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12月27、28号吴正宪老师的小学数学教师研修班第四期正式开课了,27号上午在张丛丛主任的带领下去参加了这期培训。外面的天气可谓是寒风凛冽,但是会议厅内却是暖意融融,当天上午,我们有幸见到了小学数学界的大咖级人物——名震全国的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吴老师已60多岁的高龄,但是她用独特的教学艺术和人格魅力给我们呈现的专题讲座和一节节精彩课例让我们震撼!</p><p> </p> <p> 上午由聊城一线教师,王庆松老师带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完美的呈现了老师的专业素养,和团队的合作意识。课堂中王老师注重让学生动手实践,在操作的过程中,利用格子图和活动教具,形象的展示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它的高和底有关系。进而探索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长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并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向学生渗透了数学中重要的数学思想——转化思想。</p> <p> 在接下来的教师团队展示中,7位老师从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测量,图形的运动以及图形与位置,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剖析, 精彩的讲解了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内容,能看的出教师团队,对教材知识进行了深度挖掘和研讨。</p> <p> 吴正宪老师带来的《面与周长》,打破了以往的常规教学,首先拿出几个图形,让学生观察,由于“面”这个强势的几何要素,充斥了孩子的主要思维,孩子们只看到了图形的面,吴老师就顺着学生的思维而导,面对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行教学。从强势的几何要素里挑出角、边、周等重要的几何要素。吴老师一直在意学生的感觉,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感觉,一步步地感知面是面,周是周的同时,还感知了面和周是分不开的一对好朋友。</p> <p> 28号是由北京的名师邢颖带来的《用数对确定位置》和吴正宪老师带来的《平移与旋转》,吴老师上来就是带着歉意的说了句“孩子们,让你们久等了。”不但用她的爱心、耐心打动了孩子也再次打动了我,吴老师的课贴近生活实际,从孩子们爱玩的摩天轮导入,整个过程都是孩子们爱玩的运动,在与孩子的互动中学习正在发生,一切都是那么和谐自然,孩子在玩中学,潜移默化中把知识学会。以致于最后孩子们迟迟不愿意离去,这正是吴老师的人格魅力。</p> <p> 28日下午,听了《角的度量》一课,这节课是由吴正宪老师和邢颖老师的一节双师同堂课,又让我增长了新的认识,很震撼又很别开生面,一节课上有两个老师,一主一辅。上课之前我还在猜想这样的课堂,学生会怎样学,教师又会怎样教呢?这样的疑问在上课过程中让我对教师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p> <p><br></p><p> 数学应该是思考的学科,如果真的有学生通过思考自己探索得出的一条结论或者公式,那么这将带给学生的是创新的思维。只有让学生理解了关联,那么学生的学习将不再困难,在以后工作中,我将尽自己最大程度学会联系数学知识的相通之处,把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放到首位,让学生去体会数学,感悟数学。</p><p> 给大家留下印象特别深的是吴老师在课堂中激励学生的评价语,让学生学习起来特别有信心,如“真是服了你”、“我喜欢认真思考的同学”、“你提的问题真有价值”“我发现你回答得特别清楚”……整堂课下来,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p><p> 在教学过程中,吴老师尊重每一个学生,对于学生的错误回答,吴老师从未有过一句“错了”,而是耐心地引导他发现自己的错误,改正错误。四十分钟很短,下课时间到了,学生们还意犹未尽,说还想再上一会。下课前吴老师还不断地激励学生们说:你们真棒。</p><p> 正如任老师最后的评价 “微笑、轻声、躬身、多听”。这些才是应该向吴老师学习的东西。我们不仅仅教学的技巧方法,还有对孩子们的爱,用爱做教育。</p> <p><br></p><p>文:李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