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诗经>》作者:马洪胜 整理:李群 美篇制作:乔梅

朵朵

<p>有一种美,古老而隽永,那是从心里流出来的歌。</p><p>有一种美,一言以蔽之,思无邪。</p><p>有一种美,自然而美好,清新而真诚。</p><p>有一种美,就在你我的身边,2019我们一起携手走过——</p><p>在河畔滩头,在雎鸠关关的鸣唱声里,我们听见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爱情宣言。</p><p>在山野林地,在伐檀的坎坎声里,我们看见了一群袒露的脊背上,迸发出的力量与愤慨。</p><p>在击鼓进攻时,我们听见了“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的铮铮誓言。</p><p>在旌旗呼啸处,我们听见了出征将士“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的同仇敌忾&nbsp;&nbsp;&nbsp;&nbsp;! </p><p>无论豪放,还是婉约;无论引吭高歌,还是独步吟哦。</p><p>听起来都是那样的自然真切、透明洒脱,纯粹得就像湛蓝的天空,无邪得就像新生的婴儿。这就是诗经,一种永远也不会凋谢的壮美。</p><p>这就是诗经,一簇盛开在炎黄血脉上的鲜花。三千多年前,在我们古老的国度 那些没有留下倩影的女子, 将生活、爱情、思念揉进琴瑟。 三千多年前,在我们古老的国度,那些没有留下姓名的男子,把劳动、兵役、战争漫延成一条生生不息的长河。</p><p>历史的风,吹落了无数的皇冠,吹散了无尽的繁华,却吹不断那一串串竹简 以及竹简上留下的风景。</p><p>历史的雨,冲刷了无尽的荣辱,平复了三千年涛声,却洗刷不去那跳动的生命活力,以及生命带来的人性之美。</p><p>2019,我们携手走近经典</p><p>2019,邻圣明德学会重点学习《诗经》</p><p>2019,我们得到了许多老师的帮助和指导。</p><p>2019,我们分十八个专题研读诗经——</p><p><br></p> <p>2月25日,第一次集体学习,马洪胜老师带领我们,共同掀开了大美诗经的扉页。</p><p><br></p> <p>3月11日,第二次集体学习,程强老师带领我们,再现了诗经在古代外交中斗智斗勇的惊心动魄。</p><p><br></p> <p>3月25日,第三次集体学习,李连杰老师带领我们,感知到诗经中常用的文学手法。</p><p><br></p> <h3><font color="#010101"><p>4月8日,第四次集体学习,徐霞老师用微课堂的形式,带着我们重温了诗经的温暖与感动。</p></font></h3> <p>5月6日,第五次集体学习,乔梅老师以小女子的细腻情怀,用诗经解读了自己的身心自在之旅。</p><p><br></p> <p><br></p> <h3><font color="#010101"><p>5月20日,第六次集体学习,李群老师用舌尖品读诗经,向我们展示了远古时代的绿色食品。</p></font></h3> <p><br></p> <p>6月3日,第七次集体学习,张明星老师带着我们大饱眼福,阅尽诗经中的各色美女。</p><p><br></p> <h3><font color="#010101"><p>6月25日,第八次集体学习,郭双老师带领我们穿越经典,透过智慧论语,解读大美诗经。</p></font></h3> <p>7月8日,第九次集体学习,王相雷老师娓娓道来,让我们明白了为什么《诗经》是礼乐文化的产物。</p><p><br></p> <p>7月29日,第十次集体学习,陈涛老师带领我们观赏古代的花草树木,感悟诗经中的草木情怀。</p><p><br></p> <p>8月19日,第十一次集体学习,马洪胜老师和我们一起诵读诗经,品读诗经中的男人。</p><p><br></p> <p>9月30日,第十二次集体学习,赵喜珍老师带着她的学生们,向我们展示了诗经的力量</p><p><br></p> <h3><font color="#010101"><p>10月14日,第十三次集体学习,齐晓坤老师载歌载舞,让我们全面领略了诗经的艺术之美。</p></font></h3> <p>11月4日,第十四次集体学习,马洪胜老师和大家一起接杯举殇、矫手顿足,在觥筹交错之中,共同学习实践诗经中的酒文化。</p><p><br></p> <p>11月15日,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李文文老师和她的学生们,用真情和行动,让我们深切感受到诗经中的人文素养与关怀。</p><p><br></p> <p>12月2日,第十六次集体学习,郭双老师旁征博引,让我们通过《大学》这面镜子,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了诗经之美。</p><p><br></p> <p>12月16日,第十七次集体学习,孙鲁娟老师精心编排了朗诵和舞蹈节目,带领我们回味舞剧《国风之美》,再一次用心体会国风雅韵。</p><p><br></p> <p>12月30日,第十八次集体学习,章媛媛老师以诗会友、以茶论诗,带领我们进入了“诗经七茶皆非茶、茶润诗经悄无声”的怡情佳境。</p><p><br></p> <p>在学习的过程中,徐霞老师提前筹备,运筹帷幄,准备资料,制作修改课件。</p><p><br></p> <p>河南的专家张项学老师给我们指导帮助、加油鼓劲,他为每一首诗写的感思和感赋,成为我们学习的指路明灯。</p><p><br></p> <p>远在北京的王辉会长带头诵读,率先补课;深入点评,隔空传音; 纵横捭阖,切中肯綮,引领学员们走向纵深研读。</p><p><br></p> <p>每一次的集体学习,绿意思小院成为了我们相对固定的地点。热情而美丽的乔梅老师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了温暖舒适的环境。</p><p><br></p> <p>每一次的集体学习,商显德老师总是认真地调音响、摆座位,为大家拍照留念。当大家离开后,商老师还要辛苦地收拾场地。</p><p><br></p> <p>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p><p>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师友助学,班长督学!形成的合力,让我们携手并肩,共习经典。</p><p><br></p> <p>碧水蓝天、绿树红花,我们相约初春,穿越《诗经》看风景</p><p>4 月20日,我们一行26人,共聚泗水县泗张镇圣地桃源,共诵红花之诗、碧水之诗、蓝天之诗、绿树之诗。</p><p>我们牵手圣地桃园,临水诵诗,有多少没有接住的情歌,落入水中央。</p><p>暮春之初,我们心怀诗经,和拍而歌,与子偕臧。</p><p><br></p> <h3>诗韵中秋,月美南阳。9月15日,学会的40多名学友驱车乘船,齐聚微山南阳湖 。</h3><h3>皎皎兮明月,巍巍乎中华。我们读诗经、饮美酒,载歌载舞。</h3><h3>皓皓兮邻圣,信信乎明德。我们赏明月、品香茗,促膝长谈。</h3><h3>月出皎兮,佼人僚兮。感谢诗经、感谢学会、感谢优秀的你我带给我们的这美好的感受。</h3><h3><br></h3> <p>11月30日,《诗经》这株开在历史中不败的玫瑰,来到了我们身边。北京舞蹈学院的《诗经国风》在邹城保利孟子大剧院上演。</p><p>11月30日,学会成员带着家人和朋友,穿越千年古韵,走进风雅诗境,共同欣赏满台留香的舞蹈盛宴。</p><p>国风,吹过多少春秋;诗经,吟诵了多少世纪。在这个冬天,我们在自己的家门口,欣赏国风八首带来的曼妙轻舞。</p><p><br></p> <p><br></p><p>今夕何夕,心旷神怡。人们都说,要有诗和远方,其实诗就是当下、就在身边,没有当下的温柔敦厚、细腻平和,哪来的远方呢?</p><p>朝吟风雅颂,暮唱赋比兴。从2月26日,到12月27日,黎明即起,每天一首,一而十,十而百,日积月累……</p><p>秋看鱼虫乐,春观草木情。305天,305首,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昔我往矣、杨柳依依……</p><p>不要把诗当作我们生活之外的艺术,诗就在我们身边,诗可以安顿我们的内心,可以理顺我们的生活……</p><p><br></p> <h3><font color="#010101"><p>我们诵读着这些唇齿生香的句子,我们感受着这无与伦比的东方之美。</p><p>美的河流 美的田野 美的天空 美的云彩。</p><p>美的人 美的情操 美的节奏 美的律动。</p><p>在人类所有关于美的描绘中 诗经是最美的容颜。</p><p>今夕何夕,见此良人。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学友们,来吧!学友们,来吧!让我们一起,继续沿着“诗三百”的脚步——</p><p>学友们,来吧!让我们一起,捧着一颗“思无邪”的初心——</p><p>重温这部陪伴我们305天的经中之典。</p><p>让我们一起大声说出——</p><p>大美诗经,我爱你!</p></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