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里的老北京年俗

祥富

<h3><b>  春节,也叫阴历年,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盛大的节日。传统的“过年”,围绕祭祝祈年为中心,以除旧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丰年等活动形式展开,内容丰富多彩,热闹喜庆,年味浓郁,凝聚着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精华。它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愿望、生活娱乐和文化心理,而且还是祈福攘灾、饮食和娱乐活动的狂欢式展示。</b></h3><h3><b> 我国“过年”历史悠久,据《盘古王表》记载:“天皇氏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上古时期以此年头岁尾举行祭神祭祖活动。在千百年的传承发展中,各地都已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过年习俗,呈现着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形式和内涵,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b><b>现以《旧京图说》等历史资料中的一些老照片,试读老北京的年俗。</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阖家忙年</font></b></h1><h3><b> 过年的气氛,从一阵阵喜滋滋的忙碌开始。腊八过后,人们便开始准备年货,老北京人把这一繁忙现象叫做“忙年”。</b></h3><h3><b> 春节买年货,内容十分丰富。民谣曰:“糖瓜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太太要新布衫,老头儿要顶新毡帽。”其实年货何止这些呢?过年要准备、要买的东西太多了,吃的、用的、穿的、戴的、耍的、供的、干的、鲜的、生的、熟的……统名之曰“年货”。</b></h3><h3><b> 买年货是快乐的消费,大包小包、大件小件的吃食、穿戴、物事儿买回家,年的喜气儿也就岀来了。接下来还要忙加工。老北京过年避讳动刀,忌蒸、炒、炸、烙(与“争”“吵”“炸”“落”谐音),大部分过年的饭菜要年前准备好。于是,各家各户的灶间炉火不熄,主妇们各展手艺,炖肉、炸鱼的香气洋溢坊间。烟火熏染着、氤氲着,年味儿就在这诱人的香气中越来越浓。</b></h3> <h3><b>  ▽撒年糕。老北京的年糕一般为清真回民小吃店制作,除年节大量供应外,平时亦有供应,但数量和品种都比春节时少。年糕其实最早来源于满族,满族名字叫“飞石黑阿峰”。北京的年糕是用黄米面或江米面加各种辅料蒸制而成,有黄、白两色,象征金、银,并有“年年高”的吉祥寓意。不同于南方的水磨年糕制法,北京的年糕是把黄米面和辅料一层层洒在笼屉中,然后上火蒸熟。所以老北京称制作年糕为“撒年糕”。</b></h3> <h3><b>  ▽写对子。老北京春联是一条,贴在屋内卧室的右手门框上,这种春联一般十六个字,四字四言,首尾相连作“联句”,例如“宜入新春,春回大地,地载万物,物华天宝”,故有“春联”之称。对子则是对联,左右对仗,工整喜庆。这也更符合中国人对称的审美和成双成对的美好祝愿。</b></h3> <h3><b>  ▽炖大肉。老北京风俗腊月二十六要炖大肉,年前肉铺生意特别红火。</b></h3> <h3><b>  ▽刘海戏金蟾。老北京不但要给家里人备年货,还要准备祭祀用品供奉神仙、祖先。祭祀一般是“五供”。</b></h3><h3><b> “五供”指准备五个碗碟,每个碗碟上面各摞五个馒头。上面再插供花。供花中有四种分别春桃、夏荷、秋菊、冬梅四季花,中间的则多用“刘海戏金蟾”,也就是图中这个复杂而精致的工艺品。</b></h3><h3><b> 民间视刘海为福神、财神,金蟾则是能吞吐金钱的灵物。刘海戏金蟾的方法是根据金蟾的“习性”,以一串金钱引诱并钓住它,即民间所谓“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钱”。这位财神以其特殊的本领给人间带来金钱,他钓金蟾,金蟾则带来金钱,金钱又被源源不绝地撒布到人间。</b></h3> <h3><b>  ▽烟花盒子。 看过北京奥运会等当代一些华丽炫彩的烟花表演,其余的烟花都是“浮云”了。老北京的烟花摊比之现在街头的专卖摊点,无论规模还是品种都差了很多。但若论机巧奇思,老北京烟花爆竹的玩儿法一点儿不输于当下。</b></h3><h3><b> 图中这个爆竹摊中间八角形的盒子,老北京就叫“盒子”。名虽朴实,燃放时却无比华丽。</b></h3><h3><b> 燃放大盒子要事先搭起高架,将盒子置于其上。燃放时,盒子向下喷射烟花,然后逐层下落献彩。第一层多是商号名称,第二层紧接着绽放开来,烟花之后,或是吉祥话字幅,或是诗句图画,甚至能映出神话人物。就这样一层层燃放下来,最多的甚至能放十五层。</b></h3> <h3><b>  ▽厂甸是老北京人过年趸货的好地方。</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除夕欢聚</font></b></h1><h3><b> 置办好年货,忙完年,这大年夜可就到了。不光在北京,全世界华人圈中,除夕也是一年当中最重要的日子。人人都说北京人老礼儿多,这大年夜的礼儿就更多了。</b></h3><h3><b> 中国人讲究吃,大年夜头一件事就是吃团圆饭。就算平日里在外闯荡,年夜饭北京人必定要赶回家吃。您看吧,除夕这天,天一擦黑儿,大街上就没人了。各家各户砧板响成一片,大街小巷鞭炮声声。热气腾腾一桌年夜饭摆上桌,老家儿当中一坐,看着一家老小其乐融融,共叙天伦,那就是最幸福的时刻。人都说中国年是团圆年,不管时代怎么变,过年和和美美,一家团圆的气氛变不了。</b></h3><h3><b> ▽过年包饺子,至今还是北京人过年的习俗。除夕夜,各家各户剁馅儿声此起彼伏,主妇们在厨房里忙着和面,和馅儿,包饺子。虽然年菜早就备好了,但除夕这顿饺子必须年三十现包。这一天,一家老小齐上阵,不管是奶奶、小姐还是使唤丫头,全都得上手包。</b></h3> <h3><b>  ▽年夜饭各家有各家的拿手菜,但两样东西不能少,一个是火锅,一个是鱼。火锅热气腾腾,象征来年红红火火;鱼则取“年年有余”的好彩头。最后一道菜多是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平日不喝酒的人也得意思意思,有酒有菜才算过了年。</b></h3> <h3><b>  ▽老北京除夕夜最大的礼仪就是拜祖先、拜父母。除夕夜,各家供桌设好,子时一过就下饺子,吃过饺子拜祖先,拜罢了祖先拜高堂。这时,家家户户大门敞开,传说是等待诸神下界。腊月二十三上天言好事的灶王爷也应该回来了。开着门那是怕神仙们进不来。为了不冲撞神仙,除夕夜一家老小都得在这大堂守岁。就算小孩也不能睡觉,万一尿了炕,冲了神仙,那可不得了。</b></h3> <h3><b>  ▽放鞭炮是除夕的保留项目。传说中,“年”是吃人怪兽。“年”一来,树木凋敝,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所以过年这天大家都要放鞭炮把“年”赶走。子时一过,饺子下锅,鞭炮大作,别提多喜庆了。</b></h3> <h3><b>  ▽“芝麻开花节节高”。一进腊月门儿,北京郊区的农人们就把芝麻秸捆成捆,往城里各家各户送。除夕夜,大人孩子把成捆的芝麻秸置于院中燃烧,寓意来年红红火火。</b></h3> <h3><b>  ▽踩“祟”。除夕家家户户把芝麻秸铺在过道里,人们进进出出踩在芝麻秸上啪啪作响。“碎”与“祟”谐音,寓意把邪魔歪祟都踩碎,踩得越碎来年越平安。芝麻秸踩上去声音清脆悦耳,小孩儿们专门在上面蹦来蹦去。据说小孩踩过“祟”,一年不生病,长个儿快。</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春节老礼</font></b></h1><h3><b> 北京人礼数多,过年的老礼儿更数不胜数。打年前腊月二十三开始就要送灶王爷,用关东糖糊住灶王爷的嘴,让他上天言好事,来年下界继续保佑一家老小平安。大年初一家家户户要祭祖先,拜父母,走亲访友互相拜年,初二祭财神,初八祭星……这里边固然有迷信的成份,却也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b></h3><h3><b> 现代人的生活讲究效率,崇尚简单,那些曾经的老讲究、老习俗都渐渐不为人知了。现在过年,大家是怎么省事儿怎么来,年味儿似乎也渐渐淡了。</b></h3><h3><b> ▽“二十四扫房子”,家家戸户年前都要大扫除。</b></h3> <h3><b>  ▽当铺厚道。以前老北京过年,头初六所有买卖都关门歇业了,只有当铺不关门,因为穷人也得过年。为了能让他们有钱过年,当铺过年不休息,而且年三十这天当当价钱都特别优惠。有乞丐拿块破砖头贴上金纸跟当铺掌柜的说:当金砖来了!掌柜也不揭穿,每每给他一块钱。这也是老北京人的厚道之处吧。图中右侧写着“收买当票估衣”,老北京管这也叫小押儿。</b></h3> <h3><b>  正月初一最重要的事情是开始拜年,北京的庙会也都在这一天开始。老北京人对拜年非常重视。接待的人家要准备食盒,里面放着各式干果,称为吉利果。不论来多少拨人拜年,食盒里面一定要满,以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和祝福。</b></h3><h3><b> 老北京新春的禁忌从初一开始,有不少的礼儿,不能扫地,不能泼水,怕把一年的运气扫泼出去。不能动刀剪,不能蒸炒,取不能争吵的谐音。不能打破各种东西,打破了要说“岁岁平安”。</b></h3><h3><b> ▽拜年。大年初一拜年是中国人的习俗。不但子女给父母拜,姑爷给岳父母拜,下级给上级拜,同事朋友之间拜,兄弟姊妹也要拜。两人相见拱手相拜,嘴里说的吉利话多是,“恭喜发财”,“一顺百顺”之类。拜年送的礼物有糕点匣、成筐水果、中外名酒、给小孩买的灯笼、花炮等等。</b></h3> <h3><b> 正月初二是祭财神的日子,为取新年进宝得财之意。初二当天早晨的家宴必须有馄饨,也叫“元宝汤”。因为馄饨的形状像元宝。吃馄饨就是招财进宝,取财源如汤水滚滚而来的意思。</b></h3><h3><b> 老北京的习俗中,到了正月初二这天,人们喜欢一早就云集到五显财神庙“借元宝”。“借元宝”与请财神一样,说是借,实际是花钱从庙里买纸元宝。第二年要还纸元宝,而且要多还,以表示感谢财神。</b></h3><h3><b> 初二还是媳妇回娘家的日子。</b></h3><h3><b>  ▽祭财神。穷人盼脱贫,富人想日进斗金。因此,正月里家家户户都要祭财神。大年初二,老北京人从香蜡铺里请来“增福积宝财神”纸像。图中就是老北京住家典型的五供。财神像前供着五个盘子,盘子上或供馒头,或供果品,上面插着供花。</b></h3> <h3><b>  ▽借宝。光在家里祭财神还不算完,有条件的人家大年初二还要去广安门外五显财神庙进香“借宝”。据《铸鼎余闻》记载,五显财神是南齐柴姓的五兄弟。</b></h3> <h3><b>  初三是“小年朝”。所谓“小年朝”,就是初三再掀“年味儿”高潮。初一、初二未办之事,这一天可以补办,人们又多了一个走亲访友“拜年”的日子。</b></h3><h3><b> 民间亦传说初三晚上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灯睡觉,以免打扰了鼠辈,并且屋角撒落一些米粒、糕饼,供老鼠食用,称为“老鼠分钱”,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丰收。</b></h3><h3><b> 民间以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不食米饭。</b></h3><h3><b><br></b></h3><h3><b> 传说中,正月初四,灶王爷要查户口,因此不宜离家。虽是无稽之谈,但符合人们连续过节中需要有一天在家调整一下的要求,因此老北京有初四不出门的习俗,但是侄子可以去看姑姑。“姑舅亲,辈辈亲,打断骨头连着筋。”姑奶奶在家有地位,是北京民俗特色。</b></h3><h3><b> 这一天全家在一起吃折箩,所谓折箩,就是把几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烧的大杂烩。室内掸尘,屋内扫地,垃圾堆到院中准备“扔穷”。</b></h3><h3><b><br></b></h3><h3><b>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也称“忌针节”。“破五”,意味着只要在新的一年里不辞劳苦勤勤恳恳,便可过上好日子。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b></h3><h3><b> “破五”据说是财神生日,商家正式恢复营业。商家给财神过生日,需要摆“三桌半”,就是把四个八仙桌并起来,摆满三个半桌的席,必须先上有甜味的水果,表示财源广进,这样的席有的要摆一天。</b></h3><h3><b> 老北京有讲究,“破五”吃饺子的肉馅儿,一定要是自己去剁的,菜馅儿也要自己去剁,把不顺的东西都剁没了。</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庙会风物</font></b></h1><h3><b> 大钟寺敲钟,白云观摸石猴,琉璃厂踩高跷……老北京人过年一大乐事——逛庙会。</b></h3><h3><b> 老北京过春节,商家初一到初五不开门。庙会的摊儿就是过年时最兴盛的买卖家儿,吃穿用度一应俱全,特别是过年时应景的各色物事,密密匝匝地摆在摊上,挂在架上,透着红火。逛庙会的人们摩肩接踵,没有哪家生意不红火的。最开心的要数孩子们,花样繁多的耍货(玩具)在向他们招手,这时候向父母撒娇,多半都能如愿。</b></h3><h3><b> 逛庙会的人,不是为了吃,但连逛带玩地转悠半天,必然又饿又累。看到各种好吃的,不免产生食欲。所以庙会上那种吃食摊子自然也就座无虚席了。庙会上没有大食肆,一般都是浮摊儿,有的支个布棚,亮出字号,里面摆了条案、长凳;有的则只将担子或手推独轮车往庙会上一停,任人围拢,站立而吃。豆汁、焦圈、豌豆黄、驴打滚、艾窝窝,还有大串的糖葫芦……庙会的吃食都是小吃、零食,不饱人,却停不住嘴,一家家吃将下来,酸甜苦辣尝遍,回味无穷。</b></h3><h3><b> 老北京的庙会多有花会表演,有以精湛的武术为特长的如少林、五虎、开路等;有以技巧高超取胜的如高跷、中幡、太狮、少狮、杠子等;有以舞蹈俏丽而引人入胜的如小车、旱船、秧歌、花钹、跨鼓等。花会表演免费看,图的就是个乐和,过年过的就是个乐嘛。</b></h3> <h3><b>  ▽在众多去处里,老北京人逛起来最轻松的要数琉璃厂厂甸。</b></h3><h3><b> 清末民初,厂甸庙会场所修建成封闭式新式市场,因在该地曾出土辽代墓志,知此处当时名海王村,故定名为海王村公园。园内平时供游人游览,春节时园内园外皆称厂甸庙会。</b></h3> <h3><b>  ▽琉璃厂平日冷清,到了正月却格外热闹。从正月初一到十五,长长的东西琉璃厂大街游客如云,各种年货摊档鳞次栉比,一家挨着一家,一眼望不到边。人们爱逛厂甸,是因为正月里京城大小古玩、字画、图书店多在此设摊,字画、字帖、珠宝、翡翠……琳琅满目。</b></h3> <h3><b>  ▽庙会上的小吃摊就没有不红火的。</b></h3> <h3><b>  ▽卜卜镫。现代人看到图中的这些玩具,第一反应可能是“像个葫芦”,其实,那是因为另一件更形似的东西已经不常见了,那就是马蹬。这种玩具是由马蹬的形和它能发出的声音来命名的,叫“卜卜蹬”。</b></h3><h3><b> 卜卜蹬是玻璃制成的。因为卜卜蹬的玻璃很薄,吹动时会发出“卜卜蹬”的声音,寓意“步步登高”。不过,这种玻璃制品易碎,小孩子玩有一定危险性,现在已经见不到了。</b></h3> <h3><b>  ▽庙会上的风筝摊数量众多。在老北京人眼里,这天上飞的风筝就和嘴里吃的冰糖葫芦、手上抖的空竹一样齐名,是春节里必备的玩意儿。</b></h3><h3><b> 老北京玩风筝是有时间“限制”的,春节后庙会上大量上市,但只能卖到清明节。因为过了清明,北京就真正进入了春天,冬闲结束,大人们开始忙春,孩子们则要收收心,开始专心学业。很多风筝在清明前放出去,就把线剪了,真的把风筝“放”了。</b></h3> <h3><b>  ▽打“金钱眼”。白云观庙会有项传统活动,打“金钱眼”。庙山门内有一石桥,名窝风桥,桥下无水。传说“白云”随风飘,要想云不动,必须桥窝风,故得此名。桥洞两侧各悬一硬纸做的大钱,钱孔内挂一铜铃,游人们以现钞换铜板来打“金钱眼”中的铜铃,俗谓击中者一年诸事如意,平安吉利。</b></h3><h3><b> 白云观庙会上还有一个深受人们喜爱的传统活动:摸石猴。白云观里有三只石猴,摸石猴主要是摸石拱门上的那一只。传说人们摸了它可以祛病、避邪。这个传说其实是出于维持秩序的目的。庙会上男男女女人数众多,难免挤挤蹭蹭。于是就有人创造了“摸石猴”的说法,用石猴引导人们行走的秩序。</b></h3> <h3><b>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一进腊月门儿,家家户户就开始置办年货了。旧时,北京人最爱到白塔寺、护国寺、隆福寺等庙会置办年货。每到年末,这些地方都要天天“连集”。庙会上最吸引小孩子的,要数各式各样的玩具摊儿了。 </b><b>▽图为庙会上的风筝摊儿。老</b><b>北京风筝种类繁多,有蝴蝶、苍鹰、蜻蜓,金鱼等,最常见的是沙燕。民间至今还流传着“南城瘦沙燕,北城黑锅底”的说法,是指以往南城居住的贫民阶层喜欢颜色艳丽的沙燕,而北城的文人雅士们,则更倾向于阴阳分明、更富文化内涵的沙燕,由于是用锅底灰做的颜料,所以被称为“黑锅底”。两派风筝,各有千秋。</b></h3> <h3><b>  “买小猫儿小狗儿小公鸡儿……狮子巴儿狗窗戸花儿!”这吆喝的不是小猫小狗的活物,是手艺人用彩纸“绞”的各种动物造型的窗花。窗花,也就是剪纸,是一种广为流传的民间艺术。过去北京寻常百姓的窗户,都用雪白的“高丽纸”糊着。腊月底扫完房子,都会糊上新纸,贴上红色的窗花,显得格外喜庆。剪纸最初不仅是装饰品,更是镇宅辟邪的镇物。早年间,北京还有剪纸动画片,活动自如的剪纸比画画省了不少功夫,如今却渐已绝迹。</b></h3> <h3><b>  捏面人儿的艺人在表演绝技前一敲糖锣,小孩子们便兴高采烈地聚拢过来。手艺人们把江米和的面,用颜料调成五颜六色,变戏法似的捏成各种惟妙惟肖的形象。如《西游记》里的猪八戒、孙悟空,《三国演义》里的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等,都是面人儿中常见的人物形象。</b></h3><h3><b> ▽图中是庙会上卖面人儿的老艺人把捏好的面人儿插在前面的木架上,他正敲着糖锣招徕孩子们。</b></h3> <h3><b>  春节庙会上常常会看到一群垂涎三尺的小孩子,团团围着吹糖人的摊子。技艺娴熟的手艺人用芦管沾上热稀糖,表演“猴拉稀”、“耗子偷油”、“黄鼠狼拉鸡”等绝活。他们吹出金黄透亮的耗子、小猪、小鸡等造型,十分可爱诱人。挣了压岁钱的孩子们,欣赏完绝活后都争先恐后地买糖人,一边拿着玩儿,一边一口口地吃,欢乐无穷。</b></h3><h3><b> ▽图中老艺人一边用葫芦管吹,一边用手捏糖人。</b></h3> <h3><b>  耍耗子今天已经在市场上绝迹了。当年,它可是孩子们最喜爱的杂耍之一。耍耗子的艺人身背一只木箱,口吹一只唢呐。由于行头比较复杂,一般是和雇主谈好价钱后,被请到家中的庭院表演。</b></h3><h3><b> ▽图中的艺人手拿指挥棒,口中念念有词地耍耗子,围观的小孩子们聚精会神地观赏表演。</b></h3> <h3><b>  艺人支好木架上的天桥、转盘、秋千、绳梯等道具后,白毛红眼的小白鼠在艺人的指令下,“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各种表演都有个名头儿。小耗子沿着通道爬着木桃中叫“白猿偷桃”,四脚不停地蹬动铁丝圈叫“哪吒打耍风火轮”。诸般戏态,逗得围观者忍俊不禁。</b></h3><h3><b> ▽图为小耗子在道具中穿梭。</b></h3> <h3><b>  糖画。手艺人在煤炉上用文火熬好麦芽糖,然后用大勺在石板或铁板上作画。只要掌握好手中的力度和饴糖的分量,口中一边说着四六句,一边画着花鸟兽虫,不一会儿就做出栩栩如生的糖画来。旧时的糖画都很便宜,是孩子们买得起的零食和玩具。没钱的孩子,也可以用牙膏皮换。</b></h3><h3><b> ▽图中的手艺人正用热稀糖在大理石板上画一只公鸡。</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过年之乐</font></b></h1><h3><b> 过年都有什么乐事?串亲戚,逛庙会,看演出,滑雪,唱歌,出国旅游……现而今过年能玩的花样可太多了,十个手指都用上也数不过来。早年间的老北京人可没这么多新花样,但是那份喜兴劲儿绝对不亚于今日。</b></h3><h3><b> “开台大戏”是爱看戏的北京人过年最大的享受。腊月二十九演员观众都忙着过年,谁也没功夫看戏,各个戏班子也都收拾起道具服装“封箱”。正月初一头场演出有隆重的开台仪式,演出的剧目也都是平日难得一见的。农民们则盼望着一年一度的走会表演,走会主要包括:秧歌、五虎棍、旱船、中幡、小车会、高跷、杠箱、狮子、十番、太平鼓</b><b>等表演。这些都是农民自发组织的,看客们分文不取,就为大家伙儿乐和。</b></h3><h3><b> 忙了一年,过年大家都得放松放松不是?</b></h3><h3><b> ▽开台大戏。大年初一,开台大戏,演员们要把封了箱的行头道具起封开箱。开台大戏比平日演出早一两个小时,演员扮着“天官”向观众展开写着“天官赐福”的条幅,这就是“跳加官”。“跳加官”后,舞台上燃放爆竹,扫堂童子扮成仙童出来清扫炮皮,寓意留住一年的财运。开台大戏一般是难得一见的反串戏,或青衣反串老生,或花脸反串小生,或者不同剧目的人来个关公战秦琼,就是为了讨个喜兴,过年让大家一乐。图中戏台上演的就是反串戏,梅兰芳、马连良这样的名角都演过反串戏,场面是相当的火爆。</b></h3> <h3><b>  ▽高跷十二角。高跷是双脚踩着木跷跳舞的歌舞形。跷有高矮之分,高的约五尺多,矮者三尺多。高跷的角色有:陀头和尚(双手各持一木板互击,在队前开路)、小二哥(童子扮相,持花篮)、傻柱子(丑扮)、老作子(花婆扮相)、柴翁(肩扛扁担)、渔翁(身背鱼篓)、俊锣(俊扮女子,手打小铜锣)、丑鼓(丑扮公子,打小跨鼓)、武扇(丑扮公子,手持蝴蝶)、文扇(俊扮女子,手持扇)、渔婆、卖膏药者(身挎药葫芦),十二个角色。</b></h3> <h3><b>  ▽走会杂耍。农村的走会表演,别看都是业余演员,但是身手不凡,各种杂技、戏曲异彩纷呈,让人目不暇接。</b></h3> <h3><b>  ▽青黄二狮。耍狮子是走会中的保留项目,图中是典型的北京太狮,原产于孙河。太狮一般分为青狮和黄狮两种,传说中它们是文殊和普贤菩萨座下的青狮和金毛犼变的。太狮由二人合作演出。演狮子的披苫称囊,由两部分组成,狮头用木雕制,饰金漆绘彩缀彩穗和铃铛,口眼均能动;狮子身躯由黄或蓝色平纹麻布制成,缀多缕染成黄或蓝色的青麻当狮毛。两只太狮出场,按规矩左黄右蓝。</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上元花灯</font></b></h1><h3><b> 老北京的风俗,得到正月十五闹元宵之后,才算真正过完年。</b></h3><h3><b> 元宵节又叫上元节,也叫灯节,史书记载打汉代起就有了它的雏形,可谓源远流长。如今提到元宵节,您肯定先想到是吃元宵,可早年间元宵节最具代表性的活动是放灯、观灯。清末民初,正月十三起大街小巷、买卖人家就开始“上灯”了,十四“试灯”,十五正日子为“正灯”,十七“罢灯”,元宵节才算是过完了。所谓“张灯不待月高升”,天刚擦黑儿,内城东四牌楼、地安门,外城大栅栏、正阳门大街纷纷亮起灯来。这一天,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奶奶小姐们也纷纷出来观灯,街上摩肩接踵好不热闹。老戏文里,私定终身的故事经常发生在上元节观灯的场合。除了看花灯,还有猜灯谜、放花炮、舞狮舞龙……</b></h3><h3><b> ▽羊灯。贺新春的动物型花灯是专给小孩点着玩的。有羊灯、狮灯、兔儿灯、巴儿狗灯。图中孩子玩的是彩纸糊的羊灯。羊灯脚上有四个泥轮子,肚子里安根手指头粗的小蜡烛,小孩用绳拉着走,羊灯的头可以一点一点的。老北京都管轻易答应别人要求的主儿叫“属羊灯的”。</b></h3> <h3><b>  ▽烧火判儿。老北京上元节还有个西洋景现在是看不着了,那就是城隍庙里烧火判儿。“判儿”就是阴司里掌管生死簿的判官。正月十三到十七,城隍庙正院安放一尊三四米高的泥塑空心“判官”。判官头戴双翅乌纱帽,手持“黑无常”勾魂牌,上书:“你可来了,正要拿你!”腹中用砖砌个大炉灶,里面能装二百斤煤。生火后判官烧得浑身通红,耳口鼻眼、肚脐双乳都能喷出火来,煞是威武。据说,凡捐煤烧火判儿的买卖家,来年必定生意红火。</b></h3> <h3><b>  ▽东安市场的别样鱼灯。</b></h3> <h3><b>  ▽正月十五除了看花灯,最热闹的就是放花炮。上元节这天,大买卖家往往在门口贴出一张红纸报子写道:“本号酬谢主顾,定于晚燃放花盒焰火,共庆上元,同乐春宵,欢迎各界光临指导。”一条街上七八家店铺“对擂”,东家宁可多破费几个钱,也决不示弱。真正是“遍天银花秀,阖街硝烟浓”。除了大买卖家,有钱的王府宅门,也不落后,什么炮打灯儿、金盘落月数不胜数。图中所放之花名叫太平花,又叫老头花,点燃后喷出火树银花,好不绚丽。</b></h3> <h3><b>  ▽花灯如画。正月十五看花灯,一到这天,老北京内外城最繁华的商业街纷纷挂起花灯,大的、小的、高的、矮的、方的、圆的,有绢纱的,有玻璃的,有羊角的,还有的店铺别出新裁浇铸冰灯。花灯上面的图案也五花八门,有四季花卉,有逗乐的俏皮话,还有《三国》《水浒》《西游》中的人物故事,您挨着排儿仔细瞅,没准儿还能看出个连环画来呢!</b></h3> <h3><b>鸣谢 图文素材源自《旧京图说》(</b><b>北京日报出版社)等。</b><b>版权属原作者。向原作者和发布者致谢!本文仅作欣赏,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者删除。</b><br></h3><h3><b>背景音乐 民乐演奏《春节序曲》</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