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聚集智慧创新探索 科学配色攻关成功</h3><h3> 一一工笔画创新班对临摹绘牡丹纪实</h3> <h3> 省老年大学工笔画創新班自秋季开学至今,在连续攻开第一关(对临有线白描底稿)、第二关(对临牡丹彩色标图无线白描底稿)之后,又展开了进攻第三关的“阵势”一一整株彩色牡丹科学配色并大获成功,一幅彩色逼真的牡丹跃然纸上。师生不约而同地展开了笑颜。</h3><h3> 科学配色在工笔画中占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好比一个演员在演出前需要化妆一样。如果色配的恰到好处,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h3><h3> 科学配色是一门科学技术,就是要从几十种颜料中选择出一种或多种适宜的颜色,进行科学配比、溶合、调制成一种与描绘物象一样的混合体(或单体),再通过特殊的画技艺的染色 ,使描绘的物象原貌再现。从这个角度讲,科学配色及描绘技巧可称是工笔画技中的“灵魂”。如果配色及描绘技巧不到位,白描底稿作的再好,也无济于事。</h3><h3> 配色及描绘要按牡丹生态学的特征进行。(附:牡丹全株结构图)</h3> <h3> 一.牡丹各个生物结构的染色技艺:</h3><h3> (一)牡丹花朵的染色方法:根据陈老师提供的牡丹标图显示,牡丹花的花苞呈圆球状,外层裹着5一6片带状萼片,牡丹花初放时,花形虽小,却很丰满,画这些含苞欲放的花时,画笔一转一折都要给予强调与夸张,使其显得丰满与灵秀,画花萼时,可用稍粗的线条,并稍用力画成,画花苞时要用挺拔而遒劲的线条,画完三大萼片后,再用略有变化稍有夸张的线画长萼,中期花蕾开出的花瓣虽然不多,但用线宜精细,一笔画去应有顿挫、有节奏,一片花瓣应一气画成。含苞初放的牡丹花瓣随着开放渐渐舒展,画时要注意中间的花瓣仍抱着花心,画时每片蕴含用线用色都要细腻,边缘线要曲折多变,不能有断断续续之感。</h3><h3>(附不同时期花苞与花瓣的各种形态)</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h3> 牡丹花有同株异花及同花异色的特征,陈老师这次选择的标图就具有这两个特点。其中,一朵是浅红色,另一朵是深红色。因此在染色时要用不同颜色与不同方法。</h3><h3> 牡丹的染色方法很多,比如:罩染法、渲染法、皴染法、统(通)染法等10多种,但最常用的是分染法。分染法就是将颜色由浓相逐渐转淡,由深相逐渐变浅相的变色方法。具体说就是画家一手同时握两支笔,一支笔蘸颜色,另一支蘸清水笔,清水笔用羊毫或兼毫且大于色笔,互相交替运用。画时先用色笔蘸上颜料,在花瓣的基部点上颜料,再用清水笔将颜料由花瓣基部向花瓣的两边及顶端逐渐匀开,渐染渐淡,同时在花瓣的两边及顶端要留空白,为以后调整打基础。分染是工笔画敷色最基本的技法,它贯穿于敷色全过程,分染法的特点是色彩单纯,对比柔和,深浅浓谈,易于把握,适合表面浅谈,蒙胧的景色。</h3><h3> 陈老师指定标图中的牡丹花冠分淡红色及紫红色两种花形,应该用不同颜料分染。若以淡红色色牡丹花朵为例,通常情况下一朵花瓣要分染需四个步骤完成:</h3><h3> 第一步,先用曙红分染1一2遍。第二步,即从第3遍开始,在曙红中少加些墨调匀后,在花瓣的基部深色部位分染,旨在突出花瓣之间界线分明及色泽有深浅轮廓之感。第三步,是在以上三遍分染的基础上,用大红对整个花朵进行罩染,增加花瓣的亮度。第四步 ,是调整花朵各花瓣之间的明暗关系,在原来的配色中少加点墨,在花瓣深色的地方要加深相应颜色,该浅色的部位要调浅。使整个花瓣的颜色与原标图的色泽保持一样。(注:在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分染遍数的多少,与每次用的颜料数量有关,每次用色量少,分染的遍数可能要多几遍,每次用色量多,染色的遍数就会减少,这是一个辩证的关系,要灵活掌握,不应机械呆板的领会与照搬)</h3><h3> 关于深紫色牡丹的画法,与浅色牡丹画法基本相同,只是所用颜料有区别,可按照陈老师的示范进行操作,由于空间限制这里不再赘述。(附牡丹分染程序色及运笔示意图)</h3> <h3> (二)牡丹叶子画法:</h3><h3> 应根据不同叶子形态及正反面采用不同的颜色。牡丹的叶子大而厚,叶柄很长,互生,每柄顶端三叶,但画时不必过于强调。画叶子转折处时可给予夸张与和强调,这样画出的叶子才富于灵动与生气。牡丹叶子选型并没有固定规律,既可以偏肥硕以表达雍容之意,也可以偏瘦弱表达野逸之趣。大组的牡丹叶子组合要注意“三叉九顶”这个生长规律。一幅工笔牡丹画中叶子的造型要避免出现多处重复的现象,也不要让叶子四面生长,以避免零乱。在整体有序的基础上,多注意局部的灵活多变,这样画出的叶子才能生动耐看。(附以下多种牡丹叶子造型供参考)</h3> <h3> 牡丹叶子的染色:</h3><h3> 叶子的染色一般需要3一4遍。分染1至2遍时用花青十藤黄调匀,均匀打底色。在染第3遍时在原来配好的颜料中再加些墨,目的是区分各个叶子之间的轮廓与明暗界线。第4遍仍用花青十藤黄调匀进行罩染一次即告完成。(附叶子染色方法示意图)</h3><h3> </h3><h3> </h3> <h3> (三)牡丹枝杆的画法:牡丹的“枝”与“杆”在画面上很分明,多皴的木质部分是“杆”,很粗糙,画时用用较粗的短线有顿挫的画出,老杆与嫩杆交界处有明显的鱼鳞片,枝是从枝干上延伸,嫩而光滑,枝上生梗长叶,枝端生花,一般描绘时并不是先把枝杆画好再画花朵及叶子,而是先画好花朵及叶子后再添画枝杆,或者是相互进行。(牡丹枝杆的形态及画法)</h3> <h3> (四)牡丹中鸟的画法:图中鸟的头部黑色位置要用中墨染2一万遍,眼睛先画成白圆形中间点一个黑点使其显示出精灵状态,鸟的背部、颜色比较复杂美丽且互相交织穿叉,要分别用三青、睛泰蓝、白粉、大红、藤黄等颜色分染,鸟的尾部羽毛特别长而美丽,要用大红十硃磦进行精染,使其显示出独有风貌。(附照片及视频于后)</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