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红杉

万里山茶花

<h3><br></h3><h3></h3><h3>美国红杉</h3><h3></h3><h3>科普中国</h3><h3>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审核</h3><h3>审阅专家李学强详情</h3><h3>美国红杉杉科、常绿大乔木,为地球上最高大的树木,树高达119m,胸径6m。[1]红杉中的一种,因在美国境内所以称为美国红杉,又称加利福尼亚红杉、海岸红杉、常青红杉、北美红杉统称为美国红杉,在美国红杉树国家公园最为集中。</h3><h3>中文学名</h3><h3>美国红杉</h3><h3><br></h3><h3>美国红杉,是世界上最高的树种之一,也是地球上最庞大的植物之一。它们有的高达300英尺(1英尺约合0 3米),寿命长达2500多年。</h3><h3>美国红杉,乔木,高达50m,胸围达1m。树皮灰色或灰褐色,纵裂而粗糙。小枝下垂,幼时有毛,一年生枝红褐色或淡紫褐色,有光泽。冬芽卵圆形,褐色或深褐色,有光泽,外层芽鳞先端尖,边级有睫毛。叶倒披针状窄条形,长1.2-3.5cm,宽1-=1.5mm,先端渐尖,上面中脉隆起,每边有1-3条气孔线,下面沿中脉两侧各有3-5条气孔线。表皮有乳头状突起。花单性,雌雄同株,球花单生短枝顶端。球果直立,圆柱形,长3.5-5cm,径1.5-2cm,熟时紫褐色或灰褐色;种鳞近方形或方圆形,先端平截或微圆,边缘稍内曲,背面疏生短毛和小瘤状突起;苞鳞长圆状披针形,紫褐色,比种鳞长,通常直伸,露出部分长达5mm以上。种子斜倒卵圆形,淡褐色,有不规则的紫色斑纹,种翅倒卵形,宽约4mm。花期4-5月,球果10月成熟。</h3><h3></h3><h3>美国红杉</h3><h3>叶二型,螺旋状着生,鳞状叶贴生或微开展,上面有气孔线; 条形叶基部扭转列成二列,无柄,上面有少数断续的气孔线或无,下面有2条白色气孔带。雌雄同株,雄球花单生枝顶或叶腋,有短梗,雄蕊多数,螺旋状排列;雌球花生于短枝顶端,下有多数螺旋状着生的鳞状叶,珠鳞15-20, 每珠鳞有3-7枚直立胚珠。球果下垂,当年成熟;卵状椭圆形或卵圆形;种鳞木质,盾形,发育种鳞有2-5粒种子;种子两侧有翅;子叶2枚。</h3><h3></h3><h3>美国红杉</h3><h3>分布范围</h3><h3>现杭州、台州等市和大鹿山、舟山等岛屿已有栽培。[1] 中国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新疆、贵州和山东等地。最近在云南吕合中新世地层也有发现。</h3><h3> 共5张</h3><h3>美国红杉</h3><h3>生长环境</h3><h3>喜温暖湿润气候,要求上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微酸性沙质壤土。[1]</h3><h3>繁殖</h3><h3>国内要用扦插和嫁接育苗采用半木质化的嫩枝扦插,需搭棚遮荫经常喷水年即可成苗。以2年生的杉木茁为砧木,采用嫩梢拉皮腹接,成活率可达80%以上。</h3><h3><br></h3><h3>用途</h3><h3>美国红杉树干耸直树形高大,树皮红褐色,侧枝斜展,树冠尖塔形,枝红叶绿雄伟壮观。孤植、丛植、列植和群植均相宜。大型花坛中央,大草坪边缘、高大建筑物阁围、主于道两侧均可栽植,与其他花木搭配也很壮观。木材可供建筑、造船、桥梁等用材。[1]</h3><h3></h3><h3>美国红杉</h3><h3>历史文化</h3><h3>原产北美洲西海岸,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第一次访华时赠送给我国,周总理和尼克松总统亲自把它栽植在杭州植物园记载着中美两国友好往来的历程。</h3><h3></h3><h3>美国红杉</h3><h3>主要价值</h3><h3>药用价值</h3><h3>性味:微辛,温。</h3><h3>  功能主治:主治痢疾,脱肛及气滞,腹胀等症。[2]</h3><h3>经济价值</h3><h3>红杉的树皮很厚,有很强的抗病虫害和防火能力,使它们长盛不衰,活力常在。即使树心朽烂,树干外层仍完好。当地人把这种空心树叫作鹅圈,因为早期的居民在这里养鹅。红杉树干通直圆满,木材纹理美观,耐腐耐火,有香气,不受白蚁蛀食,是贵重的高级建筑和细木器用材;《DK木工全书》上介绍,北美红杉木材略脆(但韧性优于巨杉),机械加工时会发生碎裂;树皮含单宁;根、叶、树皮、木材、球果、杉节均可入药。边材淡黄色,心材红褐色,纹理直,结构细,材质较轻软,比重0.45,耐水湿。可供建筑、电杆、桥梁、器具、家具及木纤维工业原料等用。树干可割取松脂,树皮可提栲胶</h3> <h3>西湖风景区花港公园 北美红杉</h3> <h3>尼克松所赠北美红杉“子孙满堂” 见证中美友谊代代相传</h3><h3>中国日报网 2016-09-07 11:02:58</h3><h3></h3><h3>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送给中国一棵北美红杉,如今这棵树已高达15米,并繁育出了“子孙”。(中国日报网 党超峰 摄)</h3><h3>中国日报网杭州9月7日电(记者 党超峰)1972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一行在周恩来总理的陪同下访问杭州,并带来了中美友谊的象征——五株树苗,分别是四棵红松和一棵北美红杉,后者种在了西湖边的杭州植物园里。44年后,这棵红杉长势如何呢?9月6日,记者来到杭州植物园一探究竟。</h3><h3></h3><h3>植物园的科技人员将尼克松赠送的红杉的枝条剪下来进行繁殖试验,成功培育出一批小树苗,图为第二代红杉。(中国日报网 党超峰 摄)</h3><h3>植物园副园长王恩告诉记者:“1972年2月24日,美国派货机将四棵红松和一棵北美红杉运到杭州,当时这棵高约2.4米的红杉是由一个树筐装运的。2月26至27日尼克松访问杭州时,将五棵树送给了杭州植物园作为国礼,四棵红松最终送到了花港花园种植,而红杉则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种在了杭州植物园,种植时现场开封。”</h3><h3></h3><h3>图为尼克松赠送给中国的红杉的第二代,植物园管理人员在前面立了标牌。(中国日报网 党超峰 摄)</h3><h3>北美红杉原生长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温暖湿润的海岸边,但杭州夏天高温干旱不适合红杉生长,因此,杭州植物园采取了一些保护措施,在荫棚给红杉喷水,就这样红杉活了下来。</h3><h3>王恩介绍说:“原来送给我们植物园的那棵美国红杉种在植物园分类区,当年五六月份时植物园的科技人员把它的枝条剪下来进行繁殖试验,结果成活了,繁殖了一批小苗。为了更好地保护好这棵美国红杉,我们建立了一个友谊园,专门种植国外领导人赠送的树木,随后将这棵美国红杉转移到友谊园里,进行专门的保护。”</h3><h3></h3><h3>当年,植物园管理人员在红杉旁边盖了一间管理房,派人日夜值班守护这棵友谊树。(中国日报网 党超峰 摄)</h3><h3>如今,这棵红杉已长成参天大树,高达15米,而且“子孙遍天下”。王恩称,以它作为母本,在国内18多个省市引种栽植,繁殖出4万多棵幼苗。</h3><h3></h3><h3>图为尼克松所赠红杉繁殖出的小红杉。(中国日报网 党超峰 摄)</h3><h3>美国红杉在杭州植物园扎根后,尼克松曾于1982年和1993年先后两次前去参观它。看到植物园员工精心养护美国红杉并繁育出数千株红杉后代,尼克松感到非常高兴,并对大家说,红杉树可活2000年,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要像它们一样永存下去。</h3><h3></h3><h3>2013年5月7日,在杭州植物园,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的外孙克里斯托弗·尼克松·考克斯在外祖父送来的北美红杉旁,种下两棵南方红豆杉。(图片来源:尼克松基金官网)</h3><h3>2013年是尼克松诞辰100周年,同年5月7日,尼克松的外孙克里斯托弗•尼克松•考克斯率领美国尼克松基金会代表团42人访问杭州,在北美红杉旁,又种植了两棵南方红豆杉,象征中美友谊代代相传、万古长青。</h3><h3>(编辑:孙若男 周凤梅)</h3> <h3>路口房的红杉</h3> <h3>我喜欢西海岸到处可见的红杉,高大挺拔,冬季耐寒,材质用途广,红杉寿命长,长达2500年左右,是生命界中长寿“老人”,活化石,中坚兄购买的是石化石。1972年尼克松总统赠送周总理的红杉树在杭州西湖畔生长繁衍子孙。把这几天拍的红杉照片做个美篇合集。</h3> <h3>院里的红杉树,树上有松鼠跳跃</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