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我从鸢都来,化为开州大山里一颗小小的石头…</h3><h3> 这是我第二次来到开州支教。汽车沿狭窄的山路从山底盘到半山,仓促一个急拐弯,来到一所悬崖边的学校—温汤井初中。学校四周都是大山,规模较小,总共10个班,从办公楼到教学楼,得爬越十几米的高度。周围风景秀丽,但条件艰苦,所以更缺老师。刚下车,就有同事们带我们整理宿舍,用普通话夹杂悦耳的川普,他们的热情,让我消除陌生感,很快融入汤中一家人。</h3><h3><font color="#ed2308">一 尽心教学,硕果丰累</font></h3><h3> 来到后的当天晚上,我就开始上课。我在教授两个初三班化学的同时,又承担了初一地理的教学。刚开始,超负荷的工作让我有点吃不消,清贫的山区生活也会觉得乏味,尤其一到周末,想家的那种孤独和寂寞更会从心底涌起。可是看着孩子们一双双纯净的眼睛盯着我,听我讲述外面精彩的世界,如此专注和神往,充满着对大学生活,和对大都市的憧憬。从他们的眼睛里,我读到了“要走出大山”的渴望。我的心里很不轻松,因为从那刻起,我感觉到肩负的重任。由于客观条件的差异,基础设施的薄弱,使得这所学校各方面都落后于同级同类学校,学生的基础普遍很差,备课如果按照教学参考书中的内容或我在原先学校的教学方法是行不通的,所以备课是教学活动之中的一大难题。为了使第二天的课讲得通俗易懂又使学生印象深刻,我通常要准备好几个小时:上网查资料,请教自己学校的有经验的老师,看专家讲座。多少个挑灯备课的夜晚,我实在太累了,又加上重庆西南山区常年雾气笼罩,阴雨绵绵,空气湿重,我的左腿风湿性关节炎严重犯病,贴了膏药,仍止不住疼痛。这个时候,很想好好睡一觉。然而闭上眼睛,孩子们稚嫩的小脸和渴望知识的眼睛,总是悄悄浮现于我的脑海。走出狭窄的宿舍,仰望耸立的黑黝黝的大山,俯看静静流淌的小河,我多希望自己有山一样的力量将孩子们托举到高处,有水一样的温柔去滋润孩子们的心田。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知识渗透给每一位孩子。经过精心准备,终于做到了课堂教学符合当地学生实情,使得课堂效果精彩高效。但是毕竟孩子们是有差异的,有些孩子接收知识较慢;有些孩子接受知识快些,但不够扎实。针对每个孩子特点,我常常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约孩子们进行个别辅导。书写不好的,留在身边练钢笔字帖;理解能力差的,再慢下来给他们讲一遍;不够扎实的,多让他做练习题巩固。</h3><h3> 化学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但是学校实验室中,实验器材和药品却乏,又无专业的实验老师管理,所以教材中大多数实验不能做。我自己从网上购买了一部分器材和药品,带领孩子们一起体验实验科学的魅力,让他们更深刻更直观的领悟课本上的知识。看到孩子们瞪大了眼睛观察实验,露出欣喜和满足的神情,我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h3><h3> 当一天天的走近孩子,我又发现,虽说“逆境出人才”,但是,他们当中也有的对学习不感兴趣。他们大多数的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就候外出打工,把孩子留给爷爷奶奶。留守儿童缺乏启蒙教育,又加上爷爷奶奶的惯纵,自制力差,学习不主动,非常懒惰,基础相当薄弱。还有一部分孩子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觉得自己反正毕业后可以外地打工谋生,不用好好学习。各种因素综合并存,使得学校出现一些不服老师管教的“顽生”,上课不听讲,作业不做,抽烟,打架。我也曾为这样的“顽生“头疼过,甚至对他们产生了绝望,有了放弃的念头。可是再想,他们还是孩子啊,只要能转变,人生还会有无限可能。在哀其不争的同时,我更急切地想走进他们的内心,像母亲一样,认真倾听他们,找出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大加赞赏,让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并通过一些实例,给他们分析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告诉他们:一,读书,是为了让自己走得更远,要放眼世界,开阔自己的视野。二,并不是现在成绩差,以后就不能有所成就。三,好好做人,比做事更重要。 </h3><h3> 比如初三3班的张中涛,上课总是迟到,课内不听讲,课下不做作业,批评他呢,他总是嘻嘻笑着,过后仍我行我素。我去他家家访时,才知道初一下学期,他父亲去世,母亲在镇上打零工,一个人拉扯姐弟两个。由于疏于管理,小孩子很容易自我放弃。由刚入学时班级第七名,现在成绩倒数。知道情况后,课外活动,我经常把他留在办公室,和他交流,补课。现在提高很快,而且主动要求给我当课代表。</h3><h3> 我的付出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期中考试中,我所教的地理,在班级在同年级成绩第一名,化学成绩有好多同学跨入优秀之列。一学期来,和孩子们每走进一步,就多一分对他们的爱,更对他们充满期望。孩子们也同样以他们的方式爱着我,有时因为连续讲三四节课,嗓子疼痛沙哑,不知哪个孩子,课间悄悄放到讲桌上几颗薄荷糖;看我拖着病腿走上讲台,闻到我身上的膏药气味,瘦小的女孩郑景雨,带来她爷爷自制的偏方膏药......我不习惯豪言壮语,只是心里默默感动着,更想用心紧贴每一个需要我帮助的孩子。</h3><h3><font color="#ed2308">二 倾情倾力,交流协作。</font></h3><h3> 作为一名支教老师,我深知,自己还肩负着东西部教育交流协作的历史使命。教学上,我主动邀请他们到我的课堂上观摩学习,把自己的教学成果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与更多的老师分享;并到本校老师课堂上听课,评课,一起交流教学方法和教育孩子的技巧,探讨教学心得体会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搜集潍坊几所学校优质的课件,导学案,试题以及潍坊公开课评选的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源发给老师们;帮扶理化生教研组的年轻教师。</h3><h3> 在大堰教育集团组织的初三化学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中,我提供了一节《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公开课,获得同行们一致好评。</h3><h3> 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和突出的工作成绩,得到了学校领导和老师们,以及家长们的肯定。</h3><h3> 多年以后,若我再返开州,不为林中幽静,只为那 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 ;多年以后,若我要去游历,不为山水之美,只为那远山深处纯朴的亲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