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游故乡

风云观

<h3>去年年底,借回乡赴喜宴之机我完成了多年宿愿——骑游老家绍兴孙端镇。整个行程为:村头村、皇甫庄、贺家池、新河村、安桥头、孙端老街。</h3> <h3>孙端镇河网密布,物产丰富,景色优美,民风淳朴,既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又有丰富的人文古迹。最令人迷恋的还是绍兴特有的台门建筑、石板构筑的河埠头和绵延不绝的石板路。</h3> <h3>可惜的是,经过历年的风雨侵袭、人为破坏和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纵横交错的进逼,这些展现人类文明的象征物正在逐渐走向破败和消亡。</h3> <h3>近年来,虽然有重建、有修缮、有维护,但除了安桥头的朝北台门和皇甫庄的旗杆台门保留原汁原味外(多半与名人声望有关),更多的只是外表的模仿和换新,绍兴古建筑那种特有的庄严肃穆的风格和俊朗飘逸的韵味正在渐渐消散。</h3> <h3>村头村,位于孙端镇东南。近年来该村先后被评为新农村建设先进村、县级文明村等。</h3> <h3>铜勺溇</h3> <h3>皇甫庄村,位于孙端镇东南部,东临上虞市。皇甫庄四面环水,河湖纵横,鲁迅外祖父曾避难于庄内旗杆台门的寓所内,鲁迅少年时也曾在此居住过。庄内还建有包公殿,古戏台。</h3> <h3>古戏台,近年仿建。旧时皇甫庄村民每年在包殿前演出社戏,搭的是湖台,半个在岸上,半个在湖里。观众可以在岸上看戏,也可以在船上看戏。</h3><h3>鲁迅少年时在此看过社戏。</h3> <h3>包公殿,始建于清道光年间(1832)。殿后古柏参天,殿前用石板铺至岸边,殿顶设琉璃阁,上点琉璃灯,为贺家池夜间行舟导航。</h3> <h3>皇甫庄文化礼堂,设有皇甫庄百年变迁史展览。</h3> <h3>皇甫庄小学,旗杆台门在其校园内。</h3> <h3>旗杆台门,是著名学者、《越谚》作者范寅的家宅。鲁迅外祖父鲁晴轩中了举人之后,嫌旧居狭窄,便迁居至皇甫庄,典了旗杆台门的西半部分居住。鲁迅十三岁时,其祖父周福清科场案发,为了免受株连,鲁迅和弟弟周作人被送到皇甫庄,寄居在舅舅家。<br></h3> <h3>在旗杆台门,我还有幸认识一位退休女教师,她不仅带我参观,详细介绍旧居的历史和展品,还热情邀请素不相识的我吃午饭。我正饥肠辘辘,便爽快答应。腊鹅、葱烤鲫鱼和红烧菜头,地道的绍兴菜再加一大碗晶晶亮的新大米饭。饭毕,她再三推辞不肯收钱,令我感动不已。</h3> <h3>鲁迅外婆家旧宅</h3> <h3>贺家池,位于绍兴皇甫庄与上虞市之间,为绍兴平原第二大湖泊。岸边眺望,贺家池水天一色,景色迷人。另据称,贺家池之名可能与唐朝诗人贺知章有关。</h3> <h3>横跨贺家池上的邵家溇大桥</h3> <h3>新河村,位于孙端镇北侧,环境优越,水陆交通便利。</h3> <h3>礼江古木桥</h3> <h3>新河十三坊老台门,绍兴罕见台门建筑群,始建于乾隆年间。老台门建筑群依后礼江而建,一条青石板路连通各台门,原有大小房600余间。</h3> <h3>安桥头村,位于孙端镇的西部。</h3> <h3>祝福广场</h3> <h3>安桥头朝北台门,是鲁迅外婆家故居,鲁迅母亲鲁瑞就出生在这里。台门坐南朝北,前后两进,占地半亩多。门口临小河,一座小石桥跨河而立。鲁迅小时候经常随母到外婆家居住。《社戏》一文就是以安桥头生活为素材写就的。</h3> <h3>孙端老街,贯穿古朴老街的是解放路,它曾是孙端镇最繁华的路,如今繁华不再,只留下旧时破败的石门廊和斑驳的青石板路。</h3> <h3>古越龙山中央酒库占地308亩,藏酒量达十多万吨,且多为大坛远年陈酒,2008年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评为中国最大的黄酒酒库。</h3> <h3>可惜的是,中央酒库只有团体预约才能进库参观。个人参观者只能沿百余米的中央大道走走了事,有些遗憾。<br></h3> <h3>今天的孙端,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乡道纵横交错密如蛛网。骑行路上,头顶列车呼啸而过,各种车辆行驶声轰鸣不绝,不由得怀念起旧时孙端,只有水路,只有石板路,绵延不绝,伸向天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