h3>沿着原路返回,此时阳光明亮,天空碧蓝。所有的山崖巨石横亘。走过的路返身去看,竟不敢相信曾亲身经历,一步步踩过。付出的艰辛与得到的欣慰感动一样多。</h3> <h3>二峰全景</h3> <h3>两位登顶大峰的上海小妹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