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移民中的原野峪乡朱家梁村

王昌威

<p class="ql-block">  2018年8月3日,我专程探访了记忆中的我姥姥家乡——忻州市野峪乡(原)朱家梁村。</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60年代,这个道路崎岖、交通不便的黄土高坡小村里,全村住有20余户赵姓与王姓人家,约一百口人。村里人住的全都是土窑洞,吃水要到二里以外的沟底泉眼去人挑、馿驼,路是陡峭的坡道,挑一担水要爬坡一个多小时。孩子们上学,1—4年级同在一个教室内上课,学校里仅配置一位民办老师代课,4年级以后要步行到10里以外的野峪乡上学。日常供应的咸盐、酱、醋、烟也是由村里供销社代销员王贵和老人到野峪村里去挑。乡亲们种的农作物是靠天吃饭,由于全村地(坡地)多人少,种下的粮食除去交公粮以后倒也够吃。这里的地貌为沟沟壑壑的黄土高坡,交通及不便利。</p><p class="ql-block">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村里思维活跃的村民,投亲靠友陆续迁往了条件相对好一些的村庄,剩下的只有几户人家,生活极不方便。</p><p class="ql-block"> 两年前,因落实国家扶贫政策,该村被忻州市忻府区确定为移民村,目前全村仅住有四户人家,6口人,正在等待移民搬迁(至作者编辑本篇时,据说村里人已经全部搬迁至忻府区移民小区。村里几百年前遗留下来的宅院也已基本被铲毁夷平)。下面是我一年前探访时看到村里的实际情况及图片记录。</p> <h3>西半啦路面及残墙断壁。上世纪六十年代,院内住有三户人家,是一个大院,户主分别是:王保堂、和子与王贵和。我每次来到朱家梁,都要到这里来玩耍,年龄大致相仿的伙伴有俏根、双文、喜金、树林、喜花、记文……等人。每次离开朱家梁的时候,我姥姥都要站在西半啦最南处目送我,一直到很远处的河道上看不见为止,这也是我要来探访朱家梁的原因之一。</h3> <h3>60年代姥姥家的院墙外,门口的路面现已垮塌。左右两侧住户是王三狗、王大讨,院墙路面也已垮塌。 </h3> <p>姥姥住过的的旧居院门。2018年我去探访的时候,赵玉卯老两口临时居住在这里,由院门上红红的对联也可以想到,因为有人居住,所以每年总要新桃换旧符……</p> <h3>该照片左侧是西半啦,右侧是原王三与赵二毛家的宅院。</h3> <h3>王三与堂舅赵二毛家的宅院,干枯的树木是堂舅赵二毛家门口的香春树。</h3> <p>村正中,王三家院墙外,路旁的一棵老爬爬枣树。</p> <h3>移民拆除后的场景。途中由左至右,分别是上世纪60年代原住户赵二亮、二舅赵全忠、大舅赵元兴、堂舅赵富海与堂舅赵明仙住宅遗址。原住宅及院墙面目皆非。</h3> <h3>王保堂家二儿子王福和宅院,2018年8月仍然在居住,等待移民搬迁。</h3> <h3>二十世纪60年代保存至今的王福和家宅院院门 。</h3> <h3>王福和家的院子里,接近70岁的老俩口仍然住在这里。站在院子里的二位是赵玉卯与王文海(喜金的哥哥)。</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2018年8月,我探访该村时,村里仍住有4户人家,共6口人。此照片中的人物:右王福和老俩口;左:赵玉卯、王文海。<span style="font-size: 18px;">拍摄地点在西半啦院墙外。</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探访感受如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独架汽车探姥宅</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窑头瓦舍断壁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福玉文记暂留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我欲伤心泪涌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h3>原创摄影:昌威</h3><h3>地点:山西忻州野峪乡朱家梁村</h3><h3>拍摄时间:2018.8.3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