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漫记”之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

木 云

<h3>  嘉峪关长城,在嘉峪关市区西南6公里处,位于嘉峪关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代万里长城最西端的关口,以巍峨壮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天下雄关” ,自古为河西第一隘口。</h3> <h3>  明初,宋国公、征虏大将军冯胜在班师凯旋途中,选址在河西走廊中部,东连酒泉、西接玉门、背靠黑山、南临祁连的咽喉要地——嘉峪塬西麓建关。</h3> <h3>  关城始建于明洪武五(1372年)年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而有天下第一雄关连陲锁钥之称。它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组成重叠并守之势,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一百里一城的军事防御体系。</h3> <h3>  外城城墙以黄土夯筑而成,</h3> <h3>关城以内城为主,周长640米,面积2.5万平方米,城高10.7米,以黄土夯筑而成,西侧以砖包墙,雄伟坚固。 </h3><h3> 雄伟的角楼。</h3> <h3>  碑亭</h3> <h3>  前面是文昌阁,由此进入外城的关城了。</h3> <h3>  关城内著名的三座古建筑只剩下两座。一所是关帝庙,</h3> <h3> 关帝庙对面是上挂有《彖(tuan)正乾坤》牌匾的古戏楼,</h3> <h3>  戏楼台口两侧是砖砌八字屏风,上书对联,上联:悲欢离合演往事,</h3> <h3>下联是:愚贤忠佞认当场</h3> <h3>  内城开东西两门,东为“光化门”,意为紫气东升,光华普照;西为“柔远门”,意为以怀柔而致远,安定西陲。门台上建有三层歇山顶式建筑。东西门各有一瓮城围护,西门外有一罗城,与外城南北墙相连,有“嘉峪关”门通往关外,上建嘉峪关楼。<br></h3> <h3> 从光华门进入内城,</h3> <h3>  沿城墙边的马道登上城墙,嘉峪关内城墙上还建有箭楼、敌楼、角楼、阁楼、闸门楼共十四座,关城内建有游击将军府、井亭、文昌阁。</h3> <h3>  会极门上有会极楼</h3> <h3>  这是会极楼的后面,看见房檐台这放着一块砖了吗?它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h3> <h3> 明朝修嘉峪关时,主管官员给工程主管人出难题,要求他预算用材必须准确无误。在工匠们的帮助下,工程主管人进行了精确的计算。结果工程竣工时,所备的砖瓦木石恰恰用完,只剩下一块城砖,称为“最后一块砖”。这块砖仍放在会极门(西瓮城门)门楼檐台上,起到镇楼作用。</h3> <h3>  下城墙,关城内有游击将军府等古建筑……</h3> <h3>  穿过柔远门,我们出关了,在古代我们就已经出国了。走过瓮城,跨过嘉峪关门,回首关城……</h3> <h3>  再见,天下第一雄关!</h3> <h3>  嘉峪关市不仅有天下第一雄关,还有小桥流水,小巧美丽的公园。</h3> <h3>  饭后,偶然发现了一所小公园。利用等车时间,匆匆游览了这个美丽、幽静的小公园。</h3> <h3>  一湖清水</h3> <h3>倒影绰绰</h3> <h3>  喷涌而下的瀑布</h3> <h3>  我们在湖边散步。</h3> <h3>  精美的“嘉峪关精神”浮雕。</h3> <h3>  黄叶、红叶、绿叶、红花……妆点着小公园,我们穿行其中,真是心旷神怡。</h3> <h3>  再见了,可爱的小公园!再见,嘉峪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