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之美

阿果

<h3>离厦门之行有一段日子了,但提起集美,提起陈嘉庚,内心仍无法平静。</h3><h3><br></h3><h3><br></h3> <h3>陈先生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毕生艰苦创业、倾资兴学,抗敌救亡,参政议政,造福社会。言人之所不敢言,为人之所不敢为。</h3> <h3>捐资兴学是陈先生毕业追求的目标。据统计,他一生在国内外创办和资助的学校达118所,其中在集美学村创立了从幼稚园、小学、中学到专科,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男女学兼备的完整教育体系。用于教育事业的投入超过1亿美元。</h3> <h3>黄炎培说:发了财的人,而肯全拿出来,只有陈先生。毛泽东对其给予高度评价:华侨旗帜、民族光辉。</h3> <h3>在集美区一条小巷里,我们找到陈先生的出生地,颍川世泽堂。</h3> <h3>这里貌似住家的仓库,堆满纸箱,门外垃圾未清,令人失望。</h3> <h3>导航指引,来到归来堂。这是一座典型的闽南风格庭院式建筑,总面积1330平方米。</h3> <h3>50年代初,陈先生计划用三万元一座房子,让海外的亲人回来有地方住。意在召唤亲人,不忘国家,不忘故土。但他又考虑到校舍未复,不好动工。</h3><h3>陈先生去世后,中央有关领导了解事情后为其建造。1962年建成。</h3> <h3>志愿服务站。</h3> <h3>陈嘉庚公司广告。</h3> <h3>无事找事做,其人必可爱。</h3><h3>有事推人做,其人必自害。</h3> <h3>凡做社会公益,应由近及远,不必好高骛远。</h3> <h3>陈嘉庚先生故居就在归来堂的对面。</h3> <h3>1918年建成。陈先生回国、兴学、工作的重要场所。</h3> <h3>龙舟池。</h3> <h3>这是集美中学。</h3> <h3>南熏楼,集美学村标志性建筑。</h3> <h3>嘉庚公园是后人为纪念陈嘉庚而建的。</h3> <h3>进入鳌园。</h3> <h3>陈嘉庚先生重视社会教育。在建鳌园的时候,将历史故事、风景名胜、民族风情、工矿企业、农林水利、动物植物、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方面内容,用精湛的惠安雕刻把一方方寓意深邃的生动画面镶嵌在园内的游廊、绕海的围墙和影壁上,让参观者在欣赏美的同时接受进步的理念。</h3> <h3>惠安石刻。</h3> <h3>卫生常识。</h3> <h3>宣传公共卫生。</h3> <h3>集美之美在于嘉庚精神永存。</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