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故事》一普安李望 。( 16 ) 跌宕的大学生活 。( 1957 ~ 1962 )。

奔流

<h1><b>  7 ,1 。 欢迎新同学</b></h1><h3><b><br></b></h3><h3> 我得到东北人大入学通知书,比 1957 年应届毕业生早得多,九月一日开学前几天我就报到了。</h3><h3> 早晨 4 奌刚过,火车到达长春。公交尚未出来。一位中年男子,迎我走了过来,他问我去哪儿?我说,东北人大。他说,跟我走吧,我送您去。初到长春,我不熟悉,既然他送,就随了他。他没有代步的车,有的是一辆两轮排子车,可放东西,也可坐人。我没有坐,只把简单行李,放在车上,他拉着车,我跟着走。就这样,我俩步行,由车站走向东北人民大学。</h3><h3> 东方渐渐变红,予示着是个好天。城市尚未醒来,我俩走在笔直的斯大林大街上,街心花园以及人行道上的杨树及其他树木,葱郁茂密,浓荫蔽天。路两旁的建筑,由于外墙多镶嵌着米黄或乳白色的瓷砖或马赛克,显得格外清爽干净。不高的树墙或漆成绿色的竹篱笆,代替了院墙,更突显出建筑物的美丽。街道上空,见不到其他城市司空见惯的电线,使城市更加简洁,令人心旷神怡。</h3><h3><br></h3><h3><b> 长春,给我的第一印象好极了 。</b></h3><h3><b><br></b></h3><h3> 我提前报了到,系里叫我和上年级的学兄,学姐们,一起欢迎今年入学的新同学。因此,不少同学以为我是老同学。学期一开始,我就觉得是这里的主人了,对新的伙伴,完全没有陌生感。 在我人生的道路上,就这样开始了新的篇章。</h3> <h3>老六班。</h3> <h3><b>  7 ,4 。书记挂帅,全民练钢</b></h3><h3><b><br></b></h3><h3> 东北人大入学后,大概第三学期,我做了年级党支部书记。与此同时,系里叫我做年级政治辅导员 (半脱产 )。由于社会工作要占用大量时间,我可以免修一些课,可以延长一年毕业,经济上,每月给我 8 元钱。</h3><h3> 那时,毛主席提出书记挂帅。当时我们年级有 240 多人,有由团支部书记,班长,党,团员,积极分子形成的一个核心,有了这个核心,我就可以带领年级这二百多人,在教育革命中,破浪前行。</h3><h3> 同学们到 一汽 化缘,师傅们给了不少工具,我们建起了机械厂,在黄振邦老师的指导下,建立了真空计厂,要生产皮拉尼真空计,办起了磁性材料厂,生产铁氧体永久磁铁。一部分人去编教材,编微积分教程。我们还 剪刀✂️十 浆糊,编俄华大词典。我们没有奢望能出版一部大词典。只想通过这个途径来学习。 教育革命吗,同学们有好多奇思妙想,甚至是奇思怪想。年青人朝气篷勃,什么都想试一试。 我们还开设了无线电修理部。当时收音机很少,来修理的更少,门可罗雀。其实,当时我们是想借此开发外差式四管便携式收音机。当时还未出现调频台,收音机还都是调幅的。 </h3><h3> 我们还参加了長春一汽试车跑道的修建,参加长春郊区新立城水库的修建,参加九台,兴隆农业劳动。</h3><h3> 当时学校也做民兵编制。物理系是团,年级是营。外出参加活动,我的角色是物理团副团长加上营教导员。 后来同学聚会,小曲同学跟我开玩笑说,想当年你也曾是叱咤风云的学生领袖。当然,这只是笑谈而已。</h3><h3><br></h3><h3> 1957 年 11 月,毛主席率团参加苏联十月革命 40 周年庆典。当时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在世界上引起了巨大反响,说明社会主义有能力集中人力,物力办一些大事,使经济快速发展。 当时苏联领导人告诉毛主席,他们正计划超美。</h3><h3> 那时,我们的中央领导也在探索着,能否找到使国内经济快速发展的新途径。</h3><h3> 既然苏联老大哥超美,那我们就趕英吧。</h3><h3><br></h3><h3> 毛主席回国后,找到了 薄一波 同志,叫他查看一下英国情况。大约一个月之后,簿 向毛主席做了汇报。汇报方面很广,其中提到英国现实的钢产能力,大约是年 2200 万吨。毛主席听了,说,那我们就从钢产量入手赶英吧。 当时确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要大跃进,工业以钢为纲,钢铁挂帅。 决定1958 年的钢产量要在去年的基础上翻一翻,达到 1070 万吨。</h3><h3><b> 就这样,掀起了全民炼钢。</b></h3><h3>据统计,当时全国有 九千多万人参加了练钢,建起小高炉一百多万座。</h3><h3><br></h3><h3> 全民炼钢,我们也没闲着,我们几个同学,被派到长春电业配置厂炼钢车间学习。在那里,抡大锤,砸元宝铁,为冲天炉备料,看转炉炼钢。</h3><h3> 回到学校,校园内建起了冲天炉,转炉,以及浇注设备等。后来,学校又成立了共青团练钢厂,它包括只有几个人的平炉车间,电弧炉车间,以及真正练出钢的转炉车间。</h3><h3> 共青团炼钢厂由校党委委员,校团委书记张德中任厂长兼总支书记,我任转炉车间主任,党支部书记。</h3><h3> 转炉车间包括冲天炉,转炉,浇注三个工段。当时在这里安排劳动的有 420 多名同学。由于我们真正炼出钢,浇出钢锭,市里很重视,市委主管这块儿的宋书记,时常找张德中和我去做汇报。后来校园内又盖起了炼钢厂的大厂房。我们还为未来的钢厂培训了 3 名天车女司机 。</h3><h3> 炼钢中,我们曾度过 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的岁月,也曾看过钢花从咆哮着的转炉中喷射而出照亮夜空的壮观而美丽的场面。</h3><h3> 不过,形势没有象予想的那样,随着人们认识的发展以及 三 年困难时期的到来, 全民炼钢成了过去。</h3><h3><br></h3><h3> 领导是一门复杂的艺术,要认真学习,领会。要学会正确对待新生事物。新生事物常有不足,但它有强大的生命力。要善于发现新事物,珍惜並培养它。要学习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长期目标是计么,达到目的要分几步走,要走好每一步,並在一段任务结束时,适时提出新的任务。" 十分指标,十二分措施,二十四分干劲 "。指标要订得适度,要有一定的高度,但通过努力可以达到。定了指标之后,要找出实现指标的足够措施,要以饱满的热情和干劲去完成指标。要学会弹钢琴,面对众多的事,要完成任务,不能胡子眉毛一起抓,要了解事情的关键在什么地方,能提纲挈领,也要该点的点,照顾到全面。看问题要有全局观念,不能以奌代面,对成绩或缺点,要有个正确的评估。要有群众关念。人民群众是历史的推动者,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不脱离群众。书记掌握全局,但仍在群众之中,有具体岗位,和大家战斗在一起。做为书记,要吃苦在先,起模范作用,困难的事,书记要带头去做。</h3> <h3>钢铁班。</h3> <h3>  7 ,5 。饥寒交迫</h3><h3><br></h3><h3> 做为年级党支部书记,政治辅导员,所做的最后一件大事,是分专业。入学前 3 年半,上大课,学基础知识。分专业之后,同学们将进入各专业(专门化),上专业课,进入並参加教研室话动。</h3><h3> 分配先由各专业(专门化)或系提出所需人数及要求条件。然后由我们平衡分配。当时分配去向有:理论物理,磁学,光学,无线电,金属物理,固体物理,半导体系,原子能系,生物物理。我是冲着半导体来东北人大的,我没去那儿,我把自己留在了人数最多的金属物理。分专业后,原来年级的班没有了,党员参加了教研室活动,我 "归队“开始过一个正常学生的生活。</h3><h3><br></h3><h3> 1958年,本来年景不错,但全民炼钢,国民经济失去平衡,粮食,菜,没全收到家。后来本想反左的卢山会议,由于彭德怀的"万言书",变成了反右。局势越来越糟。食物匮乏,东西短缺,国家进入 三年 困难时期,一个令人终生难忘的时期。 人们普遍水肿,女同学不来例假。晚饭过后,便全副武装上床,否则,躺到半夜,腿也暖不过来。</h3><h3> 幸运的是,我们还没有仃课,同学们在饥寒交迫中,顽强的坚持着学习。</h3> <h3>住进隔离室的年级同学。</h3> <h3>隔离室患友。</h3> <h3>  7 ,6 。大学生活的最后岁月 </h3><h3><br></h3><h3> 同学们的身体,每况愈下,抵抗力越来越不足。並且陆续查出肝炎,肺结核。我也没能幸免,也因肺结核住进出版科楼的隔离室。</h3><h3>1961年进入出版科,直到1962年毕业,我没能搬出这个楼。 我大学生活的最后岁月,是在隔离与肺结核做斗争同时度过的。</h3><h3> 寒假回家,路上是饿着肚子的。好容易到山海关有卖燕麦面饼子的,买了像是草籽做成的两个饼子,也没舍得全吃,还剩了一个带回家和家人分享。吃菜把家里孩子都吃怕了,乞求妈妈做碗 "不菜粥 “。以前不要的蒜辫子,成了春节桌上的美味佳肴。</h3><h3><br></h3><h3> 社会工作,不知用去了我多少时间,但几年下来,我没有拉下必修课,只要我完成毕业论文,就可以按时毕业了。可以挣钱养活我的妈妈了。想到这些,我的心,是热乎乎的。</h3><h3><br></h3><h3> 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 " 弥散硬化 (相)对钨,钼再结晶的影响 “ ,由苏联回来的李宝森老师指导。我们混料,成型,低温烧结,高温烧结,时效等制成样品。再对样品进行各种测试。前部分由同一大课题同学共同完成,后边测试则各有侧重。</h3><h3> 当时,正值.我肺结核浸润期。每到下午,都有低烧,加上吃治结核的 雷米封,头总是昏昏沉沉的。晚上难以入睡。当时我装了一个矿石收音机,每晚都是听完电台的结束曲 春江花月夜 才入睡,夜里盗汗醒来,衣服,被子湿漉漉的。</h3><h3> 就在困难时期,营养不足的日子里,在病痛的折磨下,我顽强的的完成了我的大学毕业论文,並顺利通过答辩。</h3><h3> 我胜利了,我可以按时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了。</h3> <h3>壮大中的年级党员队伍。</h3> <h3>做论文期间同教研室人员去南湖公园。</h3> <h3>1962年金属物理专业毕业生留影。</h3> <h3>我们走在大路上。</h3> <h3>同系领导合影。</h3> <h3>  7 ,7 。毕业分配</h3><h3><br></h3><h3> 毕业分配可说在秘密中进行。学生不知道哪个单位来要人,要什么样的人,分配结果不张榜公布。同学们等待的是自己的分配结果和一张报到通知书。当时大学毕业生供不应求,不用担心毕业后没有工作,差别是分配合不合心願。没有听说不服从分配的,不合心顾也得去了再说。当时还没有走后门这个词儿。</h3><h3> 我的分配,开始很顺利,系里告诉我,我被分配到三机部一所,地奌北京西郊永定路。接着我去长春市委组织部转去北京的组织关系。但随后又告诉我,分配可能有变化,叫我等待。和我一起等待的还有同专业的王凤安。毕业了,助学金不发了,我俩没钱买饭吃,就向系里借些饭钱。同学们陆续离开,我俩左等右等,等到十月份,才来结果。我俩被分配到二机部中心所。报到地奌,北京和平里五区3号。我当时卖掉了所有可能卖的东西,十月上旬的一天,我俩到北京报到。临行前,系邬(女)秘书反复叮嘱,一定要带好报到书,千万不可丢失,最好把报到书缝到衣服里边,否则丢失了会非常麻烦。</h3><h3> 到了北京,找到报到地点,不由得有些犹豫,这里没有单位名称,除了门牌号什么也没有。一个中年男子,抱着孩子,正在门口收拾炉子,我俩上前询问,这里是否有报到处? 他说,你俩是来报到的,把报到书给我吧。我俩迟疑了半晌,才把报到书掏出给他。我俩被带进一个小楼里,安排了食宿。没有事干,我们想跟外面联系,询问这里的通讯方法。管理员老李(这是后来知道的)告诉我们说,来到这里,和外面的联系就都断掉了,过几天会有车接你们走。我俩更增加了对单位的神秘感。</h3><h3> 四,五天后,有车来接我们,车子越开,外面的景色我越熟悉。最后车子竟然开到离我家不远的地方。这里原来我们只叫北坊厂子,现在才知道,这里就是有名的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它的另一代号是,二机部 601 厂。</h3><h3> 1962 年 10 月 14 日,我正式报到。 15 日之前报到,可以领整月工资,拿到工资后,第一件事,是还学校借的饭钱。</h3><h3><br></h3><h3><b> 我有二个没想到:第一,没有想到在所有可能分配的單位中,这几离家最近,只有十多公里。第二个没想到的是,我竟然有幸参加祖国的原子能事业。</b></h3><h3><b><br></b></h3><h3><b> 人生又翻开了新的一页,新的生活在意想不到中开始。</b></h3> <h3>病中留影。</h3> <h3>大学毕业证书照。</h3> <h3>  </h3><h3><br></h3><h3> 《爷爷的故事》 到此结束。</h3><h3><br></h3><h3> 如对后续故事有兴趣,可参看已发表的下述 “ 美篇 ":</h3><h3><br></h3><h3>《峥嵘岁月,我和老吴 》。</h3><h3> 《踏荒人》。</h3><h3> 《一张名单背后的故事 》。</h3><h3> 《音乐欣赏一一我的退休生活之部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