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12月10日下午终于走出西藏踏上了云南的地界,气温一下子升到十几度,暖和多了,人也轻松许多。</h3> <h3>来到丙中洛。</h3> <h3>怒江第一湾。</h3> <h3>12月11日,上午在贡山集贸市场吃云南米线,买了菜。</h3> <h3>到修理厂给车做保养,换机油</h3> <h3>下午往独龙江乡去,因修路道路管制,到4点多放行。</h3> <h3>独龙族是一个云南特有的民族,也是中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现仅有人口5500多人,多半在独龙江狭长封闭的峡谷里聚居。</h3><h3>文面女,特指有着文面习俗的独龙族妇女,她们生活在云南省的独龙江两岸,由于文面的习俗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被废除,到2012年,这一人群仅剩下38人,因此,文面女又被称为独龙族的活化石。<br></h3><h3>按照旧时的习俗,独龙族少女长到十二三岁就要文面,而且在出嫁前必须文面,这些文面的独龙族女人习惯的被称为文面女。为了防止峡谷中其他逐渐强大起来的民族抢夺,人丁稀少的独龙族只得一次次往更偏僻的大山深处迁徙,独龙族的少女不得不在姣好的面容上刺上可怖的蓝黑花纹,以丑陋的面容来躲避劫掠之灾。</h3> <h3>独龙江乡就是独龙族唯一聚居地</h3> <h3>有幸到这两山夹一江的地方体验一下,一边是悬崖峭壁,一边是万丈深渊,弯一个接一个,峰说手方向盘打得都酸了,80多公里不下800个弯,刚左转马上右转,而且道路狭窄,有些地方交汇车需要提前让道,不行就倒退,而且视线只有十几米,时不时按喇叭,还好车辆少,这真是考验车技、反应的道路,我觉得像是在开卡丁车样。中间有段6千多米长的隧道穿过贡山,隧道里没有灯光开得很疲劳。快傍晚到独龙江乡</h3> <h3>12月12日晨起看山腰云雾缭绕,仙境一般,耳朵听见公鸡在打鸣此起彼伏,沉寂的山谷顿时热闹起来。</h3> <h3>走独龙江南线往哈滂瀑布去,路过马库村</h3> <h3>经过长长的吊桥通往村的那一头</h3> <h3>正逢独龙族人在比赛硬弩射箭,每个人自己用竹子做箭。15日是他们的草稿节。</h3> <h3>一个球场这么远,这硬弩射程这么远穿透力这么大,威力不可小觑。</h3> <h3>独龙江的水绿得像翡翠真好看</h3> <h3>步行两公里多来到哈滂瀑布,由于是枯水期瀑布有点小</h3> <h3>峰带着涵继续走到中缅边界的41号界桩,由于我脚疼只勉强走到哈滂瀑布。</h3> <h3>12月13日选择走独龙江北线,江对岸是新建的村庄。</h3> <h3>路遇马队驼沙子,看到在钉马掌</h3> <h3>有幸在迪兰当村拜见到仅存不多的文面女,七十多岁身体好得象五十多岁,身后背个背篓正准备出门干活去,手黑黑的很粗糙,生活挺艰苦的。</h3> <h3>独龙族人都是背后背个背篓背东西。</h3> <h3>北线我们一直走到独龙江的起点,麻必洛河与克劳洛河的交汇处,经过麻必洛河桥,有村民往山上走,据说要翻山走一个多小时,到他们的老家种地,因为搬到外面新房子没地种了,主要种玉米苞谷,所以他们选择两地跑。</h3> <h3>晚又回到贡山县,三江明珠广场,一个单向行驶爬山绕行的县城,窄窄的道路,很难找到停车位,而且全县路段都是单向行驶的。</h3> <h3>12月14日早上到贡山荣兴农贸市场买了菜</h3> <h3>八点多太阳升起,云雾缭绕,水汽很大</h3> <h3>沿着怒江往南走去福贡县</h3> <h3>下午到福贡县,长长的一整条街两边都摆摊卖东西,好不热闹,这挑出来的蜂蛹据说炸起来很美味,没吃过不敢尝试。</h3> <h3>在山腰山顶有很多房子,由于江边路有限,人们就把家安在了山上,县城里有好几处在修建高楼,所以整个县城卫生很差。</h3> <h3>12月15日沿着怒江继续往南,路过怒江大峡谷</h3> <h3>在老虎跳处怒江的水咆哮而下</h3> <h3>在腊玛登景区遇2019年中国怒江皮划艇野水世界杯赛事</h3> <h3>单人单桨顺水而下</h3> <h3>登埂温泉就在怒江边上</h3> <h3>峰抓涵手去试温泉水温,烫得涵直叫唤</h3> <h3>一共十几个池,免费泡温泉,还有更衣室,水太烫不敢下只泡了一下脚,挺舒服的</h3> <h3>晚到溧潥族自治州政府同心广场</h3> <h3>12月16日早上在同心广场看州政府人员升国旗唱国歌</h3> <h3>在福愿农贸市场买到3.5元/斤当地产的大桔子好甜</h3> <h3>沿着S228往南经过上江镇有二十多公里在修路,过了上江镇往左拐沿S228继续往前在磨石河路口看到嶲唐温泉的广告牌,顺着仰丹山找到澡塘,问村民找到这个可以淋浴的温泉</h3> <h3>享浴片刻赛神仙,天下人间第一泉</h3> <h3>泉水从山上倾泻而下,下面分左右男女两个池子,可泡澡也可淋浴,水温刚好适宜,淋浴时泉水从高处砸下砸到背上很有力道像是在按摩。</h3> <h3>12月17日从嶲唐温泉澡塘出来到漕涧镇买了排骨肉、米糕、桔子等,经过永平县,路过澜沧江。</h3> <h3>晚上到大理段思雨家,2017年短短的辫子变长了,安静地坐着看电视,思雨妈烧的菜真好吃,涵吃了好几碗饭,饭后我们坐一起聊我们的旅行经历,思雨一家也是个旅行爱好者,思雨爸还喜欢徒步,早几年一家还经常出外旅行,这两年由于思雨大了行动不便都很少出门了,这使我更坚定了要趁涵还小还能走的时候多带她四处走走的决心,丰富人生经历,增长阅历。思雨爸妈看到我们的到访非常开心,说我们这像是走亲戚,多贴切的比喻。</h3> <h3>12月18日早上到白族自治州博物馆,去的时间早正逢高峰期,道路临时单向行驶,在博物馆外绕了两圈,九点后才进入博物馆,博物馆停车免费,很人性化。</h3> <h3>大理是大理石的故乡,苍山十九峰有着丰富的储藏。</h3> <h3>大理石画面天然自成,看这孔雀栩栩如生</h3> <h3>下午我们来到洱海边,经过治理洱海的水清了,引来了很多海鸥,在太阳底下觉得热,在树荫下又觉得凉,坐在洱海边看海鸥飞起降落正适宜。</h3> <h3>图片对比这两年涵高了好多</h3> <h3>从海心亭往洱海公园走,爬了两百多台阶,看到洱海全貌。</h3> <h3>看很多小朋友在公园台阶中间滑梯玩得很开心,峰让涵也坐下滑,刚开始好紧张不敢放手,试了一下后自如往下滑到底自己坐起。</h3> <h3>晚上我们到大理古城,从东门进转了半圈到洱海门,也许是淡季古城有点冷清,酒馆里的音乐还是很有味道,洱海门这边稍微热闹点。</h3> <h3>12月19日早上我们又到洱海边,看着远处苍山一直有层云笼罩着,很神秘。</h3> <h3>看过苍山、洱海带着恋恋不舍继续往回走。</h3> <h3>沿国道320经弥渡县、祥云县来到南华县于栖么村,看到漫山遍野种罗卜,晒罗卜。</h3> <h3>这产的罗卜长的有一米多长,村民特意送了我们一根新鲜罗卜,让我们尝尝,说这罗卜很甜。</h3> <h3>12月20日来到楚雄,先到彝人古镇转转</h3> <h3>看到饭店这桌子凳子好有特色</h3> <h3>这清明河的水清清的配上蓝天白云又是一副清爽的画面</h3> <h3>彝人部落里没遇上表演节目有点冷清</h3> <h3>接着我们到彝族自治州博物馆</h3> <h3>“禄丰恐龙化石”、“元谋人化石”、“万家坝铜鼓”是楚雄州三张名片,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是迄今为止亚洲发现最早的古人类。</h3> <h3>彝族服饰色彩艳丽搭配得甚是好看,而且不同支系、不同地域服饰各有不同</h3> <h3>彝族有多少种类的服饰,就有多少与之对应的头饰,它不仅是不同支系、不同居住地域的外在标识,同时彰显性格、年龄、婚否、社会地位等,具有多重意义。</h3> <h3>12月21日经过恐龙之乡禄丰县,县城道路随处可见恐龙雕塑,甚至路灯灯杆上也有一只恐龙。</h3> <h3>12月22日上午来到滇池,看到很多海鸥,滇池的水很清澈了</h3> <h3>下午走进民族村,了解居住在这的26个少数民族风情。<a href="https://www.meipian.cn/2ldl3ht0?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2019年西行游记之——云南昆明民族村(一)</a><a href="https://www.meipian.cn/2le029ux?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2019年西行游记之——云南昆明民族村(二)</a></h3> <h3>12月23日上午来到海埂大坝,这里有成千上万只从遥远的西伯利亚飞来的红嘴鸥,引来众多游客到此喂食,与海鸥互动,有人把鸥粮放手上让海鸥来啄食,也有人把鸥粮往空中抛撒,立刻群鸥飞过来抢食,场景甚是壮观。</h3> <h3>看着这么多海鸥在头顶盘旋飞舞,甚是高兴,跑过来跳过去的</h3> <h3>峰把鸥粮放涵手上让海鸥来啄食,刚开始涵闭眼害怕状,后来被海鸥尖尖小嘴轻轻碰触过后又有点惊喜。</h3> <h3>下午沿320国道经过杨林镇、马过河镇,晚到曲靖马龙区。</h3> <h3>12月24日往曲靖南城门穿过</h3> <h3>路过富源县盛产煤的地方,路面及路的两旁满满的积淀着煤灰,大货车一辆接一辆,晚到胜景关,天刚黑</h3> <h3>12/25胜境坊背面阳光照射下“固若金汤”四个大字格外清晰,界坊西边朝向云南,3根楹柱长年干燥,并有黄尘;东边朝向贵州,3根楹柱上长了青苔。正中的横梁尤为明显,西面干燥,颜色黄褐,东向潮湿,颜色青绿。这是由于东部从太平洋吹来的冷空气经过贵州高原已经势疲力弱;西向从印度洋吹来的暖空气经过云南高原,也如强弩之末,形成气象学上所称的“昆明准静止锋”,这里正当锋面,所以东面多阴雨,西面多晴天。胜境关的界坊在研究滇黔两省的气象方面有一定的科学价值。</h3> <h3>走过界坊沿着古驿道一直往东走</h3> <h3>不到五百米就看到胜境关,胜境关是元代以来,中原内地入云南最重要的通道,被称作“入滇第一关”,自元、明、清三个朝代以来,数百年间一直是由黔入滇的第一个重要关隘。胜境关不仅是文化积淀厚重的历史见证,也是自然气候的分界线,故有“山界滇域、岭划黔疆,风雨判云贵”神奇景观的说法,在这雄奇界关上,不仅有以天为界的牌坊,以气候为界的石狮子,而且还有以地为界的小溪,以色为界的泥土,这些都让人惊叹不已。</h3> <h3>过了胜境关我们就站在贵州的地界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