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有例子,没有例子组合,有时很难给学生讲清篇章读写知。

石皇冠

<h3>好多学生,甚至语文老师,误把“概括具体”当作“略写详写”,分不清这两组“概念”。这时,想给学习者讲清楚,举例子非常重要。</h3> <h3>“概括具体”与“略写详写”两类例子都拿出若干,学习者未必能看懂。</h3> <h3>下面举两个例子,一下子就能使人明白许多。</h3> <h3>这是国家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西门豹治邺》写两件事:1.破除迷信;2.开凿水渠。前者具体写,后者概括写。</h3> <h3>有人误以为这是详写和略写。详写和略写,都是具体写,不是概括写。请看《史记·滑稽列传·西门豹传》原文,看不懂原文的读者,自己找译文看。用统编教材上的课文与原文或译文一比较,便知。</h3> <h3>原文,也写两件事:1.破除迷信;2.开凿水渠。这两件事都是具体写,但前者详而后者略。</h3> <h3>  从《史记》原文(或译文)可以看出来,破除迷信易做,开凿水渠难办。前者半天之内完成,后者持续好几年。前者站在河边说几句话、扔几个人就行;后者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包括工程勘察、组织施工、思想动员、劳役摊派等。为什么难办的事略写、易做的事详写?</h3><h3> 我的理解是这样:开凿水渠这件难办的事,好多人都能想到,也有人做到了,不只西门豹一人,比如郑国;破除迷信这巧方法,做起来容易,但人们根本想不到这种“招数”,只有西门豹想到了。《史记》给西门豹写传记,当然要从西门豹所做的事(素材)当中精选材料,选出两件,把别人想不到好办法、只有西门豹能想到好办法的破除迷信作为重点详写,把另一件大事(开凿水渠)略写。</h3><h3> 从这里可以悟到写人记叙文的写作窍门,从众多材料中精选两件事或三、四件事写人,切忌平均用力,应该有重点,重点事件详写,其它非重点事件略写。</h3><h3> 有兴趣的读者,可进一步翻阅《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孙膑传》。这篇写人的记叙文,作者从众多材料中精选了四件事,按时间先后排列成文:孙膑残废,田忌赛马,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重点是马陵之战,详写;其它三件事略写。</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