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 也不停留……”一首赵雷的《成都》让这个古老的城市名扬四方, 2019年12月5日,我们一群同学 怀着对成都的憧憬和向往,乘坐川航的飞机从三明沙县机场直飞成都,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快乐成都行。</h3><h3> 到达成都第一天的行程首先游览黄龙溪古镇。黄龙溪古镇位于成都市双流区西南部边缘,距成都市区42公里。 是以旅游业为主,商贸服务业为辅的旅游型山水小城镇。被誉为四川省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四川省省级风景名胜区、成都市旅游重点镇……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h3> <h3> 古镇里清代风格建筑保存完好,青石板街面,木柱青瓦楼阁,镂刻窗棂,给人古朴宁静感觉。古镇让人青睐之处:山淸水秀、宁静自然、石径古道、小桥流水,使人留恋。值得一游。</h3> <h3> 一根面又叫"长寿面""长久面",是宋元明清时期黄龙溪古镇的著名传统小吃!</h3> <h3>瞧!我们正在品尝成都特色小吃“龙抄手”</h3> <h3> 有一座大佛,以他庞大的身躯冠绝世界,他坐落于三江汇流,他用慈祥的目光俯瞰江水流去,世事变迁。他就是乐山大佛,全世界最大的坐佛像,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项伟大工程。下午我们就到达乐山市,参观乐山大佛。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h3> <h3> 今天的大佛,已经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外围的大像阁不复存在,人们得以看见他的全貌真容。唐代的大佛是历史的奇迹,是劳动人民的创造,今天的大佛是历史的遗存,是文化的宝藏。乐山大佛早已不仅仅是一尊佛像,他更是活在当下的历史,活在人们心中的一份美好愿景。</h3> <h3> 有着大佛坐镇的岷江变得风平浪静,开凿的初衷得以实现,使得浩大的工程,成为了百姓的福祉。</h3> <h3> 听了导游的一系列讲述,我更加感叹乐山大佛的雄伟和神奇,也更加感叹大自然的奇妙和我国劳动人民用智慧创造出的奇迹。</h3> <h3> 一天的行程结束,我们入住峨眉山脚下的乐达酒店。酒店环境还是挺好滴!</h3> <h3> 晚餐由旅行社安排我们在酒店附近的醉天下火锅城就餐。一边欣赏川剧变脸表演,一边品尝成都的麻辣火锅。</h3> <h3> 第二天,我们的行程就是游览峨眉山风景区。峨眉山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四川盆地的西南边缘,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地势陡峭,风景秀丽,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 </h3> <h3> 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宗教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构成了峨眉山历史文化的主体,所有的建筑、造像、法器以及礼仪、音乐、绘画等都展示出宗教文化的浓郁气息。山上多古迹、寺庙,有报国寺、伏虎寺、洗象池、龙门洞、舍身崖、峨眉佛光等胜迹,是中国旅游、休养、避暑目的地之一。</h3> <h3> 去峨眉山之前,就听说峨眉山下雪了。果真下雪啦!我们之前在车站买的冰爪派上用场了。真的有太多人期待峨眉山的雪了,以至于每个人的镜头中都有不一样的景色。或许是这样的一望无际,空旷辽阔,白色中夹着山林的青黛。</h3> <h3> 又或是色彩对比下的视觉享受,也让白色更加纯粹。</h3> <h3> 走在峨眉山的小路上,远处是云海翻涌,两边是雾凇倒挂,美得让人不知该将目光停留在哪里。</h3> <h3> </h3> <h3> 雪,让峨眉山穿上了冬装,而人们给简白的山点缀了色彩。这座看上去就魅力无限的山,总是会在恰当的时间给出恰当的美。</h3> <h3> 据说沿途有较多猴群,常结队向游人讨食,为该山一大特色。果真,在登山过程中成群的猴子站在山路栏杆上,虎视眈眈的看着游客,时刻准备下手,我看到猴子非常紧张,不敢随意拍照,只有在人多的地方才拿起手机偷偷的拍几张,因为怕被猴子骚扰。<br></h3> <h3> 在雪中的峨眉山,与向往的云彩相遇,卸去了世俗的浮华,感受到了圣洁的沐浴,洗去了途中沉积的疲惫。<br></h3> <h3> 看!这雪中的峨眉山,真的是宛如仙境。</h3><h3>令人惊叹的“雪中云海”</h3> <h3> 我们步行了一段路程后,乘坐百人电缆车上金顶。</h3> <h3> 金顶是峨眉山的象征,金佛是峨眉山的标志。金顶是峨眉山景点和寺庙的汇集,48米高的四面十方普贤金像矗立在金顶。</h3> <h3> 峨眉山的雪,有种魔力。天晴时,阳光洒满银色佛国,矗立金顶之巅的十面普贤像,在白雪的折射下散发神圣耀眼的光辉。</h3> <h3> 金顶海拔3079米,以高达48米的四面十方普贤金像为中心,由金殿(普贤殿)、银殿(卧云庵)、铜殿(大雄宝殿)、朝圣大道和四大观景平台(舍身崖、金刚嘴、睹光台、修心台)组成,整个建筑群气势恢宏、典雅庄重。登临此处,可观"金顶四奇"——日出、云海、佛光、圣灯。</h3> <h3> 晚上回到成都,入住赛仑吉地大酒店。这酒店算是有点档次哟!</h3> <h3> 第三天的行程是:上午导游带我们去购物啦!我们几位在导游的蛊惑下,都买了一些自己喜欢的翡翠玉镯、吊坠等饰品。</h3><h3> 下午参观熊猫基地和都江堰。</h3><h3> 午餐旅行社安排我们吃所谓的柴火鸡,简直就是忽悠我们,不仅量少而且不好吃。</h3> <h3> 午餐结束后,我们乘车来到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又名"熊猫乐园")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援建,地处道教圣地青城山,紧邻大熊猫栖息地世界遗产区域,拥有适宜大熊猫生活的气候和自然环境。</h3><h3> 赶快先来和石熊猫留个影,据说,这里有二十多只大熊猫,但不是每次都能见到的。饲养的大熊猫除了吃就是睡,而且大部分时间是睡觉,我们要碰运气了。</h3> <h3> 终于看到大熊猫了,我们挺幸运的。那笨拙的身躯,挠痒痒滑稽的样子,真是惹人喜爱。</h3> <h3></h3><h3> 看这只熊猫多欢快呀!背着我们正在津津有味的吃竹叶呢!</h3><h3><br></h3><h3><br></h3> <h3>千姿百态的睡像,这竞然在树上。</h3> <h3> 通过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大熊猫,真正感受了她作为国宝的魅力,她憨厚可爱,滑稽温顺,步伐缓慢, 憨态可掬,懒惰享受,活脱脱的黑白精灵,是不是人见人爱? 大熊猫作为中国人民的友好使者被赠送到世界各国,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更是小孩子们的宠物。</h3> <h3> 告别了熊猫乐园,我们来到都江堰。经过一段路程,一座雄伟壮丽的南桥映入眼帘。都江堰南桥可能是中国最美的一座廊桥。</h3><h3> 它位于都江堰宝瓶口下侧的岷江内江上,是南街与复兴街之间的一座雄伟壮丽的廊式古桥。是都江堰市一处旅游胜景。1982年,国务院将南桥划入都江堰文物保护区范围。</h3><h3><br></h3> <h3> 都江堰是中国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岷江上游340公里处。都江堰是由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于约前256年至前251年主持始建的。经过历代整修,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依然发挥巨大的作用。</h3><h3> 都江堰工程的主要作用是引水灌溉和防洪,另外也兼具水运和城市供水的功能。它将岷江水一分为二,引一部分流向玉垒山的东侧,让成都平原的南半壁不再受水患的困扰,而北半壁又免于干旱之苦。</h3> <h3> 李冰父子用来治水的三件宝:杩杈,竹笼和卧铁。</h3> <h3>《西游记》中,人参果树的原型,就是它。</h3> <h3> 整个都江堰枢纽可分为堰首和灌溉水网两大系统,其中堰首包括鱼嘴(分水工程)、飞沙堰(溢洪排沙工程)、宝瓶口(引水工程)三大主体工程,此外还有内外金刚堤、人字堤及其他附属建筑。</h3> <h3> 都江堰工程以引水灌溉为主,兼有防洪排沙、水运、城市供水等综合效用。它所灌溉的成都平原是闻名天下的“天府之国”。</h3> <h3> </h3> <h3> 安澜索桥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又名“安澜桥”、“夫妻桥”、“何公何母桥”。飞架岷江南北,横跨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古代四川西部与阿坝之间的商业要道,是藏、汉、羌族人民的联系纽带。</h3><h3> 安澜索桥始建于宋代以前,明末毁于战火。索桥以木排石墩承托,用粗如碗口的竹缆横飞江面,上铺木板为桥面,两旁以竹索为栏,全长约500米。目前,安澜索桥已比原址下移100多米,将竹改为钢,承托缆索的木桩桥墩改为混凝土桩。坐落于都江堰首鱼嘴上,被誉为中国古代五大桥梁,是都江堰最具特征的景观。</h3> <h3> 到成都必吃的是火锅,由于旅行社前两天安排的火锅内容不够丰富,我们吃不过瘾,所以在结束今天的行程后,我们晚上再一次去品尝特色火锅——古色古香的环境,气派的大铜锅,长长的筷子都特有气氛。麻辣锅不同与传统,白汤在中央 ,鲜美无比,红汤在外围,够油、够麻、够辣;涮菜中黄喉、毛肚、鹅肠比较经典。</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