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 蓝月山谷 伊拉草原 纳帕海

青松探海

上午九点退房,到客运站买票:下午五点二十分,乘末班车去丽江。<div> 走出客运站,乘公交车奔南郊,那里有独克宗古城。来到古城路口,租了两辆单车;买了两张青稞大饼和两瓶饮料,匆匆吃下。带着包裹,骑车奔向蓝月山谷。</div> 唐代,香格里拉曾为吐蕃领地,称建塘;明代,为丽江土司府所辖,改称“忠甸”;清代改为“中甸”。<br> 吐蕃王朝时,在大龟山筑石城,称“独克宗”,即“白色的石城”。大龟山现为公园,山顶有一座寺庙,寺内有一座巨大的铜制镶金转经筒,高二十一米,重六十吨,为世界之最。<br> 当年,贺龙率红军二、六军团,沿硕多岗河北上,来到独克宗古城。红军修整数天之后,继续分兵北上:红二军团为左路军,沿金沙江北上,经奔子栏入川;红六军团为右路军,经稻城入川。左右两路,长驱并进,直达甘孜,与红四方面军汇合。 蓝月山谷,距市区约七八公里。一条平坦的公路,直通蓝月山谷中。远处山岭绵亘,幽谷深长,雾气蒸腾,云天一色。石卡雪山就在山谷之中。<div><div> 公路两旁就是牧场,芳草萋萋,鲜花朵朵,生机勃勃,气氛静谧。<div> 远处山脚下,有一座藏民村寨。藏屋悬山顶,房脊宽展,山墙雪白,带有高原特有的阳刚之气!</div></div></div> 临近山谷,路旁排出了玛尼堆。石堆上悬挂着五彩的经幡。微风中,经幡发出“唰唰”声响,气氛神秘。碧草青山,赤石彩幡,色彩明丽。 中午十二点,进入蓝月山谷中,石卡雪山蓦入眼中。雪山峰尖峭立,巉岩裸露,青石嶙峋,形如金字塔,透着一股朗朗的刚猛气势!<div> 雪山上笼罩着清淡如烟的云气,云气缓缓而升,袅袅而飞,散入天空,翳蔽着阳光。石卡雪山,如银装素裹,气势雄壮。群山苍翠,如披绿毡,映衬着巍峨高大的石卡雪山。</div><div> 石卡,藏语中有“马鹿”之意,具有神秘的藏传佛教含义。</div> 石卡雪山,海拔大约4450米高,相对高度约1200米。植物种类多样,呈垂直状态分布。石卡雪山有峡谷、森林、湖泊、草甸、溪流和雪峰等。景区的索道,可以越过翠绿的山谷,直达银色的雪峰。石卡雪山的背后,就是奔腾的金沙江水和香维公路——昨天刚刚经过的金沙江大峡谷。<br> 据说,晴朗之日,登石卡雪山,可以遥遥望见梅里雪山、哈巴雪山、玉龙雪山和稻城三神山,景象壮观! 登岗回眺,只见远方白云滚滚,青山隐隐。那里是巍峨的哈巴雪山,峰头连绵横亘,山色苍茫。雪山后,就是云雾蒸腾的金沙江水。<br> 山岗下是香格里拉,龟山在望。独克宗古城环绕着龟山,屋舍雪白,仿佛笼着一层清幽的光茫。独克宗,因此有“月光之城”的美誉。 香格里拉坐落在硕多岗河谷中,雪山环抱,江水缭绕,遍布着湖泊、沼泽、草甸、森林和珍稀的动植物,风光优美,犹如世外桃源!<div> 九年前,中甸称“香格里拉”,遂声名鹊起,游人纷至。蓝月山谷,出自希尔顿《消失的地平线》一书,国外游客多慕名而至。八十多年前,小说改编成电影《消失的地平线》,获得第十届奥斯卡最佳剪辑奖金奖,驰誉全球,轰动一时。 </div> 中午十二点半,离开蓝月山谷,来到环湖公路上,进入哈木谷草原,径奔伊拉草原和纳帕海。<div> 正行之间,空中倏然飘下细雨。穿上雨衣,霎时又云过雨收。<br><div> 哈木谷草原位于伊拉草原以南,绿草茵茵,牧群散荡,气氛极幽静。草原上建有跑马场,可供游人骑乘。远道的游人,更乐于环骑纳帕海。</div></div> 公路依山傍寨,一路缘山而行。一头大牤牛,体黑如墨,当道而行。黑牛顶着弯弯的角,瞪着圆圆的眼,拖着长长的尾巴,对车辆视而不见,对笛声也充耳不闻,悠然而行。 公路蜿蜒,萦绕山角。山坳中,就是藏族村寨,如雪山般拔地而起,屋宇宽大,气势粗犷。<div> 寨外庄稼成片:绿油油的菜田、金灿灿的油菜花,繁如星点的花田,装点着山脚下的藏族村寨。<div><div> 菜田嫩绿,生机盎然,碧绿夺目。淡紫色的花田,像薰衣草如梦似幻;而白色的花田,像葱兰花雪白耀眼。清新的景致,恍如雪域仙境一般。</div></div></div> 藏民四下忙碌,男人运输石料,搭建房屋;妇女则在田间清除杂草。藏族儿童聚集在田畔,一面玩耍着,一面微笑地用英语向游人招呼着。 下午一点半,来到伊拉草原旁。草原深处,牧群游荡:枣红色马群、黑色牛群和白色羊群,分散在草甸,点缀着嫩绿如酥的原野。<div> 远处山峦之下,就是214国道。松赞林寺就坐落在山间河谷之畔。</div> 正行之间,一群藏猪穿过公路,钻进草原。母猪精瘦,领着小猪崽,在草丛拱食。猪崽瘦小,哼哼哈哈,前窜后跳,一路撒欢。<div> 藏猪,当地又称作“藏香猪”,浑身炭黑,头部稍狭长,四肢灵便,体态更类似野猪,生长于高原地区,喜食植物根茎与果实。</div><div> 伊拉草原水草丰茂,牧群散荡,气氛安宁,宛如动物的天堂乐园。</div> 公路宛转,游人寥寥,四周空寂。迎面骑过来一对儿老外,说说笑笑;身后赶来一位女大学生,衣着绚烂。<div> 正行之间,发现路旁有两只鸟:一只翅膀扑闪,而另一只气息奄奄。马一鸣捧起地上的伤鸟,心生悲悯。女大学生俯身望着鸟儿,也是默然。这世间的乐园,也有死神的降临!</div> 空中阴云密布,继而飘下雨丝。经过一座悬崖,只见空中飞鸟成群,时而掠过头顶,黑压压地遮蔽云空;时而敛翅飘落,悄悄然地隐入山林,气势盛大,景象壮观! 伊拉草原的尽头,是一片沼泽,与纳帕海相连通。纳帕海地势低洼,汇集着周围群山间溪流,形成了偌大一座湖泊。<div> 这里是季节性高山湖泊。夏季,高山融雪,湖水涨起,草原便消退;春季,水位下降,伊拉草原便扩展。湖水落差竟然高达两米左右!</div><div> 此时正值盛夏,湖泊水位渐涨,伊拉草原正在消退。只见水汊纵横,一丛丛嫩绿的草甸,浮露在湖水中。牛羊踏着浅浅的湖水,走过沼泽地,徜徉在芳草间,时光仿佛停滞。</div> 天空荡来大朵浓云,翳蔽日光。微风吹过,纳帕海皱起,波光粼粼。四周静得出奇,尘嚣仿佛隐入湖中。明镜似的湖面,铺陈在青山白云间,景象安宁祥和,令人忘却世间纷扰。气氛宁静,与人精神追求若合一契,令人心向往之。<div> 这就是香格里拉的神韵所在!</div> 转过一座山岬,来到纳帕海边。天空阴沉,四下静寂,也不见行人,停下单车,来到湖畔。<div> 纳帕海浩渺,放眼不见水尽处。云浪漫天,滚滚而过,水面银光闪闪,云水皆白,远近一色,气象远阔。</div><div> 马一鸣在湖畔眺望,玩兴复萌,弯腰拾起鹅卵石,又打起了水漂儿!这里是湖泊深水区,湖水纤尘不染,湖底砂石清晰可见。令人意外的是,水中竟然飘着一条死鱼,颜色泛黄,一扎来长,类似重唇鱼,令人不忍注目!</div> 沿路缓缓而行,进入狭窄地段。只见危崖峭拔, 怪石嶙峋, 坍土成堆。一簇簇茂密的灌丛,在乱石缝隙间,在红褐山坡上,依然顽强的生长着,生机勃勃,景色如画,令人赞叹! 远眺对岸,就是伊拉草原尽头。现在,雨季乍临,草原还在湖水中。接下来,湖水就会吞没眼前的草甸,变成汪洋一片。<div> 草甸上,牛羊成群,黑白分明,绝少混杂。那是纳帕海对岸的牧群。</div> 下午三点,来到纳帕海最北端。这里山峦环抱,峰岭交汇,湖域狭长。对面就是214国道“纳帕海观景台”。纳帕海北部地势低洼,地下有溶洞,当地人称作“落水洞”。纳帕海水流入地下溶洞,经尼西镇,汇入湍急的金沙江,一路奔向丽江。尼西,即去德钦途中见的“天路”! 214国道仍在抢险中,公路封闭,车辆禁行。原道返回,途中逢雨。<div> 下午五点,回到香格里拉市区,阳光灿烂,蓝天白云,霞光万道。</div><div> 乘车直奔丽江古城。汽车疾驶,身体疲倦,上车不久,便沉沉睡去,一路的惊险在不觉间掠过。</div> 傍晚时分,汽车离开金沙江畔,离开金沙江大峡谷,折向丽江方向。天色已擦黑,林木茂密,峰岭消隐,前方已是坦途,心中安然。<br> 天黑后,路旁不时有火把闪现,星星点点,上下跃动,照亮了黑夜。漆黑的夜路,看到火光,精神一振!<br> 晚九点,车到丽江,停在路旁。迤逦来到汽车客运站,车站前漆黑,已经空无一人。街上旅馆家家爆满。折入一家东北饭店,点了一份水饺、一份米饭和一盘牛肉,肉片极薄。<div><div> 出了饭店,继续漫步寻找旅馆。街上灯火辉煌,建筑华丽,景色亮丽。转了一圈,来到客运站,找到客房。时近夜半,灯火阑珊,行人寥寥。</div><div> 丽江,以玉龙雪山而闻名遐迩。游客日渐聚集,古城商业气氛浓重。此行途经丽江,是为取道泸沽湖。</div><div> 金沙江,三国时期称“泸水”;南北朝称“丽水”,有“金生丽水,玉出昆冈”语。元代,称“丽江”。宋代,始有“金沙江”之称。</div><div> 丽江古城,始建于元初。明代,纳西族土司木氏被封为世袭土知府,成为云南汉化最早的民族。</div><div> 明末,徐霞客一路探寻长江源,来到丽江,曾感叹此地“远既莫闻,近复荒翳”;及至寄寓木氏土司府,曾盛赞其“宫室之丽,拟于王者”。丽江一带至今仍流传着“北有故宫,南有木府”之说。</div><div> 丽江地区,为纳西族世居之地。纳西族,原为我国西北古羌族后裔。汉初迁入西南地区,为“旄牛夷”。藏族称之“姜”,白族称之“摩梭族”。姜氏一族,源自上古时神农氏炎帝。甲骨文中,“姜”与“羌”同一字。两字同为上下结构,上部为“羊”,象征着游牧部落;下部一为“女”,一为“儿”,喻示两者同宗同源。</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