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升起的地方~月亮古寨

栀子花

<p class="ql-block">  “月亮升起来哟,山寨静悄悄……”这首广为传唱的佤族经典民歌《月亮升起来》,诞生于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单甲乡一个拥有500年历史的传统佤寨——嘎多村,当地人称之为“月亮古寨”。</p><p class="ql-block">从公路局的窝窝出发,一头扎进了浓雾中的大山,坑坑洼洼的坦克山路,我们非常艰难的走了几公里,想了想,决定还是放弃,调转车头往回走。</p><p class="ql-block">车停在大路分叉口,纠结着,最终还是不甘心,百度了这个神秘的月亮古寨,终于激发了我的好奇心。再次掉头,任性而不顾一切往原始丛林的雾里钻去。</p> <p class="ql-block">一路的原始森林,左边是深不见底的山谷,右边是巍峨的山峰,马路边偶遇一群山羊,还有奶猫和狗狗,奶猫为了取暖,爬在狗狗的背上,好温馨的画面,可惜没拍到。</p><p class="ql-block">赶紧找了一个面包给它们吃,狗狗很害怕,吃一口回头再警惕的看我们一眼。觉得它萌萌哒又有点心疼它。</p><p class="ql-block">碰见一个维护公路的工人,停车跟他打了招呼,然后拿了几个橘子给他。</p><p class="ql-block">路边叫不出名字的野花野果时时冲击着我的视线,让我情不自禁,心花怒放!</p> <p class="ql-block">30多公里的原始森林,虽然颠簸了近三个钟头,但是因为一路的美景和惊喜,倒也忽略了辛苦。终于在期待和莫名的激动中抵达了月亮古寨。</p><p class="ql-block">进了村口,看到有村委会的牌子,直奔而去。在路上就跟老公说,我们进村就找村支书去。一个帅气男人带着孩子站在路边,我们把车停好,下车打了招呼,谁知一问,他就是村支书。真是缘分。</p><p class="ql-block">支书热情邀请我们进屋喝茶,告诉我这里是村委会的食堂,今天过节,村委会杀了羊,邀请我们一起吃饭一起过元旦。还说晚上村里有文艺晚会。</p><p class="ql-block">老公刚好今天生日,是不是太有口福了啊?幸福简直来得太突然!</p><p class="ql-block">我只能用兴奋俩个字来形容了。</p> <p class="ql-block">老公说了是他一辈子最难忘记的生日了。村支书还说了,以后只要是我们介绍过来的,包吃包住包玩包满意哈哈哈。他们还有很多漂亮的古寨子,美丽的风景,很多古老的树木,很多活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他们延续下来的独特的生活习俗。这条进村的几十公里的山路都是今年3月到7月加班加点才修好的,他们说原来只能是拖拉机才可以开进来,所以我们的房车能开进来,已经是很幸运了。</p> <p class="ql-block">村支书是个年轻豪爽幽默风趣,做事又有魄力有头脑的人。</p><p class="ql-block">有意思的是,我们是第一台房车进入月亮古寨。</p><p class="ql-block">我们是2020年进入古寨的第一位游客。</p><p class="ql-block">更有意思的是老公又是今天的生日。</p><p class="ql-block">所以,我们还没来得及去古寨溜达溜达,就被热情好客的支书邀请到了餐桌上,开始了晚餐前的前奏:吃烤羊肉,喝白酒,唱歌。</p><p class="ql-block">佤族人能歌善舞,他们用优美的歌声对每一个客人献上他们的祝福。然后开始自助晚餐,晚餐后,文艺晚会开始了。</p><p class="ql-block">我们被安排在了第一排的贵宾席位,尽情的欣赏着他们的歌舞表演,只是音响的准备工作和音响的效果还不太理想,所以偶尔会出现停顿和笑场。</p><p class="ql-block">嘎多村10个小组,每个小组都要表演节目。村里还有文艺队,相对来说,文艺队表演的节目更加精彩。</p><p class="ql-block">看台上老年人和小孩子最多,估计年轻的父母都出去赚钱了,留下孩子和爷爷奶奶在家。</p><p class="ql-block">女人们都习惯包着漂亮的头巾,习惯叼着一根长长的烟斗,小朋友们开心极了,在舞台上跑来跑去。</p><p class="ql-block">晚会结束后,村支书邀请我们还有几个跳舞的漂亮的妹妹,继续尽兴,继续喝酒唱歌,歌声不停酒不停,所有的人豪气冲天,尽情释放,淋漓尽致……</p><p class="ql-block">他们用他们的民族语言佤族语言为我老公献上了一首生日祝福歌。</p><p class="ql-block">他们的热情好客,他们的能歌善舞真的太让人感动!让我老公过了一个今生难忘的生日!</p> <p class="ql-block">月亮升起来哟,山寨静悄悄,晚风轻轻吹,心儿多爽朗”,佤族村寨嘎多村就是“月亮升起来”这首歌的原创作地。</p><p class="ql-block">村寨的原始居住房屋大部分都一直保持到现在,整个村建在一个山上,从山谷到山坡。</p><p class="ql-block">老寨,上寨,新寨。</p><p class="ql-block">寨子里树林茂盛,上百年的树依然是生机盎然。山脚下是河流,能听到流水的声音,但下去山脚的路很难走。村寨对面就是缅甸。嘎多村正在想建成一个旅游景点,想把这样一个原生态的佤族村寨完整保存下来,现在进村不需要门票。</p><p class="ql-block">嘎多村距离沧源县城65公里,开车大约要3个多小时,都是盘山弯路,还算可以。</p><p class="ql-block">我也是第一次过来,在卫星导航时搜索“嘎多村”是搜不到,要搜索“戛多村”就能搜索到了。</p><p class="ql-block">这里几乎都是老年人和小孩子。女人们最典型的打扮就是头上扎个花头巾,嘴上叼着个长长的烟枪,身上斜挎着个花布袋。背上背个孩子,手里再牵着个孩子。</p><p class="ql-block">村里除了村委会的几个成员,还有几个出到外面见过世面的人,几乎都不跟人打招呼。在村里闲逛,只要看到村民,每次我都会主动向他们问好,但是他们几乎没有任何表情,然后像看外星人一样看我一眼。淳朴得令人心疼。</p><p class="ql-block">刚刚在路边碰到六七个村民,我在车上笑着跟他们问好,可是他们全都盯着我,没有一个人有任何表情和丝毫反应。</p><p class="ql-block">其实也不奇怪,佤族是直接从原始部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民族,他们基本与外界很少接触,除了几个年轻的人能与我们沟通外,基本是语言不通的。我看着他们,仿佛穿越了多少年的时空。</p><p class="ql-block">上午从村委会出来时,图4的小女孩突然从木制房子跑出来,直接抱着了我的腿,也不说话,对我笑着,吓我一大跳。</p><p class="ql-block">我突然想起来肯定是昨晚看晚会时就认识我了。</p><p class="ql-block">昨晚看节目时,我后面挤着很多孩子,我时不时抓一把瓜子塞给她们,村支书安排我们前面嘉宾的桌子上都放了一大盘瓜子。</p><p class="ql-block">我包里也准备了很多零食,所以只要谁挨过来了,我就塞给她们。</p><p class="ql-block">我问她是不是昨晚就认识我的?她不说话,扑闪着一双大眼睛点了点头。</p><p class="ql-block">这是除了另外一个男孩子外(后面会有交代)寨子里唯一一个主动跟我打招呼的孩子和大人。</p> <p class="ql-block">昨晚晚会结束后,村支书又叫了几个演出的女孩男孩去村委会继续喝酒唱歌狂欢。这男孩坐在我旁边,当时感觉他好紧张,鼓足了勇气轻声跟我说,姐,我想敬你一杯酒,可以吗?我欣然拿起了杯。然后,他用他佤族特色的普通话跟我说了很多,因为场面比较热闹,我根本听不懂他说了些什么,但我还是装作听懂了不停的点头。</p><p class="ql-block">后来我主动加了他微信,他双手合十连说了很多句谢谢谢谢!他说他们家住在老寨,欢迎我明天去他家玩,这句话,我听懂了,连忙说好好好!</p><p class="ql-block">今天下去逛老寨子,我也不知道他住哪里,但还是有侥幸心理,想碰到他。结果,还真有点出其不意,突然听到后面摩托声音,有人跟我打招呼,回头一看,正是他。</p><p class="ql-block">他指了指前面不到几十米远的房子,跟我说这就是他家,邀请我们去他家坐坐,我迫不及待的答应了。</p><p class="ql-block">他们佤族的房子,都是用木头和竹子搭成的,整个建筑都没有钢筋水泥和砖头。</p><p class="ql-block">听村支书说,91年和97年,他们老寨子前后发生过两次火灾,火灾对这些纯木楼建筑结构来说,几乎是毁灭性的。</p><p class="ql-block">当时烧掉了很多房子,所以后来政府每家补贴5万左右给他们重新盖了新寨,但新寨的模式和格局还是保留了原样。</p><p class="ql-block">他们佤族的房子清一色的一楼都是架空的,基本上都是牲畜住的,楼梯上二楼,才是他们的起居饮食之地。</p><p class="ql-block">我的眼睛不好,上楼梯都是老公牵着的,房子的中间就是一个烧柴的大火炉,他的妻子抱着五个月大的女儿坐在那里,旁边还有一个小女孩和一个奶奶,他告诉我小女孩是他两岁多的侄女,因为要断奶,他们这里的孩子都要到两岁多才断母奶,所以特意放在他家照顾,与孩子的母亲隔离开。</p><p class="ql-block">那个奶奶是他的舅妈。经过他们的同意,我去给她们拍照,他舅妈突然从他老婆的怀里把孩子抱过来,说让我给她拍照,我有点受宠若惊,正常情况下,她们都是不愿意让陌生人拍照的,因为害羞。可是孩子没睡醒,一直不配合在她怀里扭来扭去的。看她好辛苦,我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p><p class="ql-block">给小女孩拍照时,我才发现她正在用手抓着碗里的饭吃,也没看到有菜。她的脸上,手上,小小的双脚上,衣服上都是脏的,突然心里难受极了,给了她一些零食,她就饭也不吃了,直接把零食连同包装的薄膜袋子往嘴里塞,老公连忙帮她拨开袋子。</p><p class="ql-block">他要给我们泡茶,我们不想麻烦他,就给我们端了两杯开水过来,昨晚因为太吵了,听不懂他的说话,今天在他的阁楼,跟我聊了很多,我几乎都能听懂。</p><p class="ql-block">小伙子在北京打工近十年,所以他说话很有礼貌,思路清晰,毕竟是见过世面的人。</p><p class="ql-block">他说他是他们村的青年组长,村里要搞什么活动之类的,他都要去负责配合。他说他这辈子的愿望都会实现的,他第一个愿望是小时候在放牛的时候,经常放牛的那条小路,他希望会修一条大路,结果实现了;他的第二个愿望是想有辆自行车,结果又实现了;他的第三个愿望是想有部手机,最后买了个诺基亚,开心到不行。后来聊着聊着就忘记问他后面的愿望了。</p><p class="ql-block">他妻子是缅甸女孩,因为嘎多村与缅甸只是隔着一座山,所以很多缅甸女孩嫁到中国这边来。女孩也能听懂我们的聊天,偶尔也会说中文,很安静很腼腆的坐在火炉边抱着她五个月大的宝宝。</p><p class="ql-block">我老公说了一句北京人把北京之外的人都当做外地人。他说不是这样的,他说北京人很好。他说他在北京做电工时,也遇到过不友好的,有次下班来不及换衣服,在公交车上,一个人因为被他的脏衣服挨着了,说了一句农民工乡下人,他回了一句,没有农民工北京哪里来这么多高楼大厦?说得那人没再吭声。还有一次他在地铁上,也是没来得及换工作服,地铁上人太多,他又怕挨着人家,他旁边的阿姨跟他说,小伙子你不用躲,你们也挺不容易的。他说听到这句话,那种被尊重的滋味是一辈子都忘不了的。说得我眼眶都湿润了。</p><p class="ql-block">是啊!中国有多少个这样生活在城市底层的农民工,有多少人一辈子就为了简单的生存而努力着坚持着!</p><p class="ql-block">家里除了一台小小的电视机就没看到其它的电器,火炉子上挂着的那几条腊肉估计也是从年头吃到年尾。国家对边疆少数民族的扶贫也是在不断的完善。所有的基础设施都在施工中。每个人每年都有1000元左右的补助。但是杯水车薪啊!关键还是要他们自己勤劳致富!他们目前的收入来源还是种稻谷和茶叶。</p><p class="ql-block">希望再过几年,我再来的时候,完全是我想像中和期待中的一切都美好的模样!更希望更多的喜欢原生态旅游之士去这原始佤族部落去实现自己的旅游梦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