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三:神圣的布达拉宫!

赵军

<p>布达拉宫(藏文:པོ་ཏ་ལ),坐落于中国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玛布日山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也是西藏最庞大、最完整的古代宫堡建筑群。</p> <p>布达拉宫依山垒砌,群楼重叠,是藏式古建筑的杰出代表(据说源于桑珠孜宗堡),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是第五套人民币50元纸币背面的风景图案,也是著名网红打卡点。主体建筑分为白宫和红宫两部分。主楼高117米,外观13层,内为9层。</p> <p>布达拉宫整体为石木结构宫殿外墙厚达2~5米,基础直接埋入岩层。墙身全部用花岗岩砌筑,高达数十米,每隔一段距离,中间灌注铁汁,进行加固,提高了墙体抗震能力,坚固稳定。</p> <p>平措堆朗大门门廊两边绘制的“护法四天王(四大天王)”巨幅壁画,他们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身白色,持琵琶;南方增长天王,身青色,执宝剑;西方广目天王,身红色,执绢索;北方多闻天王,身绿色、执宝幢。每幅画均高约6米.宽约2.5米。</p><p>四天王出自婆罗门教即印度教神话的二十诸天,分别是:多闻天王、持国天王、增长天王、广目天王。二十诸天是吠陀神话中八部众之中的诸位天神。佛教创立之初尚处于哲学范畴,随着佛教逐渐发展,将印度教神话的八部众(诸天、龙众娜迦、夜叉、阿修罗等部族)纳入佛教神话当中。</p> <p>在半山腰上,有一处约1600平方米的平台,这是历代达赖和高级官员观赏歌舞的场所,名为“德央厦”。由此扶梯而上经达松格廓廊道,便到了白宫最大的宫殿东大殿。有史料记载,自1653年清朝顺治皇帝以金册金印敕封五世达赖起,达赖转世都须得到中央政府正式册封,并由驻藏大臣为其主持坐床,亲政等仪式。此处就是历代达赖兴行坐床,亲政大典等重大宗教,政治活动的场所!</p> <p>宫内收藏了大量文物珍宝,有各式唐卡(佛教卷轴画)近万幅,金质、银质、玉石、木雕、泥塑的各类佛像数以万计。此外还有历代达赖喇嘛的灵塔,明清皇帝的赦书、印玺,各界赠送的印鉴、礼品、匾额和经卷,宫中自用的典籍、法器和供器等。其中如金汁书写的《甘珠尔》、《丹珠尔》(两者都是藏文的《大藏经》)、贝叶经《时轮注疏》、释迦牟尼指骨舍利、清朝皇帝御赐的金册金印等都堪称稀世珍宝,价值连城。</p> <p>仰望夜幕下的布达拉宫,红白黄主色分明,宛如一幅用现代高科技演绎而出的浪漫油画,在夜空中升起。而当你驻足凝视,那真实的、绚丽闪烁、富丽堂皇的宫殿就矗立在你的眼前的时候,那种敬仰与崇拜的心境越加浓烈,涌动的激情已经在血管中聚集并从身体迸发而出!</p> <p>朝拜,是一种信徒们虔诚的礼佛方式,远远没有常人所想象的那么简单,在旁人眼里无非去寺庙对菩萨跪拜磕头?其实真正的朝拜很多是用生命和满身的伤痛作为代价的。如果你在冬季藏民农闲之际来到布达拉宫,看到朝拜的藏民,请不要嘲讽他们的满身泥垢,也不要轻视他们的每一次跪拜叩首,因为他们这一路所经历的磨难是你永远无法想象到的。</p> <p>愿所有人都能像藏民一样,在自己的人生之路中,怀揣美好,心藏虔诚,一路向前。</p><p>布达拉宫:有一种虔诚和无私叫做藏民的朝拜!</p> <p>布达拉宫依山垒砌,群楼重迭,殿宇嵯峨,气势雄伟,有横空出世,气贯苍穹之势,坚实墩厚的花岗石墙体,松茸平展的白玛草墙领,金碧辉煌的金顶,具有强烈装饰效果的巨大鎏金宝瓶、幢和经幡,交相映辉,红、白、黄三种色彩的鲜明对比,分部合筑、层层套接的建筑型体,都体现了藏族古建筑迷人的特色。布达拉宫是藏式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1994年12月初,西藏拉萨布达拉宫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