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游茂陵博物馆

陈爱国

<p>&nbsp;&nbsp; &nbsp;上午路过茂陵时,顺路又去茂陵博物馆一游。退休后十几年了,这还是第一次来。以前虽然来过几次,但那时都是来去匆匆,走马观花,头脑里只有模糊的印象。现在退休了,有了时间,可以慢慢的参观,细细的品味。</p> <p>&nbsp;&nbsp;&nbsp;&nbsp;茂陵在咸阳西郊,距市区约十公里,位于咸阳兴平之间的五陵原上。茂陵是汉武帝刘彻的陵墓,也是西汉帝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陵体高大宏伟,形为方锥,有“东方金字塔”之称。其周围有卫青、霍去病、霍光、金日磾等陪葬墓20多座,星罗棋布,蔚为壮观。</p><p>&nbsp;&nbsp;&nbsp;汉武帝刘彻,在位五十四年,开疆拓土,文治武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颇有作为的帝王。</p><p> 当代武功籍诗人张磐的两首诗巜雪夜过茂陵》和巜过汉武帝陵》,使我们对汉武大帝和他的文臣武将们一生的功業,有了基本的了解和客观的评价。</p><p>其诗曰:一</p><p> 七律 雪夜过茂陵 (新韵)</p><p> 秦原莽土立昏阁,汉武高陵对夜河。</p><p> 石马沉蹄鞍雪满,云台站吏面风多。</p><p> 雄才传世凭文赋,大略功垂靠驽戈。</p><p> 明日奇松寒色壮,江山万里看清浊。</p><p> 二:</p><p> 古风 过汉武帝陵</p><p> 崇儒才子穷兵将,秦野高陵柏莽山。</p><p> 骏马秋风逐塞北,驿花春雨洒岭南。</p><p> 巍峨青碑立天地,汉武大帝拜再三。</p><p> 今逢盛世数铭鼎,君王堪载五千年。</p><p><br></p>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今天暖阳高照,气温上升,虽是隆冬时节,并不觉得天冷。茂陵博物馆院内,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松柏苍翠,竹林参差,绿意盎然。霍去病墓前,两株蜡梅绽放着黄色的花朵,清香袭人。院内池水清澈,各色金鱼游曳其中,与假山交相辉映,引得不少游人扶栏而观,留连忘返。</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茂陵博物馆现在是国家四A级景区,门票是55 元/人,(旺季上浮到75 元)。今天来馆参观的人并不算多,停车场只有十几辆小车。我们有老年证,进馆可以免费参观,所以在停车场只缴了十元停车费。参观完博物馆,可以凭停车票,到西侧一公里外的茂陵去参观。</h3><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茂陵博物馆现在变化很大,首先是面积扩大了,新的博物馆大门大约向南移动有三四百米,老大门和新门之间有了宽阔的空间。除了中间的一条甬道,两侧栽植了许多松柏为主的绿化树木。</h3> <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树林中有许多景观设计,有多条小路通向这些景点,游人可以在林阴路上散步休息,暑天可以乘凉。进入博物馆内,东部修建了许多仿古建筑,还有被辟为以金日䃅墓为主的另一个新景区。<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几棵粗壮高大的松树,使这个景区显得古朴庄严,肃穆典雅。</span></h3> <p>  金日䃅是汉武帝时代甘肃河西走廊一带的一个休屠王的太子,休屠王降汉后家族被汉武帝赐为金姓。金日䃅从十四岁被留在汉宫养马,由于为人忠厚老实,恪尽职守,加之勤奋谨慎和护驾有功,深受汉武帝器重。后由附马都尉升至车骑将军。汉武帝临终前,托附霍光和金日禅辅佐太子(汉昭帝),并遗诏封金日䃅为秺侯。金日䃅死后,做为茂陵的陪葬墓,位于霍去病墓东侧。</p><p> 金日䃅墓前一侧,有其金姓子孙为修复墓园的捐款公示牌。</p><p> 金日䃅的后代忠厚老实,历经130 多年,七世不衰,为西汉政权的巩固和民族团结做出很大贡献。</p> <p>  茂陵博物馆就建在霍去病墓前,墓冢前方就有一组西汉时期著名的“马踏匈奴”石雕,墓的两侧各排列着一组石雕,这些经历二千多年风雨侵蚀的石雕艺术品,今天仍然形象逼真,惟妙惟肖。</p> <p>  在博物馆院内东测,有一个展室,里面有几十件镇馆之宝,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鎏金铜马”,这些都是国宝级的展品。</p> <p>  我们从博物馆出来,又开车来到茂陵前方。陵前路南修了个很大的停车场,路北就是景区大门。记得以前来时,这里几乎没有什么建筑,就是光秃秃的一个大冢。现在不同了,这里也修了围墙,有人在门口卖票,票价为30 元/人,当然有老年证可以免费参观。从大门进去,是一条带草坪的很宽的路,一直可以走到陵前,大约有三百多米,沿路有三块陵碑,最靠近陵跟前的石碑和武功县的苏武墓碑一样,均为清代毕沅所书,据说毕沅当年曾任陕西巡抚,是一个推崇关学的大文人。陵道两侧及陵坡上,都栽种了松柏,呈现出黛绿一片,使人稍有阴森之感。</p><p> 在陵前路两侧,还设立了几块大宣传牌,介绍了汉武帝和霍光,霍去病,卫青,金日䃅,桑弘羊等西汉重臣的生平事迹。</p><p> </p> <h3>  从以上介绍可以看到,汉武帝在位五十四年,而茂陵则修建了五十三年,每年动用国家三分之一的赋税收入,可见规模之大和奢华之极。<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汉书·武帝纪》载,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初置茂陵邑”,当时是</span>为了加强茂陵的修建,专设茂陵邑,就如同我们今天的一些开发区内新建的城镇一样,那时的茂陵邑已有27.7 万人,可见因修建茂陵,这里已经建立了一个规模空前的城市,据说当时的达官贵族都以居住此处为荣,纷纷从外地迁居而来。</h3><h3> </h3> <h3>  游完茂陵即将离开时,看到大门口有出售介绍茂陵的许多书籍。我突然想起仰慕已久的一个人,他叫王志杰,是武功县西原新寨村人,今年已经79岁 了,他是茂陵博物馆馆长,全国劳动模范,著名的文史专家,我曾看过他的事迹介绍,几十年来,是他把一个仅有三间平房,20 多件文物的文管所,发展成馆藏文物4100 多件和今天这样规模的大型博物馆;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茂陵博物馆的建设和考古研究。这些书籍大都由他所著。此时此刻,我不由肃然起敬!当年<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加拿大国立文化代表团团长、香港美术大学教授时学颜先生参观后在留言簿上写道:“从加拿大至中国陕西茂陵博物馆,乘飞机、火车、汽车已走了万里路,看到茂陵工作的成就,就觉得再跑万里也不虚此行,此地不仅文物宝贵、陈列内容丰富、四周环境也充分表现出中国文化悠久历史以及中国劳动人民的伟大贡献。前国家领导人李瑞环视察茂陵博物馆后,对博物馆的建设大加赞赏的说:这是全国博物馆建设最好的一个,我走到哪儿就要宣传到那儿。</span></h3><h3><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我们今天参观茂陵博物馆大概用了两个多小时,带着十分的满意和收获准备回家了。</span></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