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十年祭

肖建明

<h1>1.</h1> <h3>  父亲走了。</h3> <h1>2.</h1> <h3><font color="#191919">  时间凝固在那一刻---2009年12月31日下午五点。</font><span style="caret-color: rgb(25, 25, 25); color: rgb(25, 25, 25);">当噩耗从家中传来,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心头一紧,眼泪哗哗就流了下来。我知道我心中背后的那座大山已轰然倒塌。</span></h3> <h1>3.</h1> <h3>  我家兄妹七人。我是家中的满仔,父亲48岁才有了我。据姐姐哥哥们后来说,就数我小时候趴在父亲背上时间多,父亲对我也最是疼爱。</h3><h3> 那时的农村,条件可想而知,加上文化大革命,父亲被开除了党籍,被打倒,抚养着我们这一大堆儿女的艰辛与困难,也许只有父母亲清楚。可自从我懂事的那一刻起,看到的父亲总是面带笑容,乐呵呵的。</h3><h3> 每年春节,父亲带着我与小姐姐都要去舅舅家拜年。小时候,物质极度贫乏,而过年、走亲戚,则是我们孩子们最开心的事情。难得的有新衣服,有糖果吃,末了还可找一些未响的爆竹玩。</h3><h3> 舅舅家离我们家很远,有二十多里山路。那时候没有公交车,都是走路去,一大早就从家中出发。因为太小,往往走不了几里路,就累了,要父亲背。趴在父亲的背上,缠着父亲讲他打仗的惊险故事,一晃一晃就睡着了,等到被叫醒,已到舅舅家了。</h3><h3> 小时候,我特调皮。上树掏鸟、下塘洗澡…淘气的事没少干,事情免不了传入母亲耳中。母亲,因为担心危险,逮住我总少不了一顿胖揍,有时等到父亲收工回家,还在哭哭啼啼。这时候,父亲总是把我搂在怀中,或者背在肩上,哄着我,安慰我,偶尔还会对母亲交涉几句,劝说母亲别打坏孩子。</h3> <h1>4.</h1> <h3>  父亲曾是一名军人,亲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朝鲜战争,经历十年的战火浴血。</h3><h3> 1924年2月,父亲出生于湘南的一个小山村,家里兄妹六人,父亲排行第三。时值战乱之秋,爷爷奶奶含辛茹苦,抚养六个儿女,常常是上顿不接下顿。父亲,因而也从未走进校门。</h3><h3> 1943年春,抗日战争也进入深度对峙阶段。前方战事正酣,为补充兵源,国民党实行三丁抽一兵役制。本来抽中二伯,因二伯不愿,由父亲顶替进了军营。</h3><h3> 那一年,先是大伯病亡,接着父亲又被抽丁,后面又是三奶奶病故,家里噩耗连连。爷爷奶奶整天愁眉苦脸,以泪洗面,全家都笼罩在悲戚之中,不知苦日子何时是个尽头。</h3><h3> 三个月的短暂训练后,父亲与其他新兵经云南最终空运至印度兰呣咖,入编新六军14师,从此开始抗日征程。</h3><h3> 从抗日远征军的八莫会战,到回国参加湖南芷江会战、日军受降,再到国内辽沈战役……1948年10月加入解放军后,平津战役、渡江战役、衡宝战役……再到抗美援朝……十年时间,父亲一直战斗在最前线,亲历大小战斗百余次,负伤10余次,立下大小战功近10次。直至上甘岭前夕,父亲再次重伤昏迷转回国内治疗。10年时光,父亲一直在经历血与火的洗礼,好几次生命垂危。也许经历了太多的艰辛与磨难,也许见多了太多的生死别离,才让父亲的性格变得如此豁达与坚强。</h3> <h1>5.</h1> <h3>  93年春节,漂泊近二年的我携女朋友(老婆)回家。我记得那年老家的冬天很冷,雪下的很大。回到家中,父母已在等着我们,看到父亲的那一瞬间,我鼻子顿时觉得酸酸的,眼泪在眼眶打转,父亲老了,鬓角已现白霜。俗话说养儿防老,可父亲已是69岁高龄,却还在为我操劳。看着父亲那微微佝偻的背影,那一刻,我觉得一丝惭愧,一丝说不出来的感觉,感觉;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自己的责任……我暗暗告诫自己,不要再让父母担心,同时希望能够为父亲做些什么。</h3> <h3>带着孙子孙女的父亲</h3> <h1>6.</h1> <h3>  98年,父亲已是七十四高龄。几年的闯荡,我工作也终于有了一点起色。那年公司搬迁后,我也分到了一间房,我决定让父母与女儿过来同住,方便照顾他们。父亲起初并不同意,生怕加重我们的负担。好说歹说,才终于说服他们。初来深圳,没有了乡音,没有了同伴,父母还有些不习惯,可他们却毫无怨言。每天买菜、做饭、洗衣、带孙女,忙得不亦乐乎,一刻也没闲着。让他们休息,父亲总说这点小事累不着,让他们来深圳,说是我们照顾父母,却更是他们在照顾我们。</h3><h3> 周末我不忙的时候,一家人出去走走或是端坐在一块,逗逗女儿、跟父母聊聊天,也成为我那时最快乐的时光。</h3><h3> 99年底,自己开始创业,整天东奔西跑。虽然辛苦,可每天回到家吃着热腾腾的饭菜,心里却暖融融的。父母在,家就在,背后有一个温暖的家,有一个坚强的后盾,我干劲十足。</h3><h3> 到了02年,终于有了一点积蓄,有了自己的房子,也请了阿姨,生活总算安定下来,父母也稍稍轻松一些。但父亲还是闲不住,操这心操那心的。</h3><h3> 07年父亲病了一场。初始,只是有点咳嗽,让他去医院检查,不肯。说是小感冒,过几天就好,三四天以后还不见好转,我与二哥急了,直接送他去了医院一一住院。直至做了全身检查,没什么太大问题,我们才稍稍放心,一个星期后,父亲却坚持办了出院手续,出院了。</h3><h3> </h3><h3><br></h3> <h3>2002年妻女与父母亲在动物园合影</h3> <h3>2004年,父亲80岁大寿全家合影</h3> <h1>7.</h1> <h3>  父亲真的老了。走路也越来越蹒跚,精力也越来越差。有时出去走走,不远的路程,也都要停一停,休息一会儿</h3> <h3>2009年,与父母亲在德天瀑布合影,父亲刻意戴上了部分军功章</h3> <h1>8.</h1> <h3>  09年10月,父亲一直闹着要回去,说叶落要归根。湖南老家冬天太冷,我们兄弟都不希望他们冬天回去。可怎么也劝不住,实在没办法,只好让大哥送他们,也特意交代家中姐姐好生照料。没想到,这一回去却是永别。</h3><h3> 父亲走得很突然,究竟是什么原因,现在还是一个谜。据母亲和照顾父母的小姐姐说:中午时分,父母亲吃完饭后睡了会儿午觉,醒来后兴致还挺高,两位老人还打了一会字牌。下午4点半后,母亲叫父亲下楼淘米准备晚饭,顺便叫小姐姐回家做菜。等到五点姐姐回来,饭已做好,却不见父亲了踪迹。等在洗手间发现倒在地上的父亲,父亲已没有了回应。</h3> <h1>9.</h1> <h3>  父亲就这样走了,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独自长眠在故乡那青山绿水之间!</h3> <h1>10.</h1> <h3>  “人间的苦涩有三分,您却吃了十分,人间的甘甜有十分,您却只尝了三分…”每当耳畔传来这首《父亲》,我总是泪流满面,我觉得这是父亲这一生最真实的写照。</h3> <h1>11.</h1> <h3>  十年了,我不知道天堂中是否人来人往?我亦不知道天堂中的父亲是否安好?</h3><h3> 父亲,想您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