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无风的书单

无风

<h3>匆匆又一年。日子平淡无奇,却也充实,因为有书相伴。</h3><h3><br></h3><h3>2019年,比往年懒散了些,看的书少了些。可我也不会为数量多少而苛责自己,我选择了随意,只要不停止,心里记挂着阅读,何妨少点,慢点呢!</h3><h3><br></h3><h3>去年总结的时候,我说喜欢小说,因为每个人总在寻找自己的故事。我总觉得小说不仅是轻松好玩儿,而是作者建立起一个相对完整的世界,这种整体性思维吸引着我。今年,我又找到了一个喜欢小说更好的原因。</h3><h3><br></h3><h3>《哲学家都干了些什么》中说到,人类获取知识最基本的方式是听故事。在远古时代,人们坐在火堆旁,老人把知识变成部落传说,用故事的形式讲给孩子听。不光是远古人,我们今天的幼儿教育也采取这样的形式。 也不光是幼儿教育,成人学习很多知识也靠故事的形式。故事是大部分人理解这个世界的方式。用故事的方式记忆知识,对智力水平依赖程度低,不容易被遗忘,这在远古时代是最高效的,在现代也是最省力的方式。而小说,就是讲故事最好的方式!</h3><h3><br></h3><h3>看了这些,我不禁莞尔一笑,原来,喜欢小说,是因为我们还带着远古的基因:)。</h3> <h3>《如父如子》,先看了书,后看了电影。关于父子亲情,是对血浓于水、血缘为大这种观念的颠覆。电影基本忠实于书的内容,只是没有书里写得那么细致入微,更容易理解。</h3><h3><br></h3><h3>孩子就如天使,天生会用他们充满爱的幼小心灵教会父母成长。在这个意义上,父如子,子如父。</h3><h3><br></h3><h3>不会爱的父亲是因为自己从小没有享受过父亲的爱,所以没有学会“爱孩子”这个课程,家庭中爱的传承有多重要,不言而喻。</h3><h3><br></h3><h3>父母是无可替代的工作,如果你没有花时间和精力去爱与陪伴,慢慢就会失去孩子的信任和爱,时间越久越难以弥补,其实爱情也是这样。</h3><h3><br></h3><h3>你所有的经历,哪怕是不如意的、困难的、痛苦的,其实都是来帮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不要拒绝和消沉,学着接纳和转变才是最好的出路。</h3><h3><br></h3><h3>什么家庭培养什么孩子,血缘很重要,但家庭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点点滴滴的陪伴,胜过不在一起的血缘。</h3> <h3>《解忧杂货店》,是重读书目。四五年前,我囫囵吞枣一样地看完,只觉得构思奇妙、异常温暖,却未曾细细琢磨。现在再看,有了一些新的理解。</h3><h3><br></h3><h3>解忧,何为忧?就是选择的烦恼。每个人这一生都在不停地做选择题。选项多的时候,做选择就会有困难。因为人都是趋利的,都想做出对自己最有利最好的那个选择。但就如浪矢爷爷所言,其实每个人在心里早已有了自己的答案,只是想通过他人确认一下。他人的意见其实也不见得有多重要,因为最终还是要靠自己的心做出选择。心喜欢什么,它隐约是知道的。但为什么选择那么困难呢?因为我们的心喜欢的,往往是有些挑战的,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很可能与世俗观点是有偏差的,不一定被大多数人看好。人,是社会的人,是在集体里面的,大家不看好的,所不齿的,做下去就很困难,也许没有出路。心之所向,世之所谓,往往不同,所以带来选择的困难,谓之忧。</h3><h3><br></h3><h3>何以解忧?我们愿意向他人咨询忧愁的解法,说明了沟通和交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许你不认识我,但我愿意敞开心扉和你沟通,看看你的想法,通过沟通我们彼此靠近,增强自身的力量,这也许就是社会和集体的本质与意义。</h3><h3><br></h3><h3>书中几个故事看似平行,实则交叉,给我们一些启示。没有人是孤岛,跨越时代,不论出身,不知不觉,我们就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你的选择和行为,不止影响你,还会影响你身边的人,还可能会影响你身边人的身边人,所以不要小瞧了自己,做好自己,也是成就和支持他人。</h3><h3><br></h3><h3>看上去似乎独立的几个人的故事,却都在一个网里。这个网里的人,是谁链接的呢?是浪矢和晓子,一段被迫划了句号的爱情当事人,无形之中帮助了那些迷茫又思思量量的年轻人。晓子建立了丸光园,帮助和庇护了那些孤儿,让他们有容身之所,慢慢长大。浪矢开了解忧咨询窗口,来帮助这些孩子摆脱困惑,启迪他们经过思考做出自己人生的选择题。这两个人,小我的爱之遗憾,变成了人间大爱,温暖了故事里的人,也同样温暖了读到这本书的人。</h3> <h3></h3><h3>《百年孤独》这本书在书单中躺了很多年,终于在2019年拿起来读。读的过程,一边梳理书中的人物关系,一边带着问题来思考,最后耐心做了读书笔记。<a href="https://www.meipian.cn/1ww7i2xq?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孤独不过百年而已</a></h3><h3><br></h3><h3>这是本伟大的著作,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我在解读的过程中,常常觉得忐忑,诚惶诚恐,怕自己没看懂,看不到精彩之处,理解不了伟大作品本要呈现的内涵和意义。</h3><h3><br></h3><h3>直到有一天听到了李癸雲的课《作者已死》,恍然大悟的感觉,很开心,也释然了。她的意思是,读者在阅读时,作者应该缺席。要摆脱作者的写作动机和创作意图,自由地对文本进行诠释。正是因为读者有各种各样的看法,作品才完成了它存在的意义。所以,每个人的解读无所谓好坏,就只是自己“自由的诠释”罢了。</h3> <h3>《谈美》,一本不厚的小册子,子美推荐。朱光潜先生是当代著名的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和翻译家。在这本书中,他用书信的方式,向我们娓娓道来:什么是美,我们对美该持什么态度,美与生活、与人生的关系,美感与其他感觉的区别,美的边界是什么,如何获得美和创造美,如何感受美和欣赏美。</h3><h3><br></h3><h3>用朱老自己的一句话形容他,我觉得特别合适,“悠悠的过去只是一片漆黑的天空,我们所以还能认识出来这漆黑的天空者,全赖思想家和艺术家所散布的几点星光”。他就像一个传播者,教我们一点一滴去认知真、善、美。</h3><h3>&nbsp;</h3><h3>在百科里看到朱光潜先生晚年的一则趣事:他经常在北大燕南园一段残垣断壁边,静静地坐在青石板上。看到有学生走近,他拄起拐杖,慢慢绕到残垣之后,隔着那段残破的矮墙,递过一枝盛开的花朵。可同学们被老人家浪漫的举动吓坏了,慌张地跑掉了。</h3><h3><br></h3><h3>作者评论说,那枝花朵不是自然界中一枝普通的花朵,它分明是人类精神之树的果实,是一代宗师无言的暗示。在即将熄灭生命之火的岁月里,先生不断越过隔墙,把旷世的风范吹进晚辈们的心灵中。</h3><h3><br></h3><h3>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感觉真好!</h3> <h3>《无声告白》,推荐给有娃的朋友,多子女的家长看看更好。不说文字如何,内容如何,它带给我几个方面的思考。</h3><h3><br></h3><h3>第一,父母是不是先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后再要孩子更好?自己无力,却让孩子来完成自己的心愿和梦想,是不是太残忍?</h3><h3><br></h3><h3>第二,你小时候受的委屈和艰难,可能会持续影响你成年后的心理和行为,当孩子长大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你会不会与他们讲你的过往和感受,让孩子理解你,也正好借机探讨一下解决办法?这是不是个有用且高效的沟通方式?</h3><h3><br></h3><h3>第三,孩子成长路上那些细微的心理变化、表情,还有那些“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当父母的能比较准确地判断出来吗?如果能,是基于什么?如果不能,又是为什么?</h3><h3><br></h3><h3>第四,如果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娃,你会不会平等对待?你的爱有偏向吗?被忽略和被偏爱的孩子心里怎么想的,行为上如何表现,你会有觉察吗?</h3><h3><br></h3><h3>第五,“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这样做容易吗?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呢?</h3><h3><br></h3><h3>看完这本书,很难过,同情每一个角色。好在,作者给了一个不错的结局。每个爸爸妈妈养育孩子的方式不同,都不自觉带上了自己的性格和成长的烙印。</h3> <h3>古之琴曲,和乐而作者命之曰“畅”,达则兼济天下之谓也;忧愁而作者命之曰“操”,穷则独善其身之谓也,这是《琴史》里讲的,本来觉得会是很枯燥的一本书,看得越多,越觉得很好。</h3><h3><br></h3><h3>古人用琴音抒发心中的忧思,志向,苦闷,孤独,其实和现在的我们没有不同,理解了古人,也就理解了今人。</h3><h3><br></h3><h3>这本书也做了一点读书笔记<a href="https://www.meipian.cn/20vokl4p?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一部《琴史》通古今</a></h3> <h3>《复盘》是睿思力行读书会推荐,也是我2019年读的唯一一本管理类书籍,说来真有点惭愧。</h3><h3><br></h3><h3>做总结,是我们经常做的,开始我以为复盘就是总结的意思。翻开书,才发现内容与自己想的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所以说,一切不能想当然),不仅是总结经验教训,而是一种思维的再现。</h3><h3><br></h3><h3>我用5W1H方法总结了什么是复盘、为什么要做复盘,复盘的三种类型以及如何进行复盘,然后在读书群中进行了分享。复盘是精进的一种有效方法。</h3> <h3>自从闺女成了医学生,我就开始试着看一些医学相关的书,因为想了解她将来的职业情况,也想和她有些谈资,《当呼吸化为空气》这本书就进入了书单。</h3><h3><br></h3><h3>作者既是医生,又是病人,真实地讲述了他如何选择了神经外科这个职业,如何去学做一个住院总医生的;在他即将进入职业巅峰的时候却得了肺癌,作为病人,他诚实地再现了如何经历病痛、看待死亡,又如何在短暂的剩余时光里思考生命的意义,积极完成人生的使命。</h3><h3><br></h3><h3>看到这些文字,几次眼泪掉下来。对于医生,对于生病、治疗、活着、死亡,又多了一些理解。</h3><h3><br></h3><h3>我很困惑,为什么医生工作时长要这么长呢?医生也是人,为什么非得连轴转?不能多点医生轮班吗?一个手术接一个手术,铁打的人也受不了啊,看着非常心疼!他们的健康得不到保障,患者又如何得到保障?</h3> <h3>《遥远的救世主》,作者豆豆,全篇46万字,曾改编为电视剧《天道》。</h3><h3><br></h3><h3>《天道》播出的时候,瑛子很喜欢,热切地跑来给我讲,但我始终没看,直到今年偶然看到有人说锻炼强者思维,并提及此书,才想起来打开看看。</h3><h3><br></h3><h3>关于文化属性的讨论,其实也是人性的讨论,我觉得蛮有意思。我做了读书笔记<a href="https://www.meipian.cn/2c4ew3wk?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你就是自己的救世主</a></h3> <h3>《美,这奇特的理念》,有点奇怪的书名!作者法国人朱利安。它是怎么阐述“美”,为什么说美是奇特的理念呢?</h3><h3><br></h3><h3>这个法国人以绘画为例,比较了东西方对于“美”在表达和感受等方面的巨大差异,正如和瑛子交流时她说的,这是两个宇宙体系的思维差距。不同的思维体系,造就了不同的美的表现形式和审美观。的确如此,西方对于美的表达,一是一二是二,求精确,具形体,重色彩,更科学;对于美的感受,主要从感官知觉角度出发。中国人对于美的表达,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讲变化,求神韵,重气势,更写意;对于美的感受,主要是内心的品评和精神的协调。瑛子说,西方艺术是理科生,中国艺术是文科生,这个比喻感觉很恰当。</h3><h3><br></h3><h3>比如,对美的感知方面,欧洲的画美在表面充分发展,在宽广度和差别度上延展,完全地致力于感性的呈现;而中国画家不画一处呈现感知的风景,而是描绘所有风景的形势中正在运动的张力,正如石涛所说“夫画,天下变通之大法也”。通过从第一笔基本元素开始就对事物进行无穷尽的改变,使得事物极度变换而毫不刻板的塑造成为可能,达到传神、气韵生动的目的。</h3><h3><br></h3><h3>这样的分析在书中随处可见,细细体味,有意思。</h3> <h3>《社交天性》,是蔡老师推荐,很好看。作者马修·利伯曼是社会心理学博士,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的创立参与人和该领域最重要的权威学者之一。</h3><h3><br></h3><h3>在这本书里,他将社会心理学和脑神经科学相结合,通过脑神经影像技术和社会心理实验研究,提出了诸多有意思的观点。</h3><h3><br></h3><h3>我们对社会连接具有强烈的需求,这种需求贯穿我们的一生。大脑天生爱社交,它有自己的喜欢,它时刻思考他人以及他人与自己的关系,是为了帮助我们成为极其复杂的社交圈里的专家。</h3><h3><br></h3><h3>心痛不是矫情,是真痛,不理想的社交关系给人带来的社会痛苦与真实的身体痛苦都是存在的,所以作者说“心里难过时就服用两片阿司匹林吧”,因为物理疼痛和社会痛苦共享一个神经基础。</h3><h3><br></h3><h3>镜像神经元是一个神奇的读心设备,帮助我们更好地使用心智化系统,模仿、预测和理解他人,以便更好地实现社会连接,自培养人的社会眼、社会脑,可以改善很多领域有问题的情况。</h3><h3><br></h3><h3>在看的过程中,有好些地方让我联想到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通过看书,结合自己平时的所思所想,一些观点就被串联起来,也变得更加清晰了。</h3> <h3>当时看这本《寻找时间的人》,纯粹是为了打发时间的。但看着,却总有些感觉似曾相识。你有没有这种感觉?每天没觉得做什么就过去了,想好今天安静地看看书,耐心地写几个大字,想做这个、做那个,可是要躺下睡觉了才发现其实什么也没有做;这一天不知怎么的突然冒出来好多事,占用了你所有的时间,让你忙得不可开交,预想的事情都跑到后脑勺去了;感觉刷了会儿手机,时间就没了……一周一周,一月一月,一年一年,就这样过去,你不禁想问:时间都去哪儿了?</h3><h3><br></h3><h3>有这样困惑的,不仅是你我,还有吉吉,这本书的小主人公,一个极具天赋的乐手。他要送妈妈一个生日礼物,妈妈说“我想要普通日常的时间,比如每天多出几个小时”,为此,他经历了一段奇幻的旅程,在人仙两个世界穿梭,寻找时间的漏洞,给妈妈买时间,于是有了这个短小却耐人寻味的故事。</h3><h3><br></h3><h3>从这个故事里,我总结出了这么几个小意思:第一,时间是有的,但我们大多是拖延症:喜欢轻松拖延怠惰是人的天性,面对事情,往往脑子比手快,有时候只是想想而已。</h3><h3><br></h3><h3>第二,时间很充足,但我们不会使用时间,脑子里缺乏一二三清晰的时间逻辑安排,要不就一股脑,要不就无所事事。</h3><h3><br></h3><h3>第三,沉浸在自己喜欢的事情里,你就不觉得是浪费时间,只有你在做那些不想做又不得不做的事才觉得时间不是你的。</h3><h3><br></h3><h3>第四,世上好东西的命运都一样,因为珍稀显得宝贵,如果给你大把的、永远花不完的时间,你也会不知所以然,时间的意义下降或不存在了。所以,老想着长生不老,还不如好好利用这有限的生命。</h3><h3><br></h3><h3>第五,能够在时间隧道里自由穿越,想忙就忙想闲就闲,是我们每个人都想要的,其实并非不可能,做好自己擅长的事情,减少无头苍蝇式的过活。如果这一生,做好一两件事就很不错了!</h3> <h3>《哲学家都干了些什么》,一个老领导极力推荐。我觉得这书很好玩儿,语言逗,故事虽然散,但也能看出点意思。</h3><h3><br></h3><h3>从书里可以看到,不管是科学,还是哲学,都是经过一代代巨人、大家们持续不断地累积、完善、改进而来,不同理论,不同学说,不同学科,就这么深刻地丰富了人类的知识宝库。科学和哲学,哲学和宗教,相伴相杀,最终谁也说服不了谁。科学是我们探索和认识世界的工具,是理性思维。宗教,是让心灵和精神有所寄托,它的精髓是相信。而哲学的实质是质疑。</h3><h3><br></h3><h3>哲学的终极目的是想搞清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实际最后得到的结论却是,世界是随意的,人生是荒谬的。可我们总要找一个意义来活着吧,于是作者在书的最后给了一个最实用的办法,就是问自己“我为什么现在不选择自杀?”,逗吧?!</h3><h3><br></h3><h3>如果有时间,我希望自己能把各学派的核心思想梳理出来,进行比较,加深印象,但这可是项巨大的工程呢!</h3><h3><br></h3><h3>这本书中,还提到了很多很多哲学书,让人不由得都想去读读。唉!感慨,书目太多,时间太少!读书之路遥遥无期也!目前《几何原本》已经打开……</h3> <h3>九夜茴《匆匆那年》,书中一句“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概括了青春成长的悲喜和酸涩。</h3><h3><br></h3><h3>青春文学,这些年看得少了,但每年也会有选择地看一些,因为有时仍觉得自己尚未长大成熟,仍在青春年少,当然也是真的不愿承认自己已人到中年。看这些青春的故事,就仿佛自己又回到过去那些岁月,跟着故事里的孩子们又经过了一遍青春……</h3><h3><br></h3><h3>故事塑造的几个人物很有代表性。方茴的淡淡如菊、纯情而美好;陈寻的阳光、帅气、洒脱;乔燃的内敛、温暖、才气;嘉茉的漂亮、可爱与执着;赵烨的直率、真诚、仗义,还有晓棠的活泼、能干、直接。都非常吸引人,都很喜欢。</h3><h3><br></h3><h3>看到读过这本书的人在电子书中做了一些批注,有人在某些文字边写着某某人太讨厌、太渣,或者傻缺、自私等。不不不,我不这样认为,这个阶段的孩子对于爱情、友情和一些事情,哪可能什么都清楚、什么都确定呢?懵懂、不确定、跟着感觉走,去探索、去体验,这本来就是成长必然的经历啊!</h3><h3><br></h3><h3>小说里,故事的时间跨度为15年。这群80后,从高一15岁,一路成长到了30岁。对一个人来说,这应该是人生最美好的一段时光,生气勃勃,充满了希望,友情、爱情、知识、技能,每天都在深刻地改变着他们的身心,促使他们快速成长。</h3><h3><br></h3><h3>看过了这帮80后的青春故事,感慨之余,我也回想了自己的青春时代。有些片段,在记忆里深藏,它们没有随时光消失,也没有让我更多感伤。感谢命运,让我遇见。是这些人,这些事,装点了我的青春岁月,让我回想起来,是无限美好,而不是一无所有、平凡寡淡。</h3> <h3>回想青春,再想现在,回望父母,再看孩子,不免觉得人的一生非常奇妙。这短短一生,也就这么几个阶段:加法阶段、加减法阶段、减加法阶段、减法阶段。</h3><h3><br></h3><h3>童年小少年,做加法,不断学习,不断获得,如知识、宠爱、小伙伴;</h3><h3>少年青年,做加减法,更多的是学习,是得到,但也开始会失去,如机会、友情、爱情……;<br></h3><h3>人到中年,做减加法,失去越来越多,而学习和得到变得精而少,如机会、爱情、亲情……;<br></h3><h3>到了老年,做减法,已无力再获得更多,只剩归途,和不断失去。<br></h3><h3><br></h3><h3>而这些,不必悲伤,也无需多想,随心一步一步走下去,即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