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南岛游日记(一)

肖智慧

<h3>  我在皇后镇乘古老的蒸汽船时,对面坐着几个在基督城留学的中国大学生,其中一个是上海松江区的人,她们问我:“阿姨你觉得奥克兰好还是基督城好”。我毫不犹豫的说我喜欢基督城。她们听了很开心。基督城这个城市是个花园城,欧式建筑很多;植物园很美;有高质量的大学;还有博物馆和很大的图书馆。<br>基督城还有许多故事感动了我。<br><br></h3> <h3>基督城大教堂位于市中心,是基督城的主要标志和重要建筑之一。<br>非常遗憾的是,基督城大教堂,在经历了2010年9月4日的7.1级地震,和2011年2月22日6.3级地震之后,不幸损毁,塔顶掉落,由于年代久远,无法用现代材料将其恢复,加上修复比重建将消耗更多的资金,政府在几轮商议后决定拆除大教堂。于2011年7月,将其拆除,至此,这座拥有150年历史的建筑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h3> <h3>地震后的教堂</h3> <h3>地震后用纸板建的教堂,纸板大教堂是英国国教过渡性的教堂,在2013年8月开业,是由2014年获得普利兹克奖日本建筑师坂茂所设计,可以同时容纳700人就坐。</h3> <h3>基督城图书馆有五层,里面不仅可以看书,还有小朋友和老人玩的地方。有刚会爬的孩子,也有一些老人一个人或几个人在玩游戏(不是电子游戏),而是玩国际象棋或一堆玩具,还有三D打印机。是一个可以让人到这里终身学习的地方。</h3> <h3>在基督城市中心路口拐弯处有185张椅子,这185张被刷成白色的椅子每把都不一样,代表不同的人坐的椅子,有婴儿篮,也有轮椅。位置就在基督城纸教堂的后面。185张白椅子代表了2011年2月22日基督城大地震185名死难者。空空的椅子代表了他们的缺失。其中,包含24名在地震中死难的中国同胞。地震后很多居民搬出了基督城,住到离开城区比较远的地方,城里人明显少了。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号召居民搬回来,譬如市里对各种生活用品大幅度减价出卖等,政府的口号是“欢迎宝贝回家”。<br></h3> <h3>这些椅子是艺术家的创作,部分椅子是逝者的家属捐的,这个地方后来成了网红打卡点。</h3> <h3>汽车里拍到的城市一角</h3> <h3>基督城博物馆开放于1870年,有一系列对新西兰独具意义的杰出藏品。包括毛利人艺术馆,南极展厅里有1907年在失望岛遭遇海难的人们使用过的小圆舟;还有种类繁多的太平洋及其他地区的鸟类标本,还有雕塑般优美的帝企鹅。还有孩子们会喜欢的探索中心和五彩斑斓的“费雷德和默特尔家的鲍鱼壳小屋”工艺品,匠心独运的艺术品非常值得驻足观赏。<br></h3> <h3>博物馆门口的花坛里种了各种漂亮的花。</h3> <h3>博物馆的部分展品</h3> <h3>毛利人的原始住宅</h3> <h3> 博物馆旁边是植物园,基督城植物园是新西兰最大、最美的植物园。建于1863年,150年历史。面积21公顷,内有十几个花园。这是植物园里的暖房。</h3> <h3>植物园里的暖房有两层,共七间。</h3> <h3>植物园里有很多古老的树。</h3> <h3>花草太美了</h3> <h3>玫瑰园比较大,只见花苞,还没开放。</h3> <h3>我们在基督城植物园参观时遇到了大雨,开始我们在这个亭子里躲雨,后来气温骤降,我们躲到了暖房里向导游求救。导游带着装着我们三个人衣服和鞋套的大包,买了三把伞来救我们。</h3> <h3>由于雨太大,我们匆匆离开了植物园,没有来得及走完,傍晚我们从南极中心回来再去植物园走走。</h3> <h3>从新西兰去南极是不错的选择,相比从阿根廷去南极一路上风浪比较小,路程差不多。我们很羡慕别人去南极观光,所以先去南极体验中心体验感受一下!这个地方是我在一本书上看到的,我想去不了南极就去看看南极中心吧。体验过后再去看电影《攀登者》,对遭遇暴风雪的感受是真的是灭顶之灾。</h3> <h3>国际南极中心位于新西兰的基督城国际机场附近。基督城是南半球前往南极的一个重要站,19世纪初就有探险队经基督城前往南极。南极馆内部按南极的气候及冰雪设计,还播放有南极的极地风光录像。这里提供有关南极日常生活与历史的多媒体视听经历,中心内有南极海洋鱼类馆、南极风暴仿真馆,还可感受到仿真南极风雪逼人的寒气。这里通过复杂的声光模拟及逼真的音像等现代科技手段,把南极大陆令人敬畏的美丽与壮观带给游客。<br>  在这个地方玩的时候要动脑筋统筹一下时间安排,体验风暴仿真馆是间隔半小时,看录像是间隔一小时,我们没有算好时间,最后去看录像时正好一批人进去,我们要在外面等近一个小时,最后我们选择了放弃。</h3> <h3>南极旅游景点有两台可在各种地形上行驶的雪地车,16座的雪地车与美国和新西兰南极研究人员在南极使用的车属于同一型号,稍做一些改进,让乘客更加舒适,可供游客在”冰雪世界”中体验生活的另一面。</h3> <h3>坐着雪地车体验翻山越岭的感觉不好受。</h3> <h3>雪地摩托</h3> <h3>雪橇犬</h3> <h3>在零下三十多度的房子了呆一会儿还可以,可是体验暴风雪确实受不了,两分钟就逃出来了。</h3> <h3>在暴风雪来之前,先调低灯光,大概暴风雪来时应该是天昏地暗的。</h3> <h3>隔着玻璃看企鹅</h3> <h3>模拟南极场景,这是南极帐篷。</h3> <h3>10月25号我们从基督城出发往南走,向库克山奔去,在南岛每天要乘车几个小时,好在我们在南岛乘的也是12座的车,后面有三排座位,我戏称三人每人有一张床。可是一路上风景优美,我们舍不得睡,怕错过好风景。<br></h3> <h3>新西兰的油菜花盛开了</h3> <h3>一望无际的油菜花</h3> <h3>新西兰的大部分地是绿油油草地,主要养着羊;牛;马。由于气候适宜,这些动物晚上就在露天睡眠,没有凶恶的动物伤害它们,也不会冻死。到新西兰南岛的南面,冬天气候比较寒冷,大部分地都长着荒草。人烟稀少,但风景特别好,小镇里住的旅客往往是本地居民的二、三倍。因为人少,所以有句话叫做“新西兰好山好水好无聊”。</h3> <h3>库克山公园位于南岛中西部,坐落在南阿尔卑斯山景色壮丽的中段,是一个狭长的公园。许多山脉被白雪覆盖,延绵几百公里。早年的航海家驶近南岛东岸时,放眼望去,看到一列高耸入云的雪峰,即定名这里为“长白云之地”。<br>库克山国家公园占地70,011公顷,里面聚集着雪山、冰川、河流、湖泊、山林,以及动物和高原植被等,这里给人们的惊奇是其它地方所无法比拟的。<br>立在群峰之巅的库克山顶峰终年被冰雪覆盖,而群山的谷地里,则隐藏着许多条冰河。其中,塔斯曼冰河川长约29公里,宽2公里,深600米,是世界上除极地以外最长的冰河。<br>屹在冰河内部,由于它的移动,带着山体的碎石下滑,加上阳光的照射,使冰河表面形成了无数的裂缝和冰塔,造形是千姿百态,耀眼夺目。<br>库克山国家公园内三分之一的地区终年积雪,公园内共有15座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峰,而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峰则多达140座,山峰连绵起伏,气势磅礴,蔚为壮观。</h3> <h3>库克山下停了几架直升飞机</h3> <h3>准备登机</h3> <h3>乘在直升飞机上</h3> <h3>戴着耳机听讲解,可是都是英文,如同对牛弹琴。</h3> <h3>从飞机上往下看</h3> <h3>湖中有冰山,露出一点山顶</h3> <h3>我们乘直升机到达南阿尔卑斯山脉新西兰最高峰库克山(海拔3754米)的山顶,这里山下的海拔很低,不像西藏有高原反应,无需带氧气瓶。</h3> <h3>直升飞机只能乘六个人,我们三人和一起乘机的两个人加上飞行员正好六人</h3> <h3>库克山上的雪很干,很厚,只有少数人的脚印。好在太阳☀️ 很好,不算太冷,白雪亮的很刺眼。因为雪很厚,在山上走路困难,我和许锡华相互搀扶着走路。在山下一再强调,不许我们走远,到山上才知道,我们根本无法走远。在山顶上呆了二十多分钟,我觉得快要吃不消了。终于等到下山的时间了。</h3> <h3>拥抱大自然</h3> <h3>来个自拍也不错</h3> <h3>雪山顶上练瑜伽是不是很酷</h3> <h3>飞行员主动为我们拍照,虽然语言不通,但是大家很友好,像是多年的老朋友。</h3> <h3>直升机下山时看到的冰川泛着绿光</h3> <h3>飞行员开得很慢,而且离山距离很近,可惜他的讲解我听不懂</h3> <h3>在库克山上徒步可以看到塔斯曼冰川,可惜我们年老体弱,在雪山顶上步履艰难,无法去看,这两张图是网上下载的</h3> <h3>参观库克山下的博物馆</h3> <h3>从博物馆外里面往外看库克山</h3> <h3>冰川图片</h3> <h3>标本</h3> <h3>在库克山下有个胡克谷步道, 长九公里,来回约需3~4小时,是库克山国家公园最著名的步道。沿途除了有库克山峰和周围群峰美景相伴,春夏两季青翠的高山草地上,还有无数美丽的花朵灿烂相迎。我们只走了半个小时就折回来,时间不够,体力也不够。</h3> <h3>  外国老太太很热心的为我们拍照,一路上总有一些不相识的人关心我们,问我们是否需要帮助。</h3> <h3>库克山下遇到小鸭子一家在散步</h3> <h3>当天我们住在蒂卡波湖的湖边的蒂卡波小镇。</h3> <h3>  蒂卡波湖位于新西兰南岛基督城和皇后镇之间。是新西兰风景最美的高地湖泊之一,而且在南半球的春夏季节,湖边还会盛放大片的鲁冰花,呈现一片繁花似锦的景象。蒂卡波湖是二万年以来由南阿尔卑斯山群冰河的侵蚀与冰矶侧堆石围积而成。因水源来自库克山等高山融雪,故水温一直保持在摄氏7至10度,不适合游泳,但适合鳟鱼生存。又因有水坝的调节,水面的海拔高度保持在704至710公尺之间,坝口即是湖的出口, 向东流入南太平洋。</h3> <h3>  蒂卡波湖的特别之处还在于湖水的颜色。蒂卡波湖的西畔便是南阿尔卑斯山脉,山上的积雪融化之后顺势注入湖里,在流动的过程中会把山上的矿物质冲刷下来,久而久之累积在湖底,在阳光的照射下,会形成如梦如幻的乳蓝色,所以蒂卡波湖又被称为新西兰南岛的蓝宝石。</h3> <h3>我们的旅馆门口是一个花园,花园里有个大池塘,池塘里有很多野鸭子</h3> <h3>阳台朝着蒂卡波湖</h3> <h3>阳台前面是草坪</h3> <h3>湖对面是雪山</h3> <h3>旅馆门前的景</h3> <h3>这次住的宾馆是整个行程里最好的,楼上有大客厅和厨房,厨房里应有尽有,我们买菜做饭。楼下是套房,三个人住两个房间</h3> <h3>躺在床上看景</h3> <h3>新西兰路上的红绿灯很少,除了在比较大点的城市里有红绿灯,一般路上都看不见红绿灯,高速公路大部分只有二车道,路上的车辆不多。我们只有碰到一次堵车,那是在米尔福德峡湾,那天天气很不好,路况也不好。</h3> <h3>新西兰的房车很多,据说二手车最低价只要一万新西兰元,相当于人民币四万五千元左右,也就是说买了一辆二手车,开了几个月再卖出去,损失很少。但是冬天住在二手车里面,很冷,取暖的电费很贵,费用很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