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觉2019年已经接近尾声。马上将迎来2020年。一切都要在今年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八九班在各位老师、家长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本期读书打卡活动已圆满结束。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大家再接再厉。现将本期美篇呈现给大家</h3> <h3>申琦妈妈读书打卡:第四一期第一次</h3><h3> 所谓格局,“格”是人格,“局”是眼界、胸怀。作为家庭列车的火车头,父亲的人品高尚、胸怀宽广,才能确保家庭的发展方向不出错。父亲有大格局,未必求家业繁盛、名传千古,格局还体现在对生活的态度,对逆境的豁达。女性的情绪能量远远超过男性,母亲是家庭的灵魂,母亲快乐全家快乐,母亲焦虑全家焦虑。父为乾天,母为坤地。乾坤相宜相吸,人宇和美无极。父亲有方向,母亲有温度,一个家庭的运势必然顺遂通达。在任何时候都要坚信:“智慧一定高于困难”。道业越深,困难就越少。要懂得感恩,感谢帮助你的每一个人。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每一个帮助你关心你的人。不懂得感恩,就会像无源之水,很快就会干涸。什么时候都不要像蜜蜂那样,把整个生命都拼在对别人的一蛰中。极端的行为付出的是宝贵的生命。</h3><h3> 不懂得宽容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过分的纵容也会失去自己的自尊。</h3> <h3>吴昊程妈妈</h3><h3>读书打卡第41期第一次</h3><h3>书名:《别和青春期的孩子较劲》</h3><h3>关健词:把握人生从习惯入手</h3><h3>感悟:</h3><h3> 作为家长希望孩子出类拔萃,盼望孩子将来能够出人头地,都是家长美好的愿望。但是仅凭借着一技之长就能够享用终生的,毕竟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比起一纸文凭,教会孩子做人,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行,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更为重要。正所谓“人才”二字,人在先,要成才先做人。这就 要求家长从培养孩子的每一个好良好习惯入手,或者从纠正孩子每一个不良习惯做起。</h3><h3> 进入初中的孩子,即将进入青春期,重点培养孩子的三大习惯:诚信,读书,守时。作者在文中提到了三个非常充分的理由,一是孩子从小学升入初中,换了一个全新的环境。再不好的孩子这个时候也会萌生“改过自新”的愿望,不希望新老师新同学在发现和抓住自己以往的过错,这是鼓励孩子进步的绝好契机。二是“诚信”是做人之本,“读书”可以提高修养,“守时”是规范一个人行为的基本要求,而这三个方面都做好了,自然就涵盖了其他更多的好习惯。三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可塑性相当强,此时不说更待何时。</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 <h3>中国近代史》读后感</h3><h3> 这本书是迄今为止,我看过的最好的关于中国近代史的书。用一个字评价就是好,两个字是很好,三个字是非常好。</h3><h3> </h3><h3> 中国近代史其实是一段很不好写的历史,因为怎样写似乎都失之偏颇。主流向左其实理所当然,反正清廷早已不存在,李鸿章袁世凯也作古多年,无论扣上如何糟糕的帽子都不会有人追究。而中国的历史之所以蒙尘,也正是源于这样不负责任的心态。即便此时发生之事,即便著书人身处局中,也未必能在错综复杂的表象之下看清真相,而百千年前风云变幻的旧事,却敢在教科书上铁板钉钉的写下某某人如何如何,又怎能让人信服?</h3><h3> 而后,左风盛行的久了,就有人出来标新立异,开始站在现代人的角度为古代人矫枉,于是同情者有之,批判者有之,愤青亦有之。但上帝视角本身就十分可笑,因此这样高高在上的矫枉也就容易过正。</h3><h3> </h3><h3>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没有大量的统计数字,也没有各色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而是站在一个比较高的角度,清晰的梳理了近代中国格局的脉络,从英国最初的和平外交受挫,到后来一系列的外交失败、战争失败,理性的串讲了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前因后果,以及中西方文化大碰撞带来的新的社会局面,从思想观念、文化传统,到科学技术、教育体制,最后再到国家体制、政治体制,无一不阐述的清晰透彻。</h3><h3> 中国的近代史,实则是古老中国遍体鳞伤的近代化历程,多方面多角度的注重这种变化的过程,才是正确认识历史大势的关键。蒋先生的这本《中国近代史》正是帮助我们了解近代历史变化流转的绝佳著作。</h3><h3> 历史不是数字也不是年代人物,而是不可逆转的潮流,是所有人共同作用的结果,保罗所有的必然和偶然,这种奇妙的规律,才是历史的魅力之所在。</h3> <h3>打卡人: 李宇轩妈妈</h3><h3>书 名:《哈佛家训》</h3><h3>时 间:第四十一期第一次打卡</h3><h3> 今天我看了“道白者杰西”:让杰西永远也忘不了的,是她上三年级时发生的一件事,学校在排演一个歌剧,杰西被选中扮演剧中的公主,接连几周母亲都煞费苦心地跟她一道练习台词,可是,无论她在家里表现得多么自如,一站到舞台上,头脑里的词句全都无影无踪,为此,杰西感到非常苦闷,最后,老师只好把杰西替换下来,为了安慰她,又专门为这出戏补写了一个道白者的角色,由杰西表演,尽管如此,杰西还是感到被深深地伤害了。那天回家吃午饭时,杰西没有把发生的事情告诉母亲,然而母亲却察觉到了她的不安,问她是否想到院子里散散步,那是一个明媚的春日,藤架上的蔷薇藤泛出靓丽的新绿。母亲来到院角几棵蒲公英前,弯下腰对杰西说:“我们把这些蒲公英通通拔掉吧,你看他们在这里似乎很不协调。”说着就准备用力将它们连根拔出。“可是我很喜欢蒲公英。”杰西抗议道:“所有的花儿都是美丽的,哪怕是蒲公英。”母亲表情严肃的说:“对呀,每一朵花都以自己的风姿给人愉悦不是吗?”杰西点点头,很高兴自己说服了母亲。“对人来说也是如此。”母亲又补充道:“不可能人人都当公主。”杰西想,母亲一定猜到了自己的痛苦,她一边告诉母亲发生了什么事,一边失声痛哭起来。母亲听后释然一笑,说:“你将成为一个出色的道白者,对于一台戏来说,道白者的角色,跟公主的角色一样重要,就像蒲公英和蔷薇花,他们是一样美丽的。”于是,杰西愉快的担当起道白者的角色,不再因为演不了公主而伤心了。结果,所有的观众都被杰西的道白感动了,人们不仅记住了她的声音,也记住了她的名字。从此以后,老师和同学们都叫她“美丽的道白者杰西。</h3><h3> 世界上有许多事等待我们去做,有大事,也有小事。只要对成功有益的事我们就要努力的去完成。假如做不了太阳,那就做一颗星星吧,但要尽量使自己明亮。假如不能成为一棵大树,那就做一棵小树吧,但要努力使自己茁壮成长!不可能每个人都当船长,必须有人来当水手,问题不在于你干什么,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做一个最好的你。</h3> <h3>打卡人: 李宇轩妈妈</h3><h3>书 名:《哈佛家训》</h3><h3>时 间:第四十一期第二次打卡</h3><h3> 今天我看了“红草莓”:伯杰是一个懂事的孩子,每到周末他都要去两公里以外的树林里捡柴。那天是个好天气,柏杰一会就捡到了许多木材。太阳升起来了,他感到口渴难耐,于是,伯爵走向小溪,想在那里找一个阴凉的地方休息一下,顺便吃些东西,因为他要到傍晚的时候才能回家。小溪旁边有一棵大树,那可是个不错的地方,当到了那里的时候,伯杰发现树下长了一些熟透的野草莓。他正发愁这些干巴巴的面包吃不下去呢,要是把草莓加在面包里味道一定好极了!伯杰把帽子放在草地上,然后小心翼翼地把红红的野草莓一个个放在里面,心想,要是妈妈能和我一起分享这些美味,该有多好呀!可是,妈妈生病了,正在承受疾病的痛苦,想到这些,伯杰把即将送入嘴里的草莓放了下来,还是给妈妈留着吧,她现在正生病呢,吃了这些草莓一定会好受一些的。可是,那些草莓实在是太诱人了,伯杰心想,我干活太累了,就吃一点点吧。于是,伯杰把草莓分成了两堆,但是每一堆看起来都很小,他又将草莓放到了一起。只尝一颗!柏杰心里想着,无意中他把最好的一颗拿了起来,就快要送到嘴边的时候,他发现了那是最大的一颗,于是又连忙把草莓放下来,我要把最好的、最大的草莓留给妈妈。犹豫了一会儿,伯杰做出了决定,要把全部的草莓都留给妈妈。最后,伯杰一颗草莓也没有吃,他又去捡柴了。黄昏的时候,伯杰回到家,当他放下木柴时,听到了妈妈的呼唤:“伯杰,你回来了吗?快进来,让妈妈看看。”伯杰高兴的来到妈妈的床前,把草莓送给妈妈:“妈妈,您看我给您带回来这么多草莓,这是我专门留给妈妈您吃的,您吃了以后病就会好了。”妈妈眼中顿时充满了泪水,她用手抚摸着伯爵的头说:“妈妈为有你这样的孩子感到骄傲,上帝保佑你,好孩子!”看到妈妈那么高兴,伯杰感到非常快乐,他想,这比自己吃了草莓还要高兴1万倍呢!</h3><h3> 好的品性可以给人力量和快乐,就如柏杰,他在孝敬妈妈的时候,自己也感到了无比的幸福。只有那些可以从美德中体会到乐趣的人,才会愿意展现和传递美德,事实上,这种领悟本身就是一种美德,所以,我们要关爱身边所有的人!</h3> <h3>王怡博妈妈读书打卡第41期第一次</h3><h3>读《童年》有感</h3><h3>读完这本书,思绪万千,久久不能平静,深深为故事中的主人悲惨的遭遇而痛心。又为他的坚强而感动。阿廖莎三岁丧父,跟随母亲投奔外祖父家,在那里生活并不如意,经常受到外祖父的毒打,舅舅,表哥也歧视他。学校里,同学们都以异样的眼光看他。在这样恶劣恐怖的生活环境中,他只能默默忍受艰难生活。十一岁那年,母亲去世,之后,他离开外祖父家,独自一人踏上社会,期间,饱受欺辱,受尽磨难。他把苦难当做一种磨厉,锤炼了自己。读完这本书,我感到他的童年黑暗而又痛苦。和现在的孩子真是天壤之别。什么也不用担心,生活无忧无虑。我们没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都有自己的酸甜苦辣,更要珍惜上天赐予我们的苦难,因为苦难可以使我们更加坚强。</h3> <h3>加油!梦想在这里实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