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到了冬至节气,过了冬至离年也就不远了,随着年关逼近,人们开始忙碌起来。翻开记事簿,本月有一半以上的行程被各班的演出活动排的满满当当,12月26号葫芦丝班迎春联谊会如期举行,这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郭子信同志一同出席,学员家属和亲友团也一同观摩,整个演出活动精彩而有序,看完演出,领导高度赞许,家属十分满意,学员格外开心。回想起当时办学的点点滴滴,在前行的路上,我们有过些许无奈、欣慰、感动和自信。
记得当时葫芦丝班就十几个人,十几把葫芦丝在办公楼的一个角落里,学员吹都吹不响,更谈不上简谱和乐理知识,当时我心里就有疑问,“她们能行吗?办的下去吗?”好在陈振刚老师没有轻言放弃,手把手的教。学员们也反反复复的练、刻刻苦苦的学,十几个人队伍硬是发展今天到了八十多人的阵容,而且个个都能登台。
“百日竹笛千日箫,一把二胡拉断腰”,说的就是学二胡不容易,成名更难。为了传承二胡我们有幸邀请到了张重武老师到老年大学授课,他在二胡方面是名人亦是名师。别看张老师平时生活严肃,不拘言笑,可是一摸到二胡他就像遇到了重逢的知己、久别的恋人,脸上的笑容总是那么亲切、那么沉醉。谁都清楚二胡要想拉的有模有样、有腔有调,那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起初,学员们的演奏真有点“杀鸡子”的味道,可是张老师却没有任何牢骚和埋怨,每一堂课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帮助学员调音、调弦,没有教室他们就在办公楼的空地上迎着朝阳一起操琴,现在石首的各类晚会都能看到我们二胡学员的身影。
在声乐教学方面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刘家文老师。家文老师出身贫寒、兄弟姊妹多,家庭条件不是十分优越,凭着自己对声乐的热爱、执着,一步步的走、一天天的练,有时还自费外出求学,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石首乃至整个荆州地区都小有名气。可命运弄人,年初,他被诊断出胃癌晚期,他的生命进入倒计时。在与时间的赛跑日子里,他把每一堂课都当成最后一堂课来上,总是把自己最光鲜、最美好的形象留给学员。面对这么有情有义的老师我们的学员又怎么舍得,刘老师患病消息在学校传开后,班上学员两次捐款5万余元,各班学员也是慷慨解囊筹集医疗费4万余元,有的学员还亲自到医院看望。天妒英才,最终这位“民歌王子”还是永远的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歌声却永远刻在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里我还要说一说太极班学员国洪兄,在生命弥留之际,他口中轻轻地呼唤“王老师、王老师”,有时还比划太极的样子,至死他妻子都没有弄清楚丈夫意图。直到王老师带着太极一班人出现在他的葬礼上,学员介绍说这是我们的王老师时,他妻子才明白丈夫的意思,此时她早已泪眼婆娑,口中念叨:“我真糊涂、真糊涂啊!!!”
一个家庭男主人动起来日子才会更有盼头;一个单位领导动起来事业才会更有奔头。看到老师的敬业、学员的热情,老年大学也变被动为主动。积极争取领导重视,郭部长带领局校一班人主动作为、奋力爬坡,演播大厅破土动工、教学设备添置、文化长廊兴建、庭院环境美化……学校面貌日新月异,文化建设蒸蒸日上。12月11日,在迎接省委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检查中,带队组长动情地说:“想不到石首老年大学变化会这么大,发展会这么快,学员热情会这么高,看了整个荆州办学情况,综合来看石首应该排在首位。”
以上只是我们老年大学的一个缩影,像这样的人和事我们还有很多、很多。舞蹈、瑜伽、摄影、书法、绘画、门球、诗词、古筝、中阮、普通话、时装模特每个班都有精彩表现。
各位老师、学员们,2019即将过去,2020正向我们走来。让我们继续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不忘初心、携手并进、再创辉煌。
石首市老年大学
2019年12月31日<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