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2019年12月2日岭德九年级正式开始了木工版块,和之前1一8年级每周一次的木工课不同,这次是以主课的形式来安排,连续两周,每天两个半小时。</span><br></h3><h3> 这学期九年级木工课程的工作内容是实用家具,目标作品为"单肩榫四角八叉凳”,四角八叉凳是中国传统的坐具,在以前人们的家里除了椅子,坐具基本都是此凳,看似结构简单,其实制做起来是有相当难度的,八叉的意思是每个腿都有两个向外斜的角度,所以一共十二个榫眼都是有斜度的,据说在以前木匠学艺时,出师前师傅会让徒弟做两把一样的八叉凳,做好后腿对腿放一起,如果四个脚全部重合完全一样,才能出师,干活养家了。</h3><h3> </h3><h3></h3> <h3>两周25个小时的课时安排对于这些十四、十五岁的孩子们来说是很紧张,尤其有个别孩子是零基础,更是一个大的挑战,所以在课程安排上班主任建议千万不能急,大家一哄而上直接上手干,开始一定要稳住,要让孩子们慢慢进入工作节奏,由此第一天安排大家拿纸和笔以及八年级时所做的角度尺开始按比例画凳子的侧面图,在画图过程中逐步了解凳面和腿的关系,腿和横撑的关系。在画图开始前先给同学们观察一下我提前做好的一把凳子,有的同学不屑的说,"这太简单了吧,没难度”,另一位说"看似简单其实不简单",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的议论起来,接下来的画图过程中,很多同学不知该如何下手了。要求的凳高45厘米,所以腿的斜度我给定了10比1.5,有的同学己经开始钻牛角尖的开始计算角度了。关于横撑的位置放在哪里比较合适,也讨论了一番,我提示了下几何中有个什么点是看起来比较舒服的,苏同学说黄金分割点。大家都明白了。其实画这样的平面图对于九年级的孩子应该是不难的,他们己经开始学画几何透视图了,而应用在实际的工作中时看来对大多孩子还是有不小的挑战。两个多小时图是参差不齐的画出来了,真懂还是假懂等过两天在木料中划线时自然会暴露出来。</h3> <h3>第二天一早,开始锯木料,开料尺寸在前一天画图时就己确定好了,这对于他们还是比较轻松的。接下来该刨料归方了,开始刨料前,用了十来分钟介绍了下刨子的使用方法,比如如何抓握刨子,短刨和长刨的用法,也给同学们讲了一些中国传统木匠们总结的谚语,"低头刨子抬头的锯""短刨跳、长刨叫""凸刨子凹凿子""前腿弓,后腿蹬,肩背挺直往前冲"等,孩子们很感兴趣一个个跃跃欲试。还别说,一个个上手挺快,不一会都像模像样的,热火朝天的干了两个小时,到底还是年轻有冲劲,这样的氛围下,有的平常看着比较柔弱的孩子,也都使不完的劲,确实让人刮目相看,下课时所有人四条凳腿都按要求刨光归方了,满满一地的刨花足足装了两大纤维袋。通过这一早上的重休力工作,让属于男孩子的力量渐渐展露了出来。</h3> <h3>第三天继续锯刨加工横撑和凳面,经过前一天的工作,同学们熟练程度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加快了不少,下课时基本全部完成预期目标。</h3> <h3>第四天开始时,用了半小时重新检查所有原料的归方情况,这将直接影响到凳子的成功于否。检查时不出所料还是出现了未达到直角的现象,修整确认好后,开始画线步骤。画凳面线时各种情况接连发生了:角度尺调整不到位、各边线也碰不上,计划好的任务看来要第二天完成了,所以我决定第二天先不画线,停一停,需要让他们把各各木料之间的关系理一理,不然会事倍功半。</h3> <h3>第五天,课程开始时按计划给所有同学在黑板上说明画线的方法,基础边的重要性,以及所有人必须在凳画上画好10:1.5的角度,方便每次画线时反复效准角度尺以免出错。一个个点头说听懂了,实际在木料上划线时大多同学还是有些蒙圈,看来这平面几何转换成立体几何还是有相当难度的,所以还是不能操之过急,要等孩子们渐渐进入状态,他们其实做的己经相当不错了,只要没开锯怎么都来的及,虽然有备多几份料,但还是希望孩子们都能一次成功,坐着亲手制作的凳子在教室上课那种感觉应该很棒吧!</h3><h3> 随着各种情况发生,我也在各个同学间兜兜转转,难免冷落了个别同学,对我居然有了意见。我说好吧,下节课你们将是重点关注对象。看来他们对于能否作好这件作品还是非常在意的。下课时大多同学腿的线己经画好了,下周确定横撑的长度和开锯榫头和开凿卯眼对于我和他们又会是一大挑战。</h3> <h3>12月11日周三、 新的一周开始了,大多同学还是在画线这一关键步骤卡壳了,这也是我之前始料未及的,每次画完我检查时又会不断出各种问题,擦了再画,画了再擦,期间有些人不时感叹道“真没想到这么难”,不过好在没有学生轻言放弃,还是在死磕到底。在周二时终于张同学画线成功,开始锯榫头了,今天全部锯完明天开始凿卯眼,越到后面风险越大,出错后代价会更高。祈祷孩子们一切顺利。</h3> <h3>12月12日周四,张同学今天要凿卯眼,开始前我给示范了下使用凿子的方法及要点:如何让凿子在木头上移动到线上,前凿后跟,越凿越深,锤子敲一下一定要前后晃一晃。及时清除木屑,先凿背面再凿正面,不能一次凿透,不然木料会开裂。顺木纹长边要稍宽松一点,截面窄边要略小一些,这样木料才不会撑裂,两头吃劲也会紧固,等他凿完两个后开心的说感觉越来越顺了。王同学和田同学今天也开始锯榫头了,开始几个锯的有些吃线,不是很规正,指点一番后终于锯出满意的榫头,王同学悄悄在我耳边还开玩笑说“真是一窍不得,少挣几百”。冷同学今天也差不多完成了画线的工作,还有余下几位同学也在张同学叮邦的凿声中继续加油着。</h3> <h3>12月13日周五,经历了将近一周时间,今天大多同学终于完成画线工作,只有张同学顺利凿完了腿和横撑的卯眼。只剩最难的凳面了 ,原计划的两周时间看来不得不延长一周</h3> <h3>12月19日周四,第三周仍有同学在画线步骤继续埋头苦干,遇到关键部分我会指点一下,其实还是想靠他们在自己独立思考下完成,直到周三总算全部完成。接下来用划线器确定榫头和卯眼的位置倒是很顺利。四人开始锯木榫头,三人开凿卯眼,在开凿之前,先让他们拿一块边角料学习一下如何凿眼。张同学全部完成开始试装,今天组装成功,在中间还是出了一点状况:凳面一个眼被撑裂了一些。对于完美主义的他来说看似有些小打击,好在不严重,教他在裂的地方上下用红木打了两个蝴蝶榫补救,做的很成功。组装成功后同学们不约而同的围在凳子周围观看,苏同学说他可能要倒数第几名才能做出来,我告诉所有人“名次不能证明什么,不管最后作品成功与否,在做的过程中你们是不是在用心,是不是尽自元最大努力在工作才是最重要的,别小看这一把凳子,现在的有些木工连线都还不会画,你们己经很不错了。”</h3><h3> 明天张同学就开始打磨了,连续三周平均每天两小时总算见到了成品。讲真组装成功那刻我也有些激动,张同学也是满满的成就感!</h3> <h3>12月20日周五,在张同学的打磨声中,王同学12个孔也全部加工完毕,下步修整试装,冷同学腿部加工完毕,下步加工凳面,苏同学全部锯完开始凿眼了。看这节奏又要跟班主任沟通一下,能否延长一周了。</h3> <h3>2019年12月25日,第四周开始了,张同学在周一完成打磨,擦上木蜡油正式完工。周二王同学开始试装,不是很如意,在一次次的微小调整中,王同学表现的还是一贯的细致耐心,不急不躁。黄同学开始凿卯眼了,刚开始凿之前和其他同学一样,先找了块边角料学习下凿子的使用方法。合格后再正式开始。苏同学和崔同学并驾齐驱的加工凳面,这次苏同学的整体状态很好,虽然刚开始一周画线阶段有一些抓狂,但从锯到凿整个过程中,意志力和专注力可以说是最好的,感觉随着锤头和凿子的每次撞击,孩子的那股劲一下一下被调动出来,慢慢变的可控,人的整个精气神也同工作融合在一起。</h3> <h3>12月26日,王同学的凳面安装出现了问题,整节课都在调整。苏同学一个横撑断了,需要重新制作,崔同学试装时用力过猛,凳腿暴裂,也要重新加工。今天发生的这些意料之外,但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不断的在挑战他们的耐心和承受力,就像是一遍遍回炉锻造般的历练,王同学在27日总算组装成功后,感叹的说:“这次的木工课上的真是惊心动魄,胆战心惊,如果现在再让我作一把的话,保证一星期完成。”克服重重困难,解决种种问题之后,成功那一刻,升华出来的是一种更加自信的状态,这不正是这次木工版块的意义所在吗?</h3> <h3>27日这天,苏同学也组装成功,下周开始打磨了,这件事对所有未完成的孩子来说如同当头棒喝。因为苏同学平常工作学习节奏是比较慢的,所以谁都没想到他竞然先完成了,简直就是现实版的“龟兔赛跑”</h3> <h3>2020年1月2日,第五周,工作时间调整到每天下午,周一,伴随着苏同学打磨声,之前有些懈怠的同学明显的真正用心开始工作了,周二下课时,冷同学组装成功,他是这群孩子中唯一没有任何木工基础的,冷同学很是开心,说他压根就没想到能成功完成,我也很是替他高兴,尽管有一些不完美,但对于他而言己经相当不错了,下课时还问我能不能把凳子带回家拍照留念下,满满的成就感啊!</h3> <h3>周五是他们这学期最后一节课了,崔同学安装重作了两次的凳腿时撑裂了,本打算今天组装的计划又搁浅了,已经完成作品的苏同学实在不忍心,主动帮崔同学重新刨料。同时王同学也帮黄同学解决组装时遇到的难题。成同学今天完成了锯的工作,开始凿卯眼了,他是我们学校的“钢琴王子”,看似柔弱的手指握着凿子随着木锺一下一下的敲击,力量也在慢慢显现。终于在临下课前田同学和黄同学也完成了自己的作品,虽然余下两位同学还在努力的工作,但不得不停下了,等待下学期再完成,算是有些遗憾吧。</h3> <h3>和这帮大孩子在一起工作的五周时间,每个孩子个性鲜明,朝气蓬勃,工作中,有的按步就班,不紧不慢,有的风风火火,条理清晰,有的还有的同学粗心大意,事故频发。正值青春年少的他们,阳光乐观,能感觉到每个人身上是有一股韧劲的,相信通过这次木工课上在脑力和体力的双重磨励下,他们收获的不单单是一支板凳。期待明年新学期木工版块再相遇!</h3> <h3></h3><h3>后 记</h3><h3> 目前只有华德福学校将木工课正式排入课表。木工课对孩子而言不仅仅是表面看上去的锻炼动手能力,而是将他的意志、情感和思考能力统一协调发展的艺术课程,也是最受孩子喜爱的课程之一。</h3><h3> 首先,从材质上说虽然木工课用的木头大多是一些硬度较低的木材,但孩子们还是要耗费一定的力量和持续相当时间才能完成作品,这就需要意志力去参与了。</h3><h3> 其次,木头这种材质开始加工时比较粗糙,随着一步步加工深入,材料会慢慢改变表面状态,直到最后完成时那种光滑且充满生命力的纹理,也会带给孩子很好的触觉感受和体验。</h3><h3> 第三,木材加工是不可逆的,做错了就只能改变即定的目标作品或用新的材料重来。所以在加工时要有严格的加工步骤,每一步都需要尽量不出错,这时他们的大脑就需要参与进来了。</h3><h3> 第四,通过木工工作孩子们自己与作品产生了情感上紧密的连接,他们往住很喜欢自己亲手制做的东西,这种连接是平常用金钱直接买到的玩具所无法相比的。</h3><h3> 所以,木工课的意义在于:木工工作中孩子们经由大脑的思考,通过意志力将身体的力量可控的引导出来完成一件作品,从而跟环境及外部事物产生更深层的连接,直至最终每个孩子的“我”随之慢慢清晰、确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