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9年10月26日至10月29日,我按时参加了中原名师张莉名师工作室市级名师骨干教师研修班,四天的学习收获颇丰。张莉老师“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给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陈晓辉老师较高的语文素养、独特的语文视角和十足的文化自信让我眼前一亮。期间,也收获了友谊,虽然是短暂相聚,但是我和很多老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h3> <h3><br></h3><h3>在感恩的路上逐步向优秀靠近</h3><h3>——在2019年市级名师开学典礼上的发言稿</h3><h3>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h3><h3> 大家上午好!我叫刘中华,来自郸城县秋渠乡第一初级中学,践行焦裕禄精神的好校长张伟生前就任秋渠一中校长,我是他的继任者。</h3><h3> 1997-2000年我曾经在沈丘学习生活三年,当时户口也迁至沈丘师范。沈丘是我的第二故乡,感谢沈丘师范给我的一切。沈丘在改革开放初期被誉为“小上海”,当时沈丘的创业者被誉为“犹太人”,足可见沈丘的繁荣和沈丘人的睿智,我很幸运当了三年沈丘人,今天再一次回家学习的感觉真好!谢谢沈丘师范培养了我,谢谢沈丘县第一初级中学给我们提供的平台,谢谢张莉老师和同伴们结伴同行!</h3><h3> 沈丘给我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忆,金丝猴奶糖、沙河情人岛、惊天大市场、街边的叫卖声“热------麻圆”以及与很多同学结下深厚的友谊。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沈丘师范向南100余米路西一家姓李的小饭馆老板,沈丘师范三年,他给我带来很多温暖,激励着我。读师范时,我家境贫寒,身体多病。李老板说没钱了他先借给我,我带的中药没地方熬药,李老板说他给我熬药,街坊邻里劝他别给我熬药,说不吉利,但李老板说,一个十几岁的学生,爹娘常年不在家,不容易,我得帮助他!李老板的帮助一直温暖着我,那时我就发誓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上进的人!毕业近20年,我一直没联系过李老板,很多时候想来沈丘看看他,但终究没有行动。此次,选择在沈丘学习有很多原因,也为见一见李老板。感恩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感恩生活给予我们的一切,在感恩的路上不断砥砺前行,不断向优秀靠近。</h3><h3> 在座的各位领导老师们,说道郸城,大家的第一印象应该是郸城一高。我们的目标是“南有黄冈、北有衡水、中有郸城”,自2012年以有260多名学生考入清华北大,每年近千名学生被985和211院校录取,近万名学生被二本院校录取。郸城的高考成绩既来源于一高人的勤奋拼搏,有来自于基础教育工作者的爱岗敬业其次,女排主力兼队长朱婷也是我们郸城人,朱婷就是我们秋渠乡的。高考光环、国际巨星也难掩我们郸城的落后。郸城是农业大县,大别山连片开发贫困县,无知名企业,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基础薄弱。虽然我们的基础教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的教育理念还不够新,素质教育开展得还不够好,还不能及时了解先进的教育信息,但是家长对优质教育和优质学校的渴望并没有降低要求。</h3><h3> 扶贫先扶智,扶智靠优质教育,优质教育靠更多的优秀教师,优秀教师用心倾情工作的态度感染着学生,用专业知识引领学生。教育是农村振兴的原动力,市级名师和骨干教师直接影响着农村教育的发展,也影响着农村的发展。</h3><h3>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我们郸城县教体局注重引领管理干部和老师的学习,我就是在不断的自我学习和参与很多的培训中心成长起来的。我虽然是校长和中小学高级教师,但是我从来没有觉得船到桥头车到站的感觉。今天,到这里就是一名学员,和大家结伴而行,潜心学习,用心思考,立德树人。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通过学习提高自己,学习之后带动更多的青年教师向优秀靠近。</h3><h3><br></h3> <h3>学习之余,来到教育梦起航的沈丘师范</h3> <h3>见到了我在沈丘师范就读时帮助过我的小饭馆老板李老三,倍感亲切。</h3> <h3> 李老三</h3><h3> “也不是你家亲戚,你帮他熬啥中药?”</h3><h3> “在自己家替人家熬中药,不好!”</h3><h3> “一个学生,给他熬药,他给你钱吗?”</h3><h3> ……</h3><h3> 傍晚时分,李老三的小饭馆飘出了熬制中药的味道,引来了一条街市侩邻居的七嘴八舌的质问。</h3><h3> 上唇留须的李老三哎了一声,“人家一个十六七岁的学生,爹娘没在家,学校又没熬药的工具,孔班长经常在我这小饭馆吃饭,人家求着我帮他熬中药,我咋好意思拒绝?”</h3><h3> 李老三大眼晴的媳妇犹豫了一下,低声问李老三,要不咱替孔班长熬药收一块钱的费用,以免影响咱?</h3><h3>李老三又哎了声……</h3><h3> 下过晚自习,孔文礼跑到李老三的小饭馆,李老三把熬好的中药倒在碗里,孔文礼咬着牙一饮而尽。</h3><h3>孔文礼擦了一下嘴说,谢谢您!</h3><h3> 李老三媳妇看了看李老三,李老三瞪了一眼媳妇,欲言又止。</h3><h3> 自幼敏感的孔文礼觉察出李老三夫妻应该有什么话要说,孔文礼询问他们。孔老三说没事,媳妇说“邻居们……”,没事没事……</h3><h3> 孔文礼在疑惑中离开了李老三的小饭馆。</h3><h3> 两系中药熬制完,孔文礼的鼻炎仍然没有缓解,孔文礼托同学打听李老三夫妻是不是因为帮他熬药吵架了。</h3><h3> 同学向孔文礼详细叙述了李老三邻居的疑虑。</h3><h3> 孔文礼了解情况后,跑到李老三小饭馆,塞给李老三五块钱。李老三说钱我可以收下,你得吃我两顿面条。</h3><h3> 后来,孔文礼向学校学生会和团委写出为学生提供熬制中药的工具申请书,学生科周科长和团支部王书记特意买了两个煤炉,二百块煤球,两个熬制中药的砂锅,男女宿舍各一个。孔文礼代表生病学生向学校领导关心学生的做法表示感谢。</h3><h3> 时至今日,孔文礼依然记得李老板,时常念记着李老三夫妻对他的关爱。</h3><h3> 1998年9月,孔文礼读中师二年级,学生会和团委召集各班班长会议,围绕迎接98级新生入学为主题的手抄报,孔文礼信心十足,因为他们班有一个书法绘画天才刘流,完成此项任务轻而易举。</h3><h3> 孔文礼迅速跑到班里,没有见书法绘画天才刘流,跑到宿舍也没有找到刘流,孔文礼急得一头汗。没有金钢钻不揽瓷器活,可惜金钢钻不是自己的。</h3><h3> 眼看天色渐晚,很快下了晚自习,还是没有见到刘流。同宿舍的王一楷看出了孔文礼的慌忙,主动走向前说,文礼,我也会简单的绘画,只是画技远不如刘流。孔文礼没有像要饭的不要枣花馍那样拒绝,而是激动地连声说谢谢谢谢谢谢!</h3><h3> 下了自习,学生会查班,任何学生不准留在班内,孔文礼向查寝的干部解释要加班的原因,领导干部坚决不批准。孔文礼向学生会主席承诺的这个任务一定出色完成,这下可完了。孔文礼像热锅里的蚂蚁不停打转的时候,王一楷说,咱去校外李老板家办手抄报吧。</h3><h3>一语话惊醒梦中人。</h3><h3> 孔文礼和王一楷带着笔墨纸砚,趁门卫师傅不注意之际,跑出了门外。李老三的小饭馆离师范学校门口有120米左右,他们跑到李老三小饭馆门口,李老三准备关门睡觉。孔文礼把情况讲给李老三,李老三说,你们俩就在我堂屋当门办东西,别吵闹,不影响我家大宝二宝睡觉就行。临睡前,李老三提了一瓶开水,放在堂屋。就这样,孔文礼和王一楷借着昏暗的灯光,两个共同设计,王一楷画线,调色,构图,绘画;孔文礼抄写文章,因白纸大,很多时候,孔文礼随时即兴作文。夜里,李老三起来方便时,给他们拿出来两条被子,让他们披着,安排他们别冻感冒了。一直到凌晨四点多,孔文礼和王一楷终于完成了手抄报,天蒙蒙亮时,他们跑到学校把手抄报贴在了橱窗里。上午,刘流准时出现在班内,学生报到时,新生和老生驻足围观手抄报时,孔文礼激动的流下了眼泪。</h3><h3> 孔文礼在师范就读三年,他一直被李老三夫妻感动着,李老三说,孔班长,你干事认真,将来一定是一位好老师,说不定还能当个校长呢。三年时间,除了在学校大伙就餐外,孔文礼出校门就餐总是在李老三小饭馆吃饭,很多时候,孔文礼的很多同学也来李老三的小饭馆吃饭。</h3><h3> 孔文礼毕业多年,他时常忆起李老三夫妻,每当想偷懒时,总是想到李老三的关怀和鼓励。孔班长成了孔校长,成了校长的孔文礼经常说,像李老三一样做人好,对人好,使人更好。</h3><h3> 前些日子,孔文礼到曾经就读的师范学校附近的中学交流学习,学习之余,孔文礼抽出时间来到李老三家中,李老三没在家,李老三的媳妇儿正在打电话,看到陌生人提着礼品走进新盖的楼房客厅,老三媳妇憔悴的疑问,你找谁?是不是走错了门?孔文礼说,嫂子,我找你和李老三哥哥,老三媳妇望着孔文礼,仍然疑惑地说,我不认识你,想不起来你是谁了。李老三去乡下炸玉米花了,孔文礼耐心地讲述着原来发生的一切。老三媳妇说,我们帮过很多学生,都记不住了,谢谢你还记得我们,还来看我们。聊到现在生活,从老三媳妇口气中,孔文礼感受到老三夫妻的孩子媳妇不怎么孝顺,老三媳妇说,我现在学传统文化呢,人要向善向好,多体谅年轻人的不容易。孔文礼介绍了自己的情况,并向老三媳妇要了老三的手机号,孔文礼电话里讲述着原来发生的一切。</h3><h3> 傍晚时分,孔文礼接到电话,是李老三打来的,兄弟,你回家没有?今晚在我们这儿住吧!我请你吃饭!</h3><h3>又过了两天,李老三又打来电话,孔老弟你来我们这儿,我得请你吃饭。</h3><h3> 电话里李老三的声音还是那么熟悉,还是那么真诚。</h3> <h3>初识沈丘县第一初级中学,惊喜挺多!一是郭沫若亲笔书写的校名,仰望之际充满向往!二是一面荣誉墙见证这所学校的发展。三是丰富的语文课型给予我们很多帮助,“多文本阅读”、“名著导读课”、“常规实体课”和“快速作文教学”,无论是授课教师,还是参与的学生,都能体现沈丘一中人的卓越追求!</h3> <h3>我们听课很认真哟!</h3> <p class="ql-block">省内市级名师评课议课,犀利而不失友好,真诚而不失锋芒!</p> <h3>省市名师的微讲座,给予我们不少帮助</h3> <p class="ql-block"> 信阳市羊山中学陈晓辉老师对语文的热爱、理解可谓融入了血液里、骨子里,郸城教育需要这样有情怀有独到见解的语文老师,围绕中考提高语文校心素养。语文省级名师陈晓晖老师说:“判断是不是有效课堂的标准就是有没有融入中考考点,当堂敢不敢做中考题、能不能做对中考题是判断是不是高效课堂的标准。”值得学习和思考。</p><p class="ql-block"> 10月27日下午,省市名师论坛,信阳市羊山中学副校长陈晓辉40分钟的讲座金句频出,体现了她的教育情怀和发自内心对教育的热爱之情。择其一二分享给大家:</p><p class="ql-block">1、现在都讲学科核心素养了,再说三维目标就证明你没学习。</p><p class="ql-block">2、不是教育不值钱,而是我们值不值钱。</p><p class="ql-block">3、很多人想为教育投资,主要是你值不值得投资人投资。</p><p class="ql-block">4、异想天开(敢想)、脚踏实地(实干)、追求卓越(成就);</p><p class="ql-block">5、想干不需要要理由,不想干有千万个理由;不能因为舒服,就拒绝成长。</p><p class="ql-block">6、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盲目被动;没有专业引领的教学:同水平的重复。</p><p class="ql-block">7、人是什么,人什么都不是,像个空瓶子,装什么就是什么。</p><p class="ql-block">8、我自己购买了20多个自拍神器,录自己的课,反思改进。</p><p class="ql-block">9、当老师不要自以为是的对别人好,这样会好心办坏事。</p><p class="ql-block">10、我都讲8遍了,你还不会,干什么吃的?你讲8遍是怎样讲的?你让他同桌讲一遍,你让他组长讲一遍,你让班长给他讲一遍,你让他的好朋友讲一遍,你让他喜欢的女孩子讲一遍,你让最怕的人讲一遍,你让他喜欢的老师讲一遍,你让学霸讲一遍,别光自己讲,就不信他不会。</p><p class="ql-block"> </p> <h3>陈校长热情地指导与会老师准备职称答辩</h3> <h3>授课前暖场</h3> <h3>我讲授《孤独之旅》</h3> <h3>讲授《孤独之旅》后的反思</h3> <h3>信阳王智慧老师说初我讲授《孤独之旅》感动哭了,其实,我自己也感动了自己,也被王智慧老师的真性情感动着</h3> <h3>能得中原名师张莉老师的有充分证据的夸奖,心里挺美的</h3> <h3>结业典礼</h3> <h3>结业合影照片</h3> <h3> 省市语文名师沈丘研修记</h3><h3>金秋十月聚沈丘,名师研修齐争优。</h3><h3>李莉校长搭平台,张莉名师领着走。</h3><h3>美丽校园到班级,书香气息数第一。</h3><h3>学校文化有内涵,沈丘一中冲上前。</h3><h3>多文阅读实体课,师生共读加写作。</h3><h3>名师课堂形式多,同课异构加讲座。</h3><h3>短短四天一转眼,结业之后继续研。</h3><h3>人家感谢多敷衍,晓辉排比感谢咱。</h3><h3>注重实践有理论,晓辉观点我们信;</h3><h3>有个性又有灼见,讲座评课人人羡。</h3><h3>扎实教研潘露芳,勤奋实干人夸奖。</h3><h3>秀外慧中杨继媛,职业幸福可素颜。</h3><h3>热情大方王智慧,容易动情流眼泪。</h3><h3>师生共读有陈冉,能说会讲搞教研。</h3><h3>价值认同张德娥,实实在在爱干活。</h3><h3>文质彬彬有张文,创新理念好语文。</h3><h3>白发师兄刘诗乾,温文尔雅顶我俩。</h3><h3>说文解字徐立新,博学儒雅课堂亲。</h3><h3>陈志茹和路玉景,实抓课堂有真情。</h3><h3>端庄大方崔文晔,学习名著能超越。</h3><h3>孟蕊作文有创新,高效全能扣人心。</h3><h3>踏踏实实帅化东,做事认真就是中。</h3><h3>曹家佳静很认真,踏实能干显初心。</h3><h3>黄家增伟不一般,主干问题课堂串。</h3><h3>智慧幽默李艳峰,循循善诱方法行。</h3><h3>全部点赞加上我,爱岗敬业心似火。</h3><h3>多显真诚含真情,省市名师志不穷。</h3><h3>既要吃鱼还捕鱼,张莉金句要牢记。</h3><h3>从双基来到三维,核心素养必须推。</h3><h3>知识能力加素养,能力品格记心上。</h3><h3>立德树人记心间,五育并举抓每天。</h3><h3>围绕素养语文味,影响学生几辈辈。</h3><h3>大家结伴要同行,大家共筑中国梦。</h3> <h3>学习只是暂时结束,学习成长永远在路上……</h3> <h3>让我们一起唱响教师专业成长三部曲!</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