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姨(十)

米瑞蓉

<h3>  父亲终于从城北的昭觉寺看守所回家了,原本就很拥挤的小屋子更加拥挤了。父母住在光线昏暗的里屋,我和曾姨挤在外屋的小床上,尽管拥挤,但总是有了家的感觉。<br></h3><h3> 院子里的胖阿姨、张婆婆还有后院的叔叔阿姨们都来家里看望父亲,在他们眼里父亲就是大人物了,他们还带来自己的一些自家的好饭菜送给父母尝尝。</h3> <h3>  (照片:1950年第一届成都市人民政府,左起:李劼人、李宗林、米建书)</h3><h3> 父母的老战友的孩子们也都来到家里问问还关押在昭觉寺的父母情况。在我们的父母落难的时候,青年路34号就是我们大家的窝,想父母了就哭上一阵,想发泄的时候我们也冲上街去骂骂人狂野一下。不管再难,曾姨都绝不拒绝的给大家做上一个不算丰盛但也可口的饭菜。那时哥哥的朋友们也常来看看我们,那时的孩子都很调皮,临走时,曾姨总会从哥哥朋友们手里拿下一把扇子或是一本书什么的,哥哥的朋友们都调侃说:在曾姨手里不要想拿走一根针!</h3> <h3>  后来哥哥姐姐们也都从下乡的地方回来看望父母,一家人终于又团圆了。没有人提起那些苦难的日子发生了些什么?因为经历过的苦难不值得述说和探究,如同一个正在结痂的伤口,你又未必忍心再去揭开。其实经历过的没人能忘记,只是把它埋在心底而已。倒是父亲常常摸着自己谢了顶的头自嘲着说:还好没有了头发,不然批斗时就惨了,他们说我是米建书的头——无“发”无天了,真是三生有幸啊!</h3><h3> 常常从父亲嘴里听到“三生有幸”这个词,开始还不理解,后来渐渐明白了,那是父亲感叹自己能活下来真是一种大幸运了。父亲喜欢作画,后来专门画上画作提款“三生有幸”送给关在一起的叔叔伯伯们。</h3> <h3>  其实在他们心里有太多太多的疑惑:父亲一生两次入狱,一次是1930年在北平上中国大学附属高中时参加八一暴动而被抓进国民党的监狱,被富裕家庭营救出狱后又毅然参加了革命,而第二次入狱则是在革命成功全国解放后他又糊里糊涂地进了新政权的监狱;父亲早年背叛家庭毅然参加革命而若干年后自己又变成了反革命。太多的疑惑和不解,他们从不在我们面前说起,只是在他们的老战友们来看望时,他们会低声窃窃私语,虽然无解,也只能权当做是另一种对革命者的考验吧。</h3><h3> 还没有安排工作,父亲闲暇在家等待组织上的结论和通知。看着我们一个个穿着磨破磨旧的鞋子,父亲对我说:把我的修鞋箱拿出来,我给你们修一下!</h3><h3> 我看了一眼曾姨没敢吱声,倒是曾姨这个家里的功臣不怕什么,大声地给父亲说:老书记啊,对不起,当时搬家的时候没搬过来,因为这个房子太小了,不是你的宝贝书我们能搬的较量搬了,那个修鞋箱我们扔了!</h3><h3> 看着父亲好心疼的样子,曾姨安慰说:我找人再给你做一个!</h3><h3> 父亲一直有一个宝贝似的修鞋箱,因为家里孩子多,一双鞋大多要几个孩子轮着穿,老哥穿不了了二哥穿,二哥穿不了了三哥穿,而我总是接着姐姐的鞋穿,鞋子破了就要补,于是父亲自制了一个立着的小木箱,上面有一个补鞋的铁掌子,打开侧面的箱门,里面全是工具,有大小榔头、切轮胎皮的刀子还有锥子、麻线、胶水、胶皮、钉子。每次机关的汽车换了车胎,父亲的司机都要给父亲剪回一些胶皮,新鞋买回来第一件事就是前后加上轮胎胶皮,这样可以穿久些。父亲修鞋掌鞋很有经验,现在都能想起看着他修鞋的样子,选好胶皮,掌钉,用刀子沾上水修掉余边.....所以这个鞋箱子对于他来讲就像宝贝似的,可惜被我们扔掉了。</h3> <h3>  父亲没说话,他知道他的宝贝被“丢失”的何止这些?线装书籍、笔墨纸砚、书法字画,还有重要接待任务时穿的呢子面料的中山装和大衣,还有对他最为珍贵的一本画册——1936年北平中国(国立)大学毕业画册。</h3><h3> 父亲1936年正是毕业于这所由孙中山先生创办的中国大学经济系,大学毕业后父亲带上这本画册和一把他心爱的京胡毅然走上抗日的道路,在山西坚持抗日工作直到随军南下和平解放成都,再艰苦的岁月都没有忘记保存好这本画册,这是他一生值得骄傲的历史,但在抄家中这本书被认定为反革命的罪证给抄走了,因为上面有当年学校创始人国民党的元老们的题词。我们知道这个画册的丢失远比修鞋箱的丢失还要让父亲心痛不已。</h3><h3> 还好父亲还有京胡相伴,偶尔心情好些时,父亲会拉上一会儿京胡,要我也跟着他一起吼上一嗓子山西梆子《打金枝》:“走上前来扯龙衣,儿对父王有话题......”唱得高兴了父亲也说说我:以后可不要学蛮横无理的皇家公主。</h3><h3> 接下来的日子父母都回到了工作岗位,一纸简单的结论和任免,把几年的过往一笔带过,父母知道无法和历史较真儿,参加革命的那一天就知道将面对惨烈的现实,好在返还了部分抄家物资,其中最为珍贵的自然是那本1936年父亲的大学毕业画册。父亲调到了省上工作,任财政厅厅长,母亲依然回到华西大学担任副书记。补发工作以后第一件事就是把曾姨的工资全部送上,感谢之言自然不可缺少。母亲代表全家宣布:曾姨是我们家的恩人,她将永远不离开我们家,我们给她养老送终。曾姨笑眯眯地只是说:换了谁遇到这种事都会这样的,一家人团聚就好!</h3> <h3>  那段时间,曾姨总是神神秘秘地会消失一会儿,好像心事重重,好像又兴高采烈,都不知道她发生了什么,直到有一天她悄悄地告诉了我她的小秘密......</h3><h3>&nbsp;</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