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期)2019年高中生物学科骨干教师北京跟岗研修班 研修简报

一中

<h3>北京实验学校,其前身源于民国总理、平民教育家熊希龄的原香山慈幼院,以“魅力教育”为特色,以“学生向往、教师幸福、社会满意”为办学目标。<br></h3> 专家讲座 <h3> 全程笑声起伏,掌声响起的讲座是王恒老师带来的《创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质量》。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给思想一个高度!冲破云雾,可看到蔚蓝的天空。”每一个人都是在被需要、被欣赏、被认同的过程中体现自我价值,释放出内在的激情和快乐。所以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学会用“减法”,不必要的话少说,提供直观的模型给学生深入学习,教会学生用理解课文、善用课标、分析高考题等方法去学习,去不断地用“加法”去拓展自身学科素养。比如头戴围巾模拟胚芽鞘感光部位、用DNA双螺旋实物拼装模型辅助学生理解DNA分子结构、剪染色体图纸方便学生摆放去直观感受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的行为、用槐花模拟豌豆花的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用玉米胚芽的生长装置感受根的向地性与茎的背地性、用自己种植的水平放置植物和向光生长植物去延展植物激素调节的课题等等,给学生一个直观感受,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小组合作讨论解决习题课这样曾经我们认为效率低的举措效果显著,真正意义上实现高效课堂。<br></h3> 研讨课 <h3>公开课《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有两大特色,一是从生活实际出发,提出生活中息息相关的问题,比如为什么新疆水果特别香甜,从生物学角度解释它;二是课堂有效的锻炼了学生的图表信息获取能力,表格数据、坐标曲线、绘制曲线图等等,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的学科能力。 <br></h3> <h3>学生讨论所得才是真的掌握。</h3> <h3> 袁伟静老师《PCR技术的应用》结合动画、国际田联通过扩增Y染色体特有SRY基因判定性别来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并且让学生亲自在纸上绘制,模拟PCR扩增过程,真正自习的明白从染色体上扩增到正确的目的基因得第三轮才能出现。整堂课特别注意激励学生,不时的赞美让学生自信满满。 <br></h3> <h3>拓展资料—学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