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育规范言行,用文明美化校园 ——沙县三中2018-2020年度创建第二届省级文明校园阶段工作总结

成长

<h3><font color="#010101">为深入贯彻上级关于开展“创建省级文明校园”活动的部署要求,实现学校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建设繁荣文明和谐的沙县做出应有的贡献,根据《沙县三中2018~2020年度文明校园创建工作规划》及工作要点,学校认真做好文明校园创建的各项工作,努力提高创建水平,现将近二年来创建工作总结如下:</font></h3> 一、以创建省级文明校园为目标,加强组织领导和学习力度<br>1.通过成立组织领导机构,保障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br>学校一贯重视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曾连续四届被评为市文明学校。长期以来,学校始终把文明创建工作摆在学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融入学校各年度的教育教学工作计划之中。学校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分工负责,真正做到创建计划周密、目标明确、措施具体、工作到位、责任落实。为了做好第二届省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学校于2018年3月专门成立了省级文明校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由分管精神文明建设的副书记担任副组长,为创建工作的落实提供了组织保障和经费保障。<br>2.通过组织学习,让教职工进一步明确创建文明校园的目的意义<br>学校利用教职工大会、党员大会、年段会等会议加强组织学习,让广大教职工进一步认识到,学校是文明的窗口,开展省级文明校园创建活动,不仅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客观要求,也是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的内在要求,更是学校谋求长远发展的战略选择。我们把创建省级文明校园活动同建设文明和谐新沙县的美好前景联系起来,与打造沙县三中的形象和影响力联系起来,与每个师生员工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从而激发广大师生投身文明校园创建的积极性,为文明校园的创建营造良好的氛围。<br> 二、以思想道德教育为先导,着力提高全校教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br>1.坚持政治学习制度,不断提高教职工的思想觉悟<br>我校高度重视政治思想工作,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十九届四中会精神武装全体教职员工。组织广大教师尤其是党员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领会《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等最新重要讲话。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校党总支部先后开展系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向卢永根、王继才、张富清等同志学习活动,以思想道德教育为先导,着力提高全校教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br>2.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切实提高师德师风建设水平<br>近两年来,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学习落实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关于印发〈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的通知》等规定,把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与有偿补课治理工作列为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并认真开展自查自纠活动,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切实提高师德师风建设水平。<br> 三.以活动阵地为载体,努力提高学生的文明素质<br>1.开展基础性创建活动,为创建文明校园打下坚实基础<br>近年来,学校把开展创建“文明班级”等活动作为创建文明校园切入点来抓,扎实开展全面创建活动。学校认真制定了具体的管理办法,天天检查、周周验收、月月评比。通过这一基础性的创建活动,推进我校文明校园建设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促进了创建工作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真正把创建文明校园工作落到实处。同时,每学年9月初,学校均开展班风建设月活动,根据实际,注重活动形式,注重实效。良好的校风班风为创建文明校园打下了坚实基础。<br>2.通过思想教育和文化活动,努力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br>学校注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优秀文化传统教育,注重加强对学生进行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爱国主义和基本道德规范为核心内容的人文教育。2018年起,学校开展沙县苏区、老区优良革命传统教育活动。通过校内宣传栏、LED等载体,将沙县苏区、老区优良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和沙县历史文化宣传教育活动纳入学校德育工作范畴。<br>学校充分利用青年节、儿童节、国庆节及教师节等重大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老人节等传统节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世界环境日和知识产权宣传周等,开展节日主题文化教育活动。2018年四月和2019年四月,学校都以“世界读书日”为契机,开展以“书香班级”创建、“红帆十佳写手”评选、闲置与旧图书交易、古诗词默写大赛、主题演讲比赛、主题手抄报评比、集邮知识讲座、“阅读之星”评选、“课外阅读先进班集体”等 评选活动,并表彰在每年一届的书香校园暨校园读书节活动中成绩良好的先进班级和优秀个人。<br>3.扎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学生的文明习惯养成提供内在的心理保证<br>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学校分别举办第八届和第九届心理健康教育周活动。该项工作扩大师生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认可度,改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条件,为开好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提升广大师生心理健康提供了有力保证,为创建文明校园提供了有力保证。<br>4.注重特色活动的开展,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br>从2010年开始,学校自编德育教材三本,对学生进行“三会教育”,即对七年级学生着重进行礼仪教育,对八年级学生着重开展感恩教育,对九年级着重开展责任教育。并不断深化提高“三会”教育活动的实效性,使礼仪教育成习惯,感恩教育动真情,责任教育入生心。<br>5.开展各类表彰活动,营造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br>校“十佳文明学生”评选活动已是学校开展文明校园建设活动的重要载体。2018年5月和2019年5月,学校开展了第十三届和第十四届“十佳文明学生”评选活动。每学年的6月份,学校开展学年度“先进班集体”“三好生”“优秀学生干部”等系列表彰活动。在“五四”青年节和“六一”儿童节期间,开展评选与表彰先进团支部、先进少先队中队、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少先队员等活动。这些活动的顺利开展,增强了学校的正能量,营造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br>6.办好航模等社团,积极开展活动<br>学校共有如下社团:虬羽飞扬社、心理社、航模社、吉他社、木槿社、V音阁、象棋社、集邮协会、篮球社(男队)、快乐女篮、快乐足球、田径社、合唱班、主持表演班、舞蹈社、键盘乐器社、Flying English、博雅社。每周各类社团都是定时间、定地点开展活动,精彩纷呈的活动,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的文明素质。<br> 四、做好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素质<br>1.实施青蓝工程,强化对新任教师的培养<br>学校坚持实施青蓝工程,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通过师徒结对等形式,帮助新教师尽早成为学校教学的中坚力量。<br>2.实施专业教师技能提升计划。<br>积极组织专业教师参加技能训练,努力提升专业技能水平;每年积极选拔优秀教师参加上级组织的技能大赛;积极鼓励教师开展创新活动,提高创新能力,多出创新成果。加强教育科研,鼓励教师在省级及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教育教学论文<br>3.严格执行教师继续教育相关要求。<br>每位教师每年参加继续教育的总学时数不得低于上级教育部门规定的学时数,组织好全体教师参加福建省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中心的网络培训,组织教师参加沙县教师进修学校组织的各学科的继续教育活动。<br>4.实施课题研究工程,增强教师教科研能力<br>认真制订课题申报、研究、鉴定管理办法和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的有关规定,努力营造人人参与教科研和课程改革的氛围。<br>每个教研组都要有县级及县级以上的科研课题,并组织开发校本教材,学校每年至少申报一个市级以上科研课题,认真组织推进,并用于指导教育教学实践。<br>每位教师每年要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特别是围绕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和科研课题撰写教育教学论文。<br>5.实施名师工程,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br>(1)建立名师工作室,为名师创造相对较好的工作条件,充分发挥名师的典型引领作用,深入推进教学改革。继续发挥数学胡金清、生物陈淑英、物理李桂芳等三个县级名师工作室的带头领引作用,开展相关教研活动。<br>(2)组织好25名优秀教师参加“2018年沙县名师培养工程”培养培训工作(其中6名学科带头人、5名教坛新秀、15名骨干教师)。发挥优秀教师的带头作用,积极培养省市级学科带头人。<br>6.建立激励考评机制,深化人事改革,加强岗位管理,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活力<br>根据教师的岗位要求,坚持公开、客观、全面的原则,对教师的工作实绩进行考核,并实施奖惩,倡导追求质量、追求卓越的上进氛围。<br>根据学校发展实际情况,逐步实行对在教学工作中出现严重失职的教师予以“监控”,建立重实绩、重质量,向教育教学一线、重点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br>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内涵<br>1.通过各种校园文化宣传载体开展宣传工作,营造良好创建氛围<br>为了使创建目标人人知晓,个个为创建工作尽责尽力,学校通过板报、简报、校园网、橱窗、广播、墙报、黑板报等宣传教育阵地,围绕创建主题,深入开展宣传工作。学校以广大学生和家长满意为标准,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以净化、绿化、美化、亮化校园为抓手,以德育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重点,着力解决学校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优美的环境、优良的秩序和优质的教学树立文明和谐学校新形象,努力争当全县教育系统创建省级文明校园活动的先进单位。<br>以体育、艺术、科技、文化等学生社团活动为载体,以努力构建多元的、丰富的、快乐的、健康的校园文化为重点,深化与拓展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与实效,试行文化强校,为文明校园的建设提供了文化保证。近两年来,学校举办第20、21届体育、艺术与科技节活动和第43、44届校田径运动会。在以往活动项目的基础上,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率、积极性与实效性为指向,调整部分活动项目,将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拔河、跳大绳等学生体育单项比赛活动的部分项目安排至“三节”中进行。精心策划栏目,认真办好学生校园广播站。做好学生校园广播站的环境布置与栏目设计,把校园广播站办成学生文化实践活动乐土,学校文化宣传窗口。<br> 六、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努力提升校园文明建设的维度与程度<br>1.自开展创建第二届省级文明校园活动以来,我校十分重视校园环境建设工作,积极争取,创造条件,努力改善教师的办公条件,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整体形象。根据上级要求,完成学校综合楼建设的前期工作。规划并做好校园及周边的绿化、美化等工作。再次是全力进行校园环境卫生整治。开展文明创建以来,我校先后多次组织清理卫生死角活动,规范学校校园宣传、公告的张贴行为。在公共场所设置戒烟、节约用水、用电、用纸等标志,开展戒烟和卫生防疫、防病教育系列宣传活动,提倡师生员工健康生活。组织专门人员开展“除四害”活动。通过上述努力,校园环境整洁,垃圾日产日清,基本上做到了无乱堆放、乱拉挂、乱涂写、乱张贴、乱停放及随地吐痰现象;厕所管理责任落实,达到卫生标准要求。<br>2.以危机管控为重点,强化教师的危机管控意识,为文明校园创建提供安全保证。学校重点加强校园内、上课期间的安全管理,落实与明确教师的安全职责,确保学校与师生的安全。严格门卫及安保人员的使用与管理,做好学校安保工作,确保校园内、上课期间师生安全。坚持开展常规安全检查整改活动。根据上级要求及学校实际,对学校校舍、体育设施、水电设施等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检查,及时上报与整改,排除学校各种安全隐患。学校与检查责任人签定责任书。加强学生自我保护尤其是女生保护的教育,每学年开设1~2次女生自我保护知识专题讲座,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开展消防安全、预防地震等安全演练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用电安全、校园活动安全、预防传染病、防溺水安全、家庭生活安全、防拐骗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和安全演练,有效防范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对学校食堂的管理。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和有关的管理规定,不定期召开由食堂从业人员参加的关于食品卫生、安全专题会议,严把食品和原材料进货渠道,杜绝食物中毒事故。这些安保措施的加强,为创建省级文明校园提供了重要保障。<br>3.深入开展警校共建工作,为学校文明校园创建提供外部的安全条件。2015年起,我校与沙县公安局虬江派出所签定警校共建协议。根据协议,每年均务实、有效的开展形式多样的警校共建活动。通过生动具体的案例,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树立守法观念。<br>在总结创建工作的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创建省级文明校园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创建工作永远在路上。今后,我们将在上级的领导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与时俱进,不断地迎接挑战,用一流的精神把学校办成一流的文明校园,为沙县精神文明建设和教育工作继续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br> <br><br>&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沙县第三中学<br>&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2019年12月23日<br>

校园

学校

文明

创建

教育

活动

开展

教师

工作

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