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拙政园(二十)

求 雨

<h3> (一)</h3><h3> 时局有着不一般的变化,经常传出李自成的农民军接连攻战朝政驻地,以摧毁性的占领,让人觉得时局有着失控和势有改朝换代之意……事态有着不寻常的变化,不依人的意旨为转移。吴梅村听闻和看到这些出乎规律的变化,心里有着说不出的焦虑和思愁?其主要原因他父亲就是从明朝思想教育读书而来,受制于当朝的封建思想教育和潜心研究孔子和孟子德行思想,对明朝有着深厚的感情,同理对明朝有着特别的爱,接受皇帝的特别恩赐,觉得只有皇帝是他最忠诚和可靠的人,他把自己得到的和一切优厚待遇都归益于是崇祯给的!在他看来只有忠诚才能得到!就有我吴伟业。所以他对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有着相对的仇视,认为只有种地才能养家糊口,乱世只能自寻末路。但是吴伟业虽然这样想,尽管有焦虑和思愁的想法,可他没有行动,他还是按部就班的去南京,做好自己的本分。</h3> <h3>  吴伟业抱着对当朝的疆域满腔热血!怀着对崇祯皇帝的一片赤心,在自己创作的诗歌中充分表达了热爱和坚强,对农民起义军的怨恨乃至口诛笔伐,在自己的诗歌和撰写的文章中表露出的那一份内敛的心情向望平稳,祈求安逸反制乱世。</h3><h3> 吴梅村就是在这个时期,也就是这个年代,他的诗歌和散文的创作数量到达了顶点,皓称当时“江左三大家”,(注:江左;是地理位置,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他们是:钱谦益、吴伟业、恭鼎孶,对吴梅村的文学而言,他虽然不是三大家的第一面旗子,但他自成一体的风格无人替代,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他的成就应该是最高的。他的诗文和词意风格兼容流畅,既取自唐诗之长,又吸收宋诗、词的精华,由于他对历经朝代和流派的研究彼深以及精髓地吸收长处,最终把自己的特长形成自己的写作特色,他取自精华,用之余精华的灵性,形成自己的风格“梅村体”为世人默认称道!对于这么一位年代才华出众的风流人物,有热衷者纷纷研读深究,临摹他的风格和意用,意义广博、影响深远,后期很多诗人的作品中,都有他的影子。</h3> <h3>  吴梅村对世事关心不多,一直潜心研究自己喜爱的文学创作,日积月累新的作品不断问世,名声鹊起,逐步扩大,并经常活动在江南最具规模的文社组织,吴梅村和亲家陈之遴都是东林、复社的主要成员,文章发表的主要撰写人。吴梅村还是娄东诗派的开创者,当时的东林、复社是有江南诗派小规模合并而来,他们:写作风格独特,写作流派鲜明,写作影响深刻,写作素材广博。由此,吴梅村在这样一个环境里,名声越发传开,乃至亲朋好友崇拜者探访家门也络绎不绝。</h3> <h3> (二)</h3><h3> 时年(1643年),后人对明朝的这个时期看,明朝已是落暮西垂,似如人生的风烛残年摇摇欲坠。可是,古都的南京被人熟知的夫子庙仍是灯红酒绿,歌升燕舞,轻盈自如,美丽的秦淮河畔大红灯笼,彩船飘逸,歌声荡漾,桨声和着喝彩的笑声以及纷扬的嘈杂声充斥着绵长的两岸。这个自古以来的繁华之地、红尘滚滚的烟雨花巷,不知吸引了多少富丽的二代和宦官以及官二代,当然,文人墨客、社会名流,加上闻名而来和慕名而来的也难以计数,由此必然派生出诸多佳人美女才子的传奇故事。</h3> <h3>  在这么一个特殊的环境里吴梅村也不例外:他是一位皇帝的宠臣,但是,他不贪高位从不张扬。他又是一位社会名流,但又不把自己只身在别人之上。他又是一位花花公子,凭着自己可以的才气和那风华正茂的年龄,足实可以让人心服口服,但是,又不作出强人所难之举,一切在平稳中度过。他对社会世事听之任之,不给评论,对凤毛麟角的话题,不加以观点,从不以我为主主持事事,把岁月的平静贯穿于自己平静的生活。但是在这么一个平静的生活中,社会地位决定了吴梅村给人的想象空间。这是必然的也是吴梅村谨慎行事的人生中的烦恼……</h3> <h3>  乱世时期,人有一种特有的清静,这种清静是带有一种常态下的焦虑,也就是说一种无影的顾虑常常会侵袭你的头脑,这种顾虑就是随着乱世的万象会勾起自己年代的变迁和自己年代中的重大事件的追忆……吴梅村就是在这个时候又一次想起了自己心爱的陈圆圆。她那轻盈自如的说拉弹唱和无可挑剔的舒展舞姿加以潜移默化的端庄气魄和丝露花雨的风声谈吐,使他再次重温着他和她的那一年,和她给出的至今没有解开的上联,重新深思,一种天灵般的奇想在这位中年男子的脑海里生存,他放下手中的笔,离开书桌,到课堂里找来了一位家住昆山的学生。</h3> <h3>  吴梅村和这位学生从昆山的风土人情,地理位置和建筑的勾略以及河桥的建造年代,街与道的东西方向,再則就是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学生平时的喜欢等等……作了一次全面的探访和步步留意的试问?因为谈话是坦诚的无障碍的,昆山和太仓又同属一个地区。但是,吴梅村在谈话中需要的素材还是没有满意到自己需要的层面上。心里急!急得他突然说出“无不利”,这位学生马上接口说:无不利怎么啦?无不利就在我家附近,是一座桥啊!吴梅村在自己创作的生涯中,经历种种,往往在最后的结尾中会得到最理想的灵感!他要的就是最后一句话:是一座桥!无不利桥。他还是把心里的因素埋藏得很深……</h3> <h3>  吴梅村安排了学生,然后退回了自己的书屋,他走到窗前,推开了南面的窗户,东边的阳光斜射在吴梅村右手的窗户上,朱红色的油漆反弹出耀眼的光亮,透彻了吴梅村惬意的笑容。</h3><h3> 吴梅村带着灵感的旨意再次来到了当年的昆山,他找到了当年的杨县长,要杨县长一起去归庄府邸,吴梅村和这位归庄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在这位归庄的陪同下,首先走访了:酒访桥、通河桥和无不利桥,同时熟悉了城里的许多街巷弄堂等等……</h3> <h3>  “归庄”出身书香门第,祖父归有光为隆庆时南京大理寺丞、后人赞其撰写的散文为“明文第一”(注:明朝隆庆年)。父亲归昌世,为昆山三才子之一。归庄的名字也颇有戏谑之谓:“归子名庄”。吴梅村在归庄家里停留了几天,收集感悟和自己的到访有着必然的收获。陈圆圆给出的上联是昆山的桥名串联起来而成:</h3><h3> 酒坊通河无不利,下联应该是:</h3><h3> 果老管家东太平。吴梅村出的下联赢得了归庄的赞同,连连称道:绝!绝!绝!归庄听后拍掌大笑,妙联终于巧对出来了。</h3><h3> 但此时陈圆圆已历尽颠沛流离,身有所属,已归心于时为明朝的吴三桂了。</h3><h3> (待续)2019.12.25.</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