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新视角

ZYQ

<h3>  (除封面和封底图片取自于网络外,均由本人用手机拍摄)</h3><h3> 这似应是西北角楼。</h3><h3> 当年在京城上大学时,不止一次地遊览过故宫,2019年10月中下旬——国庆七十周年庆典过后,我们在结束了毕业离京五十周年纪念的同学聚会活动之后,再次重遊故宫,感觉更加金碧辉煌!</h3> <h3>  午门——故宫博物院的南大门。</h3><h3> 此照片拍摄于10月18日,在登遊天门城楼之后。</h3><h3> 10月22日上午八点多,和同学安检进入天安门广场,经天安门前的金水桥通道,过端门,来到午门前。作为老年人无须网上预约,老年人门票半价30元,确实不贵,不过要用手机扫二维码购票,再刷身份证进入,确实难倒了不少老人。</h3><h3> 午门东西两侧的城楼上,我们曾经集体参观过"四清运动成果"展览。</h3> <h3>  这是从午门上拍摄的午门广场,等候进故宫参观的人都是有预约的,以此控制遊客数量。远处是端门。</h3><h3> 这张照片并不是刚开始进入故宫时拍摄的,而是后来发现可以登上紫禁城城墙之后才拍的。</h3><h3> </h3> <h3>  太和门前</h3> <h3>  太和门后</h3><h3> 广场东西两侧的原始铺地青砖,看着多么苍老,毕竟经历了六百多个春夏秋冬。上面也许留有外国侵略者铁蹄印迹,而抗战胜利的受降仪式也曾在此举行。</h3> <h3>  太和殿 明朝始建时称奉天殿,俗称"金銮殿"。 中国明清两朝封建政治的核心中的核心,在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中最宏大的宫殿单体,是皇帝登基、大婚等重大庆典,接见外国使臣时都在这里举行。</h3> <h3>  在这里人们自然而然就能感受到它尚未尽失的威严。即便是王公、大臣、新科状元……等等,到了这里恐怕十有八九也要打哆嗦呵!</h3> <h3>  "御道",当年只允许皇帝从台阶上通过,也不会踩踏这稀世的龙凤石雕吧!</h3> <h3>  太和殿前东面的铜龟</h3> <h3>  中和殿、保和殿。</h3> <h3>  保和殿前东侧的大铜缸,上面的鎏金被刮花了。</h3> <h3>  保和殿后的大理石基座、栏杆和排水口。</h3><h3> 请注意,台阶下摆放了许多座椅,供遊客小憩,这是非常人性化的。</h3> <h3>  乾清门前</h3> <h3>  乾清宫里的皇帝宝座,上朝坐在这里。</h3> <h3>  位于后花园里的千秋亭</h3> <h3>  坤宁宫承光门前的铜象</h3> <h3>  宁寿宫皇极门前的九龙照壁,这里也有许多供遊游客休息的座椅。</h3> <h3>  皇极殿内, 专供" 退休"之后的太上皇坐的金龙宝座。</h3> <h3>  东暖殿前的日昝</h3> <h3>  以上是"传统路线"即沿着故宫中轴线,由午门至后花园,再转东线,珍宝馆内只见遊客人头,很难看到珍宝,再说我们也是有眼不识金镶玉,故尔从中"钻"出来了。</h3><h3> 时近中午,准备从东华门"出宫",顺便确定一下东华门的门钉是否真是八九七十二个。在东华门内寻找"方便之处"时,恰巧看到可登宫墙"马道",由此首次从宫墙上遊览故宫,偶得故宫新视角。</h3><h3> 先是直奔东南角楼和午门,再返回至东北角楼,至神武门出故宫。</h3><h3> 询问安保人员得知,目前紫禁城城墙只开放东半部,即从午门到东南角楼经东华门、东北角楼,至神武门之间,西半部仍在修建中。一是刚刚开放,二是没有路线指引,所以遊客廖廖。</h3> <h3>  首先到达东南角楼</h3> <h3>  从午门城楼东侧看到的东南角楼和东华门,远处楼宇当是在王府井大街。</h3><h3> 左侧楼梯是午门东边的"马道"。遊客既可以从这里登上午门城楼,也可由此上紫禁城墙。</h3> <h3>  午门城楼的东立面。</h3> <h3>  以下几张照片都是从东华门附近的城墙上看中轴线上的"三大殿"。</h3> <h3>  从东北角楼西侧看景山公园</h3> <h3>  &nbsp;这是东北角楼。</h3><h3> 几百年以来,人们只能隔着护城河,远远地仰望它。今天我们终于走近它,还脚踏实地地走进去了。</h3><h3> 故宫角楼不愧是中国古建瑰宝,传说是明成祖按梦中所见,令人设计建造,而设计师无奈,偶见提着叫卖的蝈蜠笼子,而得创意,实现了"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的要求。</h3><h3> 东北角楼是解放后唯一经过专家拆卸、测绘、重建过的。</h3> <h3>  因此,在东北角楼大厅里,有大屏幕介绍及角楼的动画结构演示,我看了好几遍,知道那真是"九梁十八柱"。</h3><h3> 但"七十二条脊"果真是吗?怎么验证呢?我突然想问服务员有没有仿真模型卖,她说有一种拼图,我很欣𡘊,觉得在国宝建筑里买到它的模型是多么有纪念意义!也没顾得上淘宝询询价,就毫不犹豫地手机支付买下了如下图的一套"拼酷"。</h3><h3> 回到家里,仔细研究、准备了水口钳、放大镜,按图拼接七八天,终于再现了一座金碧辉煌的故宫角楼!一层一层地数了一遍又一遍,记下来再相加起来,到底有多少条脊呢?一一七十二条只多不少!——真是有点"轴"了。</h3> <h3>  模型总高9.8厘米,与实际照片对比一下就知道了,模型中几十根金色的方柱并非是"十八柱",而是装饰用的,拼上这些装饰方柱也挺费事的,但看起来比实物更加金光灿烂。</h3> <h3>  这就是我们再次遊览故宫的新视角。</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