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沐浴着冬日的阳光,2019年12月27日上午,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于姗姗名师工作室教学研讨活动在乌鲁木齐市第73小学如期开展。天山区《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李晓红老师、名师工作室首席与成员、“国培计划(2019)”—新教师入职培训(小学道德与法治)班的学员们参加了本次活动。
</h3><h3> 本次活动共有四节展示课,第一节课是由乌鲁木齐市第73小学的康建红老师展示的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父母多爱我》。课中康老师采用了大量来源于学生及其父母的图片,可谓准备充分;康老师还让家长亲自到场与孩子互动,真人真事激发了学生的真情,整节课爱意融融,学生发现爱、理解爱、表达爱,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不少学生眼里充盈着感动的泪花。</h3> <h3> 第二节课是由乌鲁木齐市第73小学的马婧老师展示的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变废为宝》。马老师为了让学生认识垃圾的危害及在生活中做到减少垃圾、变废为宝,充分挖掘课程资源,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走近学生,贴近学生,营造自由、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尤其是在小组合作进行垃圾分类活动环节,学生课前制作教具,通过小组分类、大手拉小手——师生分类,让学生充分掌握了垃圾分类的技巧。</h3> <h3> 第三节与第四节课分别由沙依巴克区乌鲁木齐市第42小学何真真老师与乌鲁木齐市第34小学的陈佳琳老师进行展示。何真真老师执教的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从白色污染说起》一课,通过亲身体验、阅读感悟、情景体验、制定减减塑方案、环境污染大搜索、调查研究、讨论等活动教学,让学生认识、体会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在日常生活中有环保意识。</h3> <h3> 陈佳琳老师执教的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美丽文字 民族魁宝》一课,让孩子们了解到中华民族语言文字的多样性,认识到汉字的悠久历史和发展特点,学习欣赏独特的书法艺术,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h3> <h3> 活动最后,天山区《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李晓红老师组织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于姗姗名师工作室的老师们开展了教学研讨活动,对四节课进行了面对面评课,并细致入微的进行了课堂指导,让工作室的老师们受益匪浅。</h3> <h3>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本次研讨展示活动,是一次完整、规范的,以“丰富课程资源 温润道法课堂”为主题的优质课例展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于姗姗名师工作室通过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的互动交流,呈现了教学研讨活动的合作、实践、创新的研究过程,切实有效地提高了工作室成员们的专业水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