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晓晖的美篇

肖晓晖

<h1><b>阳光灿烂的日子🌇<br>  </b></h1><h1><b>潘老师🏊、瓜皮🍉和我⚽<br><br></b></h1><h1><b>初中,我们有个老师姓潘,潘老师年轻英俊,中山装的风纪扣总是扣得严丝合缝,像个军人,我们叫他:潘提其儿(teacher),教我们英语。那个时候,由于要全面发展,不像现在英语整得比中文都凶,崇洋媚外深入人心!也没有现在的孩子这般痛苦!三年英语学下来,记得住的,也就是“This is a pen”,“That is a pencil”,“狗得摸脸Good morning!”,“提其儿”这些,还有我们自创的“see no see”之类的川汤英语。这不赖潘老师,全怪我们自已少壮不努力。后来,看马克.吐温的“汤姆历险记”(韩少功版)才体会到,我们的初中时代有多么的快乐,这倒不是“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的那种幸福,那会儿还没有汉丰湖呢!而是不知道要选择什么样的“飘荡”才更好耍的烦恼!成天舞枪弄棍🔫,打进杀出,以调皮捣乱为主💣,学习为辅,兼学别样,还要学工学农学习解放军!我有个同班同学叫瓜皮🍉,我俩被誉为是:城隍庙的鼓锤一对🍻!干什么坏事都在一起,恶行罄竹难书,善事未做几回。这里拣两件拿得出手的事摆一哈,“回忆青春,多少人曾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糟了!穿帮了!<br>瓜皮的最大特点是最善于从无聊中发现乐趣,有一次潘提其儿上英语课,瓜皮和同座的同学,事先密谋剃成光头,上课时每人戴一顶帽子(可惜不是瓜皮帽)准备寻衅滋事。偏偏那天潘老师又给了他俩扬名立腕的机会,抽到瓜皮回答问题,这正中两人下怀,这两个家伙同时起立,摘下帽子,顿时“惨白的月光光”照亮教室,全班哄堂大笑,课也没法上了!事后,潘提其儿居然跑到瓜皮家切告状,简直太不耿直了!放在今天,这可是行为艺术!不过这还没有潘老师接下来自己的表演更为精彩!<br><br></b></h1><h1><b>有一年纪念毛主席横渡长江十周年,学校搞泅渡,畅游东河🏊。那时候的东河可真是“小河的水清又清”,犹如今天的矿泉水,清澈见底,可以直接饮用。由于瓜皮和我都是旱鸭子,潘老师就安排我俩给他拿衣服和钥匙什么的,他自己游到目的地,命令我俩走到那里和他会师。他算是找对人了!如此良机我们怎会放过,瓜皮和我并没如他期望的那样:沿着河岸与他同步前行,而是开启了走街串巷,到处打望的模式。等我俩一路东晃西晃摇到会师地点⛳,哪里还有人影?唯有东河水清清,不见三军尽开颜!这下我俩真傻眼了,真成了瓜西西!难以想象潘老师是在怎样的尴尬中和众人注目的诧异里,仅穿了一条红色三角泳裤又一次横渡了全城,据说埸面很轰动!瓜皮和我只好寻着他的方向,拿着他的白衬衣,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回学校,生怕大难临头!等我俩慌忙火急、气喘吁吁地跑到他的宿舍时,只见潘老师正破口大骂地下着门板(老式木门),穿着那条耀眼的红色泳裤。我俩见势不妙,扔下衣服便抱头鼠窜,如惊弓之鸟,直到背后传来的骂声听不见了,还一路狂奔,落荒而去!从此瓜皮和我便隐姓埋名,浪迹江湖,悲惨一生……<br> <br>四十年过去了,同学欢聚,打开记忆的闸门,那“一副副一帧帧 不能忘却的画卷”🎬,犹在眼前,引领我们去追寻“那份属于我们的纯真”和欢乐,怀念那段阳光灿烂的日子🌇!想念你,想念你的骂,想念你白色衬衣的味道,那时不兴穿袜子,要穿也早扔了!香港歌手唱的怨妇情,被人抛弃了还在怀念臭袜子的味道下贱!我们是毛主席的红卫兵不可能!<br><br></b></h1><h1><b>致我们年轻的兄弟般的潘老师和一起厮混的小伙伴瓜皮!由于岁月悠悠,情节略有出入!<br><br></b></h1><h1><b>后记:今年初,委托Bo儿姐把修改后的文字传给潘老师,潘老师觉得文字有趣,但发生的事情却矢口否认!潘老师,您老糊涂了吧,这种事儿,怎么可能编得出来?只不过为了描写需要,把您的白背心儿写成了白衬衣,当年那种传统的塑料凉鞋,咖啡色的,我都记得一清二楚,那时有一种把鞋的固定带不按正常的方式横着扣,而是斜插到前面,以展示一种离经判道的方式和时尚,还有和鞋同样颜色的皮带以及白色的全属钥匙扣儿。您住在小礼堂右手的一间小屋里,进门左手一张床,竹杆上挂一着蚊帐,靠近窗台,有一张书桌,好像就没有什么其他的家具了。陈果同学看完文章后补充道:还有一个小书架。<br>初稿:2016年初中毕业40周年<br>修改:2017.9<br>定搞:2018.8</b></h1><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