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

國繁

<p>中华民族 56--9</p> <p class="ql-block">  1,布依族源于古“百越",秦汉之前称“濮越″或“濮夷"、东汉六朝时称“僚″。唐、宋称“番蛮"、元、明、清称:“八蕃″、“仲家″、“侬家"、“布笼″、“笼人″、“土人″、“夷族″等。</p><p class="ql-block"> 布依人自称“濮越″、“濮夷″,用汉字记音写为“布夷″、“布依″、“布越依"、“布绛″等等。在布依语言里,布是“族"或“人″的意思。</p><p class="ql-block"> 故旧《方志》中,有将布依族记为“夷族"、“夷家″、“夷人"者。除自称之外,不同地区布依人之间还互相称“布笼″或“布那″、“布土″、“布都"、“布央″、“布笼哈″等等。1953年国家根据本民族意愿,并经国务院批准,统一命名为“布依族“。</p> <p>  2,有学者认为:西汉时期的“夜郎″国与布依族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其证据:夜郎国辖地虽广,但其中心区当在布依族聚居的今贵阳市、安顺市、黔西南或黔南自治州一带;其次“夜″与“越″,“郎″与“骆"音近。而“夜郎"与′骆越″的含义又相近,意为郎氏为首领的越人。“国、郎、骆″是古代越人对“郎″氏族;王、官、领袖与首领的音译。最早见于《华阳国志 •南中志》和《后汉书• 西南夷列传》,相传“夜郎"出自“竹子",长大后有德于西南夷,是为夜郎王,子孙相沿,以“郎″为首领或当官的至今“布依"、“壮族"仍称“竹笋"为“郎"。明、清称土官为“郎",汉官称“汉郎"后又侮称为“狼″,后来汉族逐步用来称其族与其地。</p><p> 魏晋南北朝至唐代,布依族、壮族被称为“俚僚″、“蛮僚″或“夷僚″。五代以后称布依族为“仲家″,宋代以后称“壮族"为“壮″。“壮"与“仲"同音异写,后来由于长期分居便逐步形成了“布依″与“壮″两个民族。</p><p> 考古工作者在贵州省安顺、贵阳及黔南等布依族聚居区出土了数十件新石器时代的磨制石器,其中,一些磨制石器如肩石锛、带肩石斧、其形状与东南沿海及华南地区同类器物形状相似。可能这些都是古越人留下来的文化,同布依族先民有着密切联系。</p> <p>  3,在秦汉时代的布依族地区,已经产生了世袭的“王"或“候″。王候居住的地方,已经成为了“邑聚″,并有了強大的武装力量。这说明:当时社会生产力,己有较大的发展,据考古证明:在布依族地区,出土的两汉时期的文物,主要有铜器和铁器。例如黔西南州发现的,青铜犁、锄、斧、钺,清镇十八号出土的汉代青铜剑和钺,以及其他地区出土的汉代铁制锄、挿、铲等。表明当时布依族地区的农业生产己相当发达,但比中原地区落后,仍停留在铜、铁并用阶段。这种情况,同《华阳国志》所说:“畲山为田、无蚕桑、颇尚习书、寡畜产,虽有僮仆,四方诸郡为贫"是一致的。</p><p> 西汉以后,“夜郎″地方政权,被汉王朝所统一,置牂牁郡。从此,布依族地区和中原地区的接触逐渐增多。唐代,中原王朝在布依族地区设置一些羁縻州县,以当地少数民族为刺使,世袭其地。五代时增设了“八蕃”土司。宋朝继续推行羁縻政策,分别授给当地首领刺史、司阶、司戈、将军等职衔。分别划归四川路、湖南路和广南西路节制。元代置罗甸宣慰司、(安顺)顺元路军民安抚司、(贵阳)都匀军民府、(黔南州部分县)于矢部万户府(黔西州部分县)及泗城州军民府等。(黔南州部分县属)明代土司制度更加趋于完备,一直到清雍正,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政策,使实行了一千多年的羁縻制度、土司制度才得以逐步结束。</p> <p>  4,布依族是中国西南部一较大的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布依语,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与壮族有密切的亲属关系。布依语有完整的语音系统,丰富的词汇和富于表现力的语法结构。布依语划分为黔南、黔中、黔西三个土语区。</p><p> 布依族没有自己的文字,一般使用汉文。布依摩经采用汉文记音或釆用偏傍部首按汉字“六书″造字法,创造一些文字记录经文;1956年中央人民政府,组织专家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布依族拼音文字方案。该方案经过两次修订,现在在布依族地区重点推行。</p><p> 布依族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四川等省。其中以贵州省布依族人口最多,佔全国布依族总人口的97%。主要聚居在黔南、默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安顺、贵阳、六盘水市,其余各地均为散居,一小部分居住在越南。</p><p> 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字显示:布依族人口287万人。</p> <p class="ql-block">  5,元、明、清土司统治时期,布依族地区的社会形态,基本上停留在封建领主经济阶段。土司、土官占有领地内的全部土地,并对土民、奴隶残酷的剥削,但他们并不完全佔有土民。也不能对之任意杀戮。领主把土民分成哨、甲、亭、屯,分别交给哨目、甲目、亭目,甲头去世袭,再分给土民一份土地去自耕自食,不得典卖。把土民紧紧束缚在这块土地上,让他们依附领主,世代听从土官的使役。</p><p class="ql-block"> 土官对土民的统治有直接和间接两种,直接统治领地和土民,(家奴)包括印田和直接耕种印田的土民。印田又称奉禄田,即土司领地内最好的田交给土民耕种。土民自带耕畜农具为土司无偿耕种,印田的全部收入归土司所有。劳役田和耕种劳役田的土民,土司为满足土民的家庭需要,把一部份土地分给土民自耕,而这些土民必须为土司无偿服劳役。这些田分别叫:伙夫田、挑水田、针线田、马料田、柴火田、小菜田,土民种哪种田,就服哪一种劳役。第三种就是把事田:是土司分给身边助手、办亊的差役、士兵,代替俸禄的田地,由把事等自耕自食,无田赋差役。这种田仍归土司所有,一但去职由土司收回。第四为土司家奴以女性居多,土司家庭的奴隶,无人身自由,她们中多数是由土司买来或是陪嫁。</p> <p>  6,改土归流后的地权归于国家,土司轄区内的土民,釆取分而耕之,由过去向土司缴粮改为向朝庭交粮。即耕种“粮田"或“公田″的百姓,改称“粮庄百姓″,粮庄百姓又有公、私庄之分。即某些依附、投靠土司的土民,土司将自已掌握的私田交与他们耕种,他们不必向朝庭上缴赋税;只要年节或红白喜事,须向土官“送礼″,每年还要向土官缴纳“烟火钱″,土司的劳役田也多由“私庄百姓"耕种,“粮庄百姓″和“私庄百姓″在土民里的地位是最高的阶层,积年累月便成为了自由农民。</p><p> 布依族地区部份富裕的土官、把亊及佔有许多土地的属民,还有汉族的地主和高利贷者形成了新的地主阶级,实物地租也逐步取代了劳役地租。雍正五年,(1727年)清王朝采取大规模的改土归流政策。客观上确立和发展了,布依族地区的封建地主经济,加速封建领主经济的崩潰,土司制度也随之灭亡。</p><p> 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布依族地区,1951年成立了农会。实行了基层政权的职责,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布依族地区建立了新的一级人民政府,1956年8月8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成立。标志着布依族人民,民族自治权利的实现。之后又成立了七个布依族自治县。一直到1982年5月撤消兴义地区及下属的望漠、册亨、安龙、贞丰四个自治县,成立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p> <p>  7,布依族传统的社会组织,有“宗族制″、“议榔制",“寨老制"等。它源于古代氏族管理制度,是古代民主制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具有阶级社会的特色。</p><p> 布依族宗族制,是由同宗同族的一个或数个村寨组成,各地皆然。其血源组织联系密切,族长在宗族成年人中产生。一般由辈份较高,或有威望者担任,族长之职责:对内申张家教、家规,办事公道、与人为善、以理服人。族长代表本宗族利益,维护宗族尊严,体现宗族之风格气度。族长主持宗族议事。并听取当事人倾诉后,由集体形成协议,族长施行。</p><p> 宗祠是宗族祭祖和聚会场所,平时由专人守护,定期由族长在祠内主持祭祀,宣布族规,合族聚晏,费用由家族“祭祀田″收入支出。</p><p> 布依族的议榔制:在平塘、惠水等县布依语称“议榔",在望谟和册亨等县布依族称“议各习″。“榔″源于布依族早期社会的血缘组织,又是本氏族对部落酋长的称谓。议榔制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步变为地缘关系为主的农村公社组织。</p><p> 议榔制组织包括毗邻数个或数百个村寨,脱离了宗族关系,大多数人都可参加,议榔设榔头、巫师、分管军亊、主持司法,议榔大会是最高的权力机构。主要讨论议榔内重大问题,一包括制定榔规榔约,选举基层头领,维护生活秩序,保护集体安全不受外侮。体现组织内部群众的意志和愿望。</p><p> 这种古老的约织形式直到八十年代仍在一些村寨遗存。</p> <p>  8,布依族青年男女,到了十六、七岁,以能熟练收拾打扮;并学会了初次见面的山歌、学会了吹口哨、吹木叶,开始懂得与异性接触、交谊。他们相识之初,一般都要选择在环境幽静的地方,如树下、路边、草坪、河边等地方。男、女三、五成群,各为一方,相距一定距离能相互观察。小伙子一但相中,某一姑娘便先吹口哨或木叶,把姑娘留下,这时姑娘或停走或原地坐下。小伙子会当即唱山歌来试探女方,若女方有意即还歌,互相对答。如果姑娘喜欢小伙,他们可将“客歌″(问路歌)改为“花园歌"(情歌)。通过对歌,双方彼此印象不错,下一次赶场或走亲访友,就可以互相打招呼问候。直到送些小礼物为止。</p><p> 布依族的问亲分为两种,一是经过“浪哨″认识的男女,由男方询访姑娘的生辰八字,如八字可符,就请人作媒到女方家。因为他(她)们有约在先,所以女方家会很快就同意。二是男女没有交往,素不相识的一种,一般是由父母看中,征得儿子同意的,就进一步了解女方,经过了解,其它方面都没问题,八字又相当,则请媒人到女方家提亲。</p><p> 布依人请媒人还有内外之分,男方请的媒人到女方说媒称为“外媒",女方为自家姑娘请媒称“内媒″。男家的媒人第一次登门需要带一封糖,并说明来意,介绍男方家里及本人情况。女家需要客气的回答,这事不急,从长计议,再来!布依人说媒也要三次才能完成。</p><p><br></p> <p>  9,布依族问亲需要三回五转。这与布依族古老的习俗有关,“一锄挖不成窝,一刀削不成筷,问亲要多来″,通常情况下媒人第三次才能成功,这叫“好亊多磨″。</p><p> 问亲以妥,将是认亲的开始,男方须选恰当的机会携带礼品去女方家,女方家则杀鸡盛情接持,宴席要有近亲亲属参加,相互称为亲家,亲家斗酒,女家以酒拦门。宴席后在院内点燃篝火唱起“亲家歌″跳起芦笙舞,一直到通宵。</p><p> 接亲又称吃大酒,接亲前一天,女方家一大早就把姑娘的嫁妆整齐的摆放在堂屋两边,叫亲友们观看。男方家另邀请家境富裕,且父母双全的童男童女各两人伴亲,陪送新娘,男方家带去糖、酒、粑粑、一方肉等礼品和“鸾书"一封,并用红纸叠成信封式上书“鸾凤和鸣″,或“天作之合″字句。里面装有毛笔和墨锭,用来书写姑娘的生辰八字用。接亲还要担去一头小活猪,一对红皮鸡蛋做为接亲礼,由童男女接庚书,俗称“背八字″。</p><p> 接亲来到女方家,女方家族中四位寨老与接亲的四位明礼人,同坐于堂屋中验点各类礼品、礼封。席间女方妇女按辈份以次向来宾敬酒,并说:“酒杯不干净用纸来抹呀"!客人会意接过酒杯一饮而尽,随后将事先准备的“红封"放入礼盘。布依人称此种酒叫“抺杯酒",席上气氛和谐,谈笑风南瓜。</p><p> </p><p><br></p><p><br></p> <p>  10,接亲的童男童女当晚住在女方家里。以便第二天,同新娘、寨子里的陪送的姑娘、新娘的兄嫂姐妹一同上路,步行去男家。</p><p> 临行前,由女方族中长妇在大门内的地上放一面镜子,禾麻一束,再点上菜油灯一盏。然后两位长辈分别站在大门两旁,手持米筛,这时有人将嫁妆箱打开,把一件件的陪嫁品放入米筛,筛两下后装进箱里。(当地习俗把污秽筛去)当箱盖一合,等侍的群童蜂拥而上,爬到箱上不起讨喜钱,这时的新娘将亊先准备的喜钱发给大家,迎亲的小伙们抬起嫁妆箱子高兴的上路。</p><p> 布依族娶亲新郎不去女家,因双方的酒席按排在同一天里,就必须考虑路程,按排好时间,按习俗新娘要步行。新娘在行进途中,凡遇桥要有人背过,若路遇其他结婚者,认为不吉。须绕路而行,行至男方家不远处,新娘要換一对新鞋,此时的伴娘们也坐下不走,等待新郎从家里拿来红包才可继续前行,俗称“脚步钱"。新娘入夫家之时,按习俗新郎全家都要迴避,相传这可以躲避凶险。新娘入门,堂屋门坎里面要仰放一把耙田的粑,粑下点一盏油灯,上面用米筛盖住。新娘进门要大步而过,(传说这样可以把污秽阻于门外)洞房门傍有两位老夫人,凳子上面用碗盛着肉、豆腐、酒,并放一盏油灯。陪娘童女把酒肉敬奉给两位老人,然后拿出手帕将油灯扇灭。布依族称为“酿药″;洞房夜不准新郎进入,当晚由伴娘陪宿。婚礼后,三天回门,新娘将长住娘家,有的可长达三、五年之久。逄年过节可由新郎接回,直至怀孕后才能回到夫家长住。</p> <p>  11,1932年,时任国民革命军西路纵队司令王海平(望谟县布依族)同意黔桂边委的要求,接待红军一个连驻扎法卡。为黔西南开展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1935年工农红军北上抗日,路过黔南,沿途受到布依族和其他民族人民的欢迎。他们为红军带路、送粮、送情报,当红军来到镇宁扁担山时,曾有不少布依族青年参加红军北上抗日。l936年红八军一纵队与王海平合作消灭广西督察军,后又收缴了贵州军阀杨渝亮残部槍械。1937年中共桂西党组织在黔南组织了抗日救国会。借以团结了抗日力量,打击了不法豪坤。</p><p> 1943年贞丰县布依族、苗族等几千人发动了“反苛政”起义。起义队伍起速扩大,攻克贞丰县城,杀死了恶霸、赶走了伪县长,释放了入獄群众。得到了安龙、兴仁、镇宁等地人民的响应。1944年当日本侵略军进攻黔南时,英勇的布依人民纷纷地组织起来,给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p><p> 1945年布依族青年鲁仁俊领导安顺布依族、苗族人民“反三征″起义,镇压了民愤极大的伪乡长,伪保乡。1948年在党的领导下,他们组织了一支700多人的武装,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区纵队,并在黔南建立了罗盘游击区。在布依族青年王由植的领导下,关岭游击队改编盘北第七支队。1949年6月发动了龙广暴动,狠狠的打击了国民党地方武装,配合人民解放军一举解放了贵州省。</p> <p>  12,布依族民居有楼房、半楼房和平房等。半楼房一般采用后半部是平房,前半部是楼房,或左是楼右为平房、右是楼左为平房的建筑格局。楼房和半楼房的建筑是布依族的传统建筑形式。</p><p> 楼房上层高,住人;下层低,圈牲畜。古称“干栏″或“麻栏结构,简单、美观、大方、适用,特别适合于南方山区的地形特点。</p><p> 在房间布局中,堂屋后壁设神龛,供奉祖先左右两侧分隔成灶房、寝室和客房,室内设火塘供一家人取暖和炊薪。</p><p> 黔中一带,由于地产石头。从基础到墙体都用石块垒彻,房顶也盖石板,统称为石板房;加上石彻寨墻和山顶上石彻的古堡,形成了典型的石彻建筑群。如扁担山石头寨共有230户布依人家,所有房屋沿着山的等高线排列,均以建成。</p><p> 村寨的布局与寨前的田垻、小河及通向各处石板平桥和石拱桥梁,相互映衬。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p> <p>  13,布依人们以大米为主食,兼食玉米、小麦、红稗、荞麦等。</p><p> 布依族尤喜糯食,并有多种制作方法,如制成糍粑、圆糖粑、耳块粑、枕头粽和三角粽等。逢年过节必食糯米饭。并以糯米粑赠送亲友。节日里还喜用花汁、树叶汁染制各色“糯饭″。</p><p> 副食有各种蔬菜、豆类和肉类。蔬菜加工制品有著名的“独山盐酸″、“酸辣椒″等。肉类加工有“薰制腊肉″和“香肠″。布依人特别喜食“狗肉″,各地加工不一,风味独特、著名的“花江狗肉″、都勻“黄焖狗肉″、“册亨狗肉全席″等成为当地著名隹肴。豆类制品主要有“豆豉"、“豆腐″、“血豆腐″等。</p><p> 布依人的“酸菜″、“辣椒″、“酸汤″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布依人家户户都能酿制人们喜欢的糯米酒和大米、玉米酿成的“烧酒″。一些地方还能制出“糯米烧窑酒"、“菸仁米酒"、“蔗糖酒"等,颇有特色。有的米酒用野生刺藜果搀和酿造营养丰富,多用以款待贵客。剌藜果酿造技艺以有上百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  14,布依族信仰祖先和多种神灵。山、石、水、木无不是神灵的化身,各地的布依人供奉祖宗外,还供奉门神、灶神,这反映了一个农耕民族的原始宗教信仰。</p><p class="ql-block"> “摩教″,是布依族宗教信仰中,一个比较成熟的宗教信仰形式,介于原始宗教向人为宗教过渡的类型。其宗教职业者分“布摩"和“摩雅″。“布摩″接受了师付衣钵而出道,尊奉“报陆陀″为开山祖师。在举行各种祭祖活动中,首要的仪式是恭请“报陆陀″莅临,以示整个祭祀活动的权威性。在摩经里,“报陆陀"具有超凡的力量和智慧,能够洞察古今,能够解决人世间任何难题。摩经的基本思想是,人间万物由始祖神“报陆陀″所创造,经过特定的仪式和条件万物可以相互转变,达到攘灾祈福的目的,人死后灵魂不灭,通过超度可以进行仙境。布摩具有完备的祭祀经典,有固定规范的宗教礼仪。摩经包括:古代布依社会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乃至人们的社会交往和道德礼仪等内容。</p><p class="ql-block"> “ 摩雅″是在某种特定场合下,通过鬼魂附体而经“布摩"点化而形成。摩雅的巫术活动,布依人称之为“打迷纳"。</p><p class="ql-block"> 明清以后,佛教、道教、基督、天主教的传入,佛道儒教渗入了布依族民间。外来宗教进入布依族地区,但因传教士为非作歹,与布依族信仰的宗教相左,遭到了衣依族,人们的抵制!</p> <p class="ql-block">  15,布依族服饰多为青、蓝、白色。男子在20进纪70年代以前普遍包头巾,穿对襟短衣或大襟长衫及长裤,老人多穿长衫。</p><p class="ql-block"> 20世纪70年代以后,年青人穿汉装无异。妇女服饰样式颇多,镇宁、关岭、普定、六盘水一带目前仍保留布依族古老的服饰;大襟短衣、领口、盘肩、衣袖和衣角边沿、皆用腊染和几何图案镶制。下穿百褶长裙,用白底蓝色蜡染花布缝成,佩戴各种银质首饰。黔西南州和黔南州的罗甸等县,布依族妇女服饰普遍大襟、长裤角。衣服的盘肩、袖口、襟沿镶有青布和兰干。衣服的长短、裤角的大小,各地区都不相同。自制的织锦和蜡染是布依族服饰物主要特点。</p><p class="ql-block"> 布依族妇女讲究头饰,婚前头盘发辫,戴绣花头巾,婚后釆用竹笋壳做“骨架″的专门饰样,名曰“更考″,意为成家人。镇宁、关岭地区的姑娘喜拢高髻,形如拱桥,发上挿着长约尺许的银朁,配上短衣长裙、绣花布鞋,走起路来风韵飘逸。其它地区则多穿短衣长裤,或在衣襟领口上镶嵌蜡染和刺绣花边。黔西南安龙、兴仁一带妇女白布作头巾,戴各色绣花围腰,朴素无华,典雅大方。银、玉手鐲、发簪、戒指、项圈等饰品为布依族妇女所喜爱,其样式别具一格。</p> <p>  16,布依族家庭实行父系家长制,家长有权支配家庭经济和指挥家庭成员的权力。男性长辈皆受人尊重,为人正直者更有威望。族中纠纷自行调节,无须上诉官府,妇女的地位低于男子,寡妇可以继承家庭财产,如果再嫁则不能。一些地方有兄终弟及的婚制。</p><p> 家庭结构均以小家庭为主,也有三、四代在一起生活的,但很少见。一般情况下,待儿子长大就会分开居住。有的地方儿女分家时,必须留下父母的“养老田″和未嫁的“姑娘田",其余的财产田地按子女均分。若遇绝嗣人家,财产由其亲属继承。分家后父母大多同满子一起生活,(幼子)有的地区没有“养老田″的,可由几个儿子轮流赡养老人,并共同担负安葬的职责。</p> <p class="ql-block">  17,素有“土泥子″之称的布依族“土花布″,质地优良、品种多样。可制作出服装、床单、被面、桌布等用品,时至今日,布依族仍保持自纺自织的传统。</p><p class="ql-block"> 1985年重庆博物馆,在镇宁县六马区的一个村寨,征集各色“土花布″35种之多。荔波县以“土花布″为开发项目,年生产200多个品种,产值250多万元,銷往世界各地。</p><p class="ql-block"> 此外荔波的凉席、独山的斗笠、平塘牙舟的陶器等都很有名。各地妇女的剌绣、剪纸、银铜首饰加工以及惠水的枫香印染蜡画等,亦甚精緻。特别是平塘牙舟的陶工艺考究,历史悠久。由本民族美术家设计制做的陶瓷,还曾做为贵州省政府的礼品送给外宾。</p> <p class="ql-block">  18,布依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文化底蕴丰厚,布依族的民间乐器,有唢呐、月琴、葫芦琴、竹琴、巴勒、洞箫、短箫、姊妹箫、铜鼓、牛骨胡等。銅鼓是布依族最古老,最具民间特色的乐器。它全部用青銅鋳成,鼓身鋳有花纹和图案。</p><p class="ql-block"> 1950年以前,几乎每寨都有銅鼓,隆重节日必敲击为乐。举行丧亊、祭祀、只有摩公才能按仪式的程序敲击。</p><p class="ql-block"> 布依族的舞蹈,动作优美、动人。它与布依族人民的生产、生活、风俗、习惯融为一体,用艺朮的形式生动的表现出来。布依族的舞蹈有《织布舞》、《糠包舞》、《龙舞》、《狮舞》、《转场舞》、《铙钹舞》、《花裙舞》、《銅鼓舞》、《銅鼓刷把舞》等等。</p> <p class="ql-block">  19,布依族有许多节日,除过大年、端午节、中秋节和汉族相似以外,“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等节日,都具有本民族固有的特色。</p><p class="ql-block"> 大年节,据方志记载:布依族以十一月为岁首。在荔波、平塘一带,至今仍在十一月三十日“过小年″,但大多数地区以把“大年节"并入“春节"。每到腊月,家家户户忙着酿酒、打糯米粑、腌制腊肉、做血豆腐、或缝制新衣。除夕以丰盛的酒菜供奉祖宗,并燃放爆竹,阖家守岁到天明。正月初一,家有姑娘则争挑第一担水(名曰“聪明水″)男孩争先到土地庙前牵一块小石头放入畜圈,据说能保全年六畜兴旺。大年期间青年们相邀外出,“朗绍朗冒″;中老年则彼此拜年祝贺,一同饮酒为乐。有的地方还玩龙、舞獅、赛马、掷石、歌舞等娱乐活动到正月十五元霄节过后。</p><p class="ql-block"> 二月二,主要是祭祀土地神的节日,保佑全寨安宁,杀鸡敬祖吃黑白两色糯米饭。三月三祭山神扫寨赶鬼,预祝丰收,贵阳地区的村寨举行对歌会,又称“仙歌节″或“地蚕会”。四月八这天,布依族人们称为“牛王节″或“牧童节",这天家家吃“牛王粑″和糯米饭。并以之喂牛,让牛休息,用枫树叶泡水为牛洗澡。六月六祭田神、土地神、山神完以后,以纸旗沾上鸡血,形状如大鸟插入田中。与此同时召开“仪榔″会议宣布各种榔规榔约,且由榔头坚督执行借己保护社会财产安全。</p> <p class="ql-block">  20,布依族人在大年初一这天,不开箱樻、不扫地、不梳头也不晒衣服。初一到初三不动土,正月十五不动刀,切菜也只能用手来扭断。</p><p class="ql-block"> 禁止在寨前寨后埋坟,扫寨时禁止外人入村,驱鬼时禁止外人进家门。禁止出嫁的姑娘,在娘家生小孩。家有产妇,家门口要挂红布或篾帽拒外人进家。男子不得进入妇女分婏的房间。禁止在家吹口哨、唱情歌。非正常死亡的人,忌以鼓声报丧。</p><p class="ql-block"> 到布依族人家做客,不得触动神龛和供桌,火塘边的三脚架忌讳踩踏,布依族习慣以酒待客,客人或多或少都应喝一点。布依族村寨的神树禁止任何人触摸和砍伐,布依人送礼必须送双数。布依族人家的孩子体弱多病,需要认干爹、干妈以寻求人保护,其方法有二:在择定的日子里,在家等,在路上碰。第一个见到的人就是孩子的干爹、干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