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

重症医学科

<h3>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成立于2001年,目前共设床位19张,拥有一批训练有素、甘于奉献、工作严谨的专职医护团队,全科现有医生15人,其中主任医师 2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3人,医师9人,护士29人,其中副主任护师2人,主管护师3人,护师13人,护士11人。</h3> <h3>科室设备先进齐全,现拥有:多参数床旁监护仪22台、多功能有创呼吸机11台、无创呼吸机1台、血液净化设备2台、纤维支气管镜1台、床旁超声仪1台、床旁血气分析仪1台、床旁快速免疫层析检测仪1台、心电除颤起搏仪1台、心电图机1台、微量注射泵24台、输液泵12台、营养泵13台、亚低温治疗仪2台、电动排痰仪1台,以及简易呼吸器、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心脏临时起搏等所需的各种急救器材,为抢救危重病人提供重要保障。</h3> <h3>&nbsp;重症医学科涉及危重病医学的多个领域,重点工作是应用先进的诊断、监护和治疗设备与技术,对病情进行连续、动态的定性和定量观察,并通过有效的干预措施,为重症患者提供规范的、高质量的生命支持,改善生存质量。<br></h3> <h3>我院ICU诊疗特色:1.呼吸力学监测及支持技术:对各类危重症病人提供密切的各类呼吸力学监测,对呼吸衰竭的病人可应用无创或有创呼吸机进行呼吸支持。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肺复张等先进技术。2.循环动力学监测及支持技术:对各种原因的休克、组织灌注不足等循环衰竭的危重病人,可进行准确的有创及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和恰当的循环功能支持。3.心肺脑复苏技术:对呼吸心跳骤停的病人能以最快的速度开放气道,建立循环通路,挽救病人生命,对心肺脑复苏有丰富的临床经验。4. 连续性床旁血液净化技术:对于伴有或不伴肾功能不全的脓毒症、急性胰腺炎、急性肝肾功能衰竭等多器官功能不全病人,可以提供床旁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急性中毒病人开展床旁血液灌流治疗,对格林巴利综合症、重症肌无力、特发性药疹等病人进行血浆置换治疗。 5. 肠内外营养支持技术:对各类危重症病人通过合理的胃肠内、全胃肠外、部分胃肠外等途径提供免疫营养调理和免疫营养支持,实现危重患者有效的营养支持保障,调理代谢紊乱,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从而影响疾病的发展与转归。6.中心静脉置管技术:为各类危重症病人迅速扩容、动态监测CVP、了解心功能及进行长期胃肠外营养支持提供了方便,常用的有颈内静脉置管术、锁骨下静脉置管术、股静脉置管术。7. 经皮气管切开技术:应用于解除喉源性呼吸困难、呼吸机能失常、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等所致的呼吸困难病人,有创伤小、感染少、操作迅速等优点,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我科。8.心脏临时起搏技术:应用于症状性窦性心动过缓、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等病人的治疗性临时起博,急性心肌梗死后临时起博以及进行某些较大外科手术的预防性临时起博。9.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技术:对于危重症病人进行摘取气管、支气管内异物,抽取气管、支气管内分泌物及血块治疗肺不张、止血,吸引冲洗,引流脓液,抽取气管、支气管内分泌物并灌洗作病原微生物培养等。10.感染监测及控制技术:通过严格隔离等严密措施,杜绝院内感染,并根据相关病原学检查,使用相应敏感的药物进行有效的抗感染治疗。11.亚低温治疗:冰毯、冰帽配合镇静药物治疗脑缺血、脑缺氧和脑出血病人。12.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评估、监测及救治:对危重病人量化评估,微量泵控制多个药物个体化给药,调控内环境治疗多器官功能不全,结合ICU镇静,镇静状态下心肺脑复苏的救治,以及严重多发伤、复合伤的高级生命支持等。&nbsp;&nbsp; 13.重危复杂手术围手术期的监护及治疗,同时采取程序化脱机拔管(SBT)缩短术后患者带管时间,取得了良好效果,降低了手术风险。 14.重症超声技术:动态、实时评估危重患者病情,指导血流动力学治疗方向及指导精细调整,如心肺复苏时的目标导向超声生命支持评估、呼吸困难病因筛查的床旁肺部超声检查、休克的快速超声休克评估、休克诊治的目标导向超声、创伤腹腔出血的目标导向超声评估、目标导向经胸心脏超声评估等。</h3> <h3>  ICU是院内各科室危重病人的可靠依托,我们将与临床各科室一道通力合作,共创医院发展。ICU全体医护人员,将运用重症医学先进诊疗技术手段和优质的服务,帮助病人重建新的生命平衡之机。<br></h3> <h3>主任医师:张俊 介绍重症医学科<br></h3>

病人

治疗

重症

超声

技术

支持

危重病

气管

监测

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