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1945年春,侵华日军发动了在中国战场的最后一次大会战——老河口战役,中方称豫西鄂北会战,主要战场在鄂、豫、陕三省交界,包括老河口、南阳、邓县、西峡口等地区。其中,西峡口战役是豫西鄂北会战中持续时间最长、最激烈、最关键的战役,同时也是最后一个结束的战役。</h3><h3> 西峡口城面积不是很大,但却是通往陕西省的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随着抗日战争爆发,河南省全境几乎尽陷日寇之手,当时河南省政府、省高级法院、省师范学院等行政机关、高等院校全部迁到西峡口地区,西峡口成了河南省重要的军事中心和政治中心。面对侵华之日寇,从1945年3月下旬至8月下旬驻守西峡口地区的10余万国军参战官兵、宛西地方武装、各党派及当地民众万众一心,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同仇敌忾,共御外侮,谱写了一篇艰苦卓绝的抗战诗篇。经过中国军民的浴血奋战,成功把日军阻止在西峡口以西地区,粉碎了日军威逼西安、威胁战时陪都重庆进而达到灭亡中国的计划。</h3><h3> 西峡口是抗战未期中国军民浴血拼杀粉碎日军最后进攻的主战场,在中国抗战史上有着独特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但由于历史条件所限,西峡口抗战只是散见于一些地方史志中,其历史地位、历史价值、历史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价,记录还原西峡口抗战历史,追思西峡人民英勇抗战事迹,意义重大。希望每位西峡人能够铭记这段历史,缅怀这些在抗战中牺性的英雄们,勿忘国耻,发奋图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