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p></p><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font color="#9b9b9b">2019年9月16日下午</font></b></p><p></p><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font color="#9b9b9b"> 从又累又晒又渴的庞贝回到市区,转战至少不晒的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这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考古博物馆之一,始建于16世纪晚期,当时只是作为骑兵的营房,17世纪成为那不勒斯大学的所在地并重建。1777年,斐迪南6世将大学搬走,这里才改造成博物馆和图书馆。1860年,意大利统一后被收为国有。(我们差点没进去,因为现金不够了,幸好郑小妹带了卡。)</font></b></p></h1> <h1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font color="#9b9b9b"> 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是世界上最全面的希腊罗马人工制品收藏馆之一。这个所谓的“人工制品”主要就是雕刻、壁画、马赛克镶嵌画。我也分成这几个部分来说。(为了写这些作品的介绍,我专门又啃了一本《伟大的博物馆-那不勒斯国家考古博物馆》,所有作品的名字中文翻译以这本书为主。)</font></b></h1> <h1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font color="#9b9b9b"> 博物馆一楼基本都是雕塑。下图是《休息的赫拉克勒斯》,2世纪末3世纪初。这尊雕塑1546年发现于罗马的卡拉卡拉浴场,被教皇保罗·凡尼斯三世收藏的,所以也称凡尼斯赫拉克勒斯。保罗三世(1468-1549)是文艺复兴的教皇(梵蒂冈西斯廷教堂的《最后的审判》就是他委托米开朗基罗画的)。他也是大规模收集古希腊罗马艺术品的首位教皇,并用这些艺术品来装饰他的宅邸。他收藏的系列艺术品就称作“凡尼斯系列(Farnese collection)”。据说这尊精美的人体雕塑是拿破仑大肆掠夺意大利艺术品时的漏网之鱼。赫拉克勒斯倚靠的是他剥下的狮子的皮。</font></b></h1> <h1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font color="#9b9b9b"> 《凡尼斯公牛》,这座雕塑也是发掘于罗马的卡拉卡拉浴场,至今仍被认为是古代保存下来的最大的雕塑群像。雕塑被发现后,做了大量的修复工作,将破碎的几大块重新组合并复原起来。米开朗基罗还差点将雕塑放到凡尼斯宫殿花园的喷泉里。雕塑的创作年代据推测在公元222-235年间。雕塑的主题是关于狄耳刻的神话故事。</font></b></h1> <h1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font color="#9b9b9b"> 公元2世纪的《坐着的阿波罗和他的里拉琴》。肖像的材质为坚硬的红色斑岩,斑岩采石场位于埃及,是罗马皇帝们的专属财产。白色大理石的七弦琴是在雕像从那不勒斯转移到罗马之前由C·阿尔巴奇尼完成的。阿波罗的面部有些女性化,以表示他很英俊(看来男生女相不是娘,的确就是帅,这个在公元2世纪就被艺术家认可了,😂)。这个也是“凡尼斯系列”。</font></b></h1> <h1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font color="#9b9b9b"> 《所谓的阿格莉皮娜》,弗拉维安年代的大理石作品,高128cm。它出自罗马的帕拉迪诺山,也是一件“凡尼斯系列”。</font></b></h1> <h1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font color="#9b9b9b">“ 阿尔忒弥斯·艾菲希亚”,公元2世纪用雪花石膏制作的作品,<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高203cm,也是凡尼斯系列。</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这是一尊孕育女神像,脸部以及手足为青铜质,是阿尔忒弥斯·艾菲希亚的伟大神殿里一座供奉神像的复制品。作为一个密集恐惧症患者,看这个神像真的不太舒服。我查了一下资料,雕像身上穿着女性特点的服饰以及狮子座、巨蟹座、双子座、天秤座、射手座的胸饰,在胸口处由一个花环圈定。她的腹部由不同大小尺寸的乳房填满。长袍的下半部分围住腿臀部,被分为很多层,每层里都填满了各种动物和精灵的半身小像。</span></font></b></h1> <h1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font color="#9b9b9b"> 下图右边是《狄俄斯库里兄弟之一》,<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这座雕像是在拜亚的司徒福·尼禄温泉浴场内发现的,位于维纳斯神殿附近。这座雕像可追溯到公元2世纪,其灵感大约是来自更早以前的古老雕塑品。我对比了一下,感觉左右两个雕塑很像,估计左边是同题材的作品,只不过我没找到介绍。</span></font></b></h1> <h1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font color="#9b9b9b"> 《阿芙罗狄蒂·索桑德拉》,公元2世纪作品,它应该是复制的希腊雕刻家卡拉米斯完成于公元前470年至公元前460年的作品。它也是在拜亚的温泉浴场内被发现的,被放置在宁芙歌剧院上方大厅的拱门下。其实,这座雕像似乎只是被雕琢了,但并没有完成,也许是因为某块大理石的缺陷而使得作者直接放弃了。</font></b></h1> <h1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font color="#9b9b9b"> 下面这个雕塑叫《维纳斯·卡皮丽姬娅》,意思是“有着美丽的臀部的女人”,是在多莫斯·奥雷亚的凡尼斯宫殿被发现的。作品完成于公元前1世纪中期前后,后来修复过;她的躯干和头部其实是由阿尔巴奇尼完成的,他赋予了整个形象以极致的性感。</font></b></h1> <h1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font color="#9b9b9b"> 《弑僭者》,公元2世纪的一件作品,两个去刺杀暴君的雅典贵族形象。(正面太暴露了,我只拍了背面,哈哈哈。)</font></b></h1> <h1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font color="#9b9b9b"> 波旁的费迪南多一世(Ferdinand I of the Two Sicilies,1751-1825),两西西里王国国王。他的雕像放在一楼到二楼的楼梯中间。</font></b></h1> <h1><b><font color="#9b9b9b"> 还有一个就是我再上一篇介绍过的农牧神之家院子里的跳舞的法翁。</font></b></h1> <h1><b><font color="#808080"> 再放一些没找到介绍的雕刻作品。</font></b></h1> <h1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font color="#9b9b9b"> 博物馆里我喜欢的是那些出土于庞贝废墟的2000年前的马赛克镶嵌画画。这些所谓马赛克画的用材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烧制材料,而是用彩色的小石块,拼在一起形成画。这些彩色的小石块在拼贴之前都需要经过细致打磨形成一块块接近正方的形状再用。考古学家把这些马赛克贴画从庞贝古城的墙上揭下来,放进博物馆,但还有75%的马赛克镶嵌画没能揭下来,因为庞贝古城是开放空间,所以那些没被揭下来的马赛克画200多年来已经风化得差不多了,我们在现场根本没看到多少,反倒是博物馆里的虽然也残破,但好歹留下来了。</font></b></h1> 👇🏻👇🏻👇🏻还记得下图在庞贝古城的样子吗? 👇🏻👇🏻👇🏻下图右边,我看一个游记说是雅典学院的题材,拉斐尔那个名画的确有点这个意思。 <h1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font color="#9b9b9b"> 先放一些找到了来历的作品(按照时间顺序整理)。第一幅是《流浪音乐家的寓言画》,它是庞贝找到的最古老的马赛克,具体位置是在庞贝西塞罗别墅的中庭。一般认为作品<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可追溯至公元前2 世纪末期,但近期有人提出将这个日期提前到公元前3世纪。</span></font></b></h1> <h1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font color="#9b9b9b"> 世界著名的马赛克画《亚历山大激战大流士》。这幅画是1831年在农牧神之家出土的。画宽6.5米,高3.8米,整个画面都是用细小的彩色小石片拼接的,据测算,大约用了150万至400万片。这幅画是临摹了一件古希腊的作品,在这副作品中表现了公元前333年亚历山大大帝的马其顿军队打败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军队的战争场面。</font></b></h1> 👇🏻👇🏻👇🏻是复原图<br><h3><br></h3> <h1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font color="#9b9b9b"> 《尼罗河景门槛石》,这是我整个意大利之行最最最喜欢的一个作品,也是发掘于农牧神之家,放在门槛的位置。中央面板70×333 cm,制作时间为<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前2世纪末期—前1世纪。栩栩如生,就这四个字就够了。</span></font></b></h1> <h1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font color="#9b9b9b"> 《面具和垂花饰的门槛石》,280×49cm,<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制作于前2世纪末期—前1世纪,</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它也是在农牧神之家找到的。这块门槛石所在通道是进入农牧神之家的必经之路。</span></font></b></h1> <h1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font color="#9b9b9b"> 《鱼之农牧神海洋》,<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前2世纪末期—前1世纪。</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这件马赛克作品是用作装饰农牧神之家接待室左侧大厅的花砖地板;是蠕虫拼接型,也就是要用极娴熟的工艺把一块块微型的彩瓷砖黏合在一起构成图案。据说还在庞贝还发现了一件和这件类似的双胞胎作品。</span></font></b></h1> <h1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font color="#9b9b9b"> 《死亡时刻》,公元<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前1世纪。之前我列出来的作品都是</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公元前2世纪末期以前制作的精美作品,但这件作品算是从那以后罕见的高水平马赛克艺术品之一。</span></font></b></h1> <h1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font color="#9b9b9b"> 《百年之家寓言画》,12<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0x89 cm,</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前1世纪—1世纪。</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这件作品是庞贝百年之家黑白相间马赛克装饰地板中最大的中央镶嵌面板。它在1879年被发现后就立刻被拆除,从庞贝运到了那不勒斯。除了那些黑白三角形相间相对花纹的边缘带,在正中间有一个戈尔贡头像,由彩瓷砖拼成。这件马赛克作品几乎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几乎没有找到与它类似的。</span></font></b></h1> <h1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font color="#9b9b9b"> 《女性肖像》,54×55cm,<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这幅马赛克肖像图被镶嵌在一个庞贝贵族家的</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接待室彩色大理石地板上,接待室是位于中庭和柱廊之间的重要厅室。作品很可能是公元1世纪的马赛克作品。</span></font></b></h1> <h1><b><font color="#9b9b9b"> 再放一些没有找到来历,但是特别特别漂亮的马赛克镶嵌画。</font></b></h1> <h1><b><font color="#9b9b9b"> 再放一些马赛克镶嵌的神龛和立柱,在庞贝看到就觉得特别漂亮,博物馆里的看得更近更好看。</font></b></h1> <h3>👇🏻👇🏻👇🏻下图是神龛刚被发现时的样子。</h3> <h1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font color="#9b9b9b"> 博物馆里的壁画大部分是在意大利发现的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作品,其中有不少是在庞贝和赫克兰尼姆发现的两千多年前的壁画。</font></b></h1> <h1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font color="#9b9b9b"> 壁画我拍了很多,但回来才发现名作拍的少。还是先列一些找到介绍的。《博斯克雷亚来:希腊化庭院》,200 x 325cm,前1世纪中期。<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这幅画应该是来自庞贝附近的一个别墅,装饰于房间的墙壁上。也是著名的庞贝红作品。</span></font></b></h1> <h1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font color="#9b9b9b"> 《风景画》,303x325cm,<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确定是在约公元前20年至公元40年之间胡里奥·克 劳迪王朝鼎盛时期的作品。</span></font></b></h1> <h1><b><font color="#9b9b9b"> 《<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杰森和珀里克斯》,出自庞贝,公元前20年—公元45年。</span></font></b></h1> <h1><p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font color="#9b9b9b"> 我觉得下面这幅基本应该是镇馆之宝之一,因为我在进博物馆的时候没有看到中午介绍单,就顺手抽了一张日文的,里面单列出来介绍的就有这幅作品。挂在博物馆特别不起眼的地方。《所谓萨福的肖像》,</font></b><b style="color: inherit;"><font color="#9b9b9b">1世纪作品,31x31cm,出自庞贝。我看介绍说,写作,是一个对于古罗马妇女来说很陌生的活动,因此 它不被认为是一个真实的场景。</font></b></p></h1> <h1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font color="#9b9b9b"> 《帕求斯·普罗库鲁斯和他的妻子》,<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1世纪作品。但其实</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帕求斯·普罗库鲁斯”这个名字错了,应该是泰雷提乌斯·内欧,这个正确的名字在被发现的房间内部的涂鸦上可以看到。与其他那些来自古代的肖像相比,它的稀罕之处在于它是一幅绘画作品。大部分这个时间的绘画作品都因为其易腐蚀性的支撑材料(比如木板)而被破坏了。</span></font></b></h1> <h1><b><font color="#9b9b9b"> 再放一些没有找到名字的壁画作品。</font></b></h1> <h3>👇🏻👇🏻👇🏻下面这个作品还有一个马赛克镶嵌画,看来是来自同一个模子。</h3> <h1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font color="#9b9b9b"> 《蓝花瓶》是一件<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宝石玻璃作品,</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高31.7cm,下摆直径6cm,出自庞贝。</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这种花瓶,可以追溯到公元1世纪,是在宴会中用于盛酒的。</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它的制作工艺很特殊,首先,手工匠要将白色亚光的玻璃浆剂倒进一个模具里,以得到一个粗糙的容器,作为外层,然后向里面注入蓝色光亮的玻璃浆剂,并用一根吹管吹气,直至得到理想中的形状,这样得到了两层不同颜色。再由一位雕刻大师来运用宝石浮雕的工艺,将外面白色粗糙的一层剥掉,并在蓝色表面绘制上装饰花纹图案。</span></font></b></h1> <h1><b><font color="#9b9b9b"> 再放一些博物馆里我不知道怎么归类的藏品。</font></b></h1> <h1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font color="#9b9b9b"> 最后来说那不勒斯博物馆的密室,这是很多人去博物馆的理由之一。我印象中是在一二楼的夹层,号称数十年来只有重要的研究人员才能进入,近些年才开放给公众参观。密室展示了各种各样性爱的雕像和绘画。(这个展厅光线昏黄,白平衡没调,出来效果很差,P也P不出来,大家将就看看吧)</font></b></h1> <h1><b><font color="#9b9b9b"> 对了,差点忘记了博物馆的日晷大厅,特别大。其他博物馆的展品如果在这个博物馆展出,一般都是摆在这里。</font></b></h1> <h1><b style="color: rgb(155, 155, 155);"> 不要以为这两大项目结束了,我们这一天就过去了。并!没!有!因为买了一张地铁1日票,算价格还得多坐几次地铁才划算,于是我们决定去逛一下那个网红地铁站。那不勒斯为自己的1号线推出了“艺术车站项目”。这个1号线共有18个站点,每个地铁站,都有一个艺术主题,风格十分鲜明,所有地铁站构成了一座MAM博物馆(Museo Aperto della Metropolitana)——都市开放博物馆。而我们要去的是最红的一个,建成于2012年的托雷多(Toledo)地铁站。它被英国的《每日电讯》评为“欧洲最美的地铁站”,也被 CNN 评为世界最美的地铁站。这座地铁站由西班牙设计师 óscar Tusquets Blanca 设计。</b></h1><p><br></p> <h3>👇👇👇下图是一号线中央火车站那一站的地铁站。</h3> 👇👇👇下图是新堡那一站的地铁站。 👇👇👇下面一系列图就是我们要去的托雷多地铁站 <h1><b><font color="#9b9b9b"> 托雷多地铁站的设计主题是“光与水”,蓝色的是水,白色的是光,形成一个完美的艺术空间。地铁站内无数个 LED灯把马赛克墙壁照得一片蔚蓝,星星点点的光斑犹如大海的波光粼粼,又仿佛来到浩瀚的星空。(其实图片对密集恐惧症不太友好,但实际看上去还是很漂亮的,不会觉得恶心。哈哈哈)</font></b></h1> <h1><b><font color="#9b9b9b"> 为了拍到地铁站的星空变换效果,我们还坐了两次电梯,一个人拍照,一个人拍视频。而且拍的时候因为头一直仰着,我不得不喊排姐站在我后面,顶着我,免得仰过头翻下电梯,哈哈哈。</font></b></h1> <h1><b><font color="#9b9b9b"> 从地铁站出来,拖着伤残的腿,我们还陪排姐去买了她从佛罗伦萨就一直心心念念的裙子。在来那不勒斯之前,镧导的一个朋友说那不勒斯就跟重庆一样,结果托雷多站附近爬坡上坎的,的确很像重庆的的小巷,房屋的密集程度也有点像香港。这一块之于那不勒斯基本就是春熙路之于成都,以前在17世纪被西班牙人占领,所以被称为“西班牙区”。顺手按了四张照片,以为第二天白天还有时间再来,结果这也是唯一的四张。</font></b></h1> <h1><b><font color="#9b9b9b"> 继续闲逛(累毙了,但还是舍不得回宾馆休息),路过一个特别有特色的伞店,橱窗里全部是名人和这个伞的照片。再一查,简直不得了,伞的品牌是Mario Talarico,创立于1860年,工坊就在西班牙区(难道我们看到的就是它的工坊+专卖店?),世界顶级伞它能排进前十。据说他家的伞每一把都是单独制作的,所以也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被吸引还是它那些造型特别的伞把。</font></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