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撒刀王项老赛2--习艺历程

志平

<h5><font color="#ed2308">他---人称“刀王”,一个以打刀为生的民族中家喻户晓的鬼斧神匠!<br>他---几代人传给他的祖传手艺,让他一年赚钱超百万!<br>他---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户撒刀锻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font></h5> <h1>少年习艺</h1>&nbsp; &nbsp; &nbsp; &nbsp; 1961年8月,项老赛出生在户撒乡腊撒村新寨一户打刀世家。而新寨是纯阿昌族村寨,也是户撒乡打刀人最多的村寨,全寨30 户中打刀的就有 20 多户。全寨维持着打刀的传统,不光男人打刀,女人也打。项老赛家族的打刀历史从清朝开始,从祖上算起,他已经是第五代传人了。在户撒乡,新寨、芒旦、来福三个村,打刀人最多,打刀的历史最长。项老赛属于正宗阿昌打刀世家的嫡系传人。而他们所打造的户撒刀,也最出名。 &nbsp; &nbsp; &nbsp; 按规矩,阿昌的男孩12岁开始学打刀,阿昌族爱佩刀,打刀这门手艺世代相传。作为阿昌族。12岁时,和村里的许多年轻人一样,项老赛毫无意外地接过家里以打刀为生的衣钵,开始迈入打刀人的行列,在通红炉火的照耀下,时光叮叮咣咣地溜走。那时,作为正宗阿昌打刀世家,项家终日炉前锻造,尽管祖上世代刀匠,但是父辈打造的多为切菜、砍柴的生产用刀,只是附近各族居民们的日用品。虽说世代相传、终日炉前锻造,所产之刀与削铜断铁、吹毛断发的宝刀不可同日而语。项老赛幼年饱尝了生活的艰辛。父亲辛苦打造的刀具,背到市场上去卖,两把只能换来3元6角钱。项家老小七口人,年收入不过1000余元。即使每日打刀不止片刻不停,也救不了家中的贫困。16岁以前,项老赛甚至没有穿过一双鞋。 &nbsp; &nbsp; &nbsp; &nbsp; 日子再苦再穷,也得熬下去。每一个户撒少年学习打刀的第一步,都是从拉风箱开始的。项老赛拉了两年的风箱,在一长一短、一伸一缩的“轰隆”声中,他将木炭加入火炉,父亲在炉灶上“叮叮当当”地锤打,渐渐成形,直至打成一把寒光闪烁的户撒刀。两年时光,项老赛也渐渐老成,风箱拉得越来越顺手,也渐渐懂得了如何掌握了火候。“莫小看了这拉风箱,烧刀时要分长刀和短刀,烧不好就会融化,很讲究的。那时,一天烧废几把刀是常事。” &nbsp; &nbsp; &nbsp; 打刀这项技艺,基本功跟进少林寺练武有得一拼,项老赛光拉风箱就拉了两年,一抽一送,项老赛的童年就重复着这样的动作,14岁才开始正式打刀。他拉风箱锻炼出的手劲已经很猛,从一开始的酸疼难忍,到后来拉一天风箱都不换手,可见他那双手有多坚韧的耐力。 &nbsp; &nbsp; &nbsp; 才开始打刀那会的项老赛,个子还不够高,打刀时,他得用凳子垫在脚下,爬上去,握着锤子,敲敲打打。户撒刀刀背厚、刀刃薄,要打得均匀、平整,需要靠经验积累来把握。项老赛说,开始打废过很多把,打出来的刀都是麻花辫,一不小心敲错一锤,整把刀就废掉了。<br>在一个灰尘仆仆的小棚子里,叮当声不绝于耳,风箱的呼声此起彼伏。这是12岁的项老赛打刀生涯的最初一幕。<br>14岁时,项老赛开始挥动铁锤打刀了。 <h1>刻苦钻研</h1>&nbsp; &nbsp; &nbsp; 项老赛记得,在和父亲学习打刀时,他曾经因为磨刀时铁屑吹入眼中,没钱看病,忍耐了一个月,直到后来请人取出,眼睛才逐渐好转。一次磨刀,他被划了一刀,鲜血直流,手上缝了七针。<br>&nbsp; &nbsp; &nbsp; 也就是这样的磨炼和忍耐,他十六岁时就掌握了父亲的手艺。这年,他穿上了生平的第一双鞋。<br>在学习父亲打刀技艺的同时,项老赛不断钻研,在刀的外观、质地、图案、包装上下苦功夫。 &nbsp; &nbsp; &nbsp; 日子在通红炉火的照耀下,悄悄地溜走。慢慢的,他发现父亲打刀的图案、光滑度、锋利度等都不是自己满意的,总觉得还可以改进。项老赛已经不能在父亲那里学来更多的打刀技艺了,他发现每一个打刀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绝活,比如,有的淬火技术好,有的磨刀技术好,各人所打出来的刀,各个部位的好坏也不一样。那时,项老赛就想,为什么不能取长补短,从各个师傅那里学到他们各自的长处,为己所用呢? &nbsp; &nbsp; &nbsp; &nbsp;项老赛开始在全村甚至户撒乡寻访高手,拜师学艺。那年,项老赛开始在村里四处游走,到村里拜打刀师傅为师。为学好手艺,白天干活,晚上还到寨子里其他打刀师傅家里去请教打刀技艺,寨子里所有打刀人他都去拜师学习过。对这个聪明好学又有打刀天赋的后生,师傅们无不喜爱,无不倾囊相授。一年时间,项老赛汲众家精华,一边学、一边打,还一边钻研着,深得要领,“功力”突飞猛进。前前后后,他一共拜访了10几个师傅,技艺大有长进。在最关键的淬火技艺上,项老赛每次淬火后都要把刀叶拿来砍竹、砍铁,看手感、看钢刃,稍有一点不满意,就要放到火炉里重新烧红,再淬火,一遍一遍重复。 &nbsp; &nbsp; &nbsp; 通过不断改进,印有八卦图样 - 项氏刀 - 的各类刀具,由于做工精致、质地精良、外形美观、别具特色,深受人们的喜爱。当时一般户撒刀匠锻制的刀通常只买几毛钱一把,烙有八卦号头的项氏刀就可以卖到一元多一把了。 &nbsp; &nbsp; &nbsp; &nbsp;项氏刀远销内蒙、青海、西藏、四川等地,在缅甸、泰国、印度和日本等国也有一定的市场。如今产品多达 50 多种 120 余个花色,有镰刀、水果刀、菜刀、腰刀、斧头、砍柴刀、剥皮刀、剔骨刀、狩猎刀、屠宰刀等生活工具刀,还有朴刀、马刀、景颇刀、苗刀、缅刀和藏刀等民族工艺礼品刀;刀把有棕丝把、酸枝木把、印度红木把、花梨木把、鸡翅木把、乌木把、小叶紫檀木把、鹿角把、牛角把、钢把、铜把和缅银把等;刀鞘主要有红豆杉、楠木、乌木、缅银等半壳或全壳等,种类繁多,工艺独特。 <h1>独立门户</h1>&nbsp; &nbsp; &nbsp; 16岁时,项老赛已经学到父亲全套的打刀技艺,掌握了基本制刀工艺,顺利出师,开始带了3个徒弟,从此开始独立进行生产。每日打刀时,在通红的炉火映照下,三弟子做副手,他主打,在家中那个小小的刀棚里,各展拳脚,共同锻造属于他们的户撒刀的世界。 &nbsp; &nbsp; &nbsp; 年轻时的项老赛与那时候大多数刀匠一样,都是打些农用刀、工具刀。每逢赶集便拿到集市上卖,当时市价不过几毛或一元。“那时候生活很艰苦,打刀也是勉强维持生计。有时候,连米饭都吃不饱。”<br> &nbsp; &nbsp; &nbsp; &nbsp; 渐渐地,项老赛开始有些自己独创的手艺,已经能打出好刀了,又开始想着如何让自己的刀走出去。于是,他日夜挥锤打制刀具,每打出一批刀,他就从户撒乡出发,到盈江、瑞丽,甚至到缅甸去卖刀,顺带用刀换取废旧钢材。<br>&nbsp; &nbsp; &nbsp; 项老赛在买刀和打刀的过程中,发现顾客对户撒刀简单的花草花纹、指甲纹等,非常不满意,他不断根据顾客的需求在户撒刀的造型上下功夫,自己也不断的设计户撒刀的造型和样式。晚上休息时,他回整晚上在灯下一遍一遍的画刀子的造型和刀身上的纹饰,第二天,他根据设计的草图尝试打制各式样的刀具。 &nbsp; &nbsp; &nbsp; 一次他到缅甸去卖刀,卖刀的零钱塞满了身上的衣袋,有时不注意会遗失,于是他买了一个皮夹,准备用来规整身上的钱币。钱夹打开,上面雕着一对龙凤花纹立刻吸引了他。阿昌人不仅擅长打刀,也非常爱刀,每家至少都有一把长刀。阿昌族和景颇族青年男子结婚时,总是要身背长刀,才显得英姿勃勃,而且再贫困的家庭,女方家必须陪嫁刀。这种风俗一直延续到现在。他想,结婚是个喜庆的日子,汉族大哥都喜欢龙凤呈祥,我们阿昌族和景颇族肯定也喜欢龙凤呈祥图,我何不在这刀上也刻上一对龙凤?有了这样的念头,于是将这种花纹刻到刀叶上,反复实践后,项老赛第一个在户撒做出了“龙凤刀”,“龙凤刀”便诞生了。 &nbsp; &nbsp; &nbsp; 这是项老赛在传统之外的第一次创新。 阿昌人可能天生就具备艺术天赋,龙凤刀上,一对用银线勾勒出的龙凤唯妙唯肖,展翅欲飞。项老赛拿着打好的刀,想在市场上物色一个与之匹配的刀鞘。没想到,“龙凤户撒刀”甫一亮相,就被人一眼相中,并出15元的价钱买下——当年,一把上乘好刀的价格大约二元五角。<br>&nbsp; &nbsp; “龙凤刀”伴着其打刀人的名头,从此不弪而走。这一举动立刻在全乡引起轰动,别人的刀在市场上卖几元钱,项老赛的刀要卖十几元钱。 &nbsp; &nbsp; &nbsp; 于是,初尝甜头的项老赛,将自己革新传统制刀工艺的重点,锁定在了“精细”二字,比起传统手法,经过设计、精雕的刀以同样的成本却换来了十几倍的利润。从那时起,每天吃饭、睡觉的时候都在琢磨,下次设计一个什么图案,雕花鸟还是鱼虫。”那一年,项老赛20岁。 <br> &nbsp; &nbsp; &nbsp; &nbsp;从这以后,项老赛就开始专做精细加工刀:从刀柄、刀把,再到刀鞘,从每个细节到整体,都越来越精细,越来越精美,全做成工艺刀。渐渐的,项老赛的刀以别出心裁的设计和纹饰在当地有了名气。成名之后,买项老赛刀的人越来越多,市场销售顿时供不应求,项老赛赚的钱也多了起来,生活开始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