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姓氏祠堂(客天下)

海纳百川

<h3>客家祠位于梅州客天下景区内,客家宗祠的意义很好,很多外地的游客都会来这里寻根问祖,找到自己姓氏的起源!</h3> <h3>客家祠跟客天下景区是一个合作关系的单位,它这里主要是炎黄子孙认祖归宗的一个客家姓氏文化的一个祠堂</h3> <h3>客家毫无疑问是汉族的一个民系,关于客家人的形成过程,学界多有争论,结论千差万别。</h3><h3><br></h3> <h3><br></h3><h3>有人说客家先民的主体是南渡的河洛衣冠,有人说客家人的祖先基本是平民百姓。有人说客家先民的主体是南方的土著百越人,有人说客家人的主体是东迁的畲族。有人说客家人在唐宋之际形成,有人说在宋元时期形成,也有人说在明清时期才形成的。</h3> <h3>客家人有多少个姓氏,难以进行精确统计,根据有关资料估算,大约有200多个。广东梅州客家联谊会办公室和梅州市地方志编委会办公室编纂的《客家姓氏渊源》第一集及第二集的《导言一》称:“梅州客家姓氏,据初步统计约有一百八十多姓,各姓大都编有族</h3> <h3>该书两集共收列客家姓氏67个,并选摘了每个姓氏的族谱、家谱资料!</h3> <h3>客家人主体地处闽赣粤三省交界的山区,介于赣语、闽语、粤语三大方言人群之间,地处东南中心的客家人形成问题关乎着整个东南地区的历史</h3> <h3>客家有许多人是中原士族或名人的后裔,他们对先人业绩和家庭历史念念不忘,引以为荣,将其写进族谱里,显示在堂号、堂联中。</h3> <h3>客家话,又被称为“涯话”、“新民话”。无论是“客家”还是“新民”,这个族群都被强调了“客人”的属性。的确,客家人的历史就是他们不断迁徙,不断南下的历史。</h3> <h3>客家一些姓氏所标的堂号,有的源于河南,可以体现出他们是从河南迁去的,如福建莆田方氏的“六桂堂”、广东兴宁王氏的“三槐堂”。据《金紫方氏宗谱》载,西汉末年汝南尹、河南因始人方紘,避乱南迁,至唐代,其裔孙方廷范,因在福建做官而定居于莆田刺桐巷,他的六个儿子皆以固始籍第进士,时称“六桂联芳”,方氏以此为莫大荣耀,于是便定堂号为“六桂堂”。</h3> <h3>赖氏的堂联有“松阳世德,颍水家声”。这里所云“世德”,指世代留传的功德;“家声”,指家世的名声;为何称“颍水家声”呢?因陈氏、赖氏的郡望均为颍川郡(治所在今河南禹州,后移治今河南许昌),而颍川郡以颍水而得名。</h3> <h3>在赖氏列祖列宗神前,供两盏香油灯,花了20块大洋……自愿为原则……</h3> <h3>客家先民虽辗转多处,但是客家民系的历史文化和族群意识却逐渐鲜明。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维系元素是他们共同的语言—客家方言。据多方面的研究表明,客家方言最迟在南宋时已形成</h3> <h3><br></h3><h3>不同于粤语和闽语,客家方言极大的保留了中州音韵,所谓中州音韵,就是郑州土话。</h3><h3>音韵大师章太炎在《客方言字》中说: 广东称客籍,以嘉应诸县为宗,大抵本之河南,其声音亦与岭北相似。从语言学的角度,佐证了客家话源于中原。</h3> <h3>那么,当今客家人究竟有多少呢?</h3> <h3>中国侨联主席林兆枢于2002年11月4日在雅加达召开的“世界客属第十七届恳亲大会”上的致词中说:“据有关资料统计,全世界客家人总数约在1亿左右”,其中,“海外客籍华侨华人500万左右,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有9000多万”。</h3> <h3>历史评价</h3><h3>有人说:有太阳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还有人说:哪里有阳光,哪里就有客家人;哪里有一片土,客家人就在哪里聚族而居,艰苦创业,繁衍后代, 由于客家人行走天下,移民世界,且在海内外军政商界不乏成功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