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教育 不负韶华——记我的导师许孝玉老师

淡然一笑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七年级地理组 刘云立</p></font></h3> <h3>  2019年9月,新入职的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导师制活动,地理学科发展中心主任许孝玉老师担任我的导师,这令我既幸福又兴奋,因为许老师的业务水平之高、影响范围之广,我早有耳闻,对许老师我由衷的敬佩。</h3><h3> 如今已是许老师工作的第29个年头,1991年7月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地理系的她,先后教过高中、初中,曾经获得“东营市特级教师”“东营名师”“东营市学科带头人”“东营市教学能手”“山东省优秀地震科普辅导员”“山东省远程研修优秀指导教师”等多项荣誉称号。她连年在中考年级带领地理团队拼搏,年年取得非常突出的成绩。她辛勤的耕耘着,似乎早已把心种在了校园,每天忙到很晚。她就像一支红烛,给我们后辈以光和热!</h3><h3> 回顾与许老师相处的点点滴滴,我收获颇丰,感慨万千。</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精准教学,做课堂 “好导演”</b></p> <h3>  许老师说:“课堂上老师做导演,学生是主角,教师的教和不教都要精准。”她在工作第三年就参加了东营市首届优质课评比,以第一名的成绩荣获一等奖;多次在省、市平台上执教公开课,都获得广泛的好评。她年龄是我的两倍,却依然和我们一样担任着4个班的地理课。我每周坚持听许老师的课2-3节,她的课堂真的是生成课堂,一切都是引导学生“娓娓道来”,那种“恰到好处”,令我向往和追求。我从许老师的课上真正明白了什么叫“借地讲理”和“师生融洽”。我慢慢也学会了如何引导学生思维,如何把握课堂生成问题,如何以学生为主体,如何把控课堂节奏……</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借助“平台”,实现专业成长</b></p> <h3>  精于研,笃于行,是我们地理学科的传统。为了促进我们专业发展,打造与时俱进的地理团队,她用心准备每一次教研主题,精心组织每一次教研例会。她说:“成长的平台处处有,就看你怎样利用。”她始终引导我们主动成长,就像引导学生主动发展。</h3> <h3>  许老师让我知道了什么叫“磨课才蜕变”,她常常借一个课例,带领团队反复打磨,尤其是课堂建模活动,对我们年轻教师是最有意义的。经过课堂实践、集体研讨、总结改进、教学再实践,多个轮回下来,最终形成新授课和复习课的参考模式,让我们年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变得“有章可循”。在许老师带领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今年多项国家级和省市级赛事,我们地理老师都拿了特等奖和一等奖。</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重视积累,做“研究型”教师</b></p> <h3>  在教科研方面,许老师更是我们的领路人。她的多篇论文发表于中国中文核心期刊。目前她带领学科团队有一项在研省级规划办课题和一项市级规划办课题。暑假她带领我们编写校本教材、学思导练案等。她鼓励我把教学实践用文字进行沉淀,我每次把撰写体会或反思交给她时,她都会用心指导,我会努力学习许老师,争取由“教书匠”变为“研究型”教师。</h3> <h3>  许老师不仅影响着校内地理教师专业成长,也辐射到东营市其他学校。许老师是两届“东营市青年骨干教师指导教师”,曾被评为“东营市有突出贡献的指导教师”。今年12月19日,东营市经济开发区分局教研室组织的“学业考试一轮复习研讨活动”,许老师全程主持,并在最后做了题为“复习,新的开始”的引领提升性讲座。</h3> <h3>  心态年轻的许老师,被学生称为“女神”,被陈斌主任称为“定海神针”。她却说:“太夸张了!我干着份内的事情。”她也是我们的指明灯,点亮了我们努力的方向,有她在,我们心安。</h3><h3> 她常说,教育是注重细节的艺术,把一些细小的事做起来,要做到深处,做到极致,就会收获师生的“双赢”。看着许老师忙碌的身影,听着她讲的课,我常常想到“潜心教育,不负韶华”这八个字,这大概就是在许老师的潜移默化中,让我形成的人生追求。</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