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

香雪海

<h1>阴雨绵绵的冬日午后,我读着张爱玲,总是一阵恍惚,在咿咿呀呀的胡琴声里,那个身着一袭华丽的旗袍女子,穿过民国烟雨,款款向我走来。</h1><p><br></p> <h1>年轻时读张爱玲,被她艳丽的文字魅惑,在她笔下,人与人之间尔虞我诈,冰冷,无爱,凉薄,但她的文字总让人欲罢不能。</h1><p><br></p><h1>张爱玲曾说过,如果你认识过去的我,就会原谅现在的我。如果你不了解张爱玲,就无法读懂她的小说,无法理解她的感情。</h1><p><br></p><h1>一个人不管做出多让人不可理解,匪夷所思的事,但只要结合她的家庭环境,成长背景,人生经历,有些事就没有什么不能理解的了。</h1><p><br></p><h1>提起张爱玲,胡兰成是她生命里一个无法绕过去的话题。</h1><p><br></p><h1>年轻时读她和胡兰成的故事,不明白她那么清高,孤傲的人怎么会爱上一个比她大那么多的已婚男人,而且写出“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那样卑微的话来。</h1><p><br></p><h1>人到中年,看过,经历过世事,现在再读他们的故事,对他们的感情有了不一样的解读。</h1><p><br></p><h1>胡兰成和张爱玲的相遇也许是个美丽的误会,但有些相遇又似乎是命中注定。</h1><p><br></p> <h1>张爱玲的记忆里,父母关系不和,母亲是新式女性,生下她和弟弟后,出国留学。</h1><p><br></p><h1>八岁那年,母亲回来,教她画画,弹钢琴,学英文,学习做淑女,那时张爱玲对母亲有一种崇拜。但不久父母协议离婚了,母亲又一次远渡重洋。</h1><p><br></p><h1>中学毕业时,母亲回来了。有一次张爱玲被父亲毒打,软禁,生病了也不管不问。张爱玲逃到母亲家。</h1><p><br></p><h1>但此时的母亲表现出了性情里的凉薄,她不大体谅女儿的苦衷,只用那套刻板生硬的淑女标准要求她,并有意无意地对她表示失望和怀疑,甚至对她说:“我宁愿看你死,也不愿意看你活得处处痛苦。”</h1><p><br></p><h1>母亲的那套标准压抑了张爱玲的天性,她的苛责让张爱玲在成长的关键时刻丧失了最重要的一点——自信心。这让她分外自卑,觉得自己在现实社会里就是一个废物。</h1><p><br></p><h1>上大学时,张爱玲得了八百元奖励,她拿给母亲看,母亲却在牌桌上输掉了。</h1><h1>她不被看见,也不被爱。</h1><p><br></p><h1>过度的敏感,让张爱玲早早学会观察人情世故,过度的自卑,让她的自我萎缩回去,无法与外界沟通,于是在人前表现得木讷,乏味。</h1><p><br></p><h1>父亲是典型的晚清遗少,有着旧式的文化修养,身上带着家族式的威严和温情。</h1><p><br></p><h1>但同时又有不少恶习,挥霍祖产,坐吃山空,吸鸦片,养姨太太,对子女缺乏责任心,父亲留给张爱玲的是颓丧,无可依靠却又总想要靠近的一种感觉。</h1><p><br></p><h1>对父亲的这种爱而不得,似乎成为了张爱玲感情观的一种底色。是中性的,模糊的,又爱又恨,是非不分的一种底色。</h1><p><br></p><h1>父母都在否定她,冷落她,忽略她,贬低她,遗弃她。</h1><p><br></p><h1>张爱玲曾跟苏青谈起她的婚恋观:我一直想着,男人的年龄应当大十岁或是十岁以上,我觉得女人应当天真一点,男人应当有经验一点。</h1><p><br></p><h1>从她的成长经历来看,她要找的其实是个父亲,能够欣赏她,包容她,宠溺她。</h1><p><br></p><h1>遇见胡兰成,一切来得刚刚好,这个男人正符合张爱玲的要求。</h1><p><br></p><h1>胡兰成比张爱玲大15岁,年近不惑,是有名的政论家,又是在政坛上打过几个滾的人,见多识广,阅历丰富,为人处事老成持重。最主要的他觉得世上但凡有一句话,一件事,是关于张爱玲的,便皆成为好。</h1><p><br></p><h1>我读胡兰成的《今生今世》,看到他一张晚年的照片,一袭长衫,文质彬彬,有一种儒雅的气质,年轻时,必是风流倜傥的。</h1><p><br></p><h1>他的文字轻灵圆润,用字遣词别具韵味,句法开阖吞吐,转折回旋,都轻松自如,游刃有余,清嘉而又婉媚。大凡女人对于有才情的男人,总是带着几分仰慕的。</h1><p><br></p><h1>他们一见如故,在客厅一坐五小时,这对于生性冷漠,不善言谈的张爱玲来说,简直有如神迹。</h1><p><br></p><h1>胡兰成出身贫寒,做过老师,曾任汪伪政权掌控下的《中华日报》总主笔,而张爱玲是名门之后,千金小姐,两人的出身和生活是如此不同,又恰好互补。一开始的交往是一连串的惊异,其中夹杂着新奇和兴奋。</h1><p><br></p><h1>后来他写信给张爱玲,在信中说她谦逊,这让她很受用。凡认识张爱玲的人,都觉得她孤高,冷漠,疏离,但她自己觉得对人世间有种深深的敬重,也就是胡兰成说的“谦逊”。</h1><p><br></p><h1>张爱玲马上给他回信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把他视为知己。</h1><p><br></p><h1>不久他们便在一起了,男的废了耕,女的废了织,桐花万里路,连朝语不息。</h1><p><br></p><h1>有人说,懂得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写尽了痴男怨女的张爱玲,是洞悉和解剖人性的高手,但当她遇到胡兰成,就那样心不由己,身不由己地动了情,止都止不住。</h1><p><br></p><h1>张爱玲在《更衣记》里曾写过这样一段:一个小孩骑了自行车冲过来。卖弄本领,大叫一声,放松了扶手,摇摆着,轻倩地掠过。在这一刹那,满街的人都充满了不可理喻的景仰之心。人生最可爱的当儿便在那一撒手吧?</h1><p><br></p><h1>她和胡兰成这段看似不匹配的婚姻,是不是也是这一撒手的举动呢?难得有缘相知相对,放任自己挥洒一回又如何?放下自己的老成通透,就想那样不顾后果地享受当下的恣意,当下的快乐。这样一想,一切都变得容易理解起来了。</h1><h1>她那句低到尘埃里的话,我们只关注到尘埃,而其实欢喜才是更重要的。她在胡兰成前面,可以全然袒露自己的感念和才情,从大俗到大雅,从人生到艺术,历史,戏文,无所不谈,这让胡兰成觉得惊奇,迷醉。</h1><p><br></p><h1>在这段感情里,张爱玲对于世界,对于人生的看法并没有受到胡兰成的影响,相反,她是借由胡兰成的欣赏达成更深层的自我认同,是一种临水自照的自我喜欢。</h1><p><br></p><h1>她在胡兰成面前可以放下一切的负担和不安,这个低姿态意味着全然的放松和全然的撒手,自己一个人,就算是看透世事,也是委屈可怜的,哪里比得上一个平凡的女人从男人那里得到的舒适和安稳。</h1><p><br></p><h1>张爱玲这样缺爱的女子,也许喜欢的就是像胡兰成这种会讨女人欢心的男人。他同时满足了她的自我欲求和臣服欲,所以她欢喜。不管别人怎么看,自己从这段恋情里得到的总是不足为外人道了。</h1><p><br></p><h1>后来胡兰成妻子要与他离异,他才与张爱玲结婚了,没有仪式,只写婚书为定:胡兰成张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妇,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h1><p><br></p><h1>不过岁月和静好,只是美好的想象。对于胡兰成这样花心的男人,他懂得张爱玲,自然也懂得别的女人。他要的是“此时语笑得人意,此时歌舞动人情”,他的情意会随其行踪的转移而改变。</h1><p><br></p><h1>当张爱玲为他处境担忧时,他却在流亡过程中,一路留情,先是护士小周,后又与寡妇范秀美一起。</h1><p><br></p><h1>张爱玲因为胡兰成的关系,被一些小报攻击为文化汉奸,但她毫不介意,她介意的是,在胡兰成心里,她已经渐渐淡去,她历尽千辛万苦寻找到胡兰成时,胡兰成没有惊喜,对于她的突然造访,反而有种不适感。</h1><p><br></p><h1>张爱玲即使妒忌又伤心,但从未失了体面。她后来给胡兰成写了一封信: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不喜欢我了的。这次的决心,我是经过一年半的长时间考虑的,彼时唯以小吉故,不欲增加你的困难。你不要来寻我,即或写信来,我亦是不看的了。</h1><p><br></p><h1>并随信附上三十万元,表示恩断义绝,两两不相欠。她对待爱情的姿态是高级的,虽然断得决绝,但不是说她对胡兰成完全没有了依恋。</h1><p><br></p><h1>投入得有多深,伤得就有多重。只是张爱玲比谁都明白,感情的事没有对错,所以无需计较付出多少或是得到多少,更无需给对方打上任何的标签,放大自己所受的伤。</h1><p><br></p><h1>因为爱上这个人是你主动的选择,只要你在这个选择里享受到了当下最需要的东西,那这个选择就是对的,这段感情就是值得的。</h1><p><br></p><h1>爱,很美,因为美才会留那么多遗憾,不是所有的爱都能开花结果,即使结了果,失去了花期时的绚丽灿烂,也会让人唏嘘感叹。曾拥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爱,至少生命不会那么苍凉。</h1><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