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

世盛勇王景元

<p><br></p><p>《乡里乡亲》系列之一</p> <p> 据传说,东汉末年司徒王允之侄王凌,为逃脱董卓余党的追杀,跑到一条叫赶鱼沟的地方迷路,幸遇一只金鹿引路,到达一处山坡时坐化了,变成了一尊石像。</p><p> 东汉皇帝得知此事,传下圣旨,封他为“润济侯”,管起了行云布雨之事,自他来了以后,当地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为感恩载德,邻近各村的老百姓和富豪乡绅,为“润济侯”修建了庙宇和戏台。</p><p> “润济侯”又叫“麓台爷”,附近百姓登山朝拜,来到麓台爷当年迷路地赶鱼沟时,遥望麓台山巅仍觉得远,于是暂歇脚,有的也临时居住下来了,长年累月形成了村庄,这就是我的家乡“来远”的由来。</p> <p>  从麓台山远眺,绵延起伏的山坡上,生长着松柏树、桃杏树、葛针灌木和各种杂草,蜿蜒流淌的昌源河两旁长着一排排碗口粗的杨柳树,茂密的树林把河道硬硬地挤到了208国道的脚下。它尤如一条金色的玉带将河两岸的村庄很顺滑地串了起来。</p><p> 山大沟深,有南禁山、北禁山、康山、近山、马儿窑和砖瓦窑等6座大山,有石弓沟、割鱼沟、赶鱼沟、东鱼沟、长里沟等5条深沟,实属河流环抱,依山傍水的风水宝地,我就出生在这里。</p> <p>  家乡,生我养我的地方!几代几十代人在这青山绿水贫瘠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养育了无数的来远人,如今都各奔东西,天南海北,为了生存生活丢弃了无法割舍的老宅,不得不到另一个地方去寻找自己向往的生活,那种背井离乡的凄凉感和惆怅感,说起来就是一肚子的苦两眼的泪!</p><p><br></p> <h3>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一首《回乡偶书》倾吐了他对人生的慨叹和对故乡的依恋,当年离家时风化正茂,今日返归时鬓毛疏落,好多小孩们都笑着问他从何而来?他的这种感慨也正是我的心得!家乡儿时的情景朦朦胧胧的浮在了我的眼前!每踏一次故土都有不同的感受,故乡人、故乡水、故乡土和故乡事多少次萦绕在梦中难挥难别,可真正就在眼前了,就像孩子见到了久违的母亲一样有点不知所措,这是怎么了?心许是离开家乡太久有点生疏的缘故吧!不论如何,家乡在游子的心里一直是沉甸甸,像那延绵不断的大山一样,让我难以翻越!</h3> <h3><font color="#010101"><p>  父母健在,他们都九旬开外,不愿意离开这生活了几十年的宅子,兄妹们几次劝说都不愿去城里住楼房。他们不动只有我们动,翻修了老宅子,安装了暖气自来水卫生间,但拾掇的再好还是感觉不如楼房方便。我们时不时还回村里和父母住一段时间,招呼他们的日常生活,与他们聊聊天,再听听他们的唠叨,再闻闻那乡村特有的气味,和那些不愿离开村庒的老人们倒歇倒歇古老的话题。</p></font></h3> <p> 在春节,元宵节,清明,中元节等民间重大节日,那些放不下家乡的来远人都会借上坟,供三官爷,上中盘等各种理由回到家乡看看老宅;到远亲近邻家里坐坐;偶遇一下儿时的伙伴,叙叙那憋在肚子里几年几十年的家乡话;背着手从北走到南、从南走到北,不时抬头看看那半山坡上,破旧不堪甚至倒塌的房屋,长长的唉叹一声;或有的坐到供销社门前与几个曾经很熟悉的人抽上几根烟抬抬杆,扯扯不知是哪年哪月谁家的事……俗话说,亲不亲家乡人!</p><p> </p> <h3><font color="#010101"><p>  父母在不远游,即使将来父母不在,可家乡还有根在,我还会回去看你的!我心中的家乡,不会因为你的渐行渐远而淡忘!</p></font></h3> <p> 当年洪洞大槐树移民后民间广泛流传一句顺口溜:“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古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p><p> 来远人,已经移走了大部分,早已适应了新环境、新生活。但不论走到哪里,那一腔纯朴、圆润、宏厚、慢条斯理特有的语调,一听就是来远话,让来远话成为来远人闯荡天下的一张名片和附身符。让咱的后代们也像洪洞的后人们一样自豪的说,我的祖先是祁县来远人!</p><p>  时光荏苒,岁月静好。历史在不断的延续,有一天乡村会消失,但魂不会丢。</p> <p>作者简介:</p><p>&nbsp;&nbsp;&nbsp;&nbsp;王景元&nbsp;&nbsp;山西祁县人。军营生活25年,曾任助理员、修理所长、政治指导员、教导员,宣传保卫科长、组织干部科长,政治委员,现自主择业。在部队长期从事政治工作,有部分作品在内部刊物多次刊载,平时喜欢读书、集邮,写写小故事等。</p>