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天津老建筑的前世今生(一)</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外出旅游,最喜欢看老建筑,不同地区的建筑风格和建筑特色展示着那一时代的文化气息,那古朴浑厚的造型、细微处的斑驳、墙壁上的雕刻以及檐顶造型都蕴含着历史的韵味。更让人产生无限遐思,在这里居住过的人和事......,老建筑便在眼前生活起来。2020年元旦这一天,有幸跟随一扇门许老师游旧天津的解放桥和解放北路。细数老建筑的前世今生,游旧天津,游旧天下。</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走出三号线津湾地铁站B出口,左手就是青年餐厅楼,面前就是解放桥。许老师首先介绍了“游旧”的意义和由来。“游旧”一词,许老师是得到日本游旧馆的启发,游旧馆的游旧意指遵循被纪念者的道路。源于中国《后汉书·酷吏传·樊晔》:“ 樊曄 字 仲华 , 南阳 新野 人也。与 光武 少游旧。”《南史·沉约传》:“初, 梁武 在西邸,与 约 游旧。”现在我们也算让“游旧”落叶归根了。</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今天阳光明媚,新年的第一天,虽是数九寒天,却是丝毫没感觉到寒冷。许老师带我们走上解放桥,边走边给我们介绍了解放桥的历史和构造,以及桥开启的方式。许老师给我们提了一个问题:开启大桥的控制室在哪里?桥上的铆钉采用现场热熔铆压,材料和工艺夯实严谨。顶端一排链条清晰干净,开启大桥不但能电控,遇到突发事件,也能手动开启大桥。桥两侧的租界划分情况。沿桥中间开启的缝隙我们横穿大桥,来到桥左侧,目视河边一排红房子----原大陆银行仓库,许老师详细介绍了它的作用和地理位置。同行老师联想到南京的四行仓库,水运便利,仓库设立在海河岸边侧,苏州河边。</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解放桥---解放桥位于天津火车站(东站)西侧,连接河北区三经路与和平区解放北路之间的海河上的跨河桥梁,是一座全钢结构可开启的桥梁。</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最初建于 1902年,于1923年重建,1927年正式建成。原名“万国桥”,即国际桥之意。因当时的天津有英、法、俄、美、德、日、意、奥、比9国租界,故得此名。而此桥位于法租界入口处,又是由法租界工部局主持建造的,所以当时天津民众更愿意称它为“法国桥”。抗日战争胜利后当时的国民政府以蒋介石的名字命名此桥,将“万国桥”改为“中正桥”。1949年,天津解放后此桥正式更名为“解放桥”,并沿用至今。</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新建的万国桥于1923年开工,1927年竣工,遂将旧桥拆除。原定工程费用以100万两白银为限。开工以后,造价大为提高,主桥增至152万两,拆除旧桥等增至39万两,共计190万两白银,遂成为海河上造价最高的一座桥梁。该桥性能良好至今通车无阻,一直沿用至今。</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万国桥是一座双叶立转式开启式钢结构大桥,桥长97.64米,桥面宽19.50米,桥身分为3孔,中孔为开户跨。开户跨为双叶立转式,在桁架下弦近引桥部分背贴一固定轨道,开桥时活叶桁架沿轨道移动开启,以便让开更大的通航净空。合则走车,开则过船,“万国桥下过大船”,曾经是海河一景。</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设计之谜</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多年来社会上有一种传说:“这座风格独特、现代感极强的铁桥,出自法国建筑设计大师居斯塔夫·埃菲尔之手。如果这个令人兴奋的说法属实,解放桥可真是身价倍增了。查阅解放桥建设的相关资料,关于当年工程招标的情况有十分详细的记载:“17个投标商,达31套的设计方案,海河工程局曾于审标时参与意见”,“经反复权衡,最后选中了美国芝加哥布施尔泽尔桥梁公司的设计方案”等等。史料众多,却惟独没有提及设计者。</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离开解放桥,我们步入解放北路。它的名字就是一部历史。法国人称它为大法国路,英国人称它为维多利亚道,它又因贯穿了英租界和法租界,处于两租界的中心而被称为“中街”。今天它的名字叫解放北路。自十九世纪末开始,逐渐形成为一条银行汇集的金融街。被誉为中国的“华尔街”。解放北路邻近海河,西北起解放桥,东南至徐州道接解放南路。在中国近代历史上,这里曾是外国银行集中地,现今仍为天津金融机构的集聚地之一。这里文物建筑荟萃,现存风貌建筑数十幢,大部分都有百年历史。来到在此可以感受到天津乃至中国金融业在近现代历史上的发展历程。百福大楼----建于1926年,由比商义品公司法籍工程师孟德尔松(L.Mendlssohn)设计的,原为集商业、办公、公寓式住宅于一体的综合性大楼。 建筑建成之后,百福大楼作为当时天津法租界的综合写字楼,曾出租于英商卜内门洋行和美商亨茂汽车行等洋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百福大楼曾为天津市第二电子仪器厂办公楼。唐山大地震中,百福大楼临海河一侧屋顶塔楼的旗杆被震毁。2007年,天津市人民政府对该建筑进行整修,对百福大楼进行了全面的查勘,同时查阅了历史图纸和照片并依据《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图则》,恢复百福大楼屋顶塔楼的设计方案。目前,百福大楼经过整修后,现为津湾广场的易宴餐厅。</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和平金融创新服务大厦---(原新华信托储蓄银行),中国近代著名的商业银行之一。创设于1914年,由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拨款设立,原名新华储蓄银行,总行设在北京。开办时实收资本仅15万元 (银元),1917年增至50万元 (银元),改称新华商业储蓄银行。1930年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各再入股90万元 (银元),连同旧股折合20万元 (银元),合计资本为200万元 (银元),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合占92.2%,权力遂全部受两行支配,并更名为新华信托储蓄银行。聘王志莘为总经理,总行迁至上海。 </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在王志莘的主持下,营业逐渐发展,在全国十三个城市设有分行,经营一般商业银行及储蓄、信托、仓库、外汇等业务,并与中小工商业建立较多联系,迅速成为一家全国性的大银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人民政府派军事特派员加以整顿改造,实行公私合营。1951年5月与中国实业银行第四家公私合营银行成立联合总管理处; 1952年12月参加私营金融业全行业公私合营,与其他银行共同组成统一的公私合营银行。</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看完原高级公寓的电梯(很小,已不能使用),我们来到原美丰银行,抬头看去,沿街立面大部分为混水墙面,其余立面均为红砖清水墙面。沿街立面一层为骑楼,二、三楼顶部出牛腿支撑,装饰以精美花饰,三楼设阳台,设有宝瓶、铁艺两种栏杆。建筑设计尺度适宜,构图和谐,具有折中主义建筑特征。原美丰洋行--原美丰洋行位于和平区解放北路22-26号,重点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现为办公用房。美丰洋行有限公司为1922年成立的美商公司,总部设在华盛顿,1925年5月成立天津分公司,专营进出口汽车、汽车零配件、汽车修理等业务。该建筑建于1926年,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200平方米。混合结构三层楼房,内部用于办公兼有居住功能,装饰简洁。</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原法国工部局----建于1934年,选址在天津法租界的主要街道大法国路(今解放北路34-36号),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原为法租界董事会下属工部局中的警察部,后改组为工部局,实为法租界的警察局。该建筑为四层混和结构楼房,清水墙。立面较为简洁,强调三段式古典构图。</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原盐业银行(现中国工商银行)--天津盐业银行旧址,建于1928年,当时为盐业银行的总部大楼,坐落于当时天津法租界的水师营路(Rue de L'Amiraute)(今和平区赤峰道12号),该建筑目前为中国工商银行天津分行营业部,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特殊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天津盐业银行旧址大楼,是1925年由中国著名设计师沈理源设计。</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1928年8月开始使用,盐业银行为袁世凯亲自批建的商业银行,也是中国早期自办的商业银行。</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加之北洋、民国时期大批军政首脑入股,导致该银行实力居“北四行(盐业银行、金城银行、中南银行、大陆银行的联合经营组织)”之首。</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历史上,盐业银行曾有众多政、经界要员在此任职。</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建筑特点编辑</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盐业银行大楼占地面积约800平方米,为钢筋混凝土砖混结构建筑,设有地下室。建筑外部面阔七间,外立面以红砖墙为主调,两边尽端略用块石饰壁柱来装饰,壁柱柱头装饰有雕饰。</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外部中间5间用二层高的爱奥尼柱式,柱子上方作檐壁、檐头。建筑三层窗头用三角形山花装饰,最上端设有花瓶栏杆式女儿墙。其余三面装饰简单,红墙局部用白色腰檐和白色窗套装饰。门窗洞口较大,一层为弧形拱券,二、三层为方窗。整体建筑平面为近似矩形,入口两侧采用爱奥尼克式巨柱支撑的空廊,檐部阁楼使用方柱,上下呼应,为罗马古典复兴的建筑风格。</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建筑入口门廊采用希腊山门手法,由山花、倚柱、台基等装饰物组成。内廊柱为罗马科林新式柱式。一层为科林斯柱廊的八角形大营业厅,大厅内部顶棚用黄金等材料构成“蓝天飞凤满天星”图案。窗户上的彩绘刻画的是由比利时彩色玻璃拼成的“盐滩晒盐”画面,图案精美并呼应了盐业主题。</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大厅内部的地面、廊柱、营业台都由大理石砌成。</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盐业银行大楼的设计师沈理源专长于古典风格的建筑形式,他在设计中将自己的创新精神带入了古典建筑盐业银行的设计中,沈理源先生在古典形式中融入了中国传统的装饰手法,对中西建筑文化的融合进行了探新尝试。他把建筑立面的罗马混合柱式(爱奥尼克和科林斯柱式的组合)进行了巧妙的演化,还将室内的线脚、墙壁、檐口、内柱廊、藻井等装饰细节融合中式的建筑风格。此外,室内的家具、灯具等室内陈设还受到艺术运动的影响。</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原盐业银行后身的一排红的小房子,是原法国兵营,保存完好。</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张伯驹---(盐业银行股东)民国四公子之一,张伯驹(1898(戊戌年)—1982),字家骐,号丛碧,别号游春主人、好好先生,河南项城人,中国第一大收藏家。张伯驹先生是集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于一身的文化奇人。光绪二十四年3月14日生于河南项城,系张镇芳之子,袁世凯的表侄。大家嘘唏张伯驹晚年的洒脱与豁达!</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原先是加油站</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原天津法租界会议局大楼(现天津市文物局)------1945年10月6日上午9时,在天津法租界会议局大楼前,举行了天津受降仪式。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三军团官兵列队在大楼左右美海陆第三军团司令及盟军代表,国民党第十战区受降代表施奎龄,天津市市长张廷谔副市长杜建时,以及天津市市民10万人参加了受降仪式。</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中午,我们继续分享美食,一行人:老、中、青、少,关注历史关注人文,通过建筑,探寻着这个城市的过往。</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古建筑是一种文化精神的载体,通过古建筑,我们可以理解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们也是历史记忆的符号,它们见证了这个城市上百年甚至上千年历史的沧桑变化。许老师的博学,张老师深入解析,娓娓道来,我们在听故事,在看历史,受益匪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