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岁月,永恒的回忆!

清风

<h3>两张跨度四十年的照片,从风华正茂的青年到两鬓斑白的老者,岁月飞逝,芳华不在,唯有初心不变,军旅情怀依旧!在纪念入伍四十五周年之际,谨以几张仅存的老照片拾串成一起,记录一些生活的往事和工作点滴,怀念一下那个激情燃烧的峥嵘岁月,重温一下那些年朝夕相处的战友情谊。</h3> <h3>一纸泛黄的入伍通知书,把思绪带回到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暮然回首,岁月竟然已过了四十五个春夏秋冬的轮回。这是一张一九七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由南安市征兵办公室发放的应征青年入伍通知书,也就是从这一天起,我光荣的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行列,成为一名海军战士,开启了难忘的军旅生涯。</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h3> <h3>1974年12月27日,原水头、石井两公社的90名应征入伍的热血青年在水头礼堂集结后整装出发,乘座老式解放牌大蓬军车到厦门前场火车站,乘着开往北上的货运列车,到达浙江金华火车站后转乘部队的接兵汽车,经过长途跋涉后到达浙江省台州地区黄岩县路桥镇马铺农场,这里是原9500部队新兵连集训地,连长刘金燕(福建籍),指导员蒋小秋(浙江籍),我被安排在三排七班,排长郭果明(山西太原,转业时大校军衔),然后进行为期两个月紧张而又艰苦的新兵训练。</h3> <h3>马铺新兵训练期间,生活既单调又枯燥,周末时光,请假到路桥十里长街逛逛,也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情,这是我和战友李培林、许文华在路桥中心公园游览时的合影,也是新兵连期间唯一的一张珍贵照片。</h3> <h3>路桥老街位于台州市路桥区的闹市区,傍南官河而建,北起河西街,南到石曲街,总长度在 3.5 公里以上,民间称为“十里长街”,这是一条令人迷醉的老街。青石堆砌的大街小巷,鳞次栉比的店面民宅,错落有致的白墙黑瓦,精雕细琢的飞檐灰雕,逶迤连绵的河水,随处可见的河埠桥梁,如同一幅淡墨渲染的江南水乡水墨长卷,意境悠远,令人沉湎,让人留恋。这就是路桥的十里长街。这里也是海军高炮五团团部所在地,记不清有多少次从老街走过,这里曾留下了多少战友的青春脚印,1985年我团因军队建设需要被裁编,五团团部虽已不复存在,路桥老街依然保存完好,她仍然是天南地北的五团战友魂牵梦绕的地方。</h3> <h3>古老的福星桥,是十里长街众多桥梁中的一座最为熟悉而又亲切的桥,走过这座桥右拐就是杨家大院海军高炮五团团部的后门,团部有我们南安藉战友老乡,我们经常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去探访,而且当时团部也是我们向往的地方。</h3> <h3>1975年3月,为期两个月新兵训练结束了,安排新兵下连队,我被分配到海军东海舰队航空兵高射炮兵第五团第二营营部报话班当报话员,班长是冯汝刚(北京籍)副班长是董恩景(山东籍),营房是抗日英雄、原国民党陆军上将陈安宝在洋屿村的旧居,这是一个砖木结构的二层洋楼,我们报话班以及标图、电话、侦察班都住在二楼。下面这张照片是在营房前正面的一座小桥上拍摄的,这也是我穿上带有红帽徽和红领章军装的第一张照片。</h3> <h3>穿上崭新的海军七四式春夏水兵服留影,这一年我十八岁。</h3> <p class="ql-block">从军报国,青春无悔!</p> <h3>浙江省黄岩县路桥横街洋屿村,七十年代这里曾是海军航四师教导队和高炮五团二营部驻扎地,这座小桥往南就是洋屿小街,记忆中曾多少次从这小桥上走过,这里留下了我们青春的足迹。</h3> <h3>陈安宝纪念馆位于路桥区横街镇洋屿村中部,坐北朝南,三层、五开间,三面走廊,八角悬山顶,十五檩穿斗式结构;小青砖砌筑山墙、夹山,两侧山墙各开有两扇六角窗。一楼明间屏风上书“善夫堂”三字,下挂陈安宝将军的照片,题”为国捐躯,取义成仁”,两侧陈列陈安保生平事迹图片;二楼中堂悬挂“善庐”匾额,走廊廊沿挂“陈安宝故居”匾额。建筑面阔21.8米,进深13.1米,占地285平方米。这是抗日英雄陈安宝将军牺牲后,妻子吴玉卿用政府发放的抚恤金在20世纪30年代,建了这幢房屋。解放后至1983年一直为驻军的营房,后归还地方,由陈安宝女儿陈靖殊女士居住,先是开办洋屿村幼儿园,现为陈安宝将军纪念馆。<br></h3> <h3>我所服役的海军高炮五团二营部就驻扎在这里,当时二营部设一个由报话班、标图班、电话班、侦察班、组成的指挥排,排长是陈昌贵,玉环县坎门镇人,讲一口流利的闽南语,营长樊忠,教导员李廷,副营长张国友,孙守亭,军医路良平,管理员汤金明,还有炊事班等营部机关人员就驻扎在这里,我在这里生活工作了一年零六个月,我把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岁月留在了这里,多少次梦回洋屿,梦回军营,路桥,是我人生中难以忘怀的第二故乡。</h3> <h3>一九七五年春的一场瑞雪,银装素裹着大地,对于生活在闽南从小没见过下雪的我们,格外兴奋,在五团二营部食堂旁被冰雪覆盖的菜地里,我和前来探访的四连同村战友杨远然拍照留念。</h3> <h3>刚下连队那会儿,双休日战友老乡之间经常互相探访,下图是和前来探往的四连高江淮、杨远然战友的合影:左起高江淮、杨远然、戴清选、黄伯乐。</h3> <h3>穿上海军全蓝冬装,手握56式冲锋枪,为祖国和人民站岗放哨何惧风雪严寒。</h3> <h3>一九七六年六月,我从二营部调到六连指挥排侦察班当侦察员,后到连部任文书。连长章华喜(浙江籍),指导员李绍春(湖南籍),指挥排长李嘉陵(北京籍)。这张照片是向电话班借的装备,在指挥排宿舍前的电线杆上摆拍的,假装给家里打电话。随着现代通讯的飞速发展,这种通讯方式已经成为历史,这些道具放到现在就是文物。</h3> <p class="ql-block">1976年那个寒冷的冬天,头戴雷锋帽,紧握手中枪。为伟大的祖国站岗放哨,虽苦犹荣!</p> <p class="ql-block">难忘的海魂衫~青春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手拿战斗机模型,横拟飞行训练,聚精会神,装模作样,摆拍而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东海舰队航空兵第四师是一支屡立战功的英雄部队,承担着保卫祖国东南沿海安全的神圣职责,而我团履行的是保卫路桥军用机场安全的光荣任务,我们二营六连57高射炮连,布防在机场南面担任战备执勤任务。</span></p> <p class="ql-block">同乡战友蔡炳辉班长组织班里进行57高炮训练课目。</p> <p class="ql-block">高炮指挥仪(左图)和炮瞄雷达车(右图)。</p> <p>朝夕相处的同乡战友许金塔(指挥仪器班长)、李培林(炮瞄雷达技工)在雷达仪器排宿舍前的合影。</p> <h3>学习训练之余,和几个爱好文艺的战友在六连雷达仪器排宿舍门口的合照。前排左一电话班长伍代加(小提琴演奏者),左二雷达枝工李培林(二胡演奏者),后排左一连部文书戴清选(小提琴演奏者),左二仪器班长许金塔(笛子演奏者)。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生活,使我们乐在其中,演奏着我们苦乐年华的生命乐章。</h3> <h3>和战友李培林在一起聚精会神,认真学习的合照。</h3> <h3>李培林战友在部队提了干,几十年的戎马生涯,无论在海军部队还是在边防、海警部队,认真工作,成绩斐然,后来担任福建边防总队副政委、后勤部长(正师级,大校军衔)。他已经成为我们这批战友引以为傲的标杆式人物。</h3> <h3>六连战友傅和平(炮一排一班长),后来在部队提了干,泉州边防检查站科长(副团级),转业到泉州公安局(副处级)直到退休。</h3> <h3>六连战友吴九若(炮一排三班长),退伍后边上班边学习,自学成才,考上大学提了干,在担任南安市国家安全局副局长(正科级)岗位上退休。</h3> <p class="ql-block">六连战友许金塔(仪器班班长),现移居澳门,事业有成。</p> <h3>亲如兄弟的六连战友蔡秋生(左,炮二排七班一炮手)、伍代加(右,指挥排电话班班长),当年的风采。</h3> <h3>情同手足的六连战友郑聪海(左,炮二排五班四炮手),曾作成(右,炮一排一班三炮手),当年的风貌。</h3> <p class="ql-block">六连标图班上海藉武放战友,在共同的生活和工作中,和我们福建籍的战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不是同乡胜似同乡,几年军旅生涯结成的战斗情谊日久弥新,值的我们永远珍惜。</p> <h3>在六连的日子里结成的战斗友谊,部分六连战友在营房旁的小河边合影。前排左起:戴清选、蔡秋生、许金塔,后排左起:傅和平、伍代加、郑聪海、黄伯乐。</h3> <h3>周末放假,约上几位好战友合影,前排左起:林金星、张贵胜,后排左起洪先进、戴清选、林水等。</h3> <h3>一九七七年十月一日国庆节,我们穿上崭新的海魂衫合影。前排左起戴清选、许金塔。后排左起:许文华、伍代加。</h3> <p>穿七四式秋冬海军干部服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在二营六连指挥排宿舍前,站在雪花覆盖的田地里合影:左起伍代加、许金塔、戴清选。当年意气风发的年轻战士已成为两鬓染霜的老大爷了,时光飞逝,岁月如歌。</p> <h3>一九七八年,经批准回家探亲,这是途经杭州时在西湖孤山中山公园游览时,在西湖天下景亭前的留影。</h3> <h3>探亲同行的战友在杭州西湖小赢州的西湖十景之一的三潭印月景区合照:左起戴清选、陈水金、杨远然。</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255, 255); font-size: 18px; background-color: rgb(79, 99, 69);">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三七八一二部队四十六分队干部战士合影留念。</span></p> <p class="ql-block">自一九七四年十二月应征入伍,到一九七九年二月履行了光荣的兵役义务,经过四年多的学习、训练和生活,在人民军队这座大熔炉里,我们得到了锤炼,从一个普通的老百姓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军人,然后又带着军人的荣耀回到地方,继续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这是我们人生中的一次无悔的选择,也是我们一生的荣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79, 99, 69);">一九七九年二月,即将光荣退出现役的许金塔、伍代加、戴清选三位战友临别之前送给继续留队的吴九若战友的笔记本,被九若战友保留至今。小小物件见证了纯真深厚的战友情谊。</span></p> <h3>一九七九年二月,我们四个刚脱下军装的退伍返乡战友,途经厦门作短暂停留,这是游览鼓浪屿时登上日光岩上的合影,从左至右:章水利、戴清选、林金星、黄水月。</h3> <p class="ql-block">我身后的日光岩是由两块巨石一竖一横相倚而立形成的,它是鼓浪屿的最高峰,也是鼓浪屿最佳观景点。</p> <p class="ql-block">在原南安县石井公社管委会工作期间,加入福建预备役高炮师部队,继续为国防事业作贡献,这是1980年和同事战友合影,右起:林文照、吴天祝、张锋敏、丁建铭、董凊波、张勇、戴清选,</p> <p class="ql-block">原南安县石井公社预备役军官合影留念,右起:吴天祝、戴清选、丁建铭、童清波、张锋敏。</p> <h3>二O一七年农历正月初三,在水头嘉年华大酒店召开了第二届海军三七八一二部队泉州战友联谊会,这是与会战友的集体大合照。</h3> <h3>参加战友联谊会的六连战友合影:前排左起:曾作成、陈昌振、何惠、洪金钟。后排左起:许金塔、傅和平、李培林、接兵连长刘金燕、陈联成、蔡秋生、戴清选。</h3> <h3>参加战友联谊会的部分石井战友。左起:许文华、许金塔、陈和深、李培林、戴清选、郑瑞潭、林金星。</h3> <h3>战友林金星(左一)、李天翁(左二)、戴清选(右一)和引领我们走上军旅道路的原接兵连长、新兵连连长、莆田籍战友刘金燕(右二)在联谊会上的合影。</h3> <h3>2017年春,参加泉州海军37812部队战友联谊会的六连战友和老首长合影。前排左起:陈昌振、何惠、曾作成、洪金钟、陈联成。后排左起:傅和平,莆田战友、老营长、六连老连长苏承汉、蔡秋生、新兵连长刘金燕、李培林、戴清选、吴九若。</h3> <p>绵绵不断的战友情谊,自1975年1月路桥中心公园的三人合影(前排左一许文华,左二戴清选,后上为李培林)至2017年2月在参加战友联谊会时的三人合照(左起许文华,李培林,戴清选),时间跨越了整整42年,岁月改变的是容貌,永远不变的是我们之间浓浓的战友情!</p> <h3>泉州海军37812部队战友联谊会第二届理事会会体理事合影留念。</h3> <p class="ql-block">2019年12月27日,是海军37812部队南安战友入伍45周年纪念日,战友们欢聚在水头嘉年华大酒店四楼雅悦厅,重温军旅梦,再叙战友情。这是老领导,原六连副政指、四连连长、二营营长、五团副参谋长晋江安海藉战友苏承汉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p> <h3>参加纪念入伍四十五周年的原海军37812部队75年入伍的南安战友和应邀参加聚会的78年入伍的晋江石狮战友大合照。</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79, 99, 69); font-size: 18px; color: rgb(255, 255, 255);">2021年1月27日,原海军37812部队46分队南安藉战友聚会,重温当年朝夕相处的战友情谊,老首长苏承汉(前排右二)欣然到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战友常相聚,举杯忆往昔。有一种情叫兄弟情,有一种情叫战友情,在辞旧迎新的美好日子里,九位曾经在浙江路桥海军高五团二营六连服役的福建籍战友相聚在民族英雄郑成功故乡石井镇海滨,四十六年的悠悠岁月,弹指一挥间,浓浓的战友情,把我们的心紧紧相连。再聚首,依然是那么的亲热和热忱。</span></p> <p class="ql-block">2021年2月16日(农历正月初五),原海军37812部队水头、石井籍部分战友在水头世皇酒店举行新春聚会。</p> <h3>坚强是你的风骨,奉献是你的情怀,忠诚是你的秉性,卫国是你的坚守。这就是军人本色!2018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1周年,涂鸦几字,以纪念这个伟大光辉的节日。</h3> <h3>时光茬苒,岁月如梭。离开部队也整整40周年了,激情燃烧的军旅生涯已经成为我们永恒的记忆。纵然岁月流逝,“军人”永远是我的名字,军旗永远在我心中飘扬。平淡的岁月时刻冲击着生命中许多精彩的乐章,而这段军营内走过的日子和这片我付出过青春和和汗水的地方,还有那些朝夕相处的好战友、好兄弟的情谊将永生难忘!</h3> <p class="ql-block">五十春秋瞬息过,半个世纪战友情。2224年12月28日是我们入伍50周年纪念日,海军原37812部队南安籍战友纪念光荣入伍50周年庆典活动在水头希尔顿欢朋酒店隆重举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