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我的收藏我的宝</h3> <h3>袖珍字典</h3><h3>1948年春考取浙江省立杭初,母亲作为奖励给我一本袖珍字典和一双回力球鞋。这本字典伴随我走南闯北,是唯一保存至今的物品。</h3> <h3>抗美援朝停战后,全国人民慰问团赠送的纪念章。慰问团新疆分团团长为鲁迅夫人许广平。</h3> <h3>这是最早佩戴过的帽徽和胸章</h3> <h3>用过的摖枪油壶,佩枪在文革开始就上交了,这把五四式手枪跟我多年,打靶得心应手,曾用它打下树梢上的乌鸦,看到油壶.便想起了它。</h3> <h3>任命书应该是装入档案的,不知为何给了我个人,于是当作了纪念品</h3> <h3>参加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的立功喜报</h3> <h3>抗美援朝战争缴获美军防弹衣的钢鋁片</h3> <h3>志愿军代表团赠送的朝鲜币</h3> <h3>降落伞絲绳</h3><h3>1960年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发现一架迫降的国民党军飞机。由于沙漠干旱机上装备完好,还有一罐咖啡。这是机上备用降落伞的伞绳(当时拿来仅作捆扎用,绝对牢固)</h3> <h3>1965年9月至1966年5月在吐鲁番农村社教(四清)帮老乡秋收留下一颗特大花生。</h3> <h3>苏联产银柄西餐刀</h3><h3>原是办公室作裁纸用的。军区机关所在两幢苏式大楼,原是国民党新疆省政府及警备司令部的办公楼,接收了全部傢俱及办公用品。这把餐刀从何而来不得而知,文革时期枪支和刀具要全部上交,因而拿回家,使用至今仍鋒利如初。</h3> <h3>美国水果刨刀</h3><h3>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旅居美国的侄女裘启明回杭探亲,作为礼物送的。由于刀口钢好又加中轴能转动,削皮极薄,一用已四十余年,侄女早已过世,常睹物思人。</h3> <h3>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茶几</h3><h3>1959年春节结婚时,机关家属院没有空房,管理处破例腾出一间机关大院内的库房,並留下一只单人沙发一把苏式圆椅和这只茶几。这是一幢机关后院独立的别墅式木屋,据说当年是国民党省府主席盛世才的老岳母住过的,这些家具可能是那时留下的。茶几原为紫檀色,古朴精巧,也算是唯一留存的结婚纪念物。</h3> <h3>韶山毛主席故居门前的红叶和黄河第一铁桥下的奇石。</h3> <h3>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模型</h3><h3>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列主义。2010年4月18日登舰参观购于。</h3> <h3>新疆羊头</h3><h3>回新疆多次,一直想买只羊头作为室内挂饰,无奈携带不便。一次在杭州收藏品市场见有售卖,询问得知是一名新疆医生来杭办亊跌伤,愿低价售出早日返疆,于是仍以原价给他亦为资助。</h3> <h3>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参观纪念</h3><h3>建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是中国最早建立的现代天文研究机构,被喻为中国现代天文研究的摇篮。</h3> <h3>达摩罗汉石</h3><h3>购于浙江展览馆工艺品展。价格不菲,罗汉刻于原玉石之中。</h3> <h3>树桩紫砂壶</h3><h3>1980年大哥从美国回来,送我这把紫砂壶,还有一件滑雪衫。在着装一片蓝黑的当年,这件滑雪衫成了服装时尚,至今还舍不得丢掉。</h3> <h3>五十年代的瓷杯</h3><h3>杯底标注:景德镇市陶瓷工艺品生产合作社製。购于乌鲁木齐。</h3> <h3>唐三彩笔架</h3><h3>当年市卫生局保健处的办公用品,见之喜爱讨要得来。</h3> <h3>铜鼎</h3><h3>购于浙江工艺品展销会</h3> <h3>长城模型</h3><h3>购于北京八达岭长城纪念馆</h3> <h3>东风汽车公司成立纪念</h3><h3>战友高克礼赠送。他转业后曾任二汽铸造厂厂长。</h3> <h3>竹编花瓶</h3><h3>友人赠送。浙江工艺品厂制作。</h3> <h3>兵马俑</h3><h3>购于西安兵马俑博物馆</h3> <h3>摩洛哥铜盘</h3><h3>外孙顾酋赴摩洛哥学习带来</h3> <h3>非洲面具</h3><h3>女儿同学邬宁赠送</h3> <h3>野生灵芝</h3><h3>七十年代去温州乐清外调,在山村田间遇一老农手持,以五元人民币(当时月工资十分之一)买来。</h3> <h3>云南纳西族角雕</h3><h3>购于云南丽江古城</h3> <h3>世界第一撒哈拉大沙漠沙子(外孙顾酋带来)世界第二大沙漠沙子和千年胡杨。</h3> <h3>五十年党龄纪念章</h3><h3>于1954年5日24日入党,时年19岁。</h3> <h3>国庆70大典彩车“浙江潮“模型</h3> <h3>樟木窗雕</h3><h3>购于吴山廟会</h3> <h3>让它们为流逝的岁月定格,</h3><h3>让它们点燃我青春的回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