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天净土拜山行

山鹰

<h5>摄影/达子等 图文编辑/山鹰</h5><h3></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登梵净山</h3></font></h3> <h5>  梵净山位于贵州省铜仁市境内,历经十几亿年沧海桑田,演变为一片梵天净土富有灵气的佛教名山。它是中国著名的弥勒道场,贵州最独特的地标,被誉为黔东灵山。</h5><h3></h3> <h5>  带着一颗虔诚的心,南昌挑战者户外一行36人,于2019年12月29日至2020年1月1日进行贵州梵净山、佛顶山跨年拜山活动。29日7:00分我们在南昌滕王阁停车场出发,经过17小时的行程。终于走进了这座云雾缭绕、巧夺天工、壮美禅韵、充满神秘的灵山脚下。</h5><h3></h3><h5> 此时已是凌晨,大家在蒙蒙睡意中下了车,漆黑的夜晚只见远处零星灯光。因事先未联系此处的住宿,由110领队只身一人前往附近打探住宿事宜。一会功夫听见不远处传来:“搞定了搞定了”,大伙的一颗心放了下来。</h5><h5> 跟着110领队来到党参农庄湘贵梵宾馆下榻,四人间的客房有睡床的、有睡地下的(自带睡袋),还有睡客厅地下的(自带睡袋),大家匆匆打理下安然入睡。</h5><h3></h3> <h5>  第二天起床打理后,7:00分坐上汽车,向着梵净山西门驶去。西门也叫护国寺山门,西门因紧挨着护国寺边上而建。经半小时时辰来到了景区门口,只见大门紧闭,景区工作人员都未见到。这里的气候要比南昌来的要晚,大伙陆续拿出相机、手机拍起照来。</h5><h3></h3> <h5>  时间过的真快,不一会功夫景区工作人员已经到位,此时正是8点整。</h5><h3></h3> <h5>  梵净山的西门比较偏僻,不向东门规模宏大、雄伟壮观。也许是我们来的太早的原因,其它游客都没看见。</h5><h3></h3> <h5>  110领队与到来的工作人员说明情况后,开始集中收集携带的证件(残疾证、身份证)。</h5><h3></h3> <h5>  有残疾证、和年满六十岁以上的人员免门票,其他的就自己掏腰包了(好在是淡季门票半价45元)</h5><h3></h3> <h5>  这时有位年轻工作人员拿出自己的手机给我们看,说是今早梵净山金顶拍摄到的日出云海。</h5><h3></h3> <h5>  我们问他上去能看见吗?他坦诚的告诉我们说:不敢保证你们能否看得到,因为金顶山上的气候变化多端、难以莫测,云海也是可遇不可求的。</h5><h3></h3> <h5>  办理完各种手续,每个人拿到了门票及景观车上下山的乘坐票(20元)我们陆续走进景区大门,景区车在护国寺车站一一等候我们上车,经二十几分到达棉絮岭车站。</h5> <h5>  下车后直奔登山口,36人的队伍不一会消失在云雾缭绕、蒙蒙细雨之中(山区的雾气重)。</h5><h3></h3> <h5>  走着走着,我们后面的队伍与前面的队伍逐渐拉开了距离。</h5> <h5>  清晨的山野烟雾缭绕弥漫,有着别一样的湖光山色之景。</h5><h3></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湖光山色之景(一)</h5><h3></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湖光山色之景(二)</h5><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5>  一边呼吸着山里的清晰空气,欣赏着美景。</h5><h3></h3> <h5>  一边拍照留影,别有一番滋味。</h5><h3></h3> <h5>  不知在什么时候,太阳微微的露出了笑脸,折射到登山步道间。</h5><h3></h3> <h5>  以最快的速度抓紧拍照,生怕太阳吝啬远离而去。</h5><h3></h3> <h5>  还真是这样,一瞬间就消失在天边,后来者也只能望城莫及。</h5><h3></h3> <h5>  10点到达第一个观景台,远处的云海在不经意中流动。</h5><h3></h3> <h5>  仿佛置身在其中,我们的心也是美了醉了。</h5><h3></h3> <h5>  因在我们的前面,强驴已将我们拉下一段距离。</h5><h3></h3> <h5>  所以不敢停留太久,抓紧时间拍照留个影继续赶路。</h5> <h5>  渐渐地雾气也越来越大,路上正好碰见金顶工作人员出来搞卫生,顺便问了一下像今天这种天气情况如何?,他说:“这种天气算是很难得的”。</h5><h3></h3> <h5>  当我们来到拜佛台时,陆续与游客交织在一起,我们的步伐不得不放慢下来。</h5><h3></h3> <h5>  在通往老金顶的路上,很多时候只能一个人通过,有的地方连放一只脚的地方都没有,甚至只能放下一个脚尖。</h5><h3></h3> <h5>  只有抓住旁边的绳索,手脚并用小心翼翼像攀岩一样爬上去。</h5><h3></h3> <h5>  11:15分狭窄的面路聚集了一些人,只听见有人说:佛光佛光。俯身往下看,佛光落影落现,呈现在谷底定格在那一动不动,仿佛有意让我们拍照似的。</h5><h3></h3> <h5>  一会功夫佛光向外扩散把我们融入佛光之中,形成一个大光环置于在天空,再一会就消失在云雾中。</h5><h3></h3> <h5>  正可谓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景点看见的风景已然不同。</h5><h3></h3> <h5>  前面的人在旖旎风光前拍照后,后面的人赶上已是黄昏独自愁。</h5> <h5>  回想一年前,在今天来的人中,有四人(心灯大哥、风、小眼睛、山鹰)曾经重装驴线穿越进入到景区蘑菇石附近,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完成登上新、老金顶,今天如愿以偿得以圆梦。</h5><h3></h3> <h5>  12:00分我们一批人员到达新金顶后,已经处在云雾中。</h5><h3></h3> <h5>  而走在前面的强驴已超我们近1小时行程。</h5><h3></h3> <h5>  新金顶也就是红云金顶,是整个梵净山景区最神奇的一个景点,在一座站立起来的奇石上,地势险峻,几乎呈90度垂直上去,旁边是万丈深渊,让人心生畏惧。</h5><h3></h3> <h5>  此时我们已置身在云雾缭绕的山巅之中,何惧害怕而来。</h5><h3></h3> <h5>  远处风景虽然不在,我们也知足了,因为老天爷已经在某个时间段关注了我们。</h5><h3></h3> <h5>  此时在红云金顶上遇见了新闻拍照记者,也许是天气突变没啥好拍的原因吧,便主动上前与我们聊了起来。</h5><h3></h3> <h5>  意思是想借用挑战者户外的大旗拍些新闻特写,大家立马按照他们的意思进行拍摄,很多帅哥美女都给了特写镜头。😄</h5><h3></h3> <h5>  特写镜头的口号是:“挑战者户外我们来了,梵净山我们来了”。</h5><h3></h3> <h5>  拍摄地有两处,一处在红云金顶晒金石,另一处在红云金顶连接桥。</h5><h3></h3> <h5>  传说金顶上有两座寺庙,一边为释迦殿,一边为弥勒殿,中间由一桥连接。</h5><h3></h3> <h5>  金顶本为一整体,后来释迦佛与弥勒佛同时看中金顶,都到这上面打坐修行。</h5><h3></h3> <h5>  燃灯古佛看在眼中,便手执金刀,从峰顶一刀辟下,从此一峰分二顶,释迦佛居左、弥勒佛居右,以桥连接,暗喻现在和未来。</h5><h3></h3> <h5>  从空中俯瞰这两个道场就像两只鞋子,很神奇!</h5><h3></h3><h5> 这两块大石头呢,就是释迦摩尼佛和弥勒佛的晒金石。</h5><h3></h3> <h5>  至于拍摄新闻的特写视频何时能见?在哪里可见?</h5><h3></h3> <h5>  都不重要,因为我们已经来过了。</h5><h3></h3> <h5> 13:00分开始沿着登山步道而下,此登山步道,被称之为万步云梯。以丛林茂盛的渔坳为起点,以雄伟壮丽的老金顶为终点,全程逾八千级台阶,总海拔跨度逾1600m。有及少聪明之人,考虑明天还有佛顶山在等着,所以坐缆车而下。</h5><h3></h3> <h5>  16:00分左右陆续走出步道,坐上景观车走出东大门,朝着接应我的车而去。</h5><h3></h3> <h5>  不要以为今天的行程结束,而是下一个更加艰巨的行程还在后面,20:00分来到马溪乡车停了下来,大伙开启头灯、打点行装朝着吴家寨陈家屋基开始6公里的夜爬。</h5> <h5>  漆黑的夜晚,只能看见自己双脚向前一步一步的挪动,不断随着灯光向后移出,逾加显得沉重。</h5><h5> 不知在何时,从远处传来了优雅动听的音乐声。可能就是从挑战者户外事先联系好的陈家屋基接待站传过来的(因为事先与他们联系好),声音的到来,预示着距离我们不远了,顿时大家来了精神。</h5><h3></h3><h5> 音乐声此起披伏不断从远处传来,时大时小、乎左乎右。我们循着美妙的旋律声向前行走,22:30分来到陈家屋基接待站。四面围屋中一大块平地上,中间置放了一个特大取暖盆,熊熊燃烧的火焰正在迎接我们的到来。</h5><h3></h3> <h5>  跟着队伍走到二楼寻找住宿,只听见女同胞说:“这是她们住的地方不准男同胞入住”,于是一些男同胞纷纷从二楼下来。此时,一楼男同胞的屋里床上、地下已放满了行装。正愁无法住时,突然听到高高叫:“山鹰我们俩住一个房自己出钱”。跟着高高来到另一户农家,这是一间放生活用品的房间,里面搁置了一张大床,床上铺了厚厚的褥子。我们在铺上的褥子上面,放上自己携带的睡袋就此安顿下来”。正当大家都在为自己的事梳洗打理忙活的时候,而此时有110领队、彭政、独立寒秋、远远的、青山依旧等几位正在厨房为大家忙活晚餐,度过一个丰富多彩不眠之夜篝火晚会。</h5><h3></h3> <h5>  酒醉饭饱之后,大漠的一曲〈酒醉的蝴蝶〉,将酒后兴奋者偏偏带入舞动起来。</h5><h3></h3> <h5>  吉祥如意的一曲〈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将篝火晚会推向到了高潮。</h5><h3></h3> <h5 style="text-align: left;">  借助古人的一首登梵净山,形容我们最为不过了。</h5><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登梵净山</h3><h5> —— 陈卓征 </h5><h3></h3><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遮天蔽日盼星辰,石级八千热汗生。</h5><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h5 style="text-align: center;"></h5><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猿鹤攀登愁路险,雄鹰飞越苦巅程。</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长征励我逾山志,梵净诱人履岳情。</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金顶蘑菇天地近,云移峰动话精诚。 </h5><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登佛顶山</h3></font></h3> <h5>  佛顶山位于贵州石阡县、施秉县、镇远县三县交界处。</h5><h3></h3><h5> 它是贵州东部仅次于梵净山的第二大高山,有“梵净山的姊妹山”之称,与梵净山相同,历史上曾是黔东佛教圣地,并且佛顶山自然保护区也是黔东北除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外,保存较好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h5><h3></h3> <h5>  因昨晚天黑到的,一大早就起来,天在烟雨蒙蒙之中渐渐地亮了起来。此时已有人员在默默地给大家做早餐。</h5><h3></h3> <h5>  陈家屋基坐落在依山傍水之中,也是佛顶山的必经之路,户外旅游发展的不错。</h5><h5> 大家匆匆吃完早饭后,有的拍照、有的留影,好不热闹。</h5><h3></h3> <h5>  之前分别与高高、把根留住都重装爬过山,今次难得机会与他们兄弟俩同行,借此机会来张合影。</h5><h3></h3><h5> 正准备拍时,说时迟那时快。美妙的画面中多出一人,原来是我们的群嫂加入进来,增加了不少靓丽的色彩。</h5><h3></h3> <h5>  陈家屋基的男主人,看上去四十岁不到,有一个两岁多的小男孩跟在后面,跟他交谈后得知。他已经有一个上高中的儿子,今年已经17岁了。正在乡里读高中,学校就在昨晚汽车停靠的马溪乡。</h5><h5> </h5><h5> </h5><h3></h3> <h5>  说起上学之事,他感叹到:在他们小的时候上下学都是自己走的,一天两个来回。现在好了家里都有了汽车,学生基本都是家长汽车接送。</h5><h3></h3><h3> </h3> <h3></h3><h5> 当说到小儿子时,我们觉得可以不用上幼儿园了,因为路途太远不方便接送。但他们的想法超乎了我们的意料。他说:“小孩在幼儿园和呆在家里已经是两个概念了”。现在看来农村人们的思想意识都在改变,这就是社会的进步。</h5><h3></h3> <h5>  8:00分整我们就要离开陈家屋基了,顺便叫陈家屋基的主人给我们来了个全家福。</h5><h3></h3> <h5>  走出陈家屋基,朝着后山小路扬长而去。我们再一次回头看下陈家屋基时,就真的要说再见了。</h5><h3></h3> <h5>  陈家屋基海拔高度已近1000米,相对于佛顶山1869.3米的高度来说爬起来难度不会大。</h5><h3></h3><h3> </h3> <h5>  三十多人的队伍,行进在弯弯曲曲、烟波浩渺的山野上。</h5><h3></h3> <h5>  也算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吧。</h5><h3></h3> <h5>  9:20分来到第一个标志物,大伙都在此拍照纪念。</h5><h3></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合影留念(一)</h5><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合影留念(二)</h5><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5>  当登上1600米高度时,眼前的一切超乎我们的视觉,有种朦朦胧胧的美,</h5><h3></h3> <h5>  还真有点萍乡武功山的味道。</h5><h3></h3> <h5>  由于雾茫茫一片,远处基本看不清晰,</h5><h3></h3> <h5>  感觉没有武功山的气势雄伟。</h5><h3></h3> <h5>  抓紧时间多拍几张,看着远去的队伍只能不舍得离去。</h5><h3></h3> <h5>  走着走着,来到了一片小竹林,潜意识下的春天来了。</h5><h3></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这里留个纪念(一)</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这里留个纪念(二)</h5><h3></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这里留个纪念(三)</h5> <h5>  10:00分走到十字路口,这里有一路标指示牌,</h5><h3></h3> <h5>  我们右拐向东直上佛顶庙。</h5><h3></h3> <h5>  11:00分左右已到达佛顶山顶,此时的温度聚降,山上树木染上了银白色。手指感觉到了冰冷寒冻,原来这就是佛顶庙了。</h5><h3></h3> <h5>  这里的雾气形成了雾凇,此处一个屋子里面供放着香火,留个影迅速离开了佛顶山山顶。</h5><h3></h3> <h5>  下山的前半段,山势比较陡,后半段基本都是机耕道了。</h5><h3></h3> <h5>  15:00分下到山底,路边登山口标志性牌子置于路的两旁。</h5><h3></h3> <h5>  意味着此次拜山行圆满结束,特此留影以示纪念。</h5><h3></h3> <h5>  走到扶堰村,正碰上村民在高架桥下路天办酒娶媳妇。</h5><h3></h3><h3><br></h3><h3><br></h3> <h5>  路边放置烤火盆,我们的到来村民们陆续让出位置给我们,还不时的加些炭火。</h5><h3></h3> <h5>  110领队很快与司机联系叫车从佛顶南开上来,而司机师傅则叫我们走下去。佛顶南到扶堰村有9公里,这两天的路程消耗,特别是下山后腿部膝盖、肌肉都有些酸痛。大家都不愿意动了。</h5><h3></h3><h5> 110领队经与南昌旅行公司联系后,同意我们自己找车,费用由他们出。最后110领队在当地村民的联系下,找了个农村班车分两批将我们送到佛顶南,价格是每人10元。车在乡村公路上弯弯曲曲的行驶,感觉还真不好走,38坐的大车就更不用说了。</h5><h5> 第二批到达佛顶南已将近17:00分,我们朝着镇远古镇方向驶去。</h5><h3><br></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镇远古镇(额外收获)</h5><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5>  镇远古镇位于舞阳河畔,四周皆山。河水蜿蜒,以“S”形穿城而过,北岸为旧府城,南岸为旧卫城,远观颇似太极图。两城池皆为明代所建,现尚存部分城墙和城门。</h5><h3></h3> <h5>  经过三个时辰,驱车到了镇远古镇,此时夜幕已降临在这座古城。</h5><h3></h3> <h5>  一路欣赏美丽的夜景,一路朝着事先联系好的舌尖上的中国〈好嗨哦〉走去。</h5><h3></h3><h3><br></h3><h3><br></h3> <h5>  此时,喜欢拍照的,都在舞阳河畔留下了美丽的夜影及身影。</h5><h3></h3> <h5>  不喜欢拍照的早已入座酒店,等待美味佳肴的到来。</h5><h3></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镇远古镇夜景(一)</h5><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镇远古镇夜景(二)</h5><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镇远古镇夜景(三)</h5><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实拍镇远古镇夜景</h5><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h5>  酒足饭饱后,找了个实惠宾馆住下,双人标间60元。有热水、空调、彩电,还外带一瓶矿泉水。</h5><h3></h3> <h5>  安顿好住宿后,酒性的男人不知疲倦,在异地他乡迎接新年的到来。</h5><h3></h3> <h5>  不知不觉在贵州镇远古镇迎来了2020年的第一天,我们迎着朝霞向着南昌飞奔而去。</h5><h3><br></h3><h5> ——2020年元月8日</h5><h3></h3><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