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带你重新认识少年

空谷幽兰

<h3>《少年的你》看完后,内心有许多触动,原本只想写一篇影评,但写着写着,又有了新的思考,不是一篇影评可写完的,故决定写第二篇。</h3><h3><br></h3><h3>工作繁忙,琐事繁多,一度搁笔,致使这第二篇影评出炉太慢,与第一篇隔了这么长的时间。</h3><h3><br></h3><p style="text-align: right;">一一前记</h3> <h3>曾经,我们认为少年意气风发,热血沸腾,敢闯敢拼,执着追求,始终遨翔在理想的天空。</h3><h3><br></h3><h3>曾经,我们认为少年阳光灿烂,充满想象力与创造力,对世间万物充满着好奇,他们带着新奇的眼光去探索未知的世界。</h3><h3><br></h3><h3>曾经,我们认为少年单纯善良,富有爱心,扶危济困,救助弱小,勇敢无畏,仿若英雄。</h3><h3><br></h3><h3>他们“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他们“鲜衣怒马,一日看尽长安花”。</h3><h3><br></h3><h3>我们想象中的少年,就是“美好、清纯、明丽”的代名词,似乎世间的一切污浊都与他们沾不上边。</h3><h3><br></h3><h3>以至于成人后的我们提到少年时光,都是满满的回忆与感动,都渴望回到那段青葱岁月,感受人间值得。</h3> <h3>很多时候,我们忘了少年也是人,他们也有人性的特质。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忘了人性有两面:有多美丽,就有多邪恶。成人如是,少年也如是。<br></h3><h3><br></h3><h3>当你看了《少年的你》,你会发觉,这不仅是一部社会问题的电影,唤起公众对于校园欺凌的认知,还在于它让你对“少年”有了重新认识。</h3><h3><br></h3><h3>影片呈现的“少年”,定会刷新你对少年的固定思维,校园暴力的背后,隐藏的恰恰是我们忽视的少年的另一面。</h3><h3><br></h3><h3>米兰·昆德拉就曾说,“青春是一个可怕的东西,它是由穿着高筒靴和化妆服的孩子在上面踩踏的一个舞台,他们在舞台上做作地说着他们记熟的话,说他们狂热地相信但又一知半解的话。”</h3><h3><br></h3><h3>写过不少残酷青春小说的中国作家金仁顺谈到她对青春的理解,“我看不出青春有多少美妙之处,相反,青春期就像莽林一样,埋伏着陷阱和危机,充满了暴力和死亡。一步行差踏错,一生满盘皆输。”</h3><h3><br></h3><h3>在作家笔下,青春不是昂扬奋进的红色,不是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绿色,不是洋溢着浪漫与甜蜜气息的粉色,不是满园收获的金色,青春是灰色。</h3><h3><br></h3><h3>而《少年的你》,以视觉表达的方式撞击我们早已固化的思想,以语言的方式抵达我们的灵魂,以人物表情的放大方式,让我们产生共情的同时也让我们深思。</h3><h3><br></h3><h3>可以说,《少年的你》给你直面少年“恶”的勇气,给你直面美好青春另一面的勇气。</h3> <h3>影片一开始就攫住了观众的心,我们看到,在校园暴力发生后,没有一个人站出来维护正义,大家选择了袖手旁观,这种集体的失职、冷漠,让校园暴力在一步步升级。</h3><h3><br></h3><h3>影片借受害者胡小蝶的口发问:”她们一直欺负我,你们为什么不做点什么?”周围人的不作为,让校园欺凌永无休止地发生着。胡小蝶跳楼了,陈念成了下一个受害者,陈念有小北保护了,又出现了另一个同学。</h3><h3><br></h3><h3>我们根本不知道少年人的“恶”何时会终结,更不知道它何时出现?它产生的根本原因在哪里?</h3><h3><br></h3><h3>很多人把这个归结于家庭教育,魏莱是个缺乏家庭温暖的人,家庭教育中父亲不在场让她缺少父爱,母亲忙于工作对她疏于管教,导致她性格扭曲,以欺负弱小为乐。</h3><h3><br></h3><h3>可一个人的情绪出泄口有多种多样?她为何单单选择“欺负同学”?</h3> <h3>我们看魏莱所用手段,极其恶劣:不仅是在座位上洒红墨水、故意在楼道上绊倒同学、在球场拿球砸同学,更有甚者,在同学躲避过程中还对同学进行围追堵截的殴打。</h3><h3><br></h3><h3>如果说这些还属于少年人的“恶”,那么到了剪头发、扒光衣服拍裸照、拍视频,把人的尊严踩在脚下,这样的行为就令人发指了。该有多大的怨恨才促使他们做出这样的行为?</h3><h3><br></h3><h3>可我们从片中可以看到,施暴者与被施暴者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仇恨。而所有的被施暴者有一个共同特征:她们都显得软弱可欺。施暴者只是选择她们作为自己施暴的对象。</h3> <h3>魏莱后来不敢欺负陈念,就是因为有了小北。小北的时刻保护,让陈念得以从校园暴力中心区逃脱边来。</h3><h3><br></h3><h3>我们可能会被小北那“你保护世界,我保护你”的贴心与温暖感动着,但我们千万不要忘了:小北的保护,采用的依然是“以暴制暴”,用“暴力”解决暴力,用“暴力”终止暴力。</h3><h3><br></h3><h3>影片深层的东西便是这极易被我们忽视的人性中“恶”的一面,它似乎不讲道理地存在于人的内心深处,是人最原始本初的欲望,哪怕是少年人,也如此。</h3><h3><br></h3><h3>少年人的“恶”,更多地是出于一种“无知”,这种无知,让他们一腔孤勇,无畏无惧;他们没有社会经验,不明白后果,作起“恶”来不计后果;他们不善伪装,喜欢谁,讨厌谁,都正大光明地表现出来,挖苦、嘲笑、欺压,都这么肆无忌惮。</h3><h3><br></h3><h3>他们作恶而不自知,害人却不以为然,过后也不会有何后悔之举,甚至可能还以为所作一切都可以烟消云散。</h3><h3><br></h3><h3>就如魏莱,欺负同学没来由,过后又以为一句“对不起”就可以化解她和陈念之间的恩恩怨怨,甚至热情地与陈念攀谈起来。“天真”得可怕,枉送了自己的性命。</h3><h3><br></h3><h3>这种无知无畏的“天真”,或许就是“少年”身上的特质,成年人身上不会具备。但正是这种无知无畏,让他们做起“恶”来也不自知。</h3> <h3></h3><h3>影片让我们更进一步地思考:少年在向成年迈进的过程中,他们内心深处的困惑、彷徨、迷惘、痛苦、无措、慌乱无处安放,他们想大声呐喊却无力发声,随之而来的是暴力、犯罪、死亡,面对这些,我们怎么办?</h3><h3><br></h3><h3>一方面,作为少年人,他们自身还受到成人的监管,更确切地说,成人世界的“暴力”在包围着他们。</h3><h3><br></h3><h3>我们看看魏莱,家境好,成绩好,长得漂亮,是人们眼中的天之娇女,但她的家庭对她的要求极严!而她因为复读,父亲一年没跟她说话。她的暴力倾向,何尝不是父亲的“冷暴力”的影响。</h3><h3><br></h3><h3>小北的暴力,更多地是弱小孤独的他与这个世界对抗、从而保护自已的唯一手段。因为他无论是年少时与母亲的相处、还是后来出来混社会,他一直处在暴力漩涡中,以暴制暴于他而言是最好的选择。</h3><h3><br></h3><h3>影片中出现的代表正义的女警察让人观影时感到不适,恰恰在于她只信奉法理,而在面对身心都受到过校园暴力的少年缺乏同理心。</h3><h3><br></h3><h3>而影片中那无处不在的功利化的校园教育体制下,所有的一切都在为高考让路,一切都等“高考过后再说”,轻易放过霸凌者,让校园欺凌不断蔓延。</h3><h3><br></h3><h3>被成人世界“暴力”围裹的他们,渴望冲破这层层包围圈。而想要成功突围,他们最容易选择的便是“暴力”,以“暴力”对抗暴力,达到破茧而出的目的。</h3> <h3>另一方面,渴望长大让他们又极力向成人世界靠近,成人世界里的一切都在深刻影响着他们。</h3><h3><br></h3><h3>迈向十八岁,似乎是一件简单的事,实际上,正如作家金仁顺所说:“青春期就像莽林一样,埋伏着陷阱和危机,充满了暴力和死亡。”从少年走向成人的这一步,充满着太多的不确定,也充满着太多的迷茫。</h3><h3><br></h3><h3>“如同莽林的青春期,是少年与成人的过渡地带,是孩童化与社会化的交叉口,不是所有人都能够顺利穿过莽林走向大道,也有一部分人会迷失其中或坠入泥淖。”</h3><h3><br></h3><h3>像陈念和小北,生活在社会最底层,没有父母的保护,缺乏安全感的他们想在成人世界里立足,就必须让自己更强大,“暴力”是自身足够强大的“证明”,因为这可以保护自己不受外来的欺负。即使遭受了欺负,也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内心达到平衡。</h3><h3><br></h3><h3>很多处在青春期的少年都知道,长大成人的他们再也没有人可以保护他们,他们开始要自己保护自己,不仅如此,他们还要担负起保护他人的责任。这些,都在促使他们想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可在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上,他们又缺乏清晰的认知。</h3><h3><br></h3><h3>如陈念,为了躲避债务而不在身边的母亲是陈念努力下去的动力来源之一,她对母亲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等考上大学,到了北京,她带着母亲一起走,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在她的思想意识里,“考上大学”这个人生重大的转折点,少年就能成为大人,从此就能在成人世界里游刃有余。</h3> <h3>在少年成长的过程中,很少有人去告诉少年:他该如何做,才会成为一个正常的大人。我们缺少的恰恰是“成人教育”。</h3><h3><br></h3><h3>在他们由少年走向成人的时期,他们被一张张试卷、一道道考题裹挟着往前走,很多时候,大人们只告诉他们怎么做是好,怎么做是不好,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h3><h3><br></h3><h3>可有谁告诉他们,他们该如何去面对潜在的危险,如何去释放压在心头爱而不能的爱情,如何去应对那无来由的欺凌。</h3><h3><br></h3><h3>面对暴力,我们看到最多的是:孩子,有人打你,你就勇敢地打回去。“以暴制暴”的教育方式依然在培养孩子的暴力行为。而这种行为更深层次的意义则在于:我们承认暴力存在,可我们无法消除青少年的暴力,面对少年的暴力行为,我们没有更好的办法。这恰是成年人的无奈。</h3><h3><br></h3><h3>所以我们看到的是,施暴者都是因为家庭教育的缺失而导致,那受暴者又是因为什么而要承担这不公的命运呢?很多时候人们可能会认为:是因为你做错了什么,才会遭到这样的结果,因为一个巴掌拍不响。这样的逻辑关系,加大了受暴者的心理负担。</h3><h3><br></h3><h3>戾气不断的成年人,不断地给少年输送戾气,他们长大成人过程中,甚至长大成人后,也会浑身充满戾气,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似乎成了一个无解的难题。</h3> <h3>都说少年是一张白纸,纸上的色彩由少年描摹,但所有的色彩,实际上都是成年人赋予的。</h3><h3><br></h3><h3>对少年的教育,任重而道远,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讲得清楚的;“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这人生重要的一课,不是那么容易讲授的,不是打鸡血、灌鸡汤就可以解决的;这不仅需要耐心,还需要智慧。</h3><h3><br></h3><h3>认识少年,看清少年,让爱与善先于恶抵达他们,才能真正引导偏离轨道的少年回归正途,我们做的所有努力,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我们才能很好地完成我们的期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