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雨游亚历山大

韧心云游

<h3>  世界上叫亚历山大的地方有几处,而说埃及的这座城市最为出名一点不为过。我们一大早乘车前往这个地中海滨的名城。</h3> <h3>  倒霉的是遇到了雨天,从开罗出发,天气越来越阴,最后干脆一阵紧似一阵下了起来,到了亚历山大的第一个景点夏宫,隔着车窗看花园景色不错,但就是难以下车。等到雨点小些,赶紧出来观景,外面海风劲吹,雨伞根本用不成,只好冒雨而行。还有不凑巧的是夏宫在翻修维护,不能入内参观,建筑物外搭了一圈脚手架,如同图示,连外观都难以入眼。</h3> <h3>  这个地方正式名称叫蒙塔扎宫,又称“埃及夏宫”、“蒙塔扎花园”、“法鲁克夏宫”等,它是埃及末代国王法鲁克的行宫,它位于亚历山大港东端一个风景区中。景区包含一座博物馆、几段海滩浴场以及餐厅和设备齐全的旅游中心。蒙塔扎宫的四周都是园林,绿化不错。现在是埃及政府接待外国贵宾、会晤国家元首的重要地点之一,这次翻修也是为了筹备一次重要的外交活动。</h3> <h3>  除了我们一行,夏宫几乎不见人踪,都在躲雨。</h3> <h3>  地中海掀起大浪扑向岸边,溅起七八米高的浪花,不免让人心生畏惧。</h3> <h3>  按说也正常,地中海气候就是这个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是十三种气候类型中唯一一种雨热不同期的气候类型。谁让我们踩着不变的节奏过来的,不浇你浇谁?</h3> <h3>  女士们爱拍照,到此必须留影,风雨无阻。一、二、三,快门按过,顿作鸟兽散,不散不行,衣服都透了😄</h3> <h3>  这个雨下的也很蹊跷,一块一块的分区而至,隔着海面远眺,对面的楼房还有阳光洒下。这可真是应了刘禹锡的竹枝词: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h3> <h3>  按照行程,应该去参观著名的庞贝柱。但是我们的埃及导游穆伊建议大家最好换个地方,去凯特贝城堡看看。说庞贝柱虽然名气很大,但毕竟只是一根石柱,性价比稍差了点儿。我们一商量,冒雨去看庞贝柱跟在夏宫挨雨淋差不多,还不如去城堡,最起码不会湿衣服,加之城堡也是亚历山大市的一个标志性建筑物,值得一看,就同意了他的倡议。</h3> <h3>  公元1480年,为防止土耳其入侵,埃及国王凯特贝命令用亚历山大灯塔遗址的石料在灯塔原址修筑城堡,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这就是现存完整的凯特贝城堡。</h3> <h3>  这是城堡的缩小比例模型,可以窥视其全貌。</h3> <h3>  城堡入口处一层顶部与二层间有个井筒状孔洞。估计也是防御措施之一,一旦敌人攻入城堡,居高临下可制敌于死地。</h3> <h3>  城堡内没有梁柱,全部是拱形构造,空间高大宽敞。</h3> <h3>  这是城堡的两扇雕花大门,用料扎实,雕工精致,图案优美,为防止损坏,现已被卸下单独放在室内供游客参观。</h3> <h3>  我给大家出了个创意,跑到一楼仰拍,模拟城堡守军向下观察入侵者。一不留神,我秒变敌人了😄</h3> <h3>  城堡的斜坡方便车辆运载大型武器弹药上来,也便于军队的调度,与我国嘉峪关关城的马道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见战争是人类智慧、力量与勇气的终极较量,在生死存亡关头,无论何处,都可产生共鸣。</h3> <h3>  城堡内的观察窗或射击孔有不少都还保留有当时的铸铁安全隔栅。</h3> <h3>  如果敌人从海上进犯,守军在城堡居高望远,可一览无余,牢牢把握战争的主动权。</h3> <h3>  城堡是一座长方形阿拉伯式建筑,占地20000m²,三面为高大的城墙,造型优美,气势巍峨。它与开罗古城堡并称为埃及两大中世纪古城堡。</h3> <h3>  城堡外是亚历山大海湾。</h3> <h3>  空空荡荡的房间成了极佳的摄影背景。</h3> <h3>  突然雨停,阳光照进古城堡。</h3> <h3>  从稍远处看观察射击孔与采光通风孔的结构更加清楚。</h3> <h3>  城堡前身正是上古七大奇迹之一的亚历山大灯塔。亚历山大灯塔建于托勒密王朝时期,损毁于14世纪的两次大地震,15世纪埃及国王为了抵抗外来侵略,使用灯塔遗留下来的石料在灯塔的遗址上建造了这座城堡。</h3> <h3>  在城堡里留个影还是很有纪念意义的。</h3> <h3>  深邃的走廊里不知发生了多少故事。</h3> <h3>  现如今,来自全世界各地的游客来到此地对亚历山大灯塔进行“凭吊”,在亚历山大灯塔损毁后,上古七大奇迹就只剩下金字塔一处,独自诉说着属于他们的那个时代的荣光了。</h3> <h3>  午餐是当地的特色菜,地中海烤鱼,配埃及式的烙饼,除了稍咸,味道不错,每人一份,不用争抢,比中式旅游餐强太多了。</h3> <h3>  午餐后,天空难得放晴了一会儿,这次该我好好看看这个海滨城市了,不能走远,就在饭店周围。</h3> <h3>  亚历山大是埃及最大的海港、埃及第二大城市、历史名城,地中海沿岸的避暑胜地,素称“地中海明珠”。位于尼罗河口以西,距首都开罗约200多KM。城市东西长30多KM,南北最窄处不足2KM。</h3> <h3>  趁不下雨,赶紧留个纪念。</h3> <h3>  这里曾为古埃及托勒密王朝都城,因亚历山大大帝时(公元前332年)兴建而得名。公元前四到前一世纪为地中海东部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我在博物馆参观时见到的部分古希腊、古罗马式雕塑,就是这一时期留下的。城市十六世纪起一度衰落,十九世纪逐渐恢复。</h3> <h3>  这里不能久留,再次出发去看埃及最大的图书馆,亚历山大图书馆。但事前说好因为时间关系等原因,只是看外观。</h3> <h3>  也许亚历山大的城市基础设施过于陈旧,逢下大雨,排水不畅,车如龟速,也没听到堵车时焦急的喇叭声,看来这是常态。</h3> <h3>  挺无聊,就又开始隔着车窗乱拍。原以为海边是什么雕塑风景,比较远,看不太清楚,随手拍了一张。</h3> <h3>  镜头拉近才发现,原来是个军事阵地,有雷达在预警,还有两枚导弹箭在弦上,蓄势待发。让我想起埃及的现任总统塞西是曾经的武装部队总司令,军人执政,重点不同啊。</h3> <h3>  天空波诡云谲,时而暴雨倾盆,时而蓝天白云。</h3> <h3>  雨大时候,车窗玻璃成了哈哈镜,影相颇具抽象派风采。</h3> <h3>  海湾里舟船密布,因为风雨,都泊在海面歇息。</h3> <h3>  这张照片我发了朋友圈,有人评论说,很像某些油画刻意追求的风格。真没想到,雨天的车玻璃成就了大艺术家😄</h3> <h3>  海上风浪一波又一波冲击着长长的防波堤。</h3> <h3>  雨水把大街小巷冲洗的镜面一般。</h3> <h3>  看到路边这个高耸的雕塑,亚历山大图书馆就到了。</h3> <h3>  我们下车在路对面远眺。谁也没心思趟水冲过车流密集的马路凑到近前,反正也进不去。</h3> <h3>  亚历山大图书馆始建于托勒密一世(约公元前367-前283年),盛于托勒密二世、托勒密三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图书馆之一。馆内收藏了贯穿公元前400-前300年时期的手稿,拥有最丰富的古籍收藏,曾经同亚历山大灯塔一样驰名于世。可惜的是,这座举世闻名的古代文化中心,却于3世纪末被战火全部吞没。</h3><h3> 今天的亚历山大图书馆的主体建筑为圆柱体,顶部是半圆形穹顶,会议厅是金字塔形。圆柱、金字塔和穹顶的巧妙结合浑然天成,多姿多彩的几何形状勾勒出该馆的悠久历史。</h3><h3> 听导游说,曾经有过来亚历山大旅游,不需要签证,只给图书馆捐赠一本书就可以的规定。足见此处藏书量之巨大。</h3> <h3>  远处海天一色,将城市淹没。</h3> <h3>  脑补一下,阳光灿烂的日子,这道海岸风景线还是很受看的。</h3> <h3>  这就算结束亚历山大之行了,返回开罗,继续在雨中行车。</h3> <h3>  毕竟是老城市,还有有轨电车在运行。</h3> <h3>  海风阵阵,旌旗猎猎。</h3> <h3>  亚历山大城市的建筑楼宇比开罗要密集的多,人气较旺。听导游说,开罗人到海边度假,一般不去红海赫加达等地,因为花销太大,路程也远。而亚历山大相对较近,租房费用也低的多,老城市配套设施比较健全,所以都会首选这里。</h3> <h3>  都是海边景色,性价比是第一选项。埃及连续几十年几届总统,纳赛尔、萨达特、穆巴拉克直到现在的塞西,都是军人出身,治理国家缺乏良策,埃及人并不算富有,钱一定要算着花。</h3> <h3>  雨水变奏曲继续上演,俺这画风是毕加索附体呀😄</h3> <h3>  雨水间隙的天空蓝的耀眼,给沉闷的心情带来一丝愉悦。</h3> <h3>  中途又去了两家购物店,一家推销香精,一家买纸莎草画。回到开罗酒店,天已经黑了。眼看着酒店的泳池也不能享用,空留长叹。</h3> <h3>  酒店大堂里有棵圣诞树,合个影吧,祝贺新年,也祈祷接下来的行程别再有这些节外生枝的事出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